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电影总的不错,所以看完以后,上网来看看大家的评论。
国内么,豆瓣是一家,一看,居然只有6.6,看来大家的文化修养都很高。
仔细看看影评吧,都是瞎说,什么英国派,什么二,什么美女插在牛粪上了。
这都什么理由,什么人。
我认为,电影一般分2种,逻辑性不是很强,娱乐为主,还有1种有一定的深刻意义。
显然,硬2是娱乐片,从这个角度来说,的确还是可以的,除了色彩有些过了,别的都比较到位,写警察的故事和手法也蛮有新意,这片按我的想法,中国人评分应该还可以,外国人么社会背景不够了解,比如看病专家号,所以分不是很高。
但很奇怪国内大家分为什么打的这么低,难道因为太了解了?
不屑一顾?
实际上,生活中有些人就是太二,懂一点就好像什么都懂,一句“抄什么风格的”,你MA世界上什么不是抄的,问题就看怎么抄,怎么抄也是创造,懂不懂,牛顿就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懂不懂,他就是说我也是一大抄。
还有一些说什么鲜花插牛粪上,你MA看“巴黎圣母院”就一本正经了,那主角比这还二呢,这是娱乐,你懂不懂,较什么真,这片都能较真,那真片你都不是要看出神经病了?
呸,真是没治了,怪不得,我看迅雷的时候,那些影评和评分让人很奇怪,严肃的看出荒诞,荒诞的居然能严肃。
原来生活中有太多的二在评分,这些二只会说一句“昨天,又看了一遍《肖恩克的救赎》,我心激动。。。。。。
”特此回复,至那些已经在人云亦云中太久的二们,你们应该脱离习惯,像孩子一样,发自内心的,感官的去享受一部高级连环画,这是看一部电影的最起码的要求,在这基础上,你才有资格评价一部更深刻的电影。
记住,理性来自感性,而理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感性。
我觉得第一部拍的更成功,当然不是指票房。
我很喜欢1的慢镜和节奏,但重复拍就没有意思了。
我很期待打戏,但又有点累赘。
刘烨表现不如1,可能剧本问题,希望还是能拍出特点,希望能续下去.
画质色彩比较国际~构图取景有研究~外景地的选择也够下功夫~故事情节不错~跑酷应用得体配乐除几个场景中的吉他solo外皆过得去~女主角一个普通的银行大堂经理就开一个小敞棚~着实不符中国国情~小小败笔~总体来讲~虽然抄袭一些中东犯罪枪战片的痕迹很重~但我觉得国产电影于国际接轨的思维和手法开始逐步趋向成熟~希望以后能真正看到我们中国自己的现代动作大片儿~
豆瓣上9分以上的片子,都是陈年的经典大片,豆瓣上8分以上的片子,都是精神洁癖者爱看的片子,乏味,酸豆瓣上7分以上的片子,才是有市场,有口碑的片子,要看看,豆瓣上6分以上的片子,都是本人给打5星的片子,真的挺好看,豆瓣上5分以上的片子,都是墙倒众人推的,倒霉片子。
我昨天在奇异网上看的这个片子。
真的挺好看的。
我没看过《硬汉1》但是,我觉得《硬汉2》肯定是进步的,因为真的不错。
豆瓣网上的评分,我就当看一个乐,早就不信了。
这片子,我给打4分,其实5分也不为过
文/是俊《硬汉2》并不难看,也没觉着有多二,这是出乎意料的。
对于每一位没有看过《硬汉1》,甚至对所谓的国产警匪动作片也不感冒的观众,电影还是仁慈地讲述了一个完整的、中规中矩的故事。
在这中间你几乎可以看到所有的类型暴力元素,但就是不那么给劲儿。
它执着又随意地加入大量的打斗动作、打斗音效(这个一定要单独强调)、美女型男、飞车爆破,细切的镜头从文戏碎到武戏,努力把气氛搞得很紧张。
我相信大多数观众看完这部电影,都会有各自的不满意,但同时又觉得似乎还过得去。
《硬汉2》是这样一种安于现状又有点较真儿的中国电影的代表,它保卫着“邪不胜正”的主流价值观,在简单的线索碰出矛盾之后思考下一个G点安插何处。
