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魔鬼深夜秀

Late Night with the Devil,與惡魔共度深夜(台)

主演:大卫·达斯马齐连,劳拉·戈登,伊恩·布利斯,费萨尔·巴齐,英格丽·托蕾莉,里斯·奥特里,乔治娜·海格,乔什·邝·塔特,斯蒂夫·莫察基斯,宝拉·阿伦德尔, 塔

类型:电影地区:澳大利亚,美国,阿联酋语言:英语年份:2023

《魔鬼深夜秀》剧照

魔鬼深夜秀 剧照 NO.1魔鬼深夜秀 剧照 NO.2魔鬼深夜秀 剧照 NO.3魔鬼深夜秀 剧照 NO.4魔鬼深夜秀 剧照 NO.5魔鬼深夜秀 剧照 NO.6魔鬼深夜秀 剧照 NO.13魔鬼深夜秀 剧照 NO.14魔鬼深夜秀 剧照 NO.15魔鬼深夜秀 剧照 NO.16魔鬼深夜秀 剧照 NO.17魔鬼深夜秀 剧照 NO.18魔鬼深夜秀 剧照 NO.19魔鬼深夜秀 剧照 NO.20

《魔鬼深夜秀》长篇影评

 1 ) 【建议】如果做成开放式结局,这电影将封神

这部电影差就差在它最后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而且拍的明明白白,于是把【阴谋论】和【未知恐惧】那种看不清真相、但每个人都有各自相信和看法的魅力全部抹杀了。

比如说,白银连环凶杀案凶手没被抓住前,大家讨论这个案件会觉得恐怖,恐怖就在于不知道凶手是谁、不知道凶手现在过着怎样的生活,甚至于不知道凶手是不是就在自己身边邪恶潜伏,于是,每个人都由自己内心恐惧的投射而产生了无数的怀疑和揣测,变得疑神疑鬼无法相信……而凶手被抓获后,再讨论起这个案件大家都会有一种置身事外的解脱感,因为很显然事实已经【真相大白】【水落石出】【与我无关】了。

而这部电影就坏在它给出了一个确切的解释,而这个答案——魔鬼,很显然是无法让不同信仰、不同年龄、不同国家的观众全都引起共鸣的——尤其是,电影里降临的恶魔甚至还具有和人类相似的逻辑和思维,并且能和人类进行沟通,这真的是一种非常糟糕的处理!

人会产生未知的恐惧,但显然大家的恐惧各不相同。

有的人会害怕魔鬼、恶灵,但更多的人可能害怕的却是外星人、蜘蛛与杀人蜜蜂、杀人犯、地球超自然磁场、未知病毒、未被发现的神秘动物、深海与宇宙、迫害人民的政府与秘密组织……等等等等,而揭示了真相只是一个高度类人化的魔鬼,就相当于把另外那些有未知恐惧症的观众全都拒之门外——更何况,电影中的恶魔降临和现实中也对不上号,因为电影中结尾提示恶魔降临成功,按照常理,现实肯定会血流成河,但真实的现实是:那之后的美国反而进入了长达半个世纪的黄金时期,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全球唯一一档,这就更让这个结局显的可笑和滑稽,恶魔在70年代通过全美直播的电视节目成功降临,结果降临出来美国的黄金盛世,就这?

所以,我觉得如果电影能在魔术打假师和恶魔附身女争论要不要看她的回放时戛然而止,然后帖一段字幕让观众脑补会更好,字幕如下:“由于灵媒师的死亡引发的旷日持久法律纠纷,以及大量观众对争议内容的投诉和抗议,涉事电视台被迫无限期下架整改本节目。

”“之后,电视台突发大火,当期节目母带被完全烧毁。

”“两个月后,主持人杰克被发现疑似大量服用违禁药物死于自家浴缸中。

同期,魔术师卡尔在预定接受其他电视台采访公布独家爆料前夕,突患脑梗引发老年痴呆,对当期节目的记忆完全遗忘。

”“半年后,琼博士的超自然科学研究所因为政府停止资助而关停,她和莉莉前往欧洲,从此下落不明……”“而当期节目所有在场观众和工作人员事后在被采访时都拒绝谈论此事,据说他们全都收到了来自FBI的警告不许对外公布真相。

”如果就这样结尾,会不会更加完美呢?

害怕魔鬼的观众可以继续相信有魔鬼作祟:毕竟莉莉的变身和悬浮证实了这点。

走进科学的观众可以继续相信科学:因为魔术师卡尔证明了利用催眠和暗示可以制造幻觉篡改记忆,到达和莉莉召唤恶魔类似的效果。

阴谋论者可以继续咀嚼那些无法被证实的阴谋:一切都是背后的那个兄弟树社团搞的鬼,就像真实世界线上的电影《大开眼界》,导演的死亡、以及汤姆克鲁斯和科学教。

而其他人也可以继续怀疑美国政府已经暗地里和魔鬼达成了交易,或者其实一起都是还未被证实的地球磁场或者未知病毒引发的幻觉……总之,真相已经由于不可抗力和人为因素被彻底破坏掩埋,而所有人都知道背后一定存在着可怕的阴谋和真相,只是谁都无法再到达真相。

于是,所有观众只能继续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害怕自己所未知的。

 2 ) 为了挽回收视率,Jack使出的杀手锏是?

