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芬妮的旅程

Le voyage de Fanny,芬妮的勇敢旅程(台),Fanny's Journey

主演:莱奥尼·西索德,芳汀·阿杜安,朱莉安娜·勒普罗,赖恩·布罗迪,安妮·梅林格,卢·拉布雷希特,塞西尔·德·弗朗斯,玛龙·莱瓦纳,马丁·斯威比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比利时语言:法语年份:2016

《芬妮的旅程》剧照

芬妮的旅程 剧照 NO.1芬妮的旅程 剧照 NO.2芬妮的旅程 剧照 NO.3芬妮的旅程 剧照 NO.4芬妮的旅程 剧照 NO.5芬妮的旅程 剧照 NO.6芬妮的旅程 剧照 NO.13芬妮的旅程 剧照 NO.14芬妮的旅程 剧照 NO.15芬妮的旅程 剧照 NO.16芬妮的旅程 剧照 NO.17芬妮的旅程 剧照 NO.18芬妮的旅程 剧照 NO.19芬妮的旅程 剧照 NO.20

《芬妮的旅程》剧情介绍

芬妮的旅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43年法国维希政府时期,一群犹太儿童在儿童庇护所生活了几年后必须避开德国纳粹的逮捕逃往瑞士,为了避开逮捕不得不与他们信任的成年人分开。这一群犹太孩子踏上了一条一切靠自己的逃亡之旅。 本片根据真人真事《芬妮的回忆录》改编,真实刻画了二战时 期犹太儿童的处境,这群犹太儿童们面对着成年人都不知所措的艰险逃亡,又将如何?这群孩子是否能成功逃到瑞士呢? ©海德文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架向星空之桥恶魔的艺术2:邪降危险因素无妄之灾独奏僵尸归来好日子神在月的孩子欧洲:他们还是我们绝种铁金刚命运般的恋爱权欲第二章第二季挥着翅膀的女孩乡村酔恋怪兽8号第二季爱尔兰人二十四味暖浮生海军罪案调查处:夏威夷第二季露蒂的玩具小本经营金与银我心略狂铁轨的尽头生命中的美好印记共谋者仁川登陆作战致不爱我的X西京囧事达令之罪今夕何夕德伯力克

《芬妮的旅程》长篇影评

 1 ) 致战火中仅存的希望与纯真——电影《芬妮的旅程》

战争是残酷的。

从孩子们的视角出发,会更令人心痛。

比如《安妮日记》、《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往往让人感到一种彻底的毁灭与绝望。

但是今天介绍这样一部电影,《芬妮的旅程》。

同样关于战争,关于孩童。

却充满了善良与希望。

“二战期间,许多在法国的犹太父母,为了让孩子免受威胁,把孩子们托付给各种组织。

从1938年至1944年,数千名孩童,从儿童救助组织获救。

组织救助他们,保护他们,帮助他们逃往意大利、瑞士、西班牙和美国。

”芬妮就是这样一个不幸而又幸运的孩子。

芬妮和她的两个妹妹,被父母送到了一个儿童救助组织。

随着德国对法国的占领加剧,这些犹太孩子的处境也越来越危险。

芬妮和妹妹们,同其他几个孩子,一同被送往瑞士。

一路上,充满了危险与困难。

但是孩子们凭借坚定的信念,依靠着陌生人的一点点善良,最终安全抵达瑞士。

儿童救助组织的人员,主动为这些孩子提供避风的港湾。

他们愿意保护这些幼苗不受战火的摧残。

他们为这些儿童制定逃亡的计划,与维希政府的警察周旋,与德国士兵斗智斗勇。

甚至,他们中的一些人,因为帮助这些孩子而被逮捕,更严重的失去了生命。

在旅途中,也有一些好心人。

他们只是普通人,可是在看到孩子们的一刹那,作出了善良的决定。

比如,当孩子们偷偷上了一辆货车,被一个车站的工人发现。

工人犹豫片刻,选择不举报他们。

低声嘱咐他们:“等十分钟,就下车。

好运。

”比如,孩子们被维希政府的警察抓住,关在一间废旧的教室里。

正在打扫院子的清洁工看到后,将他们救出。

比如,孩子们因为食物中毒,冒着生命危险向附近陌生的农民求助。

尽管这个农民非常害怕引火烧身,但仍不忍心见死不救。

于是他为孩子们提供了临时住所、食物,甚至最后为孩子们找到一辆车,把他们送往瑞士边境附近。

而孩子们,在本该天真烂漫的年纪,却承受了不该承受的磨难。

在出发前往瑞士之前,救助组织的弗曼女士,再三叮嘱孩子们,一路上绝对不能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即使是彼此之间闲聊也不行;面对警察的盘问,永远要说要去山里参加夏令营;永远要说法语。

