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摩登情爱第一季

Modern Love Season 1,现代爱情,现代之爱

主演:安妮·海瑟薇,安德鲁·斯科特,蒂娜·菲,约翰·斯拉特里,戴夫·帕特尔,凯瑟琳·基纳,安迪·加西亚,索菲亚·波多拉,小约翰·加拉赫,奥利维亚·库克,艾德·希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摩登情爱第一季》剧照

摩登情爱第一季 剧照 NO.1摩登情爱第一季 剧照 NO.2摩登情爱第一季 剧照 NO.3摩登情爱第一季 剧照 NO.4摩登情爱第一季 剧照 NO.5摩登情爱第一季 剧照 NO.6摩登情爱第一季 剧照 NO.13摩登情爱第一季 剧照 NO.14摩登情爱第一季 剧照 NO.15摩登情爱第一季 剧照 NO.16摩登情爱第一季 剧照 NO.17摩登情爱第一季 剧照 NO.18摩登情爱第一季 剧照 NO.19摩登情爱第一季 剧照 NO.20

《摩登情爱第一季》长篇影评

 1 ) 这是一首简单的小情歌

几十年前,《当莎莉遇见哈利》(艾玛啊希望我没写错),《西雅图不眠夜》,《诺丁山》,《神秘花园》……所有的爱情片都是完整的电影,2个小时。

现代爱情变短了,每集只有30几分钟。

但幸好爱情还在。

前几天我看那些老电影的时候,我还在想,这种类型的电影,怎么现在一部都没有了呢。

幸好还在。

虽然它变短了。

这也许是我对现代爱情的最直接理解。

——纽约也许是展现现代爱情的最佳场所。

住在这座城市的人都是那么的……时髦也许不对,精致也许不对……是那么的有领先感。

他们的爱情也经常有这种特质。

但纽约也是一座有历史的城市,所以爱情也同样,它有着自己的历史,它是一种继承。

它不是凭空盛开的花朵。

爱情就是这座城市的动物园,这座城市的自然历史博物馆,这座城市的公寓,地铁,公园。

它无处不在,陈旧,但永远新鲜。

我说不上是因为纽约而憧憬这里的爱情,还是因为爱情而更加喜欢纽约。

——要说故事本身,我最喜欢哪一个?

可能是第一个吧。

每个爱情故事都有其极端的一面,第一个似乎也不例外。

但它似乎又是最普通的一个。

但也可能只是因为它是第一个。

我在凌晨四点看完了第一个故事。

和很多人一样,我喜欢上了那个看门人。

我喜欢他最后的那几句话,“我没有关注到那些男孩子啊,我看的只是你的眼睛。

” ——结尾的大融合,老套是老套,但并不让人讨厌。

为什么呢。

也许是因为下了雨。

也许是因为纽约下了雨。

我也无法忘记下雨的纽约。

尤其是在一个秋天的时候。

我还记得那一年下雨的时候,一位陌生NYer和我打招呼:“今天很冷,对不对?

”但她脸上明明写着温暖。

——最后的雨,让我想起苏打绿的那首小情歌。

它就是这么唱的: 你知道就算大雨让这座城市颠倒我会给你怀抱受不了看着你背影来到写下我度秒如年难捱的离骚……这多少有些颠倒错乱。

误把台北当纽约的错乱。

但谁知道呢。

一座下雨的城市,永远会滋生爱情。

 2 ) 纽约爱情故事

Well, 怎么说呢,我觉得豆瓣上的翻译是为了配合同性得子和恋父情节得到的名字吧,对我来说反正就是纽约爱情故事。

不知道会出的这么快,今天居然看完了全部8集,其中每一集是最近看美剧中唯一没有快进的一部,估计可能是我缺爱吧,要不然就真的太精彩。

第一篇,when the door man is your main man. 开篇故事有点仓促,估计是被时长搞得,后期还是准备去买个书来看看。

doorman的爱情可以说是爱到骨子里的,而且陪伴真的是最长久的告白,不管你是离开或者回来,我都在那里,不管刮风或者下雨,我依旧在那里。

I see your eyes, when I see a man.这个是我最爱的一句话。

doorman's love第二篇,when Cupid is prying journalist. 这个故事主线感觉离我有点远,我倒是喜欢的是这个记者的爱情故事,这个镜头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进过一夜的倾谈,双方都回归了家庭,还是那个妻子和丈夫,还是那个儿子和女儿,可是有些人已经没办法改变,有些人却做出了改变,最后在第八篇的时候她又开始重新date,就像记者是平民窟的男主的Cupid, 男主又是记者的Cupid。