#2025#电影《魔鬼深夜秀》Late Night with the Devil(2023/06上映)评分:7/10题材:恐怖元素:电视直播,邪教,召唤恶魔,70年代整个故事围绕“直播招魂”展开。

主持人Jack是个事业心重的青年。

在电视节目行业中,一路拼搏为自己争取到不容小觑的地位,但始终与“业内第一”的名誉失之交臂。

而就在他事业上升期的时候,上帝和他开了另一个玩笑——自己深爱的妻子莫名患上绝症。

遭遇丧妻之痛的他选择暂时告别舞台。

待他调整好心态,重新回归时发现,自己的王牌节目《夜猫子(Night Owls)》收视率比隐退前惨淡数倍。

他明白,自己为了能“救活”节目,只有做点儿“炸裂”的节目来吸引眼球,提高收视率,重新挽回观众们对自己的好感。

于是Jack决定做一期万圣节特别电视节目——“直播招魂”。

节目出场嘉宾和情节设计被巧妙的结合起来:摄影机实时直播的镜头画面构成彩色的明线,中场休息切入广告后的黑白画面则为剧情中的暗线,二者相互穿插,给人一种“直播进行”时的强烈代入感,也算是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比如我)对直播节目在录制时“是否存在剧本”的好奇心。

剧情中设计的三组嘉宾非常经典:长相极具墨西哥风情的灵媒、尖酸刻薄的“打倒一切超自然”的科学主义前魔术师,以及一位美丽动人的女心理医生和她的患者——“恶魔附身”的女孩Lily。

最令我毛骨悚然的是前魔术师为了当场打假女心理医生和她患者的把戏,于是邀请Jack的老搭档Gus。

前魔术师用一块怀表将现场观众以及画面外的观众催眠,利用Gus的恐蠕虫症给所有人上演了一场“开膛破肚”的猎奇表演。

而当所有人被唤醒,大家发现Gus安然无恙,导播插入回放画面,大家将信将疑地认同了前魔术师的观点。

而当患者Lily发言希望导播同样回放“召唤恶魔”后,Jack看到了自己已故的妻子的鬼魂。

现场的电视讯号故障令Lily失控,巨大的能量撕裂了女孩的头颅,在场嘉宾无一幸免。

Jack在半真半假的走马灯中穿梭,最终将匕首刺入妻子(幻影)/Lily(现实)的胸口。

(真的很喜欢Gus,很有喜感的一位胖熊小叔叔。

死法爽脆。

)整部电影没有运用跳脸杀(jump scare),而是保留了70年代惯有的脱口秀电视节目风格:主持人诙谐的冷笑话、电视行业的预制菜——罐头笑声以及即兴的乐队演奏。

在一切看似正常的环境中,流露出一个又一个异常的画面。

为了节目效果,制作组请来了不少“托儿”,但是随着直播节目地推进,主持人Jack自己都分不清哪些是事先安排的“节目效果”,而哪些是真正的“直播事故”。

值得二刷。

因为导演在情节设计中,有加入一些邪教的元素,而Jack与这个邪教显然也存在某种联系。

只看一遍的话,应该是无法完全理解。

 3 ) 欲望面前 魔鬼都可以利用

作为恐怖片,要是单纯看恐怖元素和恐怖镜头,他并不是一部合格的片子,但是结合背景和人物心理,这确实是细思极恐的!

电视节目登上历史舞台,节目流量是王道,从最初爆火的节目主持,到逐渐下滑的节目主持,让他们走上灵异路线,利用人们对玄学的兴趣和恐惧。

在明知道节目里真的出现了灵异事件以及人们性命攸关,还是为了爆火而选择继续,人心果然是更恐怖的!

 4 ) 我们一直在娱乐至死

电影选择的时间背景很妙,地点设在了处于1970-1980年间的美国。

这是历史上谋杀案,邪教组织猖獗,恐怖活动频发的时期。

我们的波点人同志,

啊不,著名《午夜猫头鹰脱口秀》主持人杰克·德尔罗伊粉墨登场。

在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尤其是痛失爱妻,节目收视率断崖式下跌之后,杰克背水一战,决定以一次内容出人意料之外的脱口秀挽回自己的口碑和合同。