芬妮和另外两个年纪稍大的孩子,要负责照顾另外几个年纪小的孩子。

怕他们跟不上步伐、怕他们不小心说错话暴露行踪和身份。

甚至,当芬妮知道,自己年幼的妹妹乔吉特,因为一个布娃娃,无意中和一个陌生的女人提到了瑞士后,又气又急地打了妹妹一个耳光。

战争带来了灾难。

也让这些孩子过早地成熟起来。

只有当看到这些孩子在森林里,草地上嬉戏打闹的时候,才会让人想起,原来他们本不该承受那么多的压力。

他们其实本应天真烂漫如此。

这部电影是根据芬妮·本雅米女士的亲身经历改编。

她的经历让人铭记战争带来的伤痛,也足以让人相信,即使是最残酷的年代,只要有一点爱和善良,就可以种下希望。

 2 ) 芬妮的旅程

我们不能站在后来的高度,去批判当年的自己,这不公平。

如果重来一次的话,以当时的心智和阅历,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你应该不断接纳自己,不断去发现挖掘自己的闪光点,并努力活出自己。

你的目标不应该是变成某个人,而应该是变成更好的自己。

最难过的,莫过于当你遇上一个特别的人,却明白永远不可能在一起,或迟或早,你不得不放弃。

 3 ) 是天真,是自由,是美好

在二战的时候,还有一些人在帮助着孩子们生存,这是值得学习和敬佩的。

这些孩子即使在逆境中也能够保持天真,这是影片中最令人向往的时候。

拍摄影片的环境也非常的美,有一种缠绵的,自由的感觉。

但是影片实在是过于美好,他们遇上很多的好人,有一些陌生人甚至冒着被杀害的风险去帮助他们。

对我来说,在那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并不是那么的现实。

即使被纳粹抓到,也能够顺利的逃脱。

所展现的人性的丑恶,其实只是真正的人性,并不是丑恶。

是一个人面对那种情况下,可能会做出的一种选择而已,我觉得丑恶,应该是纳粹对犹太人的灭绝,是失去底线,失去人道。

电影更少的描写了纳粹的残忍,更多的去凸显和对比,一种自我利益保护的形象和一种舍己为人的形象,主旨可能是为了拥护善良。

但是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人在那种情况下都能做一个善良的人,我们要做的,即使被压迫也要保持着人性,尊重人权。

更多的善良是让社会美好的润滑油,虽然影片有一些理想化,但是立意我也迎合。

电影改编于《芬妮的回忆录》

 4 ) 芬妮的旅程

每個人都可能出賣你,但不相信任何人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這件事你還是要靠自己。

無論是山坡上的足球、草地上的捕捉,還是水邊的嬉戲,竟然還在山間廢舍裏玩起了過家家,他們都是專注在一件事情上的,即便總是會被「旅程」所打擾。

但最後他們還是依靠自己到達了目的地。

在陽光下的草坪上,把旅程放在了身後。

即便真的有這麼一個「旅程」,沒有芬妮也是不可能有這麼一個旅程的。

等待人走的,只有人所走過。

在離開最後一座農場時,孩子們的天真是否給幫助他們的人留下了隱患,這個無從考證。

不過善良似乎總是與這種危險相伴隨着的,在每一個稍微幫助了一下他們的人身邊。

這便是杜撰與事實之間的差別,在現實中是不會有這種兩可性的。

我們不必去想象不存在的危險,也不必去否認存在着的善良。

不過,也可以讓我們去想象一下會發生什麼。

當德國軍來徵用農場的時候,農夫的表現可真是夠鎮定的(與弗曼太太的怕也要裝不怕有異曲同功之妙),並且他本來是不願留下他們的。

天真並不等同於毫無防備,善良也是這樣。

片中的小女孩說,我們別當猶太人了。

如果你不當猶太人了,他們還是要抓你,那證明就根本不是你的錯。

 5 ) 光

生活即使充满了黑暗,总会有人带你走向光明,而这部电影里的光明,就是芬妮,就是那些帮助过她们的人,尤其是农场主,所以,这部电影的主题也是比较明确了。

从角色来说,有三个地方比较让我感动,首先就是那个出卖了小朋友的女人,虽然没有表现出最终结局,但是大家可能也知道了,众人难免会吐槽,可是,在生死面前,谁又能大义凛然,何况怀里还抱着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这个从道德的角度考虑,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具体就和汶川地震的“范跑跑”差不多吧。

其次就是那个敢于将枪抵在自己脑袋上的小男孩,从后来的表现来看,不乏有冲动的成分在里面,因为那些警察走了之后,小男孩有点发抖,不过这也是很勇敢了啊!

