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多瓦的悬疑片,但还是一部女性电影,关于女性的坚强和爱的伟大。
Raimunda的酒鬼丈夫不找工作,家里很穷,还想要强暴女儿(虽然说不是亲生的),结果发生了意外。
在这种情况下,Raimunda不仅背锅、和朋友们一起处理、自己冷藏尸体然后埋葬,还冒险偷偷开餐馆赚钱,而她背负着沉重的过往——结尾揭示的被父亲强暴、生下Paula,她因此沉默寡言、和母亲不和,可谁又理解她?
而母亲Irene在丈夫外遇、强暴女儿后,忍无可忍放火谋杀,永远离开、装死,四年见不到女儿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她也独自承受,和Paula婶婶相依为命。
而Sole在丈夫失踪的情况下独自开发廊营生,和母亲重聚,最终家人团聚回忆往昔也令人感动,终于多年的误会和痛苦解开了。
另外一个重要的角色是Augustine,她在母亲失踪的情况下仍然帮助照顾了Paula,最终得到Irene照顾,也算是弥补了她。
全片基本都是女性角色,背后的坚强令人感叹。
阿莫多瓦的电影,很多只是喜欢,但能谈得上可以让我爱得无以复加的,只有《关于我的母亲》和这一部《回归》。
如果说《关于我的母亲》中间的母爱都已经纯粹到了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回归》中的感情,则恰是在厨房的烟火味与唠叨中流淌出来,这流淌让它有了更多生活的感念,让我回味起我妈的每句叮咛。
是啊,那么能干、算计但其实包含慈爱的人,只能让我想起我的妈妈。
观看过程中,这种感情压倒了一切。
阿莫多瓦真的太懂女人。
此前,阿尔莫多瓦的不良教育,我挺失望的好在他立刻弄明白了自己只有站在女人这边,才可以把电影拍得惊艳——哦,我亲爱的小佩佩女人太伟大了,上帝创造女人,就是为了给这个被男人搅得一塌糊涂乱七八糟的世界一点儿安慰的!
我确信!
影片开篇的那一组镜头,是我的观影史里最绚烂多彩的一次经历,黄色的绿色的红色的辣椒,马赛克地砖,佩佩的丰乳肥臀,大花,厨房吸油纸……大片血迹,尸体这样的感官诱惑之下,立刻就high了我喜欢阿尔莫多瓦所有赞美女性迷恋女性崇拜女性的作品,他对女性的热爱造成了他电影作品里女性的夸张的性感与美与坚强与忍耐与宽容与乐观与积极与善良
这电影是耳闻已久了,阿莫多瓦的作品,跟佩内洛普的合作的非常完美,女人的坚韧,脆弱和互相关爱,在琐碎杂乱甚至有些不合情理的故事中丝丝渗透出来,两个家族三代女人的辛酸史,几乎没有男性角色,只有女人之间的耳语,争论和相互扶持,故事不复杂,虽然涉及了不少看起来划在法律边缘的事件,但导演特意淡化了这些细枝末节,着重表现女人们在遇到问题是所呈现出的状态,以及面对困难所做的努力和女人之间的关系.看了几个佩内洛普的片子,她似乎成了这种凌乱,迷人,坚韧却命运坎坷的女性的专业户,但愿不要束缚了她的细路
1片名:回归。
寓意很深,有女主妈妈的照顾亲友的回归,有女主妈妈的亲情回归,更有女主一家人的故乡回归。
这个名字太贴切了。
2类似电影:"老男孩","水果硬糖","她比烟花寂寞","蝴蝶效应"3导演阿莫多瓦:作为一个gay,拍出了完全女性视角的电影。
全片没有一个男人参演的戏,非常不一样。