它把一切堵得那么死,让你寻找的创新突破口的苦心沦为徒劳。
这是一部非常适合在CCTV6播出的电影,另外我已经许久没有看到片头淡出“本故事纯属虚构 如有雷同 纯属巧合”的字样了。
不可否认刘烨饰演的老三是一个可爱的人物,他的可爱在于他只存在于影视作品中,这个人物本身才是影片最大的虚构。
能在极其受限的表演空间下,将那份“二”引向笃定、执着的光明面,严肃的同时又让人善意发笑,刘烨可能是内地小生中最合适的人选。
这是一个被人化的精神符号,那种精神处在一个封闭的培养皿内,丝毫未受现代社会的污秽侵蚀。
丫不是傻,丫是善良,对唯物主义去唯心那样笃信的善良。
电影小心翼翼给的讽刺,不过就是这样的正义与执着,在现代社会里沦为一种“不正常”,被人怕,被人笑。
这早已是这个时代不再关心的老一辈呼喊,它撼动不了钢筋铁瓦之下群众的麻木。
或许有人会尝试着尽量不去做坏人,但碍于要求太苛刻,最终以难以自持的失败告终。
再不会有人去想,“如果世界上多一些老三这样的人…”“如果我是老三…”会怎样怎样,大家不过是重复着每天“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生活,政治态度相当坚定。
宣传期的《硬汉2》卖的是赤裸裸的动作场面,“这一次坏人更坏”、“挑战硬派警匪新尺度”、“动作指导:成家班”等等。
打架的意图在这里上升为一种精神,因为“坏人是需要教育的”,除了坏人自己,片中所有主演都认同了这个观点。
于是这个全副武装、将“为人民服务”写到脸上来的单车少年,采用了常规下难以被大众认可的暴力手段,来完成他“以暴制暴”的光荣使命。
除了关键道具军用水壶外,音效对此片起到了狂轰滥炸的辅助。
从第一场银行劫案的预热开始,但凡遇上打架戏(并且频次相当高),电影就化身为影院音效系统试音碟。
我几乎开始幻想工作人员反复倾听之后沉稳地一点头,说:“高音挺,中音纯,低音沉。
总之一句话,就是通透 。
有没有?
”相比音效的慷慨,化妆组在这里的工作简直是偷工减料了。
听起来主体已经死了好几回,看起来却又怎么打还是皮外伤。
这在一部其他类型的电影里并不是什么大毛病,可这片子偏偏卖的就是个这,情何以堪。
没有出现在特别推荐里的张梓琳。
终于写到这朵女优,这朵世界小姐级的女优在电影里不是作为一个正儿八经的角色来使用的,她的功能被拆分为:(美腿+乳沟)×似露非露+台词对答器+情感线佐料。
这个女人从表情动作到走位都是格式化的,极适合走T台;并且在对台词这项功能上,由于其自身音质的问题,总让我觉得憋。
她的镜头都给得很平面,重头戏部分由于实在难以设计,直接被昏迷了。
女性角色的道具化和异化(教授),使得影片在理论上成为一部比较纯的爷们儿片。
《大兵小将》让观众看到丁晟作为导演的拼劲和强势,急切地想做一个自己风格的东西,却往往沦为练手层次的作品。
事实上有一部分中国年轻导演都有这样的急迫感,这种急迫本身是中性的,褒贬取决于最后作品的成败。
《硬汉》系列和其他许多影片的存在,直接反应出这些电影和电影人在想象力上的匮乏,并且甘于这种匮乏。
创新疲软纵然有来自外界的限制,更多的还是暴露出电影市场的懒惰和电影买卖的廉价。
丁晟和他的《硬汉2》,悲剧的根源在于你明知道它不够好,你也就这么将就了。
而最终投射到观众眼里(进不到心里),这样坐井观天的自我秀场,即便要创新,也没有一个点,会让人心怀期待。
在PSP上偷跑了《硬汉2》 经费缘故没有去影院坐下来欣赏。
早起告诉小忍 我说要写东西 小忍说《硬汉1》也不错,于是开机去看《硬汉1》个人觉得1比2好王晶的监制 黄秋生 尤勇的加盟使得《硬汉1》充满了味道《硬汉2》的演员相对单薄,虽然焦恩俊的卖力演出,反派的出色表现使得《硬汉2》一时卖座。
可是导演似乎失去了诚意,或许这个评论有点主观。
可是《硬汉2》确实算不上上乘之作,在这之前我将会侧重放在《硬汉1》的评析上,这样再说《硬汉2》的时候便有了鲜明的对比!
