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评价偏低有俩重要因素,一是常远路人缘太差(包括开心麻花的口碑一而再再而衰),二是剧本的创意涉嫌抄袭《你好,李焕英》(东施效颦之嫌),我在观影之前也是抱着同样的预期,也许期待越低,收获越大,加上魏翔刚经历了春节档《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洗礼,这份热度为影片加分不少,更何况电影的整体完成度还是挺高,没有想象中的那些破梗烂调,剧情进展流畅,情感宣泄适宜,只是常远穿越回娘胎,手动绕颈自杀的桥段太过儿戏,但已为人父母后却轻易地被戳中泪点,即使有点强行升华,但对于一部小品电影,已属难得,且看且珍惜…
我后悔我在中秋节的时候去看了这么个玩意儿,单从逻辑上就感觉说不过去,内容还无限“顺拐”某些电影,提升了我对喜剧下限承受力,想要表达亲情,却展现出了满屏的油腻,之所以给三星,二星是看在有魏翔马丽出演的份上,另一颗星是给电影中魏翔所唱的《一无所有》,整部电影,不做评价,先前言辞过激,评论都没了,真心不算好看,整场电影从头看到尾,我是如坐针毡,从开始到结束,电影院一个哄堂大笑都没有,我觉得我旁边坐的两个小姑娘的聊天都比整部电影好笑,这玩意儿不仅剧情生硬,而且逻辑上的硬伤颇多,硬想要催人泪下,结果却适得其反,许多细节都经不起推敲,看完之后就两字形容我的心情:“后悔”。
下面我就稍微吐槽吐槽本人看完之后的感受:首先,父亲因为母亲去世缘故,跟身为儿子的男主不和,二人30多年都是冷淡相对,这也就算了,男主也没有问父亲借过钱,就结婚的时候找父亲借5000块,然后呢还有自己的工作,女朋友也有,感觉混得还不错,要说这女朋友也是朴实无华,5000块钱就能结个婚,试问现今这么好的女子去哪儿找,可是呢,到最后的时候,男主看到母亲为了生自己难产而死,突然就良心发现,觉得自己是个废物,没什么用,想穿越回母亲的子宫当中,用脐带勒死自己,咱就说一句,抄《蝴蝶效应》,能不能不要抄的这么明显,好吧,姑且算你这是一个科幻的内核,那最后男主还没死成,母亲用爱把生命力注给了男主,男主又活了,然后出生了,这算什么,这是母爱还是神话?
我承认,这一段是想表达母爱的伟大,但是能不能不要搞得跟神话一样,咱现实生活中好像也不带这么玩的。
好,然后继续,说回电影一开始,男主一直跟父亲不合,但是最近父亲有了海尔默兹症,某天晚上男主回家发现父亲拿着把刀杵在门口,吓得他赶忙跟电话的那头说如果自己出了什么事就赶紧报警,结果父亲只是要给他切蛋糕,还喊他哥,而且父亲喊他哥这个症状已经出现有一段时间了,然后呢父亲就问他有什么心愿,男主就说借5000块钱给我吧,结果父亲在借的时候就清醒了过来,然后呢,父亲还是把钱甩给了他,不过两人搞得不欢而散,等到次日,父亲拿着花跑到了一个桥上面,然后意外地从桥上面坠下去了,然后顺利成章地昏迷不醒,这个时候男主想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去拿父亲的存折,然后机缘巧合的找到了当年父母结婚的时候两对戒指的其中一枚,男主靠着这玩意穿越了,穿越到了当年父母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母亲洗澡的澡堂,然后被认为是流氓,在翻墙的时候不小心砸到了父亲身上,导致父亲错过了和母亲的第一次会面,就这一段吧,你把澡堂戏完全切掉,也不影响故事的连贯性,就硬水时长。