返回家庭第三篇,Take me as I am, whoever I am. 我公主咋还是那么的美,嘴还是那么大,那么好看。

这个故事倒是蛮不一样的,完全是女主得到了解放之后开始重新返回相亲市场给自己写的一个自我介绍,但是你写真么多真的能找到男人么,哈。

这个画面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细节,那种崩溃的瞬间我觉得表现的让人惊讶。

崩溃第四篇,Rallying to keep the game alive。

中年婚姻问题夫妻的琐碎故事,两个都是超级有戏的演员,这种爱情就是那种传说中的小粉丝被明星看上了然后在一起的故事,从一直默默无闻的付出然后到最终不开心的过程。

其中最喜欢的这个画面是他男人用网球扣了一球之后的状态,可以完全是把女主的怒气推到了高潮。

郁闷第五篇,at the hospital,an interlude of Clarity. 这一对儿真的是我最看好的,本来我准备选最后在躺椅上和诺丁山里面同一个镜头的那张,但是我还是选了这张,因为讲的是这个故事的精髓。

我觉得是真的爱上了才愿意付出更多,这个是所有故事里面最搞笑的男主,整个故事节奏轻盈,逻辑性强,感觉时间gap没有那么大,所以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爱你第六篇,So he looked like Dad, It was just dinner, right? 这篇我感觉还是有点意思,恋父情节。

这个感觉我其实不懂,但是我感觉女主真的是一直在挑逗爷爷啊,其中遇到了自己的女儿,爷爷简直尴尬的要跳出画面,而女主真的就是那种为啥你把送我的娃娃又给了别人,这个是我记得比较清楚的一幕,但是本张截图是我觉得最有张力的一张,存在即合理,希望爷爷治好了你的心理问题,因为第八篇你回到了年轻男孩的怀抱。

尴尬第七篇,her was the world of one.这个看的我哭的啊,感觉IVF真的好贵,然后领养的概率又很低,你到底让我们这种奶胀的gay何去何从。

这个故事主角虽然是男男的一个生活片段,没有什么drama,看起来也蛮温馨的。

此张图片真的看得我要笑死了,感觉似曾相识的一个电影片段被导演用到了本篇中,爱你哦小bottom,感觉真的会撒娇的人才会有人爱啊。

来了第八篇,the race grows sweeter near its final lap. 本季唯一一个聚焦夕阳恋的一个故事,为了搞不同的race,然后一个白人老太太和亚洲老爷爷搞在了一起。

故事没有过多的讲他们在一起的故事,而是讲了老爷子去世之后,老太太怎么表达了对老爷子的思念和怎么释怀的这段夕阳恋,就和阿甘一样,跑着跑着就找到了爱情的真谛。

求婚最后,真的超级喜欢本美剧的片头曲,然后黄老板再给我来一盘。

 3 ) 情爱里,无智者

从豆瓣的标记上看,从“想看”到“已看过”,我总共花了1501天。

若不是清理存储空间,我还真的遗忘了这部电视剧,就让它静静地躺在那里。

我承认几乎是从片头开始,我就有点喜欢上,甚至觉得有点后悔——看的太晚了。

片头的主题曲Setting Sail几乎是一上来就击中了我的心。

有无数个瞬间组成的片头,几乎编制了一出关于爱情的浮世绘。

正片不超过30分钟的时长,几乎是刚刚好够讲完一个故事;8个人生片段,交织在一个城市的往复人群中,因雨交汇却又各自散去,这样写完了8集。

从片头开始,这部片子就注明了“based on the weekly column of the same name published by The New York Times”,8个人生片段均来自纽约时报每周的同名专栏,既取自于平常生活又做了一定改编。

