对于冲着看“男男感情戏”点开的妹子来说,失望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这不是一部拿同性题材做噱头的电影,尤其是最后的戏中戏,所有冲突带着悬念次第地爆发又戛然而止,实在太令人惊艳了。
这个时长偏短,所以我私心猜测删去了什么,前半也确实存在铺垫不足的问题,所以没有给满分。
但对称性又做得十分完美,排戏对应公演,疏离对应纠缠,就连老戏骨与女主之间,也存在从相拥而眠到背对无言的对称。
这种对称性的中心,也是全片尤为精彩的一组镜头,正是两段吻戏和中间的床戏(单纯为这个看的人估计也不少吧2333),第一次亲吻是情不自禁的骚动,夹杂的床戏是哀求的讨好与出离的冷漠,随即第二次亲吻,有打破禁忌的刺激,有真心假意错杂的纠缠,哥哥亲吻弟弟的耳后,这个位置非常微妙,因为这和前一幕在床上完全相反,是充满情欲的动作,而弟弟从推开到迎合,又是自己内心的一层挣扎。
纯为了看deep kiss的话,大约就是激动激动激动然后就看过去了,甚至觉得这一幕是两个人互相勾引的出轨戏码,出轨固然是事实,但故事的核心不在于此,否则这个剧本真是俗得可以。
第一个层面的故事,就是话剧《Unchain》的故事,一个出于爱而不得演变为杀人案件的可怕故事。
这个话剧的情节巧妙地又套回了整部电影的故事,只在一个微妙的细节,即杀人与否,留下不同暗示戏剧与现实的界限。
一开始两人的无法磨合,到最后分不清现实与戏剧(哥哥下意识喊妻子的名字)。
但身为观众,总在旁观。
第二个层面的故事,是现实与爱情的“体验派”演技,为了演戏揣摩角色而强行爱上一个人,这里头有多少真心?
又算不算“出轨”?
戏剧之后是各自离开舞台也离开爱情,还是藕断丝连各留情思?
第三个层面的故事,是过去与未来、时间与人心的纠杂,弟弟对哥哥说:“我是完美的singer了,而你只是walter。
”但他是否也想过,过去的哥哥也可能有过这样完美的角色?
这一个角色,仅仅是他踏入演艺的开始,却已经是哥哥这样的老戏骨驾轻就熟手到擒来的。
但巧合的是,正因为老方法派遇上了新方法派,哥哥绕进去了,心力交瘁,而弟弟尚在徘徊,回头想想不过一笑。
意外地看到很多“互相勾引”的解读。
补充一段:其实话剧演员这个身份的设置是不容忽视的,是演员所以要表现出角色的状态,所以要为此去“体验”、找感觉,弟弟对哥哥的试探和接近都是他把自己绕进去的结果,毕竟那个话剧是爱到变态去杀人的状况,他想做好,所以去努力了解哥哥。
发ins向全世界告白的时候,他以为自己和哥哥真的在谈恋爱,试图在发布会趁机任性大胆地公开出柜,但这对于明明是“直男”却因为入戏而对他心动的哥哥来说还是太难了,所以走向发布会现场之前,他掰开弟弟的手,却又像是要拥抱他一样地摸了摸他的脖子,而后在记者面前强调了一遍是为了体验角色才做的,其实是双向的暗示,既给弟弟听也给自己听。
巧的是正因为哥哥的拒绝,弟弟真的走进了那个角色里,把不能得到爱的痛苦转移到了嫂子身上,正儿八经变成了想杀害clare的singer,他说自己是完美的singer,我认为不是因为他爱上walter,成就singer的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这个女性角色。
几个细节也很值得玩味,细节基本都放在了女主角这个有点“悲苦”的角色上了。
1 哥哥对熙媛前后态度的变化,从进门就抱(那个画室又成为他和另一位男主偷情的地方,真刺激…),到后来渐渐无话,但这不是他们的婚姻危机而只是哥哥在入戏,几处台词可以见出“方法派”演技的狠毒,一个是熙媛来送饭,哥哥却不想看到她,入戏之后再见到真正的爱人让他陷入非常狂躁的内心撕扯。