然后知道这个事情吧,男主就很沮丧,然后呢,本来看似在数学上没什么天赋的男主,突然就变得很智慧的样子,在黑板上一通数学程式乱算,寻找什么时空穿梭的可能性,有那么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这部电影是优秀科幻电影的潜质,但是之后,它就用实际行动向我证明了,这只是我的错觉,然后呢男主就用戒指回到了父母第二次见面的场所,那是一个酒店,某个当年被男主父母亲公司开除的人,混出了个名堂,请大伙儿喝酒,想要收了公司,之前男主不是破坏了自己父母的第一次见面吗,所以就导致父亲和一个秦阿姨好上了,结果这个秦阿姨劈腿了父亲,跟有钱大佬好上了,母亲自然是不同意这个有钱大佬收购公司的事,然后呢,父亲也知道了秦阿姨的劈腿,就跑了过来,就没有一点男子气概,搞得跟舔狗一样,喝了酒,撒了一通酒疯,最后还是母亲站出来维护父亲,感情这电影中父亲的人设也是太崩塌了,一点担当感都没有,因为母亲生儿子难产,导致自己跟儿子30多年不怎么说话,自己爱的人劈腿了,还没有勇气说分手,绝了。
然后吧经过这么一个事情,男主就硬撮合自己父亲跟母亲在一起,还拿吉他给两个人弹,感情他这父亲是真的牛逼,就这人设,我要是真搞不懂他母亲是怎么看上他父亲的,要么怎么说爱情使人盲目呢,似乎有一定的道理,然后呢, 就是男主的再一次穿越,母亲挺个大肚子在比赛,一问父亲,还在家画图,不是吧,大哥,你老婆都要生了,你老婆去哪你都还不问一下的,心也是挺大,然后这片子吧,对母亲的塑造也是的,动不动就要喊一句我是什么三八红旗手,我是什么八级钳工,搞得就跟超人出场加buff一样,要说这一段也是挺扯的,什么男主怕母亲累着,给她搞点鸡蛋,搞点牛奶补补,就感觉都还说得过去,最奇葩的还在后面,当时有两个钳工,因为其中一个的熔芯没有了,找另一个借,结果二人发生争执,母亲就过去劝,结果就这么着把防护面罩给弄损了,然后在焊接的时候,防护面罩的玻璃就碎了,然后这个时候呢没有一个人上去帮忙,裁判也没有中止比赛,两个报幕员还在说比赛还有多久结束,我去,你们这是比赛还是拿人命在玩游戏,最后呢,母亲就把衣服脱下来,把眼睛罩住,盲焊,旁边的一群人都不比了,就停下来,看不清在那比,然后喊“大六大六”(男主母亲的外号),真的是要多尬有多尬。
然后呢母亲就跟男主解释说自己就是为了赢得比赛,拿到两块亮光铜,给自己跟父亲打一对戒指,不是吧大姐,刚结婚那会儿,你们俩家庭情况也不差呀,还有电视,还有游戏机,那房子在当时也算是高端的,就这环境,你跟我讲你买不起一对戒指,打死我也不信,感情就是为了煽情,然后生掰硬扯,最后呢父亲也来了,母亲就让亲亲试试戒指如何,结果能口径小了,戴不进去,这个时候是个正常人,都应该去修一下戒指,把口径调大一点,但是就为了尬,就为了莫名其妙的笑点,父亲就非要母亲把戒指王手里硬怼,结果手指都肿了,母亲说你相信我吗,父亲说相信你,然后母亲就开动机器,把父亲手上的戒指砸碎了,男主很感动,就把自己手上的戒指留下来走了,然后呢男主通过仔细回忆父亲以前的举动,找到了父亲藏在灯罩里面的母亲的戒指,又能穿越了,之前男主借着戒指的力量把羞辱母亲的有钱大佬给狠狠的教训了,然后这个有钱大佬破产了,收破烂,男主就用戒指的力量给他来回表演上了一盘子菜,最后在母亲难产的时候,这个戒指的力量竟然不够了,感情之前你也没提过这个设定啊,牛逼,就硬扯,然后男主知道了母亲是因为生自己难产去世的,所以就给母亲下打胎药,小伙子,你搞不好能搞个一尸两命出来呀,幸亏这水是给你父亲喝了,然后还假扮医生让母亲堕胎,小伙子,你涉及犯罪呀,心够大,反正都没成,然后,然后我不想说了,就这样吧,故事的结局前面也交代了,实在是说不下去了,都这个年代了,还能让我在电影院看保大保小这个事情,我是真不能接受,亲情戏也不带这么玩的。