电影的cult内容以及血腥场景十分具有年代感,你可以看到《鬼玩人》《驱魔人》等经典场景复刻也有致敬导演前作《恐吓运动》的元素。

观影过程十分奇妙,让我想起不久前有沉迷一段时间的游戏《邪恶冥刻》。

现实和幻觉结合的不真实感,加上令人身临其境的沉浸感让这部电影评价直接位列我本次墨尔本国际电影节前三。

主创人员也是诚意满满,除主角以外的大部分主演,服装设计以及摄影剪辑都在电影结束后与观众现场互动,本人对拍摄现场是否有灵异现象十分感兴趣,可以主创们并没有相关内容可以分享,深感遗憾。

出演影片中鬼附身的小女孩莉莉的女演员英格利特应该是所有主创人员中年龄最小的一员了,虽然在舞台上有些害羞,但是散场后攀谈起来却是成熟大方,未来可期。

 5 ) 让人深思不太恐怖

情节方面,有伪纪录片风格,本来不喜欢这类,但是深夜秀有脱口秀元素,前期还是挺欢乐的还是能看下去,恐怖程度一般,但是节奏把握很好,结尾如果能更多恐怖场面就好,收尾过快。

演技方面,每个小孩戏份多的恐怖片,孩子的演技决定了质量的下限,小女孩的风格切换自如,目测美貌可期,又是个潜力新星啊。

画面方面,恐怖镜头不够刺激,最终裂头小孩一眼假,加点成本效果就更好了。

magnet:?xt=urn:btih:7F5922B0D447C78F0F9EEF557FEB412A0563B6EA&dn=Late.Night.with.the.Devil.2023.MULTi.FRENCH.1080p.bluray.x264-ulysse&tr=http%3A%2F%2Fp4p.arenabg.com%3A1337%2Fannounce&tr=udp%3A%2F%2F47.ip-51-68-199.eu%3A6969%2Fannounce&tr=udp%3A%2F%2F9.rarbg.me%3A2780%2Fannounce&tr=udp%3A%2F%2F9.rarbg.to%3A2710%2Fannounce&tr=udp%3A%2F%2F9.rarbg.to%3A2730%2Fannounce&tr=udp%3A%2F%2F9.rarbg.to%3A2920%2Fannounce&tr=udp%3A%2F%2Fopen.stealth.si%3A80%2Fannounce&tr=udp%3A%2F%2Fopentracker.i2p.rocks%3A6969%2Fannounce&tr=udp%3A%2F%2Ftracker.coppersurfer.tk%3A6969%2Fannounce&tr=udp%3A%2F%2Ftracker.cyberia.is%3A6969%2Fannounce&tr=udp%3A%2F%2Ftracker.dler.org%3A6969%2Fannounce&tr=udp%3A%2F%2Ftracker.internetwarriors.net%3A1337%2Fannounce&tr=udp%3A%2F%2Ftracker.leechers-paradise.org%3A6969%2Fannounce&tr=udp%3A%2F%2Ftracker.openbittorrent.com%3A6969%2Fannounce&tr=udp%3A%2F%2Ftracker.opentrackr.org%3A1337&tr=udp%3A%2F%2Ftracker.pirateparty.gr%3A6969%2Fannounce&tr=udp%3A%2F%2Ftracker.tiny-vps.com%3A6969%2Fannounce&tr=udp%3A%2F%2Ftracker.torrent.eu.org%3A451%2Fannounce

 6 ) 尺度逆天,今年的恐怖片之王来了,没有之一

最近,有一部电影让恐怖片影迷耳目一新,纷纷认定这就是2024年的最佳恐怖片,没有之一。

毕竟这些年来,恐怖片也在炒冷饭,越拍越没创意,评分是一部低过一部。

就在这一片低迷之中,电影《魔鬼深夜秀》横空出世。

破天荒的将灵异综艺与伪纪录片结合,综艺现场直播玩招魂,不料真正的魔鬼降临……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部好评不断的电影。

魔鬼深夜秀Late Night with the Devil导演: 卡梅伦·凯恩斯 / 科林·凯恩斯编剧: 科林·凯恩斯 / 卡梅伦·凯恩斯主演: 大卫·达斯马齐连 / 劳拉·戈登 / 伊恩·布利斯 / 费萨尔·巴齐 / 英格丽·托蕾莉类型: 恐怖上映日期: 2023-06-11(澳大利亚) / 2024-04-19(美国网络)片长: 92分钟