这里面既有“自己的爱情故事”,也有“别人的爱情故事”,各自的主人公并不一定是故事的核心。

这样的故事描述,颇让我感觉是在看更mini版本的Woody Allen的小品。

这8个人生片段看完,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标题——情爱里,无智者。

不论是浓烈的、浪漫的、家庭的、柏拉图式的,还是自爱,这部剧集展现了爱的多元性,更把“爱”投射到了社会之中,让这颗种子自己发芽。

既有峰回路转的那一刻,也有如人生般默默消散的瞬间,并不总是happy ending的收尾,却又让人留恋、赞叹。

只是无论是施爱者,还是被爱者,这中间没有算计、没有计较,在爱的世界里没有“经济分析”。

那段间隔17年却又相互放下的故事钩住了我的回忆,让我回想起17年前的故事,回头翻看15年前的各类评论里遍地留痕;至于那对寻求婚姻咨询的夫妇,在放下彼此之后打开心房、接纳对方,让我对以后可能要面临的事,多了很多思考;往年的父女之情,想得却不可得,最后还要成全;而最后的那段黄昏之恋,着实看到了爱的魔力——超越了年龄、肤色和其他种种藩篱的力量。

我试着想过,也许自己也曾经有过一些“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时刻,虽然是不同的背景、不同的人物,但那时的心境却与这部剧集的有些时刻相互印证。

10多年前,我曾经尝试过去理解很多当时看起来刻骨铭心、却又难以入怀的词句,直到后来才渐渐有了体会。

这段时间里,我也翻看了自己曾经写下的那些文字、评论,仿佛就像是过去的片段在眼前重现。

那时的我,是怎样的心情;而现在,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我记得自己曾经有好几年,陷入一段情绪中无法自拔。

那段日子我写过很多的文字,后来一点一点走出来,我也试着去完结一些曾经的思绪,好像放下了却又好像时刻在提醒自己“哪个氛围还在”。

我承认自己并不是一个很喜欢谈论情或爱的人,因为这些活动需要足够多的投入,而时间恰恰又是最稀缺的;虽然我很相信,自己在每一段情绪中都会全身心地投入,但这一切并不能把过往的记忆都抹平。

我大概能理解,自己是要带着这样的复杂情绪走向下一个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或者到那时才能理解“该舍的舍不得,只顾着跟往事瞎扯;等你发现时间是贼了,它早已偷光你的选择。

”这几句词的含义。

至少,曾经在某个时间和空间的交叉点上,我们遇见过。

而以后怎么样,无从而知也无法预料。

或许这也是一种Modern Love的表现:曾经相遇,却不相识;留下想念,惦记长久。

我无从知晓,再过上一阵子,自己是否还会从这8个人生片段中记起些什么,就像“我没有刻意隐藏 也无意让你感伤”这两句所写的那样:我无法奢求那些残存在记忆深处的、曾经让我辗转反侧、求之不得、空留遗憾的片段,是否还会一遍又一遍地冲刷着我的记忆,或者是让我写下的这些文字被其他朋友看到,让大家都有戚戚焉。

人生际遇不同,对自己、对人生、对未来的看法多有差异;纵然是有那些时刻、有那么几个字侥幸被人看到,或者被几年后的自己看到,勾起一些相近或曾经的人生体验,也算是一种美德。

只是眼下,我更希望自己能够带着从这部剧集中感悟的这些种种情绪,平安顺利地度过2023年。

 4 ) 当我用一段话描述每一集后,我发现这不是纽约的小品,这就是我们自己

最一开始知道《Modern Love》是被朋友推荐,“这部剧每一集都很好哭”,这是她推荐给我的原话,这位朋友作为一个40岁仍未找到真爱的女性,我确实怀疑她和我对“很好哭”这件事的敏感线是否一致。

于是这样的推荐一开始我这没当回事,但我也挺好奇的,爱情故事说来说去还能发生什么呢?