(PS:仅代表个人观点,从头到尾能看下来,笑点一般,亲情部分尚可,如有看法不同之处,那你的都对。
)完。
这就是一烂片,非常不建议看,它甚至传达了不好的育儿观,以下有剧透。
它本身应该是想打造一个搞笑又温暖的影片,升华到母爱的无私与亲情的温暖的主题,可实际上它不搞笑,影片中的笑点不仅get不到还很尬,至于温暖。。。
主要讲了母亲难产时为了保住孩子主动要求牺牲自己,孩子被父亲养大后和父亲感情一直不好,弄清了母亲的死因几次拼命穿回去想救下母亲的命,仍不了了之,最终与父亲和解的故事。
这个电影着重渲染了母爱,在命运攸关之刻母亲为了儿子毫不犹豫放弃自己的性命,在我看来却有些可笑,在得知母亲死因后,孩子几次穿越回去,拼命阻止母亲舍命的决定,希望能阻止自己的降生来让母亲活命,也许里面有爱的成分,可我看到得更多是孩子内心背负的深刻的愧疚感,母亲这样献祭式的付出最直接导致的就是孩子内心的的负疚感,他这一生都要背负着母亲的死,他的内心难道不会沉重吗,还能自在地顺心而活吗?
母爱这样的畸形表达,效果也只会适得其反。
这个电影通过母亲的舍命牺牲宣扬了母爱,这一点就已经可以pass了,至于9月票房冠军…电影的反馈机制不如电视剧那样直接,我看到这阵容在十一档电影里干脆选择了它,看完后就算很不满意也计入了票房。
papi酱曾在节目中排序人生价值时,第一是自己,第二是老公,第三是孩子,最后是父母,我很赞同,人的一生一定是为自己而活的,那种为了孩子无头脑的牺牲还沾沾自喜觉得提体现了母爱父爱的伟大光辉的纯纯就是情感绑架吧,有的还要说为了你我付出了多少多少你还这么不争气诸如此类的话,真令人无语,这既损害了你的个人利益,还在无形之中给了孩子很大的压力,让孩子心里背负着包袱,孩子再在人生中很多个关口就会想着你,而忽略了他内心真正的想法与渴求。
小时候看到这种情节只会感动流泪,现在长大了才看懂父母很多错误行为对孩子消极的影响。
希望母职不是一种惩罚,即使成为了母亲也要更好地享受自己的人生。
中秋出去逛街,无聊看了部电影。
《哥,你好》是开心麻花出品,马丽、魏翔主演,购票界面写着“笑翻中秋假期!
”我想过节看个喜剧电影也算是应景。
没想到我还是高估了我的忍耐程度。
故事很简单,常远饰演的儿子小伍穿越回了八十年代,见证了父亲伍红旗(魏翔饰)和母亲陆春丽(马丽饰)的爱情。
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与自己的父亲和解,并且想拯救因难产而死去的母亲。
、这部电影里面有三个女性角色,要是归类的话,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贤妻良母型,像是老伍的老婆陆春丽,还有小伍的老婆花花;另一类是不可以做老婆型,老伍的前女友秦时雨。
在这种女性角色配置的电影中,男人总是得先爱上“不可以做老婆”型,然后被坏女人抛弃,再在“贤妻良母”型这种好女人的怀抱中获得安慰,最后明白,这种好女人才是真爱。
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总想起《夏洛特烦恼》,同是开心麻花出品,甚至连马丽在里面的人设都是一样的。
隐忍的付出的伟大的妻子。
秦时雨是才女人设,喜欢读《泰戈尔诗选》,为了钱愿意和暴发户强哥在一起,离开伍红旗;秋雅是校花人设,却在当夏洛一举成名后,抛弃初恋嫁给夏洛,而后又在婚内出轨旧情人。
不管是秦时雨还是秋雅,都可以看出,她们要么拥有才,要么拥有貌,但是这并不是做人家老婆所必须的特质。
甚至有时候这种特质是碍眼的,需要丑化。
所以秦时雨在小伍的婚礼上读泰戈尔的诗的时候,婚礼主持人问她,“你没有自己的话要说吗?