最后一个,就是芬妮托付了那个信件去敲门的时候,张口就说:我是犹太人!

毫不夸张的说,这点没有几个人可以做到,甚至不亚于边境上救小女孩的危险程度,留给我们的只有惊艳!

最后,就是表现手法啦。

用相机来表达回忆,真的是神来之笔,芬妮在离开农庄的时候,将相机送给了别人,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自己的成长,从当初接过孩子的紧张,到带领大家冲出黑暗的成长。

除此之外,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那张纸,作为一个信念指引大家走向自由,尤其是芬妮打开,照着空白的纸,读出来的时候,让人泪目,寓意满满。

人人生来平等,没有任何一种政权,可以享有践踏生命的权利,如果有,那只是光明的火星在蛰伏,总有一天,会有人点起反抗的火把,当大家手里都握着火把,光明和胜利也就不远了!

 6 ) 《芬妮的旅程》有哪些亮点和记忆点?

就是这个年代的小孩子啊。

不管多么临危受命,还是那样天真的有脾气的女孩子。

她不愿相信喜欢的男孩子是背叛者,没有问题。

他因为郁闷闹脾气,不会把真实的事情完整转述,也没问题。

对战场存留天真,更加没问题。

问题在这个世界,不是她。

他们这些孩子也依然是孩子,对面色善良的人放松戒备,只是被社会锻炼出来了是自己不愿意有的求生欲。

对着终点冲,对着自己的小队员硬是抬着头往回守护。

这种东西不是战争时候才有的品德,但在战争时候的这样大的小孩子里面,不是难能可贵,而是值得珍贵。

 7 ) 记录《芬妮的旅程》

偶然发现这部电影,看完觉得真是个意外的美好。

印象深刻的几个点:1.伊力到底是因为害怕所以逃跑?

还是想引开站台的检查警官?

我看完不太懂,但不我想应该是为了引开警察:①在收容所的时候他就一直在偷偷关注战争的消息,这在收容所当时应该是被禁止的,中间弗曼女士发现了却并没有指出去责怪他。

②弗曼女士在收容所暴露不得不送孩子们离开的时候,指定伊力为孩子们的对长,说明伊力是值得信任的。

③后面伊力的那封信。

2.伊力的信:支撑了芬妮逃亡许久的伊力的那封信居然是空白的。

伊力或许明白:只要有一点点的信念,芬妮就会坚持下去。

这一点弗曼女士也提到过:黛安哑巴,维多内向,而芬妮坚定!

芬妮:我害怕难道你从来没有害怕过吗?

弗曼:那就假装不害怕!

知道吗?!

听起来好像很矛盾,可是对于芬妮,这更是一种鼓励。

3.那个笑起来像洋娃娃一样的小男孩(很遗憾竟然没有看到他的名字):太太太太太喜欢他了,全剧最爱。

趁警官不注意锁上门,咆哮怒骂那一段,真是看的我心惊肉跳的!

后面在山顶上找到一个破房子的时候,又带领孩子们玩起了过家家,简直太萌辽!

4.精灵般可爱的孩子:真是难以想象,这帮孩子们小的才6岁,而芬妮也只有10岁而已。

逃过玉米地的那个画面,就像一群散落在大自然里的精灵。

在最后帮他们的意大利人让那里居住时,一个小男孩半夜还在偷偷干活,只是因为芬妮争取来条件是帮让干活,让才留下他们。

感动哭了。

5.最后的结局:德国士兵已经举起了枪,芬妮还是义无反顾的奔向了摔倒的小同伴。

我更感动和关注到的是:在背上同伴的时候,那封空白的信刚好飞到她们年前,就像伊力在厨房初见芬妮时候的鼓励和幽默一样,给了芬妮站起来的力量;在跑起来的过程中,芬妮跑的是Z字型,而这也是伊力曾经开玩笑般告诉过她的。

太美好了。

 8 ) 芬妮的旅程

芬妮的旅程,不是一次旅行,而是一场逃亡。

二战期间,一群犹太孩子为了活下去,不得不靠自己的力量逃往瑞士的故事。

本该天真的年纪,却被迫成熟。

明明是很温暖明媚的画面,讲述的却是一个让人有点紧张压抑的故事。

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不知道下一刻是不是就会少了这群孩子中的一个。

死亡、害怕、希望、勇敢... 所有的一切都担在了一个十岁出头的女孩身上。

不要怕!