与此同时,又很懂男人喜欢的视角,例如俯拍的女性breast,小女生张开腿等等,性视角随处可见,参照他的另一部电影"捆着我绑着我",这或许就是他的影响风格4主题:就是深恶痛绝的打击乱伦这种行为,女主作为其中的受害者,被父亲奸污,生了一个女儿,既是她的女儿也是她的妹妹,这种乱伦在电影结尾让人意外惊呼,也为前面另一条看起来很不着调的线连了起来(女主母亲这条线)5电影和摄影风格:像娓娓道来的南欧风情画,画面艳丽,有八九十年代的欧洲色彩风格6印象深刻点:作为寸头女生的心路历程,为了找寻她因为癌症,在生命最后时光想完成的遗愿,"她妈妈到底在哪"。
那种力量,快要离世的力量。
但是在最后关头,没有因为可以获得去休斯顿治疗的机会而放弃了去指控女主妈妈的机会,这种超脱人性的高品质,肃然起敬。
7打分给8.0分吧,不会看第二遍。
家庭的完整性大概就是每一个天主教国家一直遵循的血液里的信条吧
西班牙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离不开红色的国度。
斗牛的红色斗篷、红色建筑以及西班牙人民内心的狂热与奔放。
红色作为一种颜色,蕴含的意味实在太多:温暖、希望、热情、奔放、爱情、凶杀、恐怖、伤痕、魅力、女性……作为导演的阿尔莫多瓦沿袭了以往作品的视觉风格,选择了色彩浓烈的红色。
雷蒙黛亦是一个离不开红色的女人。
雷蒙黛乘坐的是红色的巴士,身着红色毛衫,手提红色皮包,而她的女儿则身着红色条纹T恤在车站等她,她略有疑惑。
在返家的路上,停在路边的是红色的轿车,大片的红色有着不详的预感。
原来雷蒙黛的丈夫试图强暴女儿,却被女儿在反抗中杀死,大片血迹从倒在厨房地板上的丈夫的尸体下晕染开来。
作为强壮的中年男人,竟然被一个13岁的少女刺死,有些不可思议。
当雷蒙黛面对这一切时,我对她的表现尤为讶异,虽然她面露慌张,甚至尖叫,但是她却可以非常冷静,非常有条理的处理这一切,她甚至可以头脑清晰的清洗沾满鲜血的菜刀,慌而不乱的清理厨房的血迹。
当餐厅老板埃米利奥到访的时候,她可以自然的说出一个谎言,并巧妙的解释身上的血迹是女人的“那玩意儿”。
从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家的全貌,红色的沙发、红色的橱柜、红色的装饰物、红色的啤酒罐,甚至连墙上的相框的背板都是红色的,这个家庭的女性力量显然比男人更强,唯一的丈夫,唯一的男人,即使强壮,但在这个家庭中确是弱的一方,这样就很容易的解释了女儿为什么能够杀死丈夫以及妻子处理这一切时所表现出的状态。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雷蒙黛曾经也遭到父亲的性侵害,这是后话。
雷蒙黛和女儿拖着尸体来到了餐厅,雷蒙黛最终费力的把尸体放进了红色的冷柜中,更是一种女性力量的象征。
包括之后,她挖洞埋冷柜的时候,可以看到挖洞的地方正好被汽车红色尾灯照亮,从范围来看可以确定在拍摄时有额外的补光,这样刻意的设置强化了女性力量。
少女时代的雷蒙黛被父亲强奸,于是她离开父母,来到波拉阿姨家独自生下孩子,带大孩子,女儿杀死丈夫之后,又亲自掩埋,连请来帮忙的助手也是个身着红衫的妓女。
在雷蒙黛的身边几乎没有出现过一个正面的男人形象,这也许就是造就她内心坚毅强悍的女性心理的原因。
提到男人,有两个男人的出现倒是很有意思。
第一个男人便是餐厅的老板埃米利奥,雷蒙黛开门的时候,他出现在镜头前,穿着的是一件红色的上衣,他们交谈中有这样两句对白“你的餐馆卖多少钱?