”在男性视角下的良配,首先要在男人受挫时候鼓励他,伍红旗在被秦时雨抛弃,被强哥用酒瓶砸脑袋的时候,陆春丽得为他出头;然后要在男人失落的时候安慰他,伍红旗失恋意志消沉的时候,陆春丽献上了他的爱……女人要看到男人的优点,谅解男人的软弱。
他们的恋爱关系是由陆春丽来推进的,而男性角色则是被动的,他们在等待着女人对他毫无保留的爱。
陆春丽是八级焊工,南河子一厂的工人标兵人物,在临产的时候仍然去参加了焊工比赛,并且在防护罩碎掉的情况下,通过盲焊仍然获得了第一名。
这个女性角色是技术工,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做到了足够优秀。
这一设定显然是比念诗的秦时雨更接地气。
隐含着某种实用性。
果敢主动的女焊工,看起来就像是会过日子的女人。
她获得了奖品,是一块特级铜,她用来做了两枚铜戒,而这两枚铜戒也是小伍能够穿越的能量源。
后来小伍知道了他妈是难产,为了他而死,他又要穿越回去,阻止自己的出生,救他妈妈一命,却没有成功。
医院又问出了那个经典又老土的问题,“保大还是保小?
”伍红旗哭着要保自己的老婆,陆春丽说爱自己的孩子,要保小的,然后伍红旗就哭着看他老婆难产而死。
老伍和小伍都在妻子和母亲的爱中获得了感动与成长,唯独那个女人丧了命。
影片的结尾小伍也结婚了,和他的女朋友花花。
小伍之前,也没什么出息,甚至连准备求婚的5000块钱都拿不出来,花花说他什么都没有计划。
后来小伍穿越回去,为了父母的事,也冷落了花花,花花却自动找上门来,说愿意陪他共同面对一切。
这个女人又包容了男人,所以她就变成了值得娶的女人。
总体上来说,做男人心目中值得娶的女人是有风险的,成长与感动都是他们的,而你得受得了累,说不定还得丢了命。
《哥你好》这部电影虽然仍然是从亲情的角度入手,但是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温情故事。
常远穿越到过去成为了父母爱情的助攻小帮手,在他的助攻之下,让我们看到了魏翔和马丽的父母爱情,这可能也是一种另类的撒狗粮方式,温暖又浓厚的亲情,是让人觉得非常的感动,在中秋佳节的这一天,能够和家人一起去观看这样一部温情喜剧,一定能够收获到更多的感动。
在常远撮合自己父母的这段离奇经历当中,让我们在收获到很多快乐的同时,是更多的引起了一些关于亲情之间的思考啊,或许对于传统的父母来说,对于孩子的爱是想要让他们自己成长,在老一辈人的传统教育理念当中,就是应该要让孩子自己去学会和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或许我们现在通过这一部电影,就更能够理解父母的爱,都是体现在一些小细节当中的,能够理解他们的不容易,在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永远只有我们的家人,正是因为有家人在身旁守护着我们才能够让我们去勇敢的面对生活当中的一切困难,被爱就是努力生活下去的一切动力,这部电影就是能够让我们更深刻的去感受得到亲情之间的温暖以及自我成长的这种救赎过程。
每当我们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如意的时候,都应该想想自己还是有人爱有人关心的,至亲所给我们带来的这种温暖,也都应该要去更加的珍惜,他们不仅给了我们生命,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世间的温暖,学会珍惜才能更好的成长。
貌美漂亮的女性:拜金肤浅娇蛮假文艺且没什么头脑好强能干的女性:前半生嫁不出去,有着莫名其妙的强大自我牺牲愿景,能够为家庭和下一代付出一切乃至生命。
而这两种女人都会不顾一切地爱上木讷古板其貌不扬的男的,即便在拜金的驱使下有过背叛行为,三十年后还是愿意在重病的他的床头读一宿泰戈尔🚬你再说说看这电影是为了讴歌啥?