生与死,TA爱TA,主动与被动,遗忘与被遗忘,尤其对于身在大都市的食色男女,他们真实的故事比一千部电影主人公的人生还要精彩,每一个都不可思议。

而我还是抱着猎奇的心态看了这部剧,最终当然是我被吸引的不得了。

就拿片头曲来说,这是我近几年最不愿跳过片头曲的一部剧,在这里,我们能看到千百种爱情的模样,而看完全集之后我更明白,爱情绝不是只有一千一百种样子,所有爱情里的每一对都是个案,它的样子多到我们没人能数的清。

比如,以前我就不太理解,恋爱不是就该专心一个人吗?

为什么会有身体的越界,间歇性的越轨,思想上的开小差。

后来我认识一个人他告诉我:“两个人在一起就是彼此慢慢变无聊的过程,在过程中越释然就能长久相处。

”我觉得他在放屁,因为我知道他在恋爱中还和别人暧昧,同时他还有一大堆的破烂情史可以被朋友津津乐道的作为话题。

我就正义凛然的问他:“你为什么不和你另一半分手?

反正都无聊了。

” 他回我:“喜欢自己有趣的人很多,能接受他无聊的就那么一个。

”我不全信,但有点改观。

后来当自己恋爱了,倒没有出轨越界的经历,但发现,你要是把所有情绪寄托于一个人身上,是有点不公平的。

深夜能陪你喝酒的人通常不会老实的在周末陪你散步看书,能聊聊冷门电影观后感的人注定无法在社交圈帮你打开新局面,年轻的身体不会照顾你性爱里的情绪,稳重踏实的人未必能激发你骚浪贱的新世界,我们用优势交换优势,能接受不足的就是能留到最后的。

我发现这样的认知在《现代爱情》里被充分的、具象的展示了,甚至细碎到每一个对视,每一句对白,每一个咳嗽声,以及每一次不那么均匀的呼吸中,我试着用一句话总结每一集的故事,就愈加发现,每一段看似那么奇怪的关系里,都是最平常的我们:

第一集《当你最重要的男人是个门卫》一个以写书评为生的女孩生活与她所居住的公寓管理员是好友,管理员总是像一个上帝一样看穿她带回家的男人是不是适合她。

一次意外怀孕改变了女孩的生活,她当起了单身妈妈,还搬到了不喜欢的洛杉矶去工作,但当她带着一个能接受孩子的男人回来看望管理员时,管理员从女孩的眼神里肯定了这个男人;

第二集,《当丘比特是刺探的记者》一个女记者和一个婚恋网站创办者的男主对话,两人各自回忆起彼此爱情经历。

男主几年前他和一个女孩迅速热恋,但女主重新遇到旧爱与其激情重燃,男主选择离开。

两年后,男主和女孩在街上偶遇,他发现自己还是爱她,当天便和现任分手,而已经订婚了的女孩同样在不久后选择结束当时的恋情,两人重归于好。

另一边,女记者就曾有一段《爱在黎明破晓前》般的故事。

她和一个男人年轻时情定异地,但距离问题让两人彼此杳无音信,多年后女记者出书开签售会,男主出现,等女记者回家后当即和老公说:“我不爱你了”,随后拜拜;

第三集《接受真实的我,无论我是谁》有着双相情感障碍的年轻女孩总是无法和喜欢的人成功约会,这种心理障碍会不由自主的带给她抑郁的情绪不能自拔。

在一次又一次的和朋友、同事袒露心声后,她终于能够坦然接受自己,开始更好的生活;

第四集《你来我往,让游戏继续》这是一个关于婚姻之痒的故事,一对即将迈入老年的夫妻因为家庭种种琐事每天都在争吵,但他们还是依然爱着对方,他们找心理医生,一起打网球,一起带着孩子打球,逐渐找到了彼此和解的道路;

第五集《在医院,一段苏醒的插曲》年轻男女在家中约会,调情的过程中不料一个小意外打破了他们的气氛:男主不小心被碎杯子扎伤,于是他们的约会仅能在医院度过。

作为两个没见过的陌生人,在尴尬又带着试探性的交流中,双方发现彼此未被外界所感知的内心世界,他们渴望内心交流远的意愿比身体交流多的多;

第六集《他看着像老爸,所以只是晚餐,对吧?