我一直都很喜欢。
”“可惜你不喜欢老板”,从对话中,可以得知埃米利奥对雷蒙黛有几分爱慕之情;另一个男人则是摄影组里安排伙食的小伙,此人并没有身着红色的衣服,但是却系着鲜红色的皮带(或腰包带一类的东西)。
红色是魅力的颜色,尤其是雷蒙黛这样的风韵女子更是魅力逼人,这两个男人都被这个女人的魅力所吸引,埃米利奥是从对话中看出,摄制组的小伙则是从两人的对戏中表现出来,两个男人的爱慕之情虽然表现的不够明显,但是足以体现雷蒙黛的女性魅力,亦是女性力量的另一种表达。
片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很值得一提。
雷蒙黛答应了摄制组小伙的关于安排餐饮的要求,于是她便向朋友询问有什么食品可以借来急用。
她拖着小车走在路上,从画面上看,雷蒙黛只是穿着黑色的连衣裙,之前背的皮包放在了小车里。
她向第一个妓女借了一块肉,妓女身着红色的上衣,她向第二个邻居借了饼干,画面的后景则出现刚才的那个妓女,一个身着红色上衣的路人,一个手提红色皮包的路人以及一个穿着红色裤子的路人。
这时用一段长镜头来表现的,场面调度自然,像这样的调度在之后很多戏中都出现,在画面里总是有几个人身着红色衣服。
在此段中,所有的路人均为女人,没有出现一个男人,足以可见导演的细致安排。
整部电影的一个重要场地是餐厅。
细看这个餐厅,红色的门窗、红色的座椅、红色的装饰物、红色的价格表、红色的可乐箱、红色的餐具等等。
从一开始,就暗示出这个餐厅必定会让这个女人得手,她可以一个人负责三十人的饭菜,可以独自管理这个餐厅,所有的红色元素表现出这个餐厅被这个女人的力量笼罩着。
在餐厅中有一场戏十分重要,即雷蒙黛现场唱歌,她身穿的是红色格子上衣,旁边的两个乐手穿着红色的衬衫,背景是红色的窗棂和贴在窗户上红色的装饰画。
她唱的这首歌是她年幼时母亲教给她的,她唱歌的同时想起了“过世”的母亲,对于她来说,此时是一段虽有些感伤但温情的时刻。
红色代表着温暖和幸福。
这一场戏中,红色元素几乎撑满了整个画面,反射出红色的灯光,让画面呈现暖色调,为情感做烘托。
雷蒙黛姐姐索尔的家中也有不少红色的元素,从剧情中我们得知,索尔和丈夫离婚了,这不得不使我产生想象,是否如同母亲和妹妹一样,她也杀死了自己的丈夫?
影片的后半段,雷蒙黛很少穿着红色的衣服,反而她的母亲身上总是能找到红色,我想,母亲也是个女性力量的代表,她放火烧死了背叛自己的丈夫以及情妇,并凭借自己的力量不仅照顾了自己的姐妹波拉,还活到了现在,她甚至还去照顾气若游丝的奥古斯汀娜。
雷蒙黛毕竟也是一个女儿,所以在母亲的力量下,她便得更为依靠母亲,因此她要告诉母亲关于丈夫的事情,她说她需要妈妈,她需要母亲的力量。
最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剧中所有女性的嘴唇都格外的显眼,有时鲜红、有时暗红,不论怎样,性感的红唇亦是女性的专属。
整个家庭里的女子组成了“杀夫弑父”的联盟:雷蒙黛的母亲在得悉女儿被丈夫强奸并发现丈夫出轨后,放火烧死了他;雷蒙黛的女儿在她的养父企图性侵她时同样失手捅死了对方。
这已经涉及到了许多家庭伦理问题:强奸亲生女儿、生下父亲的孩子、出轨女邻居、杀死丈夫、企图强奸养女、杀死养父……三代女性中的每一位均等同于犯下杀人的刑事案件并承受着道德压力,既是受害者也是谋杀者。
通过另一位家庭成员索尔(雷蒙黛的姐姐)的加入,秘密开始在不同的成员间共享:雷蒙黛被父亲强奸诞下一女的事情,只有雷蒙黛和她母亲知道,索尔和雷蒙黛的女儿雷拉并不知情;母亲还没有死去并一直躲在姨妈家偷偷照顾她,是索尔和母亲在姨妈死后共享的一件事情,雷蒙黛和女儿一开始并不知道,后来女儿率先知道了,最后才是雷蒙黛从母亲嘴里知道所有往事。
整个故事的推进便是通过这些秘密的建构,让家庭成员两两组成“秘密联盟”来将整个故事推进。
原本作为一个深具女性悲剧色彩的故事,因为这些叙事的技巧的加入变得趣味盎然,并能不时引发观众的笑声。
阿莫多瓦丝毫没有想去延展故事背后涉及的社会议题,这其实是非常可以做文章的:比如杀父弑父、强奸女儿涉及的家庭伦理、女性普遍的生存境况……但阿莫多瓦显然对此无甚兴趣,他只想发挥自己高超的叙事能力来让观众看见一幅生动的女性群像,对他来说这就够了。
而这与阿莫多瓦向来关怀女性、关怀LGBT群体的创作倾向息息相关。
表现在《回归》这部电影中,是阿莫多瓦通过“隐与显”的叙事手法,不断地激发情节本身具有的戏剧性和可看度:隐无非是为了最后的显,电影最后向观众揭开了谜底——然后以此消解掉故事背后的道德指涉。
难道不是这样吗?