别扯喜剧,一点没觉得好笑。
不多剧透,宏观地评价一下这部作品。
这片子有一股子「真情」在,这股「真情」是会让人情不自已感动甚至落泪的——看《杀手》的时候,结合戏外魏翔的演艺生涯回看电影中魏成功的人设和经历,也会有许多感慨和感动,但是情感线不足以让我落泪。
但是看《哥,你好》,实实在在地哭了,潸然泪下,情难自己。
这份「真情」是演员成就的。
正如海报呈现,主演有三位,马丽,常远,魏翔。
看过片的也都知道,常远是那位“哥”。
常远在这部电影中表现得很自然,完全没有过往角色需要的“做作”。
如果说,以前他都是在演别人,这部里,他仿佛是在演自己,一位平凡的三十岁的青年。
如果说常远是正常发挥,那马丽和魏翔就是超常发挥,几场对手戏贡献了「1+1>2」的动人表现。
私以为,《哥,你好》中的大六,是马丽自《羞羞的铁拳》后这几年来遇到的最好、最适合、最贴她的角色。
(是的,《哥,你好》之前我心目中最好的马丽就是《铁拳》中的她。
)《哥,你好》中的她,超越《独行月球》《东北虎》《李茂换太子》等等。
大六有上世纪八十年代工人群体中最优秀的特质与风采——勇敢,正直,勤奋,认真,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够拼够硬。
大六也有女性永不过时的珍贵优点与品性——美丽,明媚,聪慧,主动,一身侠骨,不舍深情。
她面对流氓暴发户,据理力争、厉声喝骂;她面对爱人,温柔小意、羞涩小心但眸中有星辉般的窃喜。
她怀着孩子参与技术比武当仁不让、自信大方、受伤也不下场,比男儿还更刚强......但这一切拼搏的初衷,出人意料却也情理之中地,都是为了给自己和爱人寻得定情信物的原材料。
她有胆有识、当机立断在0.02秒内完成机器操作解救爱人的伤痛,又立即柔情似水安抚爱人拥抱他说“你真勇敢”......她是这样胆大心细,这样勇敢深情,这样侠骨柔肠......这样适合气质敞亮、大方接地气的马丽,一双水灵的大眼睛,有情有力。
演员遇上角色,角色遇上演员,若能一拍即合、丝丝入扣,那真是莫大的美妙缘分。
马丽演绎的大六,每场戏都仿佛没有表演痕迹的真情流露。
是马丽实现且加持了大六生动立体,也是大六这个角色的无限魅力融入了马丽。
评价魏翔,一个字就够了——「稳」,太稳了。
这次不需要他怎么滑稽搞笑抖包袱,需要他演出上世纪八十年代知识分子的老实木讷和斯文气,他做到了,需要他演出一个苦苦思念妻子三十年、喜怒无常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他也做到了。
电影尾声,他无声伫立凝视着「似她非她」的背影,惊喜和安慰凝在眼中,微张着嘴泪水潸然而下......这幕戏直击在我的心里,戏里的他不敢哭出声涕泗横流,戏外的我也压抑着不敢打扰别人的哭声泪流不止。
特别地,神来之笔般搭配这段戏的是陈百强的《一生何求》,伴随着悠扬柔和的旋律和陈百强细腻深情的歌声,丝丝入扣般贴切。
“一生何求迷惘里永远看不透没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这段戏就像这首歌一样,哀,而不伤。
纵然,三年的甜蜜相伴的结局是三十年的孤苦相思,但是,曾与如马丽演绎的大六相识相知相爱过,一生何求啊。
最后,简单总结两句。
因为演员,因为演员演绎出的「真情」,《哥,你好》难能可贵地表现了上世纪80年代劳动工人朝气蓬勃的精神,尤其劳动女性青春飞扬的风采,以及,上世纪父母爱情平实真纯的情意与浪漫。
观影过程中就觉得,好些桥段和场景都跟《李焕英》出奇的相似,不知道这属于巧合还是喜剧编剧造梗能力的江郎才尽。