还有几处,熙媛求爱时说不要推开我,我已经在悬崖边;以及在海边吵架,妻子说每次有作品你都要这样,到底要我怎么办。
可见他每一次入戏都让这个女人感到深刻的不安,而“秘密基地”这种纪念意义极强的地点显然是摧毁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她非常害怕宰夏真的爱上了这个年轻人,才会通知了经纪公司来“捉奸”。
2 记录体验角色方法的笔记本是一片空白。
我看到两种理解,一种是那本笔记是一直都在,哥哥宣称在体验角色,其实只是每次都全情投入角色;另一种是之前每次都有认真的笔记,唯独这次一片空白真正入戏。
我个人倾向于第一种,熙媛因为发觉宰夏有真正出轨的危机时才忍不住翻开,其实她一直知道这本本子的存在,以为里头有什么秘密,翻开才终于发现,老戏骨不是什么神,他能演好作品只不过真的去活成那个人而已。
3 弟弟背下的书和唱的歌。
因为小鲜肉设定的交代不足,只能知道原来是偶像组合的rapper,遭遇了事故隐退了一段时间,也因为这样对舞台乃至灯光留下了心理阴影。
他唱的歌(演员自己创作的词)里,提到“曾经冰冷的心逐渐融化”,这样一首近乎告白的歌曲,背后的含义其实很清楚。
而他背下的句子是,演戏就是像人物一样生活。
这也就是哥哥方法派演技的核心。
这一句意味着他已经开始步上后尘走入这种可怕的体验派了。
所以一开始我以为铺垫不足的,其实已经有这样模糊但明确的交代。
4 弟弟与嫂子的几次交锋。
几次熙媛盯着弟弟看的镜头都能看出她很不安,而弟弟好奇两人的爱情故事的桥段和拉她拍照的桥段,带有一种“小三”挑衅的姿态。
排戏的镜头,弟弟把她绑住,说出“我讨厌小孩和狗,总是无条件地得到人们的爱,世上的爱总是有总量的。
”,这时已经在向她暗示,“我很嫉妒你获得了他的爱”。
而后弟弟偷偷潜入屋中打乱书房暗示自己的存在,已经走火入魔地融入了角色,又或许是真心实意地爱上了哥哥。
5 几样道具。
玄关的雕塑:本来是小两口的小小默契,最终被弟弟打坏。
断指:想永远地牵着手所以割断的手指,但这个道具被弟弟留在了后台没有带走,哥哥俯身想捡,又最终放弃,暗示两人最终就将感情留在了戏剧。
相连的吊索:原本只是一个道具,在弟弟没有扣上安全锁的一瞬间我冷汗都下来了,他是真的要豁出去啊,但最后自己说出你只是为了自己来救我这样的台词时,他也总算在彻底疯狂之后清醒过来。
6 镜头角度的设计。
话剧舞台上镜头始终在一个侧面的角度,营造一种旁观的观感。
驾车出游时的后座视角,偷窥的氛围与弟弟ins暴露行程呼应。
第一次吻戏,熙媛发现之后一个短暂的后背视角的镜头,随即第二次吻戏前哥哥牵着弟弟跑掉是镜头从家中的阳台俯拍,与第一次相呼应,暗示她可能看到了这一幕。
公演前两人的对话,对着镜子进行,各自看着对方的幻影说话。
7 选角。
小鲜肉的选角太妙了,声音都和设定一样天真清澈,台词能力让人鸡皮疙瘩一地(颤颤巍巍喊哥的时候真是qwq),更惊艳的是还真的会唱歌,查了百科发现是刚出道两年的新人演员啊(Orz 膝盖送给小哥哥)。
老戏骨也是,两个演员的演技都太厉害了,最后的戏中戏相当于一个人演两个角色,扮演walter的宰夏和扮演singer的英佑,一边完美出演角色一边还要“出戏”,看得人非常过瘾。
补充一点关于片名:方法派演技说导演探讨的核心,这种演技的具体操作就是,以自己的情感、经历调动情绪去融入人物,跟体验派有细微的不同。
