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米
متر 200,200 Meters,瞒天过界(台)
导演:安敏·纳耶费
主演:阿里·苏莱曼,安娜·乌特伯格,莫塔兹·马希斯,Lana Zreik,Gassan Abbas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土耳其,瑞典,约旦语言:阿拉伯语,英语,希伯来语年份:2020
简介:巴勒斯坦人穆斯塔法和他的妻子儿女住在隔离墙的两边,距离只有短短的二百米。迟迟拿不到工作许可的穆斯塔法只能等待亲人定期来访而无法履行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一天当听说儿子出了意外,穆斯塔法决定以走私的方式铤而走险;然而与一位喜欢拍纪录片的德国女孩等人的相遇却在悄然改变着穆斯塔法的内心。详细 >
补标 看过忘记了,只记得那边的人都会好几种语言,为了生活哎
这次又回到了巴以问题人为建立的高墙(8米)把一座城生生分割成两部分 也隔开了一家人 直线距离却只有200米为了见面 没有证件 不得不用上各种方法像是跟着主角走了一遍巴以的偷渡路 在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英语之间努力分辨电影节的片子就目前为止 我看的质量都很高
蛮不错的片子!意犹未尽!字幕已完成,转战下一个~
#2021 SIFF 这已经是我今年上半年看的第三部巴以题材的电影了,很巧合。每一部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这两个国家现状的不满,和渴望解决问题的态度。这一部是通过家庭,两间直线距离只有200米的房子,但却恰巧在两个国家,中间隔了一道高墙,无法简单的见面,叙述着常人无法理解的纠结。并通过一段公路片式的情节,让电影达到高潮,一辆汽车能让三中语言共存,为什么一个城市却不能让一个好好家庭团聚?
世界上最遥远的200米。隔绝了家庭、民族、国家的墙,割不断爱和亲情的灯光。心酸中带着一丝温暖…
导演在叙事上非常成熟,能把一场偷渡讲得扣人心弦却又不掉落抓马俗套其实挺难的。用家庭的羁绊做线索,与现实中的巴以冲突做对照,仅仅两百米却一墙之隔遥遥相望,每晚天台的约定灯光充满了浓浓的父爱。最后一幕布满彩灯的天台更是给这个故事添加了一抹珍贵的温暖,爱与和平是永恒的主题。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跟昨天的《天地之间》比,这部简直太棒了,很难相信是导演处女座。节奏 细节都处理得不错,调度 人物当然有很大提升空间,但在金鸡看到这片,非常非常满足了。
可能是看过的巴以冲突影片中,切口最小的一部。200米,以小见大,完美诠释「咫尺天涯」。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却最不易实现。即便无奈指数远远不及影片中的角色,这种本质上相似的困境也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令人共情之。节奏叙事很棒,比《加沙,我的爱》好太多,没有过度煽情。#siff2021
#2021TaipeiFF 在对外的强冲突下男主对待妻子和孩子始终是最温柔与细腻的,高墙再高,屋子的光亮刚好可以闪落在彼此心底,绚烂的彩灯是穿越200米茫茫黑暗时一同欢呼的惊喜
虽然去年就知道这部《200米》了,但始终并未被剧透(不曾去了解影片的故事内容,也没太注意影片的类型,豆瓣7.8的评分&我挺少见的「制片国家/地区: 巴勒斯坦」是我的兴趣点),上周偶然发现能观影了便决定看下,起初片名+没细看的海报让我猜想可能是部体育电影?结果却与我的预期大相径庭:这竟然是一个关于“偷渡”的故事。一个家庭的不同成员居住在相隔200米的两地,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阴差阳错之下引发一次铤而走险,虽然过程几经波折(看片过程中联想起《人生的另一天》《摩加迪沙》便担心他们遇到持枪抢劫,然而并没有),好在结果有惊无险。
2021siff,有纪录片那味儿但情节可看性强,镜头很克制干净,配乐好评。
200米,咫尺天涯,谁之过?
8.6 这是个关于墙的故事。墙在具象的世界阻隔200米的距离,也在幽幽之中隔阂人的悲喜。从巴勒斯坦《200米》赶到以色列的《穆兰诺的游魂》,注定的巧合,我相信,我们去泪流他们的故事,也会有人来感喟我们的故事。
仅仅看了简洁去看的电影,看完发现伊朗和巴基斯坦的历事关系真的是一点也不知道,但看完了片子多少有点了解。以这种小家庭体现政治局面的片,早年间还看过一个印度法国合拍的电影 叫,流浪的迪潘
看得心有戚戚焉,毫无意义的边境,阻挡了多少梦想。另,为什么电影里对记者的刻画都这么僵硬失实?这个金发白人Karen,要吐了。
SIFF2021第13场
不落俗 成熟大气
这么近,那么远。
挺不错的,俗套又有创新
2020年威尼斯日获奖;200米的距离能分开家庭,能划分资源,能相隔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