此片的两位导演卡梅伦·凯恩斯和科林·凯恩斯专攻恐怖/惊竦片领域,上一部电影《恐吓运动》被誉为“澳大利亚最好的恐怖电影之一”。

《恐吓运动》剧照和评论这部新片《魔鬼深夜秀》则复刻了70年代美国深夜综艺节目,采用伪纪录片的拍摄手法,让人仿佛置身综艺节目录制现场,真假难辨。

剧情涉及灵媒,驱魔,邪教,催眠……保证恐怖片影迷一次看过瘾,难怪被预定为2024最佳。

将灵媒、驱魔做成电视综艺并不罕见,例如火遍全网的俄罗斯综艺《通灵之战》。

节目请来自称有通灵能力的灵媒,现场通灵,玩的就是神秘。

这类节目吸引人之处就在于:真假难辨。

究竟是为了节目效果串通演绎,还是真有点什么。

恐怕只有节目制作方和主持人才知道真相了。

《通灵之战》剧照电影《魔鬼深夜秀》就是从节目主持人杰克的视角展开剧情。

70年代的美国处于二战后经济第五次衰退中,社会动荡不安,嬉皮士运动和邪教盛行,新闻中充斥着犯罪和混乱。

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人们急需电视娱乐节目来放松紧绷的神经。

一档名为《夜猫子》的深夜娱乐节目应运而生,收视率直线上升。

杰克·德洛伊也随着节目的爆火成了金牌主持人。

片名的“深夜秀”指的就是《夜猫子》这档深夜娱乐节目。

顺便一提,美国最老牌的“深夜脱口秀”《今夜秀》(The Tonight Show)首播于1954年。

正是《今夜秀》为后来的同类型节目确立了“标准流程”:主持人对着摄像机和现场观众的单口独白(Monologue),现场音乐表演,嘉宾访谈,最后与嘉宾玩玩游戏,或与观众进行互动……