所以一个比较“毁”的猜想是,哥哥每一次都入戏是把对女主的感情调动出来。
(果然熙媛的角色是一个关键点…)总的来说,片长有点短,但容量巨大,可以作为电影艺术来解读,希望观众不要只冲着kiss scene来看23333最后贴一段歌词,写的真的很好。
刚刚写到最后一段,想放几张图告诉大家我最喜欢的片段,跑去截完图回来就啥都没了,人生中最大的空虚莫过如此...既然酝酿了这么久,还是坚持写完吧,(心痛地把千字肺腑之言加独到的分析浓缩成几张截图
唉,还是大概总结一下吧。
1.这段台词一直让我魂牵梦绕,丝毫不夸张2.俩人都是体验派演员,但英佑最后有点方法派的倾向3.BGM是很强烈的两人关系进展的暗示4.导演故意想让一些东西(比如我们最想看到的内心最期待的)模糊起来,事实上这很符合人类的心理特征,因为有的时候我们只能感知到变化,而无从探究这种变化的根源5.这是我近年来重看最多次的电影,其实要剥离来看一点也不复杂,但我们似乎总是下意识地要把一切搞的清清楚楚心里才舒服,遵循这一宗旨的话这部电影就和《蓝宇》《断背山》这些经典之作在理解上有巨大的差异了,毕竟它在感情层面有失纯粹,表现方式上又十分隐晦6.说实话,第一次看完我也只能勉强给个三星,但现在经过多番分析(?
)和重新沉浸及理解之后...我真不是冲着中间那段吻戏,还是那句话,这部片不能只看BL哈...写完心情好多了。
前面的剧情有的地方觉得接的太快,着实没看懂英佑对熙媛的用意,感觉后面也没有哪里和这个戏份呼应。
感觉英佑是动了真感情的,所以才会任性的用自己的命去赌,回到车里以后最后是说不出的失去感。
另外一个男主应该也是有感情的,但是外界的压力现实的责任更需要他将这段感情当作一段插曲,所以他选择的是放弃,这就是人生呐,不论同性异性,不论爱情或是其他
从电影《method》的预告片被放出以后,我反复看过许多遍电影的预告,感觉英佑和宰夏的矛盾、冲突、吸引、犹豫、害怕、恐惧都被全部集中在那短短的几分钟中里,换句话说,预告里所有的亮点都特别吸引人,究竟这个故事是相爱相杀还是蒙太奇式的跳跃。
所有关于预告片里埋下的伏笔都吸引着我去电影里找寻答案,所以当我真正看这部电影时,更像是解谜而非是沉浸其中,因为看电影的时候,高潮都被预告给演绎了,关于电影本身只能是看细节了。
电影里的英佑在第一次参加剧本研读会的时候就因为迟到给宰夏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作为大学路话剧演技派的宰夏十分看不惯吊儿郎当、任性胡闹的偶像派英佑,这对于认真专注投入于每一次话剧演出的宰夏而言,这样的一位合作伙伴实在让他头痛万分。
整部电影的第一个矛盾冲突也在这里出现,演技派的大叔遇到偶像派的少年,火药味的戏剧冲突与后面两人的互相吸引显得无比矛盾却又特别吸引。
为了话剧能够顺利进行,宰夏对于毫无舞台演出经验的新人英佑,从一开始的忍无可忍的对戏到有点不耐烦的传授经验,却慢慢的开始对英佑虚心学习的态度变得接纳甚至是同化,一个是投入其中,一个是人戏合一,两个人之间微妙的变化却让宰夏的女友渐渐变得不安,因为她发觉宰夏的太过投入,并不是因为剧本本身。
电影中宰夏的女友在发现这一切后,并没有真正说出来,但是从她半夜翻看宰夏记录的话剧人物心得的本子里一片空白到发现宰夏带着英佑到自己最常去的海边相处了一夜之后,她在海边愤怒指责宰夏时的一段话,却讲出了宰夏的所有秘密,因为宰夏每次演出话剧的时候由于太过投入人物,总是人戏不分,入戏太深,所以宰夏的女友才会说到,每次都是这样,这次又换成男人了么?