《硬汉1》讲述的是:老3是硬汉,是固执的硬汉,救人而溺水大脑缺氧影响了智力,但是没有忘怀的是自己一颗战士一样的心,对待坏人从不手软。
依旧是一个讲述了无数次的故事,英雄总是要战斗的。
对用红缨枪战斗。
影片刚开始,灰黄的场景使得红色的包,红色的鞋以及红色的枪缨分外显眼。
接着老3打倒抢包的人,随后自述般的告诉观众为什么老3的话语有点含混不清、使得人们明白了老3这样看似过激行为背后的辛酸。
随后沥泉枪的阴谋,守规矩的江湖大盗,执着的警察还有硬汉的老3上演着一幕一幕江湖的故事。
注定是要有英雄的,注定要是要爱横情仇的,艺术注定要高于生活的,导演之前说过,现实中老3的行为是过激的,也是不复存在的,但是我们太需要他了......硬汉1带给人的不仅是肾上腺激素的涌现,更是喜悦伴随的辛酸的特殊感觉。
红缨枪和拳头,多么质朴的词语,存在于武侠故事中的两样武器,带给人的是千百年不变的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道理!
英雄总是孤独的,因为这份孤独而无比强大。
老3大脑受损,智力衰退。
会自言自语,会不知道理智思考也会被人欺骗。
可以老3是勇敢的,是无时无刻不用战士精神要求自己的,是面对坏人会毫不犹豫举起拳头的。
导演呼唤着这份勇敢,呼唤着侠客一般的英雄。
可是现实依旧是现实,老3失去了女友、并非是老3女友的原因,而是现实太残酷、老3这样的矛盾的生活很难保证日后会怎么样。
英雄总是伟大的,因为这份伟大而无比悲情。
故事是不需要逻辑的,凭借着一腔热血就可以警恶惩奸的舞台,可是故事的背后却留给人们无限的遗憾。
为什么老3会是智力退会、为什么老3会连女友都失去、为什么好人会有个含混不清的结局,结尾没有交代老3怎么样,只知道他依旧会坚持着打击坏人。
一部电影带给人的只有快乐是成功的、带给人的只有悲伤是成功的、而笑中带泪则是值得尊敬的,因为导演拿出了诚意拿出了自己对思考。
只有这样的故事才能是打动人的。
显然硬汉1做到了!
《硬汉1》充满了特殊的情怀、有男人味、有江湖气、有儿女情、有说英雄谁是英雄的感慨、有绝对的正义有非绝对的邪恶。
越来越多的国产电影开始关注人性,这是值得欣慰的。
男人味,一个是老3打票贩子,偶遇同时军人的伙伴,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注定了男人的交流只需要那么几下子,看着这的一瞬间,觉得穿军装的感觉真特么好!
黄秋生扮演的大盗,总是讲究规矩而且佩服老3人格,最后还救了老3一命!
江湖的故事总是充满了戏剧性。
好人坏人谁也分不清!
老3打人贩子,跟着老3的小孩子给被拐卖的小孩一个信封,信封背面只有四个字“回家,上学” 信封里是破破烂烂的零钱,可以看得出是老3辛苦赚来的。
小草,老3的女友。
在老3溺水后不离不弃,原本一段值得称颂的爱情却有了给无奈的结局,没有人要求小草要怎么样,因为老3毕竟是无法带给他安全感(也许导演这样对老3太无情所以硬汉2的时候给了老3另一段爱情,这个放到后面再说)这些情节和角色在看完《硬汉1》之后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它使得我对于这部影片有了特殊的感觉,拳打不平事,让们燃起了侠客一般的激情;现实的压力又让我们为老3的悲壮的行为感到无奈。
让人难以释怀,又着莫名的伤感,这种伤感并非是来自对老3的怜悯,而是对生活的赞美和诅咒,对美丽的向往和对丑陋的憎恶。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可以看完电影后 告诉自己“这是故事,这不是现实。
因为没有老3这样的人、这样的事”然后释怀的去面对工作、生活。
90多分钟内我们只能短暂的催眠自己,用感性渲染美丽的故事;却又不得不在影片结束后,用理性告诉自己这不可能。
这份被吊起的胃口和封存的情怀,在《硬汉2》上映之后被重新勾起!
于是有观众准备再次等待被震撼!
可是我们《硬汉2》却有些让人失望,虽然依旧是老3的故事、可是无论风格还是叙述都变的没有《硬汉1》带给人的那种感觉老3依旧是老3,那身打扮、那种见到坏人就要战斗的本质、那份执着做事的精神。
变的只是带上了帽子,闪闪红星的帽子!