整个故事越具戏剧性和观赏性,故事的现实意味和道德考量(弑父、杀夫)等就会显得越加淡漠,因为电影将自己变成了构筑在一个影像空间内部的独特世界,而不再与现实发生直接的关系。
观众只是在看一部电影罢了,因而无论电影里的情节多么凶残和沦丧,还是能发出欢快的笑声。
电影若能进一步引发他们对女性群体生存状况的思考,这自然更好了。
在《回归》中,我们看不到传统电影中的大男子主义的男性形象,甚至于在本片所叙述的家庭体系中几乎没有男性形象的支撑。
故事中女性的悲剧恰恰来自于两位父亲形象的男性角色对女性的施暴。
女人在父权制文化中是作为另一个男性的能指,两者由象征式秩序结合在一起,而男人在这一秩序中可以通过那强加于沉默的女人形象的语言命令来保持他的幻想和着魔,而女人却依然被束缚在作为意义的承担者而不是制造者的地位。
在男权社会里,女性往往屈从于男性的价值评判标准,处于从属和受攻击的地位。
阿尔莫多瓦的作品塑造的女性形象几乎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着男性的压迫和驱动。
《回归》讲述的是个别现象,只存在于故事的发生地拉曼查,那里的男性不被寄予期许,女性承担一切。
由于阿尔摩多瓦对女性的崇拜和偏爱,将男女性别角色重新建构所以诞生了这样一个高度赞扬女性的故事。
无论这种现象是否具有广泛性,现实是否如阿莫多瓦电影里表现的那样,他又在作品里怎么夸大了这些东西,可以隐约嗅出的是,阿莫多瓦是在与现实较劲,他对权威和世俗标准的挑战可谓从一而终。
如果说社会标准的目的在于掩盖和隐藏,那么阿莫多瓦就是在坦诚地揭露和摇撼,旨在对那些我们所忽视的,以及被社会规范所遮蔽的现象进行谴责和嘲弄,那些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存在。
2006年的电影中有两部影片给我的印象十分的深刻,一部是34岁的德国导演冯·度纳斯马克的处女作《窃听风暴》,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一度陷入了绝望的情绪中不可自拔,它关涉政治与人性;另外一部是阿尔莫多瓦的《回归》,它关涉家庭与情感,其中政治的缺席恰恰是人性的张扬的基础。
今天下午的时候,心情不适合阅读与书写的时候,我重新观看了《回归》。
事实上,之前我对阿尔莫多瓦了解不多,但是自从看过他执导的《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之后我就迷上了这位胖胖的西班牙导演。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曾经获得多项国际的大奖,他的内容涉及到了一位母亲,一位英雄般史诗般的伟大女性;后来我又看了他的《不良教育》,那种迷宫一样的叙事,能把虚构融入真实中的手法让我真正见识到了这位导演的大手笔。
在我看来,现在世界上所谓的大导演中,从电影的内容与形式的划分标准中,他们大都擅长一种叙事,能把故事讲好的已经不多见了,比如现在的张艺谋大导演的电影就拙劣的够可以的——焦雄屏甚至评价说张艺谋是中国导演中最不会讲故事的导演。
而那些有一定先锋性的导演大都侧重形式上颠覆传统,神神道道的在电影上进行各种实验性的创新,彻底让电影丧失了大众性的特征,沦落为一小撮精英主义者的叙事话语。
而阿尔莫多瓦这位导演突出的地方就在于他能掌控任何的电影叙事,在一部电影中注重形式话语的探索的同时,给观众献上一个很好的故事。
能把故事讲好这是一个电影导演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也是最高的要求。
从开始涉足电影这个行业,阿尔莫多瓦一直都这样坚信。
这已经是我第几次看这部《回归》了?
好像已经记不清楚了。
这部电影中没有过多的煽情的商业元素,一切都那么自然轻松,事实上有些人给这部影片归类的时候就是喜剧片的类型。
可是它是一部彻底的喜剧片么?