请你不要说话,因为无论怎么样,看起来都像是在演戏。
从这句话不难发觉,原来宰夏对于英佑的感觉来自于角色,可是对于英佑的投入其中,宰夏却开始有些人戏不分了,究竟他是作为话剧里的Walter爱上了singer,还是对英佑本人产生了错觉?
电影前半段所有两个人种种的相处,其实也给观众产生了一种错觉,深夜剧场相遇的英佑笑着反问宰夏,不记得台词了吗?
这个时候,Walter应该回答singer,我想你了?
然后是情不自禁的深情一吻,明明是一开始占据主导的宰夏在这一刻,被英佑这句充满诱惑意味的台词,仿佛变成了剧中的Walter,爱着singer的Walter,有什么理由拒绝眼前深爱的人呢?
电影从这一幕开始,把两人之间对于彼此角色的演绎从剧本中变成了现实中,也把两个人的吸引变得更加暧昧不明。
宰夏的体验派和英佑的方法派让Walter和singer变得更加生动立体也更加模糊不清,因为宰夏对于英佑似乎更像是Walter真的爱上了singer,当这个答案变得没有结果的时候,话剧的真正演出却开始了,一个是分不清自己和Walter的宰夏,一个是掌控一切的英佑和singer,演出时的英佑在聚光灯下彻彻底底的把自己变成了疯狂爱着Walter的singer,而此刻的宰夏更多的像是在质问英佑的,不是作为Walter这个角色,反而像是一个把剧中台词变成心声发问的宰夏自己,他分不清眼前这个让他觉得恐惧又迷失的人,是singer还是英佑。
直到英佑凑近宰夏耳边,替singer问Walter,哥,你爱我吗?
你怎么不抱抱我,不吻吻我?
但下一秒,却变成了英佑问宰夏,现在在剧中你也不吻我了吗?
这句话让人一下子分不清此时的英佑究竟是在演singer还是演自己,仿佛此刻的绝望,英佑和singer同时具备,爱上Walter的singer,英佑其实分离的很清楚,真正分不清的是作为Walter的宰夏。
就像话剧开场三分钟前,英佑自信的对宰夏说出那句,我觉得我今天能完美地成为singer?
到话剧结束落幕的时候,英佑问宰夏,我演的这完美的singer角色,而你,你是真正的Walter呢?
关于这两句话,宰夏也好,Walter也好,都没有回答英佑或是singer。
因为电影的最后,话剧落幕的那一刻,先走出舞台的是宰夏,留在舞台的是singer。
英佑把自己变成了疯狂爱着Walter的singer,宰夏却没有,所以对于英佑的问题,宰夏其实是迷茫的,没有答案的,因为连他自己也分不清singer和英佑的区别。
整部电影关于两人的纠葛在这里戛然而止,宰夏被女友牵着离开舞台,英佑在车上的独自落寞惆怅的神情,却让我觉得心疼,也许宰夏从未真的爱过自己,所有两人发生的一切,不过是Walter被singer被吸引着,而不是英佑吸引了宰夏,曾经任性胡闹的英佑因为被宰夏认真专注的演技吸引,却并没有真正的得到过他想要拥有的。
电影里一切关于两人的纠葛,就像singer的那句台词,把哥关到这里的是我,把我关到这里的也是我,你明明说你很爱我,可是为什么,我很憎恨小孩子和狗,那些毫无理由就被爱惜的家伙,这世界上爱是有总量的。
就像对于英佑来说,吸引他留在舞台继续演出的人是宰夏,而他自己对于这种吸引到最后完完全全是心甘情愿的,他分的清自己和singer,真正分不清singer和Walter是宰夏他自己。
对演艺派和方法派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概念吧,演艺派就是把自己活成即将演的人,而方法派更像是将角色和自身的点结合而演绎出来的角色,号称方法派的大叔,其实是个演艺派,而看似演绎派的爱豆最后俨然是一个方法派。
有时候感觉这两种方法其实在某一个点可以共通,出戏了是方法派,未出戏的话就是演绎派。
两位演员的演技都很优秀,大概会在N刷。
🤔🤔
“ I always tell the truth, even when I lie” 翻译过来就是:“只有真实。
甚至在说谎的时候”第一句,其实就是全片的主题了。
method方法派之下的真实,是真实吗?