》21岁的女孩情窦初开,爱上了和自己父亲年纪相仿的老板,无奈自己只是对他想索取父爱之情,两人最终并没有成为情侣,却给观众上了一堂生动的爱情课;

第七集《他自己就是一个世界》一对性格迥异的同性恋人找了一个生活方式完全相反的女孩代孕,双方在摩擦中探寻不同生活样貌的边界及对爱情的理解,呈现出多元的爱情表现;

第八集《越是临近终点,马拉松变得越是甜蜜》这是一个黄昏恋的故事,在人生下半场两人因跑步相识,但老大爷提前离开了,只留下老太太一人重新面对生活。

这个故事更像是一个收尾,也是全剧最短的一集,在这一集中,之前所有的故事人物都穿插了进来,他们互相之间没什么太多关联,但他们都在这座纽约城里,发生着似乎不普通的日常爱情故事。

而用一段“黄昏恋的结束”这样的故事来收尾,好像寓意爱情常常看似完结,却总是未完待续。

这么一看,好像每一集无非是在爱与不爱间把生活弄的鸡飞狗跳的一些事儿。

然而,这些故事并非仅是纽约街头的小品,正像最后一集所有人物的交叉一样,这些都是爱情生活的全部,有些观众是故事的主人公,有些观众则是全部的故事。

爱的人会变,爱你的人也会变,自己对爱的理解没准也会变来变去,唯一能坚信的则应该是自己当下对爱的执念。

当你剥开一个橘子喂给他,他吃下去你认为那是爱,但他不喜欢不接受,为何不把这个橘子喂给自己,或找其他人一起分享呢?

他自然有更甜蜜的水果为你递到嘴边,享受就好了,而这也让我想起日本摄影家荒木经惟的妻子,作家荒木阳子在《我的爱情生活》里的一段叙述:我并非因为深信丈夫拥有非凡的才能而跟随他至今。

一旦拥有了如此悲壮的心情,有时就会显得不自然。

我不认为我是一个跟随任性丈夫的妻子,就像世人常说的那样。

我也不是对他的照片和行为有多么深刻的理解,我仅仅只是一个对这些感兴趣的观众而已。

所以,我丝毫没有扭曲自己,也从来没有产生过要做出什么牺牲的想法,我的身心是很健康的。

母亲曾这样问过我: “经惟会如此有名,你从一开始就知道了?

” 我回答道: “其实,我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出名。

我只是觉得和他在一起,我会很幸福的。

” 我至今都这么认为,这世上除了他,没有第二个人如此了解我了。

这不是幸福,是什么呢?

荒木阳子与荒木经惟作为荒木经惟的妻子,她当然可以享受名与利带来的一切,也可以选择在他未成名时抛弃他选择新欢。

不过,荒木阳子的选择是自我的,也是自由的,她坚信和这个人在一起幸福,这就够了。

“人类有追求快乐低级散漫的本能,我们直接承认就好了。

而且夫妇能共同享乐其中就更好了,比起两人背靠背睡在冰冷的双人床上,不如两人在深山的露天温泉里,沐浴着阳光,坏笑着泡着温泉这样让人更倍感有人情味,也更丰富,更快乐。

”——荒木阳子

豆瓣上把这部剧翻译成《摩登爱情》,但我更喜欢《现代爱情》这样的翻译,这些故事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最普通不过的生活:我们是频繁的约会找不到挚爱的年轻女孩,是经过家庭的组建才知道真爱是谁的中年记者,也可能是年轻时崇拜大叔的女学生、在爱里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女律师,或是婚恋网站创始人却仍孑然一身的IT男,更可能是不耐烦婚姻的叨扰还仍坚持的中年夫妻。

他们都不是摩登的引领者,他们就是我们,我们用短暂的陪伴满足长情的愿望,用偶然的计划打破无聊生活的常规,多年的爱情想推翻也可以去推翻,心底的暗恋不想破坏就坚决去维护,酒精和性爱是短暂的麻醉剂,真诚才是爱的最终解药,日出不仅仅要给面包师,更是给恋人们最好的礼物,我们永远在渴望一生被爱的路上。

在不可避免的爱情世界里,正像其中一集的插曲《People Talking》唱的那样:“if you want it play the game,if you feel it try to stay”,渴望就参与,感受到就别离开。

 5 ) 爱情的注脚丨从前慢

之前在微博看到有人推荐这部剧,用的中文译名是《现代爱情》,脑子里马上浮现了《致命女人》里2019年的开放关系等等,但是快速、连续刷完8个小短片,才发现这根本不是“摩登”,这反而是回到木心先生写的《从前慢》:酒店的门房、不堕胎的单身妈妈(又是一个巧妙避过堕胎问题的美剧,哎……);大洋彼岸错过的爱情(这真的不算融《爱在》三部曲的梗吗?!