它关涉生活中隐痛,关涉三代女人的感情,关涉杀人的悲剧,关涉生活的艰难,也关涉到了生活的美好。
也许过于复杂的情绪给这部电影解读蒙上了偏见的阴影,但是看到三代女人真心和解,冰释前嫌,相拥在一起的时候,你才意识到“回归”的真正含义。
阿尔莫多瓦的电影中主题很多都是女性,如果出现了男性那么也是想变成女人的男性。
阿尔莫多瓦似乎对女性怀着深深的敬意,甚至那些变性的女人。
在一部男性导演执导的影片中,男性的最终缺席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在《回归》中,男性同样是缺席的,作为背景出现的男性他们各个没有家庭观念,远离自己的妻子儿女,女人们甚至已经习惯生活中没有男性的存在,他们的生活中自己是全部,所以我们才能明白,当克鲁兹饰演的女主角误杀自己的丈夫后把他悄悄的掩埋在他生前最喜欢的河边的时候,生活依然习以为常,人们也习以为常。
时间的流逝掩盖了内心的伤痛,遗忘了男性的存在。
三代的女人共同都守着一个杀夫的秘密。
这些都无关“弑夫”情结,他们只想好好的生活。
阿尔莫多瓦曾经在访谈中提到他的影片中法律的缺席,审判的缺席。
事实上,《回归》中,法律的缺席,正是人性回归的基础。
法律其实并不能解决人性的问题。
阿尔莫多瓦说:“我个人认为,违法不是我表现的东西,因为它包含某种尊重,对法律的某种认同,这不是我的强项。
……违法是一个道德语汇,我的动机不是要违背某种规范而仅仅是要刻画我的人物及其行为。
这是电影导演具有的权利,也是他的权力。
”从这个角度看阿尔莫多瓦,他的影片是高于现实的,《回归》就具有了超现实主义的某些特性。
(剛在樓下跑步機上重看這部片子,還是感動-又將這篇舊文翻將出來)Volver 重歸-阿尔莫多瓦的片子.在戞納众望所归地获得最佳剧作和最佳女演员奖.一开始,,大风天里,,一群女子拂洗墓穴上的尘埃。
(后来听成长于法国南部的A说,他小时也常去墓场给祖母的坟上漆,清扫,是风俗。
) 大声理直气壮的对白。
问候是一叠亲吻, 鸟鸣般悦耳的声响。
彼此的昵称是love和pet.世俗热闹,看得人会心地笑。
Penelope Cruz到好莱坞之后成了不少二三流片子的花瓶,至多让人记得她曾是阿汤哥所爱,为了她与Nicole离异。
在阿尔莫多瓦的片子里她却被赋予灵魂,带着地气, 率性热烈强悍,敢于担当, 一举一动让你的视线无法离开。
情节一波三折。
回过头来看又不出人意料。
西班牙这个出产橄榄树的阳光国度,强悍的母性,浓烈的佛拉明哥舞,哥雅和毕加索,天主教,灵魂附身,骨子里对世俗生活的贪恋,机关枪速度的方言对白。
尤其在阿尔莫多瓦的片子里,每个女子都那么美,那么有灵魂。
不完美,有小小的心机和自私。
但不论清扫女工或者为生活所迫的街头妓女,都理直气壮地过着自己的日子,不违背自己做人的原则,天塌下来,,一力承担,泰然自若。
记得Penelope Cruz暗夜里的泪滴流下微微扭曲的脸。
身边的男人求欢不成,恼羞成怒,示威一般的动作和本能的呻吟。
她没有爱过他。
为了女儿与他一起。
女儿误杀了这个动物般的男人后在公车站等她,浑身湿透。
她发觉事情原委之后的第一反应是叫女儿去换衣服,别患上肺炎,还有,任何时候都要记得是我杀了他,不是你。
清扫女工的她,本能地用纸巾和拖把清扫血迹,一个人挣扎着抱起沉重的尸身塞进冰箱。
后来又沉着地租车,叫上一个邻居,开去河边,趁着暗夜,将那个冷藏箱和所有记忆埋入地下。
看过去仿佛理智到失了人性。
却不然。
影片末尾,她与女儿,妹妹,和重又团圆的母亲开车来到河边,她指着那棵树(上面刻着那个男人的生卒年月),告诉女儿说,这儿是那个男人最喜欢的地方,有他最爱的景物。
-对最不值得的人,她还是一样悲悯,有情有义。
她的母亲,得知禽兽般的父亲玷污她,又与邻居的女人有染之后,一把火烧死了狗男女,自己诈死隐居,照料患病的姐妹,几十年甘心隐姓埋名,也是个人物。
是典型的西班牙女子.。
也有生活所迫的挣扎,但看得很开,也不叫苦。
天赋的苦中作乐。
一转身,又是一条好汉。
啜着sangria 或者margrita,急雨般的吉它声中跳起了佛拉明哥,风情万种。
(Penelope Cruz在片中造型,靈感源自Sophia Loren1961年的Two Women,一樣剛毅決絕地讓人看得落下淚來。
)在凤凰城住的时候,爱喝margrita,龙舌兰烈酒兑着水果味道,杯沿是一圈盐。
生命本身也是这样的吧,尝了盐的苦咸,才品出余下的甘美,并且让人心怀感激。
实在是能让人笑让人落泪的好片。
(又: 她在奥斯卡颁奖礼上,穿一条香槟色的露肩长裙,下摆云朵一般,神色自若。
真是动人。
一朵玫瑰,是一朵玫瑰。
)
还可以,这不是那谁谁女朋友吗。。。臭男人
这个剧本完成度不够高啊,有悬念但没有爆发力,似有为扭曲而扭曲的嫌疑。
狗血到不行的片子, 真受不了西人亲脸颊的打招呼方式, 超大的吮吸声! 越亲密越大声!