《夜猫子》的成功让杰克有点飘。

事业看似如日中天,还获得了艾美奖提名,然而也仅仅是提名。

几年下来,杰克成了艾美奖的“万年陪跑”,他的事业始终停滞不前。

更糟糕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夜猫子》收视率开始下滑。

眼看着赞助商接连离去,杰克和电视台的合约也快到期了。

而他的妻子玛德琳,也在此时突然患上肺癌去世。

人生跌入谷底的杰克消失了一个月后再度归来,这次他决定整个大活儿,来挽救《夜猫子》的收视率。

1977年的万圣节夜,杰克策划了一期万圣节惊悚特辑。

正所谓不作不会死,他即将制造了一起震惊全国的电视直播事件。

为了迎合大众对灵异和神秘学的兴趣,杰克在那期节目中请来了当红的明星灵媒:克里斯图。

克里斯图自称擅长招魂术,也就是与亡灵对话。

他浮夸的造型,刻意的东方口音,看上去就是个忽悠人的神棍。

杰克内心也并不相信克里斯图真有灵力。

然而,红有红的道理,克里斯图确实有点东西。

他很快进入状态与现场的亡灵进行了连接。

不仅感应到一个名叫爱德蒙的亡灵,还在观众席上找到了爱德蒙的母亲和姐姐,并准确说出了关于爱德蒙的隐私,众人啧啧称奇。

但克里斯图感应到现场还有一个更为强大的灵体,这股能量强大到他无法承受,几乎要崩溃。

此时,节目制作方还都认为他在演戏。

为了制造冲突达到节目效果,杰克还请来了专门揭穿灵媒的魔术师卡尔,卡尔非常自信世上没有鬼神。

如果有人能证明鬼神的存在,他愿意直接付给对方10万美金。

现场火药味越来越浓,克里斯图愤而离场。

临走前,他突然倒地口吐黑水,还痛苦地高喊:现场有什么东西不对劲。

工作人员赶紧将他送往医院,现场终于掀起一波高潮,杰克很是满意。

接下来,才是电影的重头戏。

当晚最后一组嘉宾是琼博士,以及她新书的主人公莉莉。

琼博士的新书《与恶魔对话》取材自不久前刚被取缔的邪教阿布拉克萨斯。

阿布拉克萨斯是魔鬼的名字,这个邪教常将少女献祭给魔鬼。

莉莉就是从这个邪教大本营解救出来的少女,她原本也是要被献祭的。

这里不得不夸一下莉莉的扮演者,澳大利亚女演员英格丽·托蕾莉 Ingrid Torelli在片中的表现非常出彩。

乖巧呆憨中隐藏着一闪而过的邪恶。

莉莉仿佛能一眼看穿杰克的想法,刚坐下就安慰杰克:不要为收视率担心,你很快就会声名远播的。

此番其实话中有话,表示莉莉身体里的“东西”准备整活儿了。

是的,有“东西”附在莉莉身上,莉莉称他“蠕动先生”。

正在谈论“蠕动先生”的时候,灵异现象发生了:乐队的乐器莫名发出刺耳的声音,茶几上的玻璃杯瞬间崩裂炸开。

卡尔一番强行科学解释,众人才再次坐定。

杰克想邀请“蠕动先生”上节目,毕竟,观众翘首以盼,杰克必须把握这次机会。

连卡尔都将打假奖金提升到了50万。

琼博士勉强同意,召灵开始。

他们将莉莉绑在椅子上,以防附体时她的身体失控。

经过琼博士的催眠,莉莉体内的恶魔出现了。

此时的莉莉像变了个人,不仅面容扭曲,连声音也变成了一个低沉的男人。

原来“蠕动先生”就是恶魔,他声称与杰克早就在“大树林”见过。

而“大树林”正是杰克不为人知的一面。

原来杰克曾加入一个叫“丛林园”(The Grove)的邪教,他们常在加州的红杉林里举行仪式,纵欲狂欢,所以叫“大树林”。

这个邪教由男性成员组成,都是政商界和演艺圈的名流领袖。

据说它可以通过神秘仪式来帮助成员的事业发展。

而杰克妻子的死其实也与这个邪教有关,很可能是她自愿被献祭给魔鬼,以换取杰克事业的成功。

恶魔还揭露了杰克和琼的私情,越说越露骨,琼博士怕他再说出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赶紧再次催眠莉莉,想赶走恶魔。

一番操作下来,恶魔终于暂时离开了莉莉。

但卡尔依然不信,认为是节目安排的骗局。

只有杰克心里清楚,恶魔确实存在,而且就在现场。

与此同时,灵媒克里斯图在救护车上浑身大出血,不治身亡。

现场已经有几个工作人员吓到逃走了。

但杰克不能停,这期节目必须录完。

制作人兴奋地说,这是登月以来收视率最高的一次直播。

为了收视率,为了重回事业巅峰,杰克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录。

但俗话说,玩火必自焚。

恶魔再次附身莉莉,为电视机前的观众上演了一场末日审判。

电光石火间,莉莉的身体注满雷电,将台上的嘉宾逐一斩杀。

复古特效很契合70年代的电视风格,倒也不违和。

最讽刺的是,无神论者卡尔死到临头还想拿支票收买恶魔,结果被从身体内部活活烧死。

而杰克则陷入了恶魔制造的幻梦之中,过往的综艺人生像跑马灯般闪现,他曾是电视上的造梦人,如今自己却身在梦中。

当他醒悟过来,发现莉莉已被自己杀死,手里的刀正是邪教献祭仪式用的那把。

至此,恶魔借杰克之手完成了最后的献祭仪式。

电影最后一个镜头显示恶魔完成降临。

《魔鬼深夜秀》采用伪纪录片的方式,确实很高明。

让人时而感觉在看一场综艺节目,时而感觉在看一部纪录片。

台前和幕后两条线,台前展现综艺录制现场,呈现70年代电视质感。

幕后则转成黑白纪录片模式,给人一种窥探后台的观感。

在恐怖片大量重复题材的背景下,《魔鬼深夜秀》另辟蹊径,将人们的目光转向电视。

电视综艺与灵异驱魔相结合,上演了一出名副其实的娱乐至死,讽刺意味拉满。

果然无论在哪个年代,什么都拿来博流量只会害了你。

预感这部口碑不错的恐怖片还会拍续集,毕竟恶魔已经完成降临。

下一部是不是可以让恶魔亲自主持脱口秀呢?

将娱乐至死进行到底,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作者:RAMA

 7 ) 稍微脑洞地分析下剧情和一些隐藏线

我觉得首先最关键的一点是Jack和他“大树林间的朋友们”,这些朋友从来没有露过面但又在一直出现在影片里,影片给出的解释是“名流政要们的欢愉场”。

我的理解是这批“大树朋友”本来就是邪教人士,他们确实也挺讲究。

只要通过牺牲就能满足人的欲望,但他们不收无名之辈,所以Jack在最春风得意的时候混了进去。

这是一个时间点,而Jack真正完成牺牲则是他妻子生病到离世这段期间,这段时间他的节目收视下滑风光不再,他求助于“大树朋友”而牺牲的条件就是他妻子(但他自己并不知道)。

也就是在那期间“大树朋友”让他勾引博士并促成万圣节特辑。

影片中也交代了说Jack是在穷途末路情况下自己策划的万圣节特辑。

但当然,勾引一位美丽又富有学识的女性没那么简单所以Jack是在他妻子患病期间就开始了,也承应了Lily对他说:你好去和博士胡搞瞎搞!

到此节目前的时间线捋清。

之后节目的时间线就如同我们看到的一样是真实发生的。

直到最后Jack手刃Lily被捕。

正如我上面所说的,“大树朋友”确实办事,节目收视率达到50%,Jack一夜之间成了全美最火的名人。

至于“大树朋友”为什么肯帮Jack,我想是把恶魔彻底召唤出来并让全美观众见证,所以Lily(恶魔化)最后也没对Jack下手,她知道Jack是个贪图名利舍妻的小人但同时也是他的信徒完成了牺牲,所以不能动他。

再到最后Jack为什么看到他妻子然后手刃了Lily?