导演借在河之口的回答是:演戏就好像说谎,但那也是真实,演戏(说谎)也出于真心实意,绝无虚假。
所以,即使出于演技的爱恋,也是我的真实。
戏中戏可谓是精髓。
这段戏与舞台下的在河英佑无处不在对应,互相升华着主题。
Unchain这部舞台剧是真实存在的,讲的是Singer爱着Walter但又因为Walter女儿而怀疑他对自己的爱,一时激愤失手杀死最爱,然后拒绝相信自己亲手杀死爱人的他把Mark(Walter前妻Clare的现任丈夫)当成Walter去爱,最后自欺欺人地把两人关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屋子里,要Walter只能爱他只能看他。
当Mark说“我爱你”时,他才醒悟他爱着的Walter已经死了,被他亲手杀死。
于是绝望之下他自杀了。
但自杀的Singer恐怕永远不知道,Walter爱他是真的,Walter钱包里保留着两人第一次见面时他给Singer的钱,因为上面有Singer的签名。
(剧中有点改动是,Singer带着Walter一起自杀,而且不是用枪,是上吊)Unchain的主题是,单恋的盲眼男人的悲剧。
但这单恋指的不是Singer与Walter,而是Singer对Mark。
Mark不是Walter,他只爱Clare,为了活命才伪装成Walter。
Walter是爱Singer的,尽管Singer角度已经不相信了。
他认为Walter爱着的还是前妻Clare。
同样,英佑对在河也不是单恋。
在河的爱如同Walter一样隐忍深沉。
所以他入不了戏,他成不了Mark。
大家称在河为Walter,是为了帮他找到假扮Walter的Mark的感觉,这是戏中戏的戏中戏。
但是只有在河知道,他真的成了Walter。
那个空白笔记本,就是证明。
一个本应该记录他的心得与技巧的本子,这次是一片空白。
为什么?
因为他根本入不了戏,他在英佑引导下代入了Walter。
(很多人由此说在河根本不是方法派,而是体验派,但问题是在河没必要撒谎,而且和他相熟的导演应该看过他笔记本,所以他真的是方法派,以前或许也有入戏太深的情况,但微妙地保持了平衡,直到这次和英佑失控)所以英佑最后的台词,“我是完美的Singer,而你只是Walter。
”他是在挑衅和嘲笑这个方法派老戏骨前辈:你根本演不了Mark,因为你爱我,你是Walter。
他最后发现空白笔记本的愤怒与背叛,是愤怒于前辈明明爱他而不敢承认,不是说因为觉得前辈不爱他。
(因为之前前辈发布会上拒绝他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愣住了,心如死灰身体僵硬,这才是他对“不爱”的反应。
)最后英佑潜入他家求证,当他发现空白笔记本,才确定了在河的心意,燃起了胜负欲,想在舞台上用完美演技复仇:你看,我是完美的Singer,我与角色融为一体,而你根本不能。
最后他赢了。
在河频频念错台词,他根本没入戏,只是混淆了现实与舞台。
反而是第一次演话剧的英佑,用自己鬼斧神工的表现,稳稳压住了昔日大神的气场。
他用舞台完成了他和在河的 “演戏约定”,完成了复仇。
不是说不爱我吗?
不是说亲吻只是为了演戏体验吗?
那为何如今舞台上都不肯亲我?
(如果真的心里没鬼为何避嫌?
)谁才是真正的方法派?
英佑用自己出色的表现对自诩方法派老戏骨的在河发出无情的嘲笑。
但要说在河输了?