如果怕,就假装不怕。

要活下去,就要假装不怕。

这段仿佛没有尽头的旅程,惧怕、饥饿是常有的事,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欢乐。

孩子的世界,玩闹奔跑都是快乐的。

逃亡过程中的一点玩乐也抚平了他们的害怕与不安。

有善心人的守护和自己的坚韧勇气,希望就一直存在。

一张白纸,就可以是信念所在。

最后,这群勇敢的孩子们终于可以奔向自由,那其实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但苦难肯定比欢乐多很多,他们就这样离开了父母,再也没见过父母。

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但现实定比故事残酷得多。

但无论如何残酷黑暗,也总还会有一束光照亮前路,照亮一丝丝希望。

这世界上,善意总还是比恶意多那么一点点。

 9 ) 我永远永远都爱这个有担当很浪漫的小男孩

呜呜呜呜呜我真的太爱这部电影了!!!

小孩子们长的好可爱鸭(๑❛ᴗ❛๑)芬妮和戴眼镜的大男孩【喊他小哈利好了,长的好像】好有cp感~印象很深的是他们被锁在房间里时两个人起先吵了一架,然后又早上却发现小哈利搂着芬妮睡觉。

之后的关系也是越变越好。

小哈利懦弱的性格也在旅程中慢慢改变,在后面真的挺勇敢的。

接下来我要说说我最爱的男孩!!

看上去只有八九岁的样子却如此勇敢有担当浪漫😭😭我觉得他长的好像假笑男孩,好好看~①孩子们被关进房间里时,小男孩很温柔的安抚一个小妹妹,还很温柔的抱起了她②纳粹进来了,他偷偷去拔钥匙被发现,立马用手把枪口顶着自己,冲纳粹们大喊开枪杀我们啊 杀啊😭😭😭看到这一幕我太心疼了,他才那么大一点啊我的宝贝。

我的眼泪真的止不住的流③孩子们跑出了房间来到了森林小溪边时,其他人都在喝水,而我的宝宝想着大家,找到了一个小木屋④在木屋里,孩子们玩起了过家家。

小男孩很浪漫的搂起一个跟他年龄相仿的小姑娘,喊她夫人,还带她参观屋子,描述美好的未来!!!

😭😭太可爱了吧⑤在最后他们在边境线逃跑时,小男孩也是走在最后的。

真的无法言说这个小男孩的好❤太喜欢这样的人❤有两个集体镜头很喜欢:①孩子们在追逐漫天飞舞的纸币时②他们穿过了那个防护网,奔向安全时 (镜头给到了背后的山脉 风景这么好美)一开始时他们住的环境真的很静谧和惬意~以后一定要去一次西欧❤

【配图与电影无关】

 10 ) 豆瓣8.5,《辛德勒名单》后又一部描写二战的力作!

讲述二战的好电影数不胜数,最著名的莫过于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

今天皮哥给各位推荐一部小众但特别的二战片——《芬妮的旅程》。

说它小众,是因为豆瓣只有3000多人给出了评分,而《辛德勒名单》的评分人数是58万+;说它特别,是因为导演将镜头对准了二战期间的犹太儿童,从另一个视角揭露了战争的残酷。

在梳离《芬妮的旅程》剧情前,我们不妨将它与《辛德勒名单》做个简单的对比。

两部佳作都改编自历史真实事件,《辛德勒名单》改编自纪实性小说《Schindler's Ark》,而《芬妮的旅程》改编自《芬妮的回忆录》。

优秀的战争片往往不是以情节离奇取胜,而恰恰因为注入了真实的力量。

两部佳作还都运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

《辛德勒名单》里,这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个镜头,小女孩身上的一抹红,是黑暗世界里透出的一丝微光;而《芬妮的旅程》的对比手法,从海报上就能看出些端倪。

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在草地奔跑,看过电影后才知道,他们背后是黑洞洞的枪口,他们心中早已满目疮痍,一不留神这幅美丽的画卷都会被战争撕得粉碎。

两部电影也有不同。

《辛德勒名单》的主题是:战争下的救赎。

一个为逐利不断压榨工人的商人,在目睹集中营惨状后,开始了营救计划。

《芬妮的旅程》的主题则是:战争下的童真。

一群孩子在战争中承受了这个年纪不该有的责任,他们撒谎,猜疑,敌视,崩溃,但那份童真一直没变。

什么花最美?