这里我想跟第一位嘉宾三哥呼应,三哥确实召唤出了Minnie,之后被恶魔做掉。

Minnie最后时刻不愿Jack的灵魂都被恶魔吞噬,于是让Jack杀了Lily(片中博士说过Lily是恶魔唯一通往现世的大门)总的来说片子非常好看,就是结尾有点突然让人意犹未尽。

其实Jack也不见得是个全然的恶人,他在结尾的时候呼吁观众停止观看。

这里面有个隐喻其实也算明示了就是娱乐至死的时代就会产生许多光怪陆离的现象。

其实想想现在 大胃王 喝白酒离世的主播也都不在少数,原来快手上的“狠活”风靡一时,也许娱乐至死永远不会枯竭,只不过一批人至死后下一代有新的娱乐方式吧…

 8 ) 这个主演真的有点说法的

《魔鬼深夜秀》就是一部完全属于大卫·达斯马齐连的电影。

把他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一个人把影片完全撑起来了。

这个角色也太适合他了。

之前就在各种电影里看到他的配角,极其有辨识度。

《X特遣队》里神经质的波点;《蚁人》那句“巴巴耶嘎~”真能把人笑死;就算在《黑暗骑士》演小丑手下,只有几秒钟也能立马认出他传记、反派、喜剧、恐怖片,什么都能拿捏,真的有点东西,太厉害了

电影也很有趣。

开头一段简报,塞了很多信息,结尾通过信号错乱把伏笔全都串起来,展开解释清楚。

整部影片,就是录像带和主持人主观视角的结合情节类似《罗斯玛丽的婴儿》,丈夫为了事业把妻子献祭掉了。

还糅合了些《驱魔人》、曼森家族、《招魂》的元素电视节目4:3彩色播出内容和黑白台下画面结合,还用剪辑玩了个看似不可能的花招,真的很有创意。

最后主持人进入幻想,2.35:1满幅清晰画面,又突然有种回到现实的感觉,“电视机”的安全界限也被突破了

 9 ) 魔鬼出场秀

《魔鬼深夜秀》电视版的“招灵”,将传统的邪灵祭祀仪式通过脱口秀方式,利用人们的贪念驱使完成召唤。

恶魔通过电视机传播到千家万户。

血腥场面较少,但惊悚元素恰到好处。

剧情节奏较慢,但结尾很出彩。

影片主要暗示媒体是如何操纵舆论的走向,制造话题、渲染话题以及引爆话题。

当然,也指出歪曲事实后终会反噬自己。

观后感:只需要把人物、地点、起因、结果顺序稍加修改,你就会看到不一样的“事实”。

 10 ) 直面人心的罪恶,复古恐怖的颜色

相比近期热度爆棚的《破墓》,澳大利亚小成本恐怖片《魔鬼深夜秀》着实令人惊艳。

电视直播现场反邪教红人与邪灵使徒现场斗法,妙龄少女通灵后电力十足化身“老熟人”大杀四方。

复古的外衣恐怖的内核,矛头直指娱乐至死和名利至上的社会价值潮流。

你说鬼可怕,人心更可惧。

让我们把时间退回到1977年,互联网方兴未艾,电视媒体一家独大的时代。

主人公杰克是某当深夜直播节目主持人,凭借稳健的台风,过硬的主持水准,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常年稳居收视亚军宝座。

没错,是亚军,不是冠军。

不是一年,而是常年。

影片开场就用一大段剪辑来堆砌出杰克光鲜亮丽的过去与一时瑜亮的如今。

一度如日中天的辉煌和每况愈下的今时今日相比,杰克深知名利场后浪与前浪的辩证关系。

所以他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以接发妻子的病痛为卖点渴望扳回一盘。

怎奈人算不如天算,收视率还是一路下滑,大有击穿马里亚纳海沟之势。

杰克虽不知道项羽是谁,但他必须背水一战。

不同于中国鬼节家家关门,人人闭户,西方国家赶上万圣节那绝对是粉墨登场,好不热闹。

于是,借万圣节恐怖夜为题,杰克礼聘重磅嘉宾三组,以灵异为素材,招魂为目的,要用电视直播的方式搞一场大动作。

嘉宾A:资深灵媒,素以招魂为业,仪式现场常伴随身体的扭曲和抖动,全心全意为天人永隔的两类客户跨界服务。

嘉宾B:反邪教明星,早年曾浸淫巫蛊灵媒等领域,如今摇身一变开始背刺昔日同行。

嘉宾C,邪教遗民少女及治疗师一位。

通灵之说,古已有之。

借亡灵上身传未尽之言,方式千差万别但效果大同小异。

影片中嘉宾A登台后的表现也与现实中颇为类似,先抑后扬加深观众印象,套路化的背后是媒体与嘉宾的商业互捧。

嘉宾B上台后再与A针锋相对,以互怼拆台的方式博得观众眼球。

嘉宾A急火攻心倒在台上,临退场前甚至表演了一段真正意义上的血口喷人。

想想看,现场观众肯定特别开心。

但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嘉宾A真死了。

主持人杰克听到消息后很快从惊慌失措中稳定了心神,决定彻底封锁这个消息,因为这样重要的舞台事故会成为压垮他事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趁着观众热情度提升先把节目盘活才是重点,于是他忙不迭请出了第三组嘉宾,邪教少女和心理指导师。

如果说前半程是铺垫,那从中场开始热闹来了。

传说中邪教团灭后惨烈的现场只留下一名少女,身份不详却机具邪典气质。

该少女动不动来一波鬼上身搅闹四邻惹是生非,好在有心理指导师长期跟进才能控制局面。

节目组为了收视率不惜惹祸上身,到最后一刻心理指导师都力劝节目组希望叫停。

嘉宾A死了都不在乎,更何况眼前这个少女?