但看完之后我的评价是:远远比不上《李焕英》。
1.同样是穿越——《李焕英》的穿越情节可能占了整部影片90%以上的篇幅,总体来看整个故事的完成度是很高的,时间线和发展节奏也比较自然顺畅,逻辑线也是完全可以自圆其说的。
整个故事就像是贾晓玲做的一个长长的梦,在梦里完成了对母亲的理解和自我救赎,但梦境和现实之间的壁垒依然泾渭分明,完全没必要打破。
影片最后来了个出人意料的反转,这个设计即便说不上有多么高明,该夸一句“画龙点睛”“锦上添花”还是不为过的吧。
与《李焕英》的穿越部分直接构成整部影片的主体框架不同,《哥,你好》的穿越是过去和当下两个维度各参一半的。
主人公在不同的时空场景之间反复横跳——我不知道其他观众朋友们的感觉如何哈,反正就我个人的观感而言——可能就像贾冰饰演的罗阿强一样充满了迷惑。
显然,主人公对过去强行施加的外力很有可能会导致事情发展与当下现实产生冲突和矛盾,但编剧似乎没有能力去处理这么复杂的命题,所以整个故事的脉络就被搅得非常混乱,有很多细节和情节设定是没交代清楚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有些地方没有办法实现逻辑自洽——比如,到底有多少枚戒指?
老伍灯下挂着的那枚是马丽后来再做的吗,能量不够了为什么不用那一枚来穿越呢?
老伍都昏迷了怎么还握得住酒瓶?
小伍的穿越为什么会跑到老伍的脑海里?
老伍不是情况不容乐观吗,怎么最后突然好了?
以及最后马丽的出现是灵异事件吗...不光拼凑痕迹明显,就连几位主演最拿手的搞笑也因为故事的不合理显得特别生硬和尴尬。
主角活了三十多年,竟然一直不知道母亲的死因,而老伍也因为妻子难产死亡而在往后的三十年里和儿子形同陌路宛如仇敌,而这样的矛盾竟然只需要“穿越”就能解决所有问题,非常的悬浮且不足以说服观众。
2.同样是歌颂母爱——情节上的小问题也就算了,我认为最致命的硬伤其实在于情感。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当初《李焕英》在票房成绩上一路飘红,还惹来不少非议,毕竟就整部电影的拍摄手法和艺术质量来看,它还远远称不上完美。
可这一回看完《哥你好》,你不能不承认,《李焕英》还真不错。
你可以挑出它无数个在技术的缺陷和细节上的瑕疵,但唯一不可否认的是,它在情感浓度这方面绝对是无可挑剔的。
那可是贾玲掏心掏肺的真情实感啊!
《哥你好》就差得太远了,最后半小时一直在强行煽情,真的很尬,最不能忍的是,都2022了还在保大保小?
还要通过这么烂俗恶臭的选择题来表现母爱的伟大,我tui!
主创对母爱的理解和诠释就这水平吗?
真的low得不能再low了!
总的来说,这部《哥,你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像是一部东施效颦版的《你好,李焕英》,也确实有人称之为穷人破产版《李焕英》——只不过少了温情和感动,多了一些自以为是和烂俗剧情。
从出发点和立脚点的角度来说,贾玲之所以拍《李焕英》,是因为那是她一生难以释怀的伤痛,她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弥补遗憾、与自己和解。
但在《哥,你好》里面,显然看不到这样真挚热烈的情感倾注。
纵然母爱是歌不完颂不尽的,但关于这个命题的表达真的已经足够多了,如果确实没什么想说的就别拍了真的,别再像小学生挤牙膏写作文一样,用低质量剧情、喊口号式表达、尴尬而强行的煽情以及最过分的——迂腐低俗的价值观——来亵渎和消费母爱了!