从烂泥里开出的花!。

一句话剧透《芬妮的旅程》:一群犹太孩子的逃亡之旅。

二战期间,纳粹阴云笼罩,许多犹太父母将孩子交付给慈善组织。

影片开头,一位母亲将孩子送到了收容所,孩子天真烂漫不识愁滋味,母亲一转身,却满眼噙着泪,她知道这一别就是永别。

主角芬妮就是这些孩子中的一员,战争逼着她一夜成长,13岁的她来这里不过两年,却已经是“小大人”了,整天撅着一张苦大仇深的脸。

除了芬妮,这里大多数孩子还处于懵懂无知的状态,外面炮火连天,收容所却是世外桃源,他们追逐打闹,表演木偶剧,好不热闹。

然而芬妮眉头紧锁的阴云仿佛预示着有坏事要发生了。

果然,校长接到通知:收容所暴露了。

一场儿童版的“敦刻尔克”撤退计划开始了。

他们的第一站是毗邻意大利和瑞士的法国东南部地区。

主人福曼太太乍一看是个冷酷的人,她严厉斥责了芬妮和她的妹妹,让他们分开睡,同时她要求逃亡的孩子们必须假扮成法国人,半夜里她叫醒孩子,让每个人背出自己的假名字,说错的免不了一顿斥责,几天下来她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女魔头,但她其实外冷内热,孩子们即将面对的是比她残酷百倍的纳粹分子的审问,说错一个字意味着死亡,在送别的火车上,福曼太太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她大喊自己东西被偷,成功吸引到了嘲讽,检查的军官一个个赶过来,孩子们乘机搭上火车,福曼太太立刻晕过去。

火车到站,领头的男孩逃跑,芬妮成了真正的领队。

按理说,芬妮整天一脸丧气,不适合做领队,但这也是矮子里头拔将军,同行的人中,有个是哑巴,有个太内向,只有芬妮那张不属于孩子的高级脸有点领队范儿,她稀里糊涂接过了使命。

临行前,福曼太太的话时刻萦绕在她耳畔:任何时候都要隐藏自己的恐惧。

火车轨道被炸,他们被迫下车,一群孩子像没头苍蝇一般迷失了方向,有人走失,有人被捕,很快团队暴露,这次计划眼看就要夭折了。

关键时刻,福曼太太的苛刻训练起了作用,孩子们面对审讯对答如流。

之后的行程一波三折,金发男孩被抓,但面对黑洞洞的枪口,毫不惧色,他的表现赢得了芬妮的信任,团队智囊团新添一员猛将。

小伙伴们众志成城,逃了出来,来到了一片绿草地。

他们如同但落在人间的天使,自由嬉戏,那一刻死亡的气息烟消云散。

他们在草地上踢球,在树下玩数钱游戏,仿佛身后的战争只是一场幻梦。

短暂的休憩之后,继续逃亡之旅,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他们偷渡到了瑞士边界,这里距离瑞士还有5公里,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45分钟。

迎接他们的是铁丝网,反坦克障碍,以及德国人鹰一般巡视的双眼。

这一次奔跑不同于绿草地那次,它关乎生死,孩子们使出了吃奶的力气跑啊跑,二战期间,纳粹杀了600万犹太人,其中儿童就有150万个,一旦失败了,他们不过变成了一组冰冷的数字。

好在孩子们完成了自我救赎,重获了自由,现实生活中,芬妮一直过着平静的生活,直到垂暮之年,将童年这次惊心动魄的经历写书出版。

《芬妮的旅程》或许不如《辛德勒名单》那样恢弘壮阔,却从孩子的视角审视了战争,让人有窥一斑而见全豹之感。

它真实,它有力,它温暖!

如此佳片,怎能不爱!