阿莫多瓦的编剧与色彩搭配能力令人叹服。影片不仅是一幅真正的女性主义群像谱,将女性的酸楚、隐忍、坚强与独立呈现得淋漓尽致,还使苦涩哀伤与幽默喜剧无缝融合,并巧设悬疑,故布疑阵,让观者体味到犯罪片的紧张感,连恐怖鬼片的元素也不放过。另外,整出故事在某种程度上恰是对古老的俄狄浦斯神话的倒转,并通过男性的死亡与女性的回归(与贯穿始终的双线——犯罪-埋藏与赎罪-挖掘卓然贴合)书写出一曲温情与讽喻交织的悲歌。(9.0/10)
阿尔莫多瓦。。。
阿尔莫多瓦的片子目前就看过三两部,都不是我喜欢的。
哪块是喜剧和悬疑,浪费2小时,本以为是黑色喜剧,结果是苦情戏。各种三观不正的片子怎么会这么高分,父亲和女儿生的孩子竟然不是弱智,近亲结婚不是说好的生弱智吗?而女主的男友竟然要和女主女儿也...怎么这家人的基因都有这方面的吸引力?真的对此片无语,如果你看出温馨那真是bt
片子很有意思,虽然是在学校人满为患的中放看的,但是很值,故事剧情外面被包裹了一层喜剧的色彩,而里面则是一些纠结复杂的人物关系,片子的奇幻色彩浓重,到最后结尾才剥洋葱般,层层揭开迷题,让人感觉舒服又过瘾,好莱坞职业情妇果然魅力十足,丰胸翘肾好不性感,她姐挺逗的!
Akmodovar 西班牙不买账的国际导演。
只看到一半就基本上全猜到了。不了解的还以为导演是女人呢,把男人都描写得那么下作。
主题依旧禁忌得很阿莫多瓦,但在不伦之外同样能窥得一丝美感,华美的色彩,病态的香醇。三代人间的恩怨情仇伦理道德,在及其吊诡的氛围下逐渐抽丝剥茧,隔阂分崩瓦解,见得苦命女人各有各的苦衷,但结局殊途同归,一场轮回复刻得宿命又绵长,佩内洛普的出演无疑在艳丽之外又多出了那别样的西班牙风情。
所谓大师,就是不好好拍电影,总想表达深刻的思想,你他妈的去搞哲学呀,这是视觉电影,各著名电影节只是提名,未获奖就是证明
在细细碎碎、似乎永无尽头的见面谈话中,讲述一个非一般的秘密的故事。
女性视角
对这部剧的情感接受无能 太表演化了
1.再一次感慨阿莫多瓦讲故事的能力与技巧;2.音乐很棒;3.秘密在火焰中燃尽,在土壤中深埋,一切忧伤在东风中消散。
没看完
强大而迷人的女性,虽饱经磨难,却身负导演的同情与怜爱。女人们杀死并失去了一切,然后相互拥抱,更加美丽地生活在宿命之中。佩内洛普克鲁兹是男女通吃的真女神。
Almodovar的Penelope Cruz绝美。
阿尔莫多瓦作品迄今看过的最平庸的一部。平淡的讲述了上一辈婚外情和乱伦的故事。P.S.西班牙女人的狂野确实Impress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