也不尽然。
他演的Mark,超脱了剧本上的Mark,用他自己对Mark的理解塑造了Mark的另一种可能性:Mark最终也爱上了SInger。
如果是不爱Singer的Mark,在得知Singer说他把Clare尸体藏在后备箱之后,挣脱绳索后会毫不犹豫去找Clare,而对半死不活的Singer置之不理。
这也是剧本的结局,就是Singer吊死。
但在河没有。
他与Mark一样同样是面对Singer/英佑的“威胁”,不知女友熙媛死活的他,如果不爱英佑只爱熙媛,那下了舞台第一件事应该是冲回家找熙媛。
但他没有。
当在河下了舞台,当他发现英佑没有回来,他第一件事是冲上舞台抱起英佑确认他的安危,他惊慌大喊“开灯”,而英佑咳嗽几声,最终摇摇晃晃站了起来。
此刻,全局才最终落幕。
于是在舞台下的观众看来,Mark先冲出去想找Clare,但又因担心Singer而折返,把气息微弱的Singer带回人间。
如果Mark没有回来,Singer最终会逐渐失去呼吸吧。
观众们都惊呆了,全体起立鼓掌。
简直神转折:原来,Mark在演戏假装Walter的过程中,也爱上了Singer。
在河诠释的Mark,突破了剧本,深化了主题。
在河也如同Mark,在演戏的过程中,真正爱上了英佑。
在河此举也回应了英佑:他确实不是剧本里完美的Mark,也入戏不了剧本里的Mark。
但是,他的演绎突破束缚,赋予了Mark另一种可能性。
并且这种可能,更加高深更加有意思。
Unchain,正如导演所说, “人类的感情不是个别的,就像环环相扣的链条,能断开的那种。
” 所以Singer断开了与Walter的链条,Mark断开了与Clare的链条。
在河爱着英佑,比英佑想的要深。
英佑故意不带安全扣,其实也是在赌:我和熙媛,谁更重要?
下了舞台,你第一个奔向谁?
他赢了。
他当然会赢,虽然是惨胜。
就算相爱,也没办法在一起。
英佑回到车里,轻笑一声,又沉默着慢慢收起了笑容。
一切都结束,他还是孤寂的一个人,但他还期待着和前辈的下一场Unchain。
吴承勋和导演对最后一幕的解释是:“燃烧一切过后的孤寂,但仍抱有期待。
”在河犹豫着,最终还是没有捡起那个断指。
但最终跟着女朋友离开的他,却如同行尸走肉,他的情感如同断指,有一部分永远留在了Unchain的舞台。
不要纠结爱不爱了,他们当然相爱,但是这不代表他们最终可以走到一起。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局,虽然偏BE。
题外话:剧本的最后一幕偏HE,是熙媛一个人在画布上落寞地画出一笔红色,在河目光坚定迈入剧场准备下一场Unchain,而英佑在聚光灯下同样也来到剧院.......导演是预算不够了吗?
才不到一个半小时?
笔记本没讲清,英佑爱上在河态度180度转折略突兀,两人感情戛然而止也很突兀,都不挣扎一下吗?
我是可以脑补原因啦,比如两人的事业,比如英佑还这么年轻,但不讲清楚在河的心理活动就让他忽然抛下英佑,怪不得很多人误解说在河渣的哦。
这么多都没展开讲清楚的,最后一幕也不拍了,唉。
但是!
我还是收获了小可爱英佑!
奶狐昵称真合适!
又美又灵又媚又纯,看似无辜其实腹黑,平时懒洋洋狩猎的时候却十足耐心狡猾,他不是在表现怎么勾引,他整个人就是在诠释“什么叫勾引”啊!
吴承勋小哥哥真的宝藏,第一次演电影主角就有这样亮眼的表现,下次有他主演我一定会去看的。
究竟什么才称得上是爱呢,牵着你的手众目睽睽下说出的那句海誓山盟,还是只是在那样的一晚牵起你的手?
在剧中的方法派,所经历的爱,所经受的爱,称不上是爱吗?
在剧中全心投入产生的爱,才称得上是爱吗?