《芬妮的旅程》短评

胜利大逃亡之少年儿童,主角光环下的芬妮和哈利波特眼镜男,尤其一脸坚毅果感的芬妮,如神佑一样带领大家顺利穿越封锁抵达瑞士,像一次明知没有危险刻意制造难度的野外拉练,唯一的亮点就是未成年人这个新颖的角度,

4分钟前
  • 戈昂
  • 还行

这片能拿8.6属实觉得太不配了……看到一条评论说全程无尿点,嗯????除了两三个大孩子,剩下的一群连上火车跑步都费劲的小孩子在野外听到德国兵说话后,镜头一转就全蹿上了一棵笔直笔直还倍儿高的树了???猜到每一个套路,您也不是童话电影……8.6分……您让同样讲这个时代故事的波兰斯基脸往哪儿搁……

9分钟前
  • 史尔基
  • 较差

她也才只是十二岁的小孩子呀。

13分钟前
  • 海盗格格
  • 推荐

3.7分。犹太孩子逃到瑞士,过程也太容易了。很多情节讲述不明。开头那段对弗曼女士和芬妮关系的刻画引起严重歧义。一些情节氛围过度时刻意的痕迹还是重了。表演不好的地方不多。能活下来全靠被放过,靠好运气。

14分钟前
  • Clemence
  • 还行

5/10|在逃亡路上踢着球跑、金发小男孩握着枪管指着头、在草坪上孩子们追着像蝴蝶一样散落的钱

17分钟前
  • 热带企鹅
  • 较差

小小的芬妮担起了这个特殊逃亡团队的领袖职责,一路的经历险象环生看得我真是替他们捏了一把汗。看到芬妮因为压力太大无助的哭泣时也同样为这帮小小年纪就不得不经历苦难的孩子感到难过

18分钟前
  • 若 即 若 离
  • 推荐

清明假期,不如看看电影、顺便拿个新徽章吧,哈哈哈哈。豆瓣2020春日影展「二战启示:战场之外,才是真正的人性拷问」。一度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一部名叫《小猫贝贝历险记》的动画片,讲的是和猫妈妈走失的小猫贝贝一路历险寻找妈妈的故事,和这里芬妮带着儿童救助组织的小朋友们一起躲避纳粹、一路回到瑞士的故事主线倒是不谋而合。通过小朋友的经历或者视角来讲二战,真的是既纯真又残酷,印象中这类题材拍得最好的应该是《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真正的展现了孩子们眼中的二战是怎样的。可是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内心的感觉却很平淡,并没有二战片带来的余味和回味。七、八个小朋友一路逃亡回瑞士,明明历尽了艰险、最后甚至在瑞士边境线遭遇边防士兵的枪击险些丧命,但是对小朋友们的人物群像却刻画得太单薄,感觉只是为了逃亡而逃亡。

20分钟前
  • 曼靑
  • 较差

孩子们那一刻跃身去捕获随风起伏的钞票,就像在草原上追逐飞舞的蝴蝶。

23分钟前
  • Annie
  • 很差

以为是真实的犹太儿童脱险结果太多环节导演设置的太天真,太美好,失去真实性本应该是反映真实人性光辉的被导演拍成失去真实性,幻想美好少年儿童轻冒险片。 火车核查哪有那么容易逃避警察关押哪有那么容易逃脱一路遇到的居然全是好人全程畅通无阻

27分钟前
  • 闻越
  • 较差

片尾童声真好听。

32分钟前
  • 穗尔Sybil
  • 推荐

小演员们的演技爆表啊!

33分钟前
  • 深溪虎
  • 力荐

芬妮自己都是个孩子啊。孩子们太累了,大孩子带着他们在草地上踢球那一段和现实形成对比,他们本该是像那样自由玩耍的。

38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女导演心肠软

39分钟前
  • ipanema
  • 推荐

看完了 没啥剧情 就是很难看吧

40分钟前
  • 心想事🍊
  • 很差

挺喜欢小演员的,演技不错👍

44分钟前
  • Lin
  • 较差

今时今日,老犹子的卖惨文化战工具已经不work了,特别是远比欧洲更残酷的中国战场,芬妮这种境遇完全无法共情。她们穿着体面,满面红光,逃亡的路上居然还能感受到快乐,几乎连肚子都没饿过,羡慕不来...

48分钟前
  • DK.T@Gamev.net
  • 较差

其实很怕看战争片,从孩子视角看二战,父母的分离,过早的独立,流离失所的童年时光,但同样有一种无惧以及对生命的希望感染着我,很喜欢戴眼镜的小男生了,嗷是初恋的感觉哈哈哈哈,芬妮真的好勇敢!

50分钟前
  • 一瓶魔法药水
  • 推荐

从儿童的视角呈现二战时期法西斯对犹太人的迫害,很令人感动。

53分钟前
  • 淡定的企鹅菌
  • 较差

被迫成熟的孩子们

58分钟前
  • WilliamOsborne
  • 推荐

3.5,也许只有小孩子才不会怨恨这一路遭遇的背叛吧。芬尼打她妹妹那一巴掌相当真实

1小时前
  • 韭菲特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