没有用红缨枪,水壶改装成了武器,继续着那份打击邪恶的工作.....导演顺道让老3收获了新的爱情,让一个美丽的女孩爱上了老3。
不在乎老3是不是智力退化,不在乎老3会不会这样不顾性命的打一辈子,而老3也终于大胆的说出了“我爱你”三个字,给力老3一个光明的、充满了温馨的结局。
这份收获虽然晚了几年,但是观众依旧埋单了,谁不希望看到好人有好报的结局了?
虽然导演在叙事技巧上少了创意、且逻辑重心有点含混不清,更是在拍摄手法上没了《硬汉1》中硬朗的风格,但是就迎合大众意愿和收回投资商投资角度来讲,应该算是成功了!
续集很难拍好,尤其是当国产电影业开始模仿好莱坞等诸多西方成功电影模式的时候,在国产电影中拍摄出几部曲是很难的!
一方面我们不能过于模仿商业运作模式、另一方面又要根植于自身民族文化特点去深入探寻艺术价值,而不能影响故事本身的商业性。
使得许多片子不伦不类,虽然《硬汉2》给出相对满意的故事、以及想对通顺的情节、甚至让观众为之动容的理由,却也不能掩盖导演诚意上的欠缺。
故事上,依旧是老3对抗着坏人,一如既往。
情节上,依旧是正义战胜邪恶,没有丝毫问题的侠客精神!
细节上,依旧注重。
无论是老3先前的水壶改造,还是老3和小惠情感稳定后斜挎包上挂着的小企鹅,总能带给人想象的空间。
台词上,老3式的幽默,让人忍俊不禁,加上番对话更让老3和小惠在老3房子外的对话又让老3高大了许多。
幽默的情节、无论是和老3叫真的时尚女还是怕老3怕到吃烟丝,还是那个三番四次被老3用水壶打晕的莽撞司机。
都让观众会心一笑。
虽说如此,但是些情节细细推敲有些不足。
主线上小惠被抓走,就算我们知道有光环的主角女友一定没事儿,但是又推出一条支线让老3到处找人,又到处和黑社会搏斗,显得有点别扭!
觉得通过这样来勾勒老3的形象和推动情节的发展有点臃肿!
因为我们知道老3是什么样的人,虽然可能没有看过《硬汉1》有点难以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安排。
所以导演这样的安排是的逻辑重心偏移,而且使得情节有点拖沓!
幽默固然重要,可是有些刻意模仿西方情节!
我记得有位大师说过,国人的幽默在于事情发生后,而西方人的幽默在于事情进行中。
这样来说,观众在观看的时候,也会觉得有点别扭,毕竟我们对电影定位想对明确,不是纯粹的X式幽默风格,也不是姜文式的魔幻抽象注意!
所以这方面的确不足。
另外在处理老3和小惠感情上,只用了时间更替来交代进展,没有过多描绘。
虽然故事后面过程也有点睛之笔,但是显然导演没有考虑女性观众的要求,没有深入诉说!
这样安排我想一方面是,故事本身就是有点男性化倾向,另一方面是,因为电影不能为这个做太多铺展否则干脆排爱情片。
整体拿捏上算准确,但是缺乏了点点细致!
不过老3的那句话我记忆犹新,小惠说“我也喜欢简简单单的爱情,你要好好保护”老3说“是保卫,保卫爱情”可以算的上是老3说的最有力的誓言!
他确实也是这样在做着。
所以电影也可以这样对比理解,《硬汉1》中老3没有和小草在一起,小草也离开了老3《硬汉2》中导演给了老3另外的机会,给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女孩,让老3没了遗憾。
老3也勇敢的承认而且身体力行的去保护着!
从这方面讲故事承载的内容相对清晰,但是作为商业片导演不能把它的卖点全部放大,否则片子会太长,以至于要分上下集了,而故事主线过于清晰,就是老3继续斗坏人顺道解决爱情、终身问题!
所以才使得《硬汉2》在我看来没有《硬汉1》那么震撼和好看!
并觉得导演是缺乏诚意!
也许这份欠缺不是导演本身的想法,而是客观因素造成的!
但至少我们从《硬汉2》中收获了快乐、并顺道开心的为老3美丽的未来生活向往着!
所以观众会对这样的《硬汉2》埋单,而且我们不会过分要求它,因为我们的理性支撑着我们的世界,而且目标观众群体就是普通观众所以这样的故事,包含着动作、爱情、幽默等元素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这样对比两部片子,显然是我侧重点不同!