电影《哥,你好》终于上映了,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我一直都在说这是一个给大家造梦的电影,很多人都有穿越回过去的幻想,我也有,但现实虽不可能让我们回到过去,可在电影里便有这个可能。
前几天有人给我出了一道题,一共是6个幻想的选项让我选,有什么给你5000万,有让人变瘦或者回到10年前又或者让父母健康。
我当时选了回到10年前,要是有机会回到10年前再回到现在,可能我都不会有现在这个工作了,也不会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我还是想着,要是能回到过去去改变一些东西,弥补上那些遗憾,那些没来得及做的事情,没来得及说出口的话,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前段时间我还翻到1979年父母在中山公园的合照,也幻想了一下如果可以穿越回去的话跟他们一起逛公园多好。
但是又仔细思考了一下如果真的穿越回去了,我应该不会去跟他们见面,只是在远处默默的看他们一眼就行,看看年轻时的父母到底是什么模样。
首映礼的时候,我也请了我的父母去看,这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带他们回到过去吧。
打我记事起,我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就跟传统的中国式家庭一样,真诚勇敢的母亲和沉默寡言的父亲,这也是《哥,你好》中陆春丽和伍红旗的角色翻版。
中国式家庭有一个最大的特质一家人都不善表达,特别是不善表达爱。
因为不善表达出情感,也就都不容易去释放情感了。
我的父母对我或者是他们本身之间的爱情也是一样的,他们总是习惯把爱、关心等所有的东西都放在事情上,落到非常实在的生活细节上,然后可能永远都不会说句“我爱你”,永远不会说句“你辛苦了”。
你能说这不是爱吗?
他们的爱永远都是用最实实在在的方法爱着对方,然后念着对方。
这种情感是我在电影《哥,你好》中想要展示给大家的,虽然不善表达,但它依然很结实,依然很有力量。
这几天也有很多记者问我,在拍摄《哥,你好》时印象最深刻是什么时候,深刻的瞬间有很多但非要说最深刻,只能选择一个的话,我会选择工厂婚礼的那场戏,我记得在监视器面前拍的时候,我就已经热泪盈眶了。
那个时候我也在幻想,如果主人公是我,我能经历和参与父母的婚礼,那是一个多么美妙,多么动人心弦的事情。
所以我特别感谢电影,电影最美好的瞬间就是能把我们的梦放进去,能带着观众做一个梦,希望这一次大家能跟着小伍尽情地去感受,尽情地去沐浴在这种幸福里面,即使是在这种我们假设的幸福里面,也能感受到那些爱和美好。
最后,还是希望大家能和自己的父母、孩子一起走进电影院去看《哥,你好》,去做一场美妙的梦吧!
《哥,你好》片场工作照
对得起影评人的底线吗?
如此垃圾的剧情浮夸特意搞笑的表演,四不像的电影,还我票钱,我愿打个负6分,请平台方给我减去。
不想讨论剧情和立意。
因为无话可说!
看了就是后悔!
我的时间还浪费了。
男人视觉的低配版李焕英,可能都算不上,求求马丽别再接烂片了。
常远的我再也不看了,没一个好的,能不能真的花点心思,做个星爷当年的作品出来
老时候亲情的故事。。。还有一点点感动。。。PS:穿越被玩坏了。。。最后妈妈穿越到未来一家团聚了。。。应该是儿子教了她怎么使用戒指穿越。。。
学《你好,李焕英》的痕迹有点明显,虽然还是挺煽情的,但是总觉得套路有点老套了。为了煽情而穿越,毫无道理似乎,为什么带上戒指就能穿越,一点交代也没有。而且对于科幻迷来说,时间线也过于简单和不合理。就随便看看吧。
小品电影也就不多说了,女主角选择盲焊这里就是瞎扯,为了制造戏剧冲突而强行冲突,为了升华而升华,没有防护面具的情况下一个孕妇要盲焊,裁判们一点脑子都不长就同意吗?孕妇出事他们能付得起责任?在这煽情,一星也不值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有出乎意料的部分,也有夸张俗套的部分,不知道怎么说,不好不坏吧
还行,不算搞笑,常远说了一句一生何求后,音乐没起,而是用到了片尾,这个设计给好评,但片子对八十年代的还原比较粗糙,不够精细
无腾麻花必烂是定理了。
我没那么多批评或赞美,只是觉得好哭好笑,就够了。
我宁愿后来把他妈救回来
还是麻花的味道,麻花的配方,麻花的厨师。期待有不同和坚持。
思念你,永远!