接着,就是嘉宾C邪灵附体,嘉宾B极力拆台的老戏码。

电视媒体善于搞气氛,嘉宾B和现场观众都以为少女腾空而起,面部狰狞,变声交流是效果设置,殊不知实际情况开始超出了节目组的控制。。。。。。

说起伪纪录片恐怖电影,现在的观众早就见怪不怪。

且不说早年的《女巫布莱尔》等作品,今天的UP主每时每刻都能在手机短视频里整出点花活儿。

那介乎于电影和短视频之间的电视媒体则成为本片的着眼点。

不同于今天鸡肋般存在的电视行业,影片设定的1977年绝对是电视媒体开始发力的黄金期。

各种直播节目层出不穷,新鲜度和话题度成为绝对的收视铁律。

主人公杰克之所以拼尽全力也要把万圣节专场做下去,就是基于广泛的受众以及强势的市场竞争。

《魔鬼恐怖秀》在复古的色调下选择了彩色和黑白两种色彩调度:彩色留给现场直播,黑白留给幕后讨论。

强烈的对比在直播与休息之间无缝切换,寓意着绚烂的美好都是刻意营造,实际的后台安排重重黑幕。

常年的现场主持早已把杰克锻造为金刚不坏之身,后台的危机重重夺不走台上的风轻云淡。

他自信可以掌控一切,或者说整个节目和背后制作人自信能够摆平一切。

意外事故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数字,节节攀升的收视率才是核心关键。

随着故事的进行,万圣节专场由开场的喜庆转向了压抑和凝重,直至最后尸横遍野。

反邪教科普的心里催眠和障眼法都开始失效,预想中的操控恶灵变成整个节目被恶灵控制。

就像所有打开潘多拉魔盒的人一样,节目组的自以为是开始反噬自己。

对于热衷于恐怖片的观众而言,本片的血腥和惊悚恐怖场面基本没有威慑力。

有意思的部分在于每一次意外发生都是直接呈现在现场观众面前的,都是大多数人内心早就默认的表演。

而当发现此次表演非“表演”时,那才是真恐怖真吓人。

在我看来,本片真正有意思的地方恰在于台前幕后的交锋。

在演和不演之间,主持人与嘉宾的互动,与现场观众的交流都营造出一种强烈的戏剧冲突。

“我以为我在演,我以为我很聪明,我以为我能操控”的身份错位在一点点推动着恐怖事件的发生。

而恶灵是谁呢?

谁是这场恶灵秀的始作俑者呢?

恰恰是主持人杰克本人。

为了收视率,他可以把重病缠身的妻子带上台打感情牌;为了收视率,他可以加入邪教借助邪灵出卖灵魂;为了收视率,他可以枉顾嘉宾死活;为了收视率,他赌上所有观众和同事的性命拼死一搏。

影片最后甚至看到他为了收视率对爱妻痛下杀手。

娱乐为王,生命为代价都是可以忽视的。

娱乐为主,亲朋故旧都是可以拿来利用的。

主持人也好,制作人也好,观众也好,都把风险置于不顾,为了感官愉悦和强刺激汇聚一堂,以命相搏。

在这种情况下观众被节目带动,节目为观众而疯狂,两者之间相互作用最终让事件走向了不可操控,或者说被魔鬼所操控。

世上无鬼,人心即鬼。

影片中的邪教和现实生活中的邪教别无二致,都是以无限膨胀的欲望为起点,释放出人性中的恶。

有多少人求神拜佛是真心为了天下苍生?

好多都是向自己的贪欲所臣服罢了。

既然你有贪欲,他有贪欲,我有贪欲,那聚沙成塔最终变幻化为邪灵厉鬼。

驱动邪灵的,是主持人对第一的渴望。

第一背后呢?