《硬汉1》我把侧重放在了情怀上,加上王晶的监制使得我对故事想对放心和满意。
而《硬汉2》因为叙述的内容大同小异,区别只是点缀不同,所以更多的关注了情节和其他问题!
这也说明了《硬汉2》确实在思维上没有多少创新,而是重复的玩起了票房!
商业片的盛行是大势所趋,毕竟不能让投资商空投资。
所以国产电影将会继续这样模仿,直至我们发现适合自己的路子,从而总结和创造出一条属于中国电影的大道。
这也是观众最希望看到的!
在《硬汉1》和《硬汉2》中国产电影逐渐成熟的叙事模式和值得欣慰的票房,是喜悦的。
只有这样的故事多起来,在叫好又卖座的情况下国产电影才能有更长足的进步!
之前关于电影的文章我都归类于观感!
这篇文章我自我定位为影评!
开始尝试对情节和叙事技巧的分析,算是一种新的写作思路吧!
写到这我想说,作为业务爱好者,这样上升到叙事技巧和情节分析的影评。
并非是我本身定位太高,而是希望看一部电影可以有跟过的思考,同时也没有先关的电影专业知识!
当然正如我所说的普通观众注意那么干什么?
好看就看,不好看就不看,这是你的观点!
那么你就应该接受我的观点,我就爱这样看!你理解老3为什么会这样,就要理解为什么我会这样苛求自己去看待电影本身。
因为真正的故事就在生活中、电影艺术就是生活的提炼和升华,所以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自己在看电影的时候快乐!
同理,你快乐是因为你觉得快乐,我也是快乐的在看电影和快乐的写着影评!
硬汉,做会硬汉如何?
哈哈
中国的这种电影,不想刻意去挑毛病都不行啊,什么剧情之类的就不说了,导演拜托拍完了自己先看一遍好不好?
给一点点逻辑性好不好?
尤其是快结尾的时候。。。
女主被绑了,在双手被拷的情况下,打出的电话居然不是110这么简单的号码,也不是她那个警察哥哥,而是打给老三。。。
焦恩俊和刘烨在救女主前居然自己先干了一架,两个人打得累死,绑匪在楼上看热闹,开始跟着焦恩俊的那群警察甲乙丙丁也不知道劝个架。。。
然后绑匪估计看着对方对打,自己也手痒了,也干了一架。。
汗一个。。
还有教授这个角色的出现得莫名其妙,完全没得太大用处,难道就是为了秀那一段跑酷?
你以为你是暴力街区啊。。
最搞的是结尾的时候焦恩俊和刘承俊对A枪战那块,绑匪穿了防弹,警察居然没有?
尼玛这是什么警察啊。。。。
没防弹在那和别人对A?
本来以为已经打死了的。。
尼玛躺在地上昏迷半天流血半天居然自己又活过来了,还开个车对撞。。。。
这是神马样的生命恢复速度啊,你以为你是巨魔啊。。。
反正结尾最后那点我看得都快疯了。。。
本片唯一的亮点就是飞刀叔叔还是那么帅啊,刘承俊这个肌肉男的身材让人口水啊。。。
当初看完《硬汉1》时是印象良好,觉得故事靠谱也讲得通,也许是黄秋生能把片子提升一个档次的缘故吧。
《硬汉2》可说的就是刘承俊的肌肉和张梓琳的胸脯,刘承俊光看形象不听声音绝对是硬汉,奈何不是中国人;张梓琳长得太标志,标准的身材,竟然主动献身给傻子,不是不能献,但这个完美明星形象硬把傻子给上了,相信很多看过的人都会摇头,实际中发生的可能性为零,导演你太追求商业价值了。
比第一部要精彩不少,电影开头的银行抢劫剧情,镜头剪辑干净利落,动作凌厉,剧情紧张刺激,引人入胜。
电影的前半段没有让人失望,后半段则显得后劲不足,一些强行加入的莫名其妙的打戏,外加一些逻辑略显牵强的剧情。
爱情的部分我比较喜欢,看到老三为了小惠在人来人往的马路中央大喊“我是大傻子”时,执着于惩奸除恶的他犹豫却又坚定地准备去抢包时,在他横冲直撞地到处找黑社会时,还是不禁动容了,或许只有像他这样爱得坚定,傻得执着的人才能拥有真正的爱情吧。
中国这种社会环境下,男性似乎天生就缺少了力量——这是一个讲究生存技巧的社会,不能乱来。
所以这是我最欣赏《硬汉》两部的原因,它们是突破,它直接宣扬暴力。