“我做了一个梦,黑暗中走在无尽的路上,我遇到了一个年轻人,他帮我找了一生挚爱,还见证了我们的婚礼,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换回我的爱人……”,泰戈尔说,“爱是充实了的生命,就像盛满了酒的酒杯。”比较平淡,时空穿越凸显亲情可贵,年代感还原到位,魏翔和常远演父子竟然也不违和,马丽演的真好,大六真是一位勇敢美丽又善良正直的好妈妈,产房里眼角的泪水很动人,“历史可以改变,但母亲对儿女的爱永远不会变。”最后的金志文《美丽的平凡》好听。
笑中有泪。笑是笑自己中秋档那么多电影偏偏选择看这部,泪也是自己流的,这两小时干什么不好白白浪费掉。和「日不落酒店」可谓是难分伯仲,同样是常远主演的「温暖的抱抱」和「李茂扮太子」顿时显得眉清目秀、婀娜多姿起来。杨德昌在电影里面说过「电影的诞生让人类的生命延长三倍」,看「哥,你好」你的痛苦指数也会增加三倍,反向致敬大师了属于是。哥好不好我不知道,看完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复杂的喜剧,和李焕英相比,多了几分戏谑,玛丽还是稳定发挥,还是不像少女,完全不是喜剧类型的拍法,甚至有的时候像悬疑片,整体氛围是冷的,本身梗也不多,都不用标成喜剧片。
真的要常远ptsd了,马丽少演点烂片吧。《李茂》那一部摔过的跟头还没记住吗。眼睛都快瞎了还在那“盲焊”全场尴尬症都犯了😅还没看到一半想来送一星却送不出去真的让人很捉急~
唯一的优点是女主很优秀,38红旗手还有80年代的氛围,看着真喜欢还很喜欢当主持人的短头发的女演员,演得很好。开心麻花没人研究剧本的吗?毫无章法,开头跟结尾都打不到一个点上。要救你爸就救你爸,救你妈就救你妈,至少开头要说清楚。结果两条线全混在一起,而且还没有任何的关联……光写思念你三个字有什么意思?也太能省事儿了吧肚子这么大还打掉???保大保小强行煽情,能不能尊重一下医学片子应该叫你好妈,哥不来捣乱 屁事儿没有无意中抢到了免费的票,不想给人家浪费了 要不然我就不去了😅
男性凝视版的《你好,李焕英》,非常可怕,救孩子还是救母亲的时候,选择前者时的对话是,孩子是儿子。
我后悔我在中秋节的时候去看了这么个玩意儿,逻辑狗屁不通,涉及对某部电影的抄袭,拉低我对喜剧的下限,妄图表达亲情,却展现出了满屏的油腻,就这玩意儿,我真的一星都不想给,之所以给两星,一星是看在有魏翔马丽出演的份上,另一颗星是给电影中魏翔所唱的《一无所有》,整部电影,零星,如果有负分,我都恨不得打负分,我感觉这应该是我今年看过的最难看的喜剧电影了,应该不会有之一,整场电影从头看到尾,我是如坐针毡,从开始到结束,电影院一个哄堂大笑都没有,我觉得我旁边坐的两个小姑娘的聊天都比整部电影好笑,这玩意儿不仅剧情生硬,而且逻辑上的硬伤颇多,硬想要催人泪下,结果却适得其反,许多细节都经不起推敲,看完之后就两字形容我的心情:“后悔”。详可见吾之影评。
印象最深是贾冰的强哥,港台腔和东北腔的丝滑互换简直了。马丽始终很稳,复古风和伸张正义戏份太适合她。爱美好而伟大,却也很容易变成束缚和羁绊。开心麻花走起煽情路线也很不错。舞台剧感已经弱化很多,有进步。Y1
闹的不是很过分 但好的类型化喜剧也需要剧本支撑 不是剧人本身的强顶 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应该改变和突破的不只有喜剧本身
带我妈看的,她笑的很开心,票就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