),dating app的创始人最后是通过一个纸质报纸的版面赢回了爱情,而且当时女朋友坦白肉体出轨以后他直接装包走人,这都什么年代了啊;躁郁症患者选择相亲网站而不是APP(而且不得不说安妮的服化都有种复古的味道,还有歌舞片的质感——是她个人自带的吗哈哈哈);第四季就是非常传统的“回归家庭”,不满足于为了孩子stick together, 挽救婚姻,获得拯救;没摆脱daddy issue的青年(不得不说这是8个故事中最modern的?

);男同性恋couple通过一个孩子真正组建家庭(意识到这点的时候我都翻白眼了),不过女wanderer的选择可以说是最old school的,但是是最chic的!

喜欢;夕阳恋。

当然,一部将爱情的片子,怎么能最后的ending是“爱情这东西不存在,不可信”呢?

所以到头来一定是岁月静好的。

看完了来标记,才发现豆瓣的译名居然是《摩登情爱》。

我理解“情爱”一词的选用,是“情”+“爱”,确实是囊括了8个故事中所有提到的爱,特别是非爱情的爱。

但是“情爱”一词一出,还是不免有些色情意味。

而“摩登”这老掉牙一词的选择,也正好印证了剧里的价值观:回到过去我们对爱情的理解吧,从前慢。

我没有看过《纽约时报》上的原文,很好奇编剧是如何将文字扩充成30分钟的故事的。

最喜欢的是E3,市面上并没有多少讲述躁郁症/抑郁症患者生活的轻松可爱的片子,自述的故事展开形式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种。

是看E4撑不住睡着的,Tony老爹Howard那张脸我实在喜欢不起来(而且这两个人看起来的年龄差让我很不舒服)。

E5我相当喜欢,约会时的awkwardness和慢慢卸下伪装互相坦白(《王牌特工》里的刀锋女真美啊!

),不期而遇的惊喜,小心翼翼的试探。

E6看着真的有些sick, 特别是前面说“只是啤酒肚不够大”的时候,吐。

E7唯一想赞的就是Andrew的演技,虽然很气又是饰演一个同性恋角色(哎……)。

E8无功无过,最后的8条线索互织可以说是很俗套了。

总之,就是一个小品文。

不得不承认是有很多台词和场景启发和感动到了我,但是看过即是忘记,所以只好逼着自己写点东西。

 6 ) 那个哭成狗的你,或许也曾这样深爱过

随着年底北美电影颁奖季的日渐临近,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便开始着手一年一度的冲奥宣传造势,由《婚姻故事》《好莱坞往事》《爱尔兰人》《小丑》《乔乔兔》《灯塔》等影片组成的颁奖季基本参赛格局也已然明晰。

《婚姻故事》

《爱尔兰人》

《乔乔兔》在颁奖季期间,出于收视率上的考量,北美各电视台会在圣诞节前后停止更新电视剧集,进入电视剧的冬歇期,将电视荧幕退让给各大电影颁奖典礼、超级碗等运动赛事直播和节日活动的播出。

可以预见,接下来的几个月,各大电视平台的新剧都会受到颁奖季效应的影响而变得黯淡失色。

作为当下的两大电视流媒体巨头,网飞和亚马逊为了在明年必然爆发的流媒体大战(苹果、迪士尼等新流媒体平台上线)中拔得头筹,也在全力以赴地参与到颁奖季中来,暂时会将重心从电视剧集转向参赛电影的宣传上。