无论早些年的香港武打片、到李小龙、到成龙、李连杰,再到现在的甄子丹,对武术、功夫的表现都注重其技巧性,而非力量(包括那部有名的CULT电影《力王》,樊少皇的功夫也是技巧性为主)。
蛮力往往只能作为第二反派的主要攻击输出,连第一反派都不屑用它。
这种情况多少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心理折射:笔直的正义公理通常是行不通的,要想成功,需要技巧,侧面打击,四两拨千斤,不战屈人之兵。
哪怕你正义在手,也要依靠技巧。
虽然香港武打片贡献了放多经典的时刻,但抛开娱乐,它们集体地表现了中国人懦弱的性格。
《硬汉》这个系列,却抛开技巧,表现简单粗暴的力量,这种直接很宣泄,我认为它很成功,极具突破。
很悲剧的是,这个硬汉也并非一个自由的硬汉。
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军退役军人,他的思想被硬硬的锁死在军队表面声称的道德体系里,他的语言行为动作,都充满兵人的机械和僵化。
他在片中的化身,也是个要把社会军队化的形象。
把社会军队化,这个是大倒退。
那么我们来探究一下编剧的心理:他为什么要制造一个暴力形象,将社会军队化?
这里面是不是存在编剧的自己心理诉求?
我的理解是:编剧和你我一样心理敏感脆弱,因为在我们的成长环境中,在学校中在社会中,我们总是常常受到这个父系社会的压制。
但也总有一些“坏人”,他们不遵守这个父系社会的规则,他们偷鸡摸狗,小动作很多,总得得到便宜,他们还欺负我们,我们对他们很恨很讨厌,却没有办法,而作为社会管理者的“父系”,却不管制他们。
相反,当老老实实的我们,模仿这些“坏人”,想讨一些便宜的时候,“父系”们却站出来对我们严敲猛打,告诉我们我们这种行为多么可耻,把我们得到的都拿走,并施以处罚。
这时候我们最原始的想法是什么?
当然是抄起板砖拍丫的,拍这个“父系”,拍这些坏人。
但我们没力量没实力,只得忍气吞声。
于是编剧创造“老三”这个形象帮我们拍了。
可惜丁晟制造的这个形象只敢拍“坏人”,不敢拍”父系“制度。
甚至他制造的这个人物就是从体制内出来的。
我不知道丁晟是想反讽还是本身认同这个体制。
我倒是更希望丁晟创造一个根本就是精神病的人出来。
他是自由的,他追求公平正义,他使用暴力也使用智慧,但他是个偏执型精神病,过分追求公正正义。
丁晟甚至可以去找一个人,把他作为人物原型,了解一下他的心理以便创作。
他一样追求公平正义,他一样是个精神病人,只是不会使用暴力。
这个人叫徐武。
还是很喜欢,张梓琳真是惊艳啊
打戏还行
如果能从此中国银幕又多一个稀缺的“花瓶”,本片倒还有些意义。
看到第30分钟才发现那个女猪脚不是吕丽萍啊!!!!!!
張梓琳你太讓哥失望了!
虽然2了点 但动作戏算大陆很好的了吧?
不一定!
这部片真是二逼。
好看死了!
嗯,明显比第一部好看。这部的剪辑更加明快有力,打斗场面也更精彩,而且也反应了一些社会问题,票贩子、砸车盗包贼、公共场所吸烟神马的,总之看起来很舒服,比第一部的旋律偏轻一点。爱情部分太突兀了,没有第一部厚实,但是张梓琳的演技还可以。刘承俊和焦恩俊的打戏也不错。丁晟导演很有前途啊~~
比1出彩 张梓琳很漂亮 焦恩俊man回来了 配乐很赞 可悲的是刘承俊开始演坏人了 可是为嘛居然那么帅
傻了吧唧的
还不错~因为反应了一些社会现象~小赞!
刘烨真本色
刘烨 老道
整体不如第一集流畅,但丁晟的场景转换值得大赞,简直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精炼的对白一句不多,留出恰到好处的想象空间,幽默元素亦见功力,柳海龙的出演和跑酷女都是惊喜
怎么以后有刘烨的片子都得给一星吗?
其实世界小姐张梓琳和我是校友= =
剧情单薄,人物形象死板,唯一的看点是刘烨很2张梓琳很美。
挺好,挺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