是名利二字。

名利二字,才是直指人心的恶魔。

作为一部场面并不惊悚,画面极力复古,故事并不复杂的恐怖片,《魔鬼深夜秀》胜在质朴。

本片的心理暗示和恐怖场景展示老套到不像今天的产物。

而正是这种扎扎实实的怀旧风打赢了同期所有故弄玄虚的恐怖片。

就像郭靖最后赢了杨康,重在一个“质”。

END

《魔鬼深夜秀》短评

前面铺垫太长了,后面鬼出现的时候还把后面的故事交代的那么隐晦

7分钟前
  • 石头
  • 较差

这都能有7分的么=、=

12分钟前
  • 欲海奇男子
  • 较差

形式做的很足,伪综艺的方式真让人有种代入感,这该死的复古式的惊悚,真让人着迷啊。

17分钟前
  • 黑骨精
  • 推荐

很有想法。大卫·达斯马齐连前途不可限量。24/04/21

22分钟前
  • 人皮動物
  • 还行

结局像极了我那11:30差了个结局没写,想升华一下主题但还有半小时要due的作业

27分钟前
  • 拉普达7bd
  • 还行

预告片是精彩所在 正片无比拖沓 絮絮叨叨自说自话的男主持人 也可能因为不同文化间的差别 让非本土的观众不易进入 当然这种理由不适用于一切电影 Late Night with the Devil突出的形式由于其不明所以的内容更为突显而只剩质感与元素 缺乏趣味性 节目流程和嘉宾全都是混乱不堪的 完全是无味的地狱 不过就美国的恐怖文化本身 发现自己还是有兴趣的 似乎她们总会涉及异形 异能 超自然 血浆 通灵 同时也在想各地域和文化的恐怖既然如此不同 其成因和寓指又是怎么样的呢 目前还不太了解伪纪录片 但从形式来说还是很喜欢老电视 旧综艺的...

31分钟前
  • 犬麦翼司
  • 较差

电视作为入侵者;充斥罐头笑声和廉价视效、牢笼般的脱口秀;消费、暴力和迷信的大众文化;奇观与催眠;观影者注视主持人虐杀全场——作为猎手和猎物的观影者。短小精悍。

33分钟前
  • 黑流
  • 力荐

3.4分。

38分钟前
  • 鲜有废客
  • 还行

超爱的复古风。叙事优雅,循序渐进,引人入胜。美中不足:没有彩蛋。

43分钟前
  • LADarwinci
  • 推荐

真好看呀,结尾有一丢丢仓促吧

44分钟前
  • 汤米
  • 推荐

拍得很复古,沉浸感很强,但也仅止于此。

45分钟前
  • 颜落寒
  • 还行

虽然但是,看到结尾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余1),好看!刺激!血浆!以及老生常谈的:男的不行

47分钟前
  • 外苏
  • 推荐

那种复古的恐怖,已经对附体和吐黑血免疫了,但是蠕虫恐惧还是打咩…最终被这个搞疯,2倍速的残影都受不了。

49分钟前
  • 小飞侠
  • 还行

好喜欢,七八十年代的质感做得真不错,无论是拍摄、演技还是服化道都是极致用心之作,不恐怖但是非常别致好看的cult片。结合七十年代末期的撒旦崇拜,邪气十足。如果日本来拍会更好看,类似《恐怖回返》那种的。

51分钟前
  • Dawnaif
  • 推荐

超过预期!色调和质感最大程度的还原了七十年代,故事足够紧凑,几个段落的节奏把控得不徐不疾,高潮迭起!

55分钟前
  • U
  • 力荐

《招魂》+《驱魔人》的故事,长着一副吸血鬼模样的主角,电影恐怖、悬疑成分都差点,浪费了新颖的脱口秀形式。

59分钟前
  • 伊兰月
  • 还行

好看,喜欢复古/仿纪录片/深夜秀。本以为是男主把妻子杀了,妻子附身在莉莉身上回来复仇。看了下解读和我想得差不多——主持人献祭妻子,恶魔降临,杀死众人。结局有些仓促,“入梦人,醒来”后设置成男主从催眠中醒来,发现自己才是真正的凶手,为了收视率大杀特杀岂不是更好。恶魔/杀人犯升格为一体,更能烘托邪教徒的焦灼不堪。以及恶魔的形象是星际怪兽(?)太没想象力了!

1小时前
  • 赤豆
  • 还行

画幅/节目设定玩的很溜,但最后变外星人还是有点搞笑。节目作为载体,很容易让大家会误认为是节目效果,但可惜最后影片也没有选择大量血浆。

1小时前
  • 第七大陸
  • 还行

血统纯正,剧本流畅,视觉优美,节奏宜人,审美在线。附魔的经典场面让恐怖片迷深感熟悉、温馨、美好。

1小时前
  • hermaphrodite
  • 力荐

7.0/10 分。2025.01.13,初看,蓝光。时长01:32:36。。。复古风,伪记录片加伪直播秀。节奏很不错,能深深吸引你的目光。因为有简介和海报的暗示,我一直想着魔鬼啥时候出来。紧紧抓住了观众的悬念。。。男主是《X特遣队:全员集结》里演波点人的,难怪眼熟。。。小成本恐怖片,值得一看。

1小时前
  • Lonely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