看到有评论说觉得两位主角的进展让人摸不到头脑。
我觉得两个人单独看,都已经足够有魅力吸引另外一方,在流动的镜头中,体现得到了。
还有说觉得和女主的床戏莫名其妙,我觉得男主在那样的状态下,沉浸的状态下,女主想要找回曾经日常中的男主,用这种方式找回,是非常可以理解的事。
当爱出现的时候,爱就是出现了,与其他无关。
人是流动而连续的,爱也是。
那一刻的爱是爱,另一刻的爱也是爱。
是否有勇气抓住那一刻,承认那一刻,才是挣扎的地方。
我今天爱你,是因为我今天爱你,和我明天是否爱你并不冲突。
每次都可以明显感觉到它的缺陷,无论情节设计还是台词但是还是喜欢一遍一遍看被宰夏推甩开的时候英佑的表情,还有英佑神奇的出现在前辈晨跑途中时的笑魇如花,叫一声,哥车库接吻前的对话,被太多人吐槽了。
演员演绎的很好,但台词本身太鸡肋。
但说些什么更好,我又没什么想法。
电影配乐很好
看到这部影片预告时真真激动了一阵!
很特别的构思,情节上也有不少冲突和悬疑,到底是真情还是假意,引人遐想。
影片以老演员不满小爱豆的表现开场,对比敬业的老演员,小爱豆的消极怠工和不配合立即引起的剧情上的第一波冲突。
老演员用自身精湛的演技和丰富的舞台经验控诉小爱豆的无能,就差在脸上大写“你弱爆了!”,小爱豆当即落泪。
应该是这一刻的羞辱感,让小爱豆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一定要演好这部戏”是自己和自己的约定。
认真的小爱豆还是很有看点的,首先颜值不用说了,再者能一晚上读完老演员送给他的书,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剧本台词进行修改和再创作。
超出寻常的努力和非凡表现,没用多久就赢得了创作团队一致的认可,这当中也必然包括了老演员。
爱情是什么?
无论他表现如何,结局如何,都是从那心动的一瞬开始。
也许是那认真对视的一眼,或者那低声吟唱的歌声,又或者是那一天强似一天的存在感。
爱情剧的排练让心动的感觉发展蔓延得理所应当。
深情的对白,轻柔的耳语,热切的凝望,温热的触摸,连谎言重复一百遍都能让人信以为真,更何况是那炙热而美丽的爱情!
这份感情有几分是发自肺腑的真情,又有几分是自我放纵的沉迷,到底是你知我也知?
还是你不知我也不知?
在记者提出了感情真假的疑问时,老演员的回答是“方法派”的表演。
何为方法派呢?
就拿老演员说,一个直男要演gay,就会把对手演员想象成女性,同时把自己对女性的喜爱之情加注到对手演员的身上。
小爱豆听闻如遭雷击,一句方法派就等于否定了他们之间的感情,一切只是演戏。
那么他是在演戏吗?
也许一开始是的。
可是他会演戏吗?
明显是不会的,所以为了完成自己的约定,他投入了十二分的心神去催眠自己(勾引他),“明天开始喜欢你!
”。
初生牛犊不怕虎,一心只想入戏的小爱豆估计没想过出戏这回事。
明明知道开始就是假的,却跟随感觉越走越深难以自拔。
当听到老演员否定他们之间的爱情时,顿时情殇难抑。
一切都没有了,剩下的只有小爱豆自己和自己的约定,演好这出戏。
不疯魔不成活,为了演出最完美的singer,小爱豆遵循剧中剧的情节,感受人物的情感。
甚至制造了假象,把老演员也推进了剧中剧的情节里,让他本能的演出了剧中的情节。
最终满堂喝彩,最终曲终人散,最终两人都半死不活。
其实看完之后我是觉得有些遗憾。
无论是演员的表演还是导演的处理上,都让人觉得不够。
老演员和小爱豆相爱的时候感情不够,该激情的时候火花不够,该伤情的时候感动不够。
演员的演技统统在线,但就是没有火花。
导演在内容的进程中过于平缓,没有张驰度,悬疑的铺设也表现得过于一般。
但瑕不掩瑜,还是一部值得推崇的好片。
光是剧照,都让人想一观究竟的冲动,画面唯美的让人忘记呼吸。
影片的节奏没有断背山那么热烈,而是在一种压抑的舞台及现实工作室的交错中,用链条和吊绳,表达2位男主真挚的迸发的爱。
英佑的爱那么炽烈,手指划过的。
曾经接吻的画房。
深夜,那个诱惑的全身血液沸腾的,试探的吻。
以及让人开心的答案。
影片最为酣畅淋漓的一段,是宰夏带着英佑,放着音乐,开着车,奔向海边。
那种解脱的,释放的,深情的,愉悦的吻,是最干净的爱。
然而早上醒来的时候,宰夏抱着英佑,被经纪人一把推开。
2人在确定了对方的爱之后,无奈的回归了现实。
英佑是爱豆追捧的明星。
宰夏还能不能对女朋友动情,英佑多次想在媒体上公布与宰夏的爱情,到底能不能说出口?