或许正是出于相同的考虑,网飞和亚马逊于近期上线的新剧均是偏向小格局的、基调轻快的作品,似乎是提前进入了“冬歇期”。

《悦纳新自我》相较于网飞出品的,由“蚁人”保罗·路德担任主演的概念化原创喜剧《悦纳新自我》在播出后出现逐渐下滑的走势;开局并不理想的亚马逊新剧《摩登情爱》(又名“现代爱情”)反而悄无声息地在各大评分网站上获得了不小的涨幅。

《摩登情爱》截至目前,《摩登情爱》的口碑已经上升至IMDb8.1分、豆瓣8.8分、烂番茄83%新鲜度和97%观众好评率,这个表现放在轻喜剧风格的爱情题材电视剧集当中可谓相当抢眼。

剧集《摩登情爱》(Modern Love)总共由8个发生在纽约的短片故事所组成,这些故事均改编自《纽约时报》的老牌人气专栏“Modern Love”上刊登的短文投稿,大多是以投稿者自身的真实经历写就的有趣故事。

尽管《摩登情爱》主打的是轻松治愈的城市奇遇故事,但导演和演员的配置依然非常讲究。

约翰·卡尼(John Carney)执导了其中的四部短片,这位爱尔兰导演早已凭借《曾经》《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等音乐爱情片证明了自己的才华。

他对爱情的深刻理解、对情感的细腻呈现,总是能轻而易举地突破观众的心理防线。

《曾经》

《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演员配置同样不乏惊喜:早已是顶级大明星的安妮·海瑟薇、前途一片光明的好莱坞新生代戴夫·帕特尔和奥利维亚·库克、凭借《伦敦生活》中“神父”一角被热议的安德鲁·斯科特、《广告狂人》的主演约翰·斯拉特里……可见《摩登情爱》聚拢了一批为观众熟悉和喜爱的面孔。

(注:下文有剧透)

01.当你最重要的男人是个门卫Maggie是初到纽约的单身女性,喜爱读书,渴望得到甜美的爱情,她与公寓年长的门卫Guzmin是一对忘年交。

Guzmin拥有丰富的社会历练,看人的眼光非常准确毒辣,他曾多次为Maggie把关身边的男性,对Maggie的关怀无微不至,像男友,像知己,像保镖,也像父亲,却又能保持恰当的距离。

Maggie向来重视Guzmin提出的建议,但由于让她心生好感的男人一再被Guzmin否决,她决定不听从Guzmin的意见放手去爱,最终却因交往不慎而意外怀孕。

男方在”做父亲”这件事上退缩,毫无心理准备的Maggie在Guzmin的疏导下,决定独自抚养孩子长大……

02.如果丘比特是个八卦的记者心思细腻的记者Julie在采访开发交友应用程序的Jushua时发掘了他身上不为人知的爱情往事:Jushua在多年前的一次工作应聘中遇到了此生的真爱Emma,俩人的相处模式达到完美的默契,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

可好景不长,女友在交往期间出轨前男友,Jushua气愤之下断然与Emma分了手。

而实际上,身为采访者的Julie也有一段以遗憾告终的爱情……

不久之后,从杂志上看到相关采访的Emma找到了Jushua。

与此同时,阔别几十年的旧情人也重新出现在了Julie的面前。

遭遇同样的情形,年轻有为的Jushua和已过激情年岁的Julie将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03.无论我是怎样的人,请接受我Lexi患有躁郁症,这使得她的状态阴晴不定,心情愉悦的时候,她是大家口中像极了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绝色女星丽塔·海华丝的迷人女性;而抑郁发作的时候,她的情绪极度低迷到谷底,像是感冒患者一样瘫软在床,甚至会崩溃大哭。

躁郁症是令Lexi难以启齿的困扰,她的职业和爱情注定会受到影响。

对自己的病症闭口不谈的Lexi最终将会何去何从?

04.你来我往,让游戏继续永恒地保持婚姻关系中的新鲜感,这是一件比登天还难实现的事。

最近,Sarah对丈夫Dennis产生了诸多的不满,而木讷的丈夫却无法回应妻子的这些抱怨。

熬过七年之痒的婚姻,就能够顺利地走到终点吗?