韩国同志电影Method,值得慢慢品。
更适合看做一个“剧场小品”,而不是“电影”。戏中戏主导了戏外戏,所以才会出现急速推进的剧情,更像是电视电影。电影最大的贡献有两个,一是通过“我讨厌狗和孩子,因为他们总是能轻易地获得爱,而爱的总量是有限的”来重新审视爱的条件性,二是提出了作为method的同志电影。
突然之间,满世界都是大叔与少年的爱情。不过韩国的BL电影多是BE呢。朴圣雄的野心是制霸忠武路吗?什么样的角色都接受。吴承勋的新人奖没水份,值得期待。朴叔的吻戏纠结克制,按导演的话说就是“窒息”,为了这段吻戏,加半星
本来只能打两星其实,但大叔突破了,奶狐意外的带动了剧情情感。小剧场那场戏飚得挺精彩的。综合起来,四星可以给。
总有点水平不够噱头来凑的意思,刻意而且支离破碎。
微妙啊(⁎⁍̴̛ᴗ⁍̴̛⁎)妙啊(⁎⁍̴̛ᴗ⁍̴̛⁎)
莫名其妙无法信服的渣男迷情
设定是萌的,剪辑好过正片,戏中戏也没讲清楚的故事,太碎,碎的像是为了卖梗而拍的噱头片~~
假戏真做,意乱情迷,戏终落幕人散场,梦醒情犹记。爱情究其实质,是特定场景下的临时状态,与性别、对象、记忆无关。丨叙事节奏失衡怕是为了与戏中戏一一对应,但双男主的表演着实有说服力。就凭能跟《啐啄同时》厨房play比肩的一段吻戏,就足以进我年度十佳了。想去大学路看《Unchain》
入戏和出戏“我讨厌孩子们和狗因为他们总是毫无理由的得到爱世界上的爱是有总量的”
爱情,曾经存在过。在今后漫长的午夜里,那个人还会被想起。
故事有点刻意,制作又很粗糙。两位演员毫无cp感,无法让人相信。就像看戏一样,且入不了戏。
两个根本没入戏的人演入戏太深
真几把烂,感情从开始就逻辑不通,就靠卖腐为噱头,导演连个故事都讲不好,还演话剧产生爱情,真几把瞎扯……小鲜肉变化也是突然的一匹……还是看《断背山》洗洗眼睛
有点压抑还是bad ending
霸王别姬的壳还能再用一百年,只是再也没有谁能学到它的里子。
所谓不疯魔不成活,最好的演员是成为角色本人,而不是去演那个角色。但是疯魔了再要跳脱出来,总是残忍和痛苦的。走下舞台面对现实,看似波澜不惊和神情怅然若失的,究竟谁更动情更受伤呢?小而精致,演员表现都不错。但电影后半程有些让人不舒服。
看了预告 题材非常喜欢了!!!提前五星预定!!!
吴承勋演技大赞!忠武路名品演技咖颜值撑不起这么小言的剧情
真的还行,两星演员,一星脚本,可惜,剧情推动太快,其实可以拍得更细,有点头轻脚重了,韩国的年轻演员演技真的随便一个都可以血杀国内的流量们
情起的缘由交代不明,导致两个角色之间无论各自演技再好也难有火花。意乱情迷的是我,画地为牢的也是我,看看我们为了成全这场演出都走到什么样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