显然现实并非如此,即便是磨合十几年的夫妇,也可能因一件小事而产生无法消化的矛盾。

Sarah和Dennis的这段婚姻出现的问题看似微小到不值一提,但如果不及时解决,便很可能崩溃瓦解。

05.在医院,一段苏醒的插曲Rob的第一次约会并不顺利,或者说直接搞砸了:在约会氛围达到最佳的时刻,他不慎被锋利的玻璃杯碎片划伤了手臂,而被送进医院治疗。

Rob很喜欢他的约会对象Yasmine,她性格开朗、自信而魅力四射,面对这样迷人的女人,Rob不敢袒露真实的自我:他是个典型的宅男,是别人眼里呆头呆脑、避之不及的怪人。

令Rob意外的是,Yasmine并没有在自己住院期间离开,反而悉心地守候在他的身边。

善良的Rob决定向Yasmine坦白,哪怕Yasmine会因此离开他……

06.他着像老爸,这只是单纯的晚餐吧从小缺失父爱的Maddy,在父辈上司Peter的身上找到了父亲的感觉,她对Peter的过分关注同时也引起了Peter对她的注意。

不久,Peter邀请Maddy共进晚餐,晚餐地点是在Peter家。

随着对彼此的了解不断加深,两人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单独相处的时间也越来越频繁。

在一次“约会”的过程中,Peter在非常融洽的氛围中亲吻Maddy,Maddy却突然一把将他推开,对他大发雷霆……

07.她自己就是一个世界Tobin和Andy是一对相爱相亲的同志夫夫,二人在做了充分的专业咨询后,决定进行开放性领养,即与意外怀孕却又无力抚养或不愿抚养孩子的女性达成协议,领养她即将出生的孩子。

挺着大肚子的年轻少女Karla通过领养机构与这对同志夫夫取得联系,Tobin和Andy经过Karla的一系列测试后获得抚养权,预计8周后将要生产的Karla随即住进他们的公寓……这集可以看作是对经典校园电影《朱诺》的另一种视角的呈现。

08.越是临近终点,马拉松变得越是甜蜜黄昏恋面临的最大阻碍是什么?

这个问题在不同地域文化、不同个体认知的语境下有着截然不同的回答。

思想保守的高龄独身者会选择继续独自生活,无欲无求的单身老人早已不再相信爱情,而信爱且敢爱的老年人也面临着随时死亡的威胁。

Margot和Kenji相识于老年人竞跑活动,他们情投意合,有共同的爱好和话题。

相识一段时间后,Kenji邀请Margot和自己共同生活,他们都不想再多浪费一秒去摆弄年轻人无谓的矜持和犹豫,毕竟彼此所剩的时日不多。

但意外却打破了他们的美好期待:因为重病,Kenji先Margot一步离开人世……

剧集《摩登情爱》这一中文译名,实际并不能准确地描述整部剧的内涵,它不仅与爱情有关,还掺杂了其他的更丰富多元的情感和思考,英文中的“Love”本身,即囊括了不同性质和形式的“爱”:爱情是一种爱,亲情是一种爱,友情是一种爱,对某非人事物的迷恋也是一种爱……

在叙事风格上,《摩登情爱》其实极为接近伍迪·艾伦、鲍姆巴赫所拍摄的那些城市电影,背景在纽约市区,情景建构在聊天上,没有过于激烈的戏剧性的冲突对立。

但就像伍迪·艾伦的电影那样,这些短片尽管情节散漫,却有着一套足以令观众舒适的节奏,故事当中蕴含丰富的生活哲理与经验。

当年《纽约时报》的“Modern Love”专栏无疑是为纽约市民们提供自我表达的机会,因此以专栏精选故事改编的《摩登情爱》显然也是一部以城市为主题的短片集合,是一部带有独特的城市记忆的作品。

这部作品的其中一个社会价值体现,便在于它向外界展现了纽约的城市风貌和城市文化,以及纽约人的情感价值观念。

通过8个短片故事的衔接和对照,《摩登情爱》的核心表达其实已经非常地明显,所谓的“Modern Love”要阐述的无非是现代社会下的个体情感观念的变迁。

诚如剧集片头的幻灯片所给出的画面信息:现代爱情是跨越年龄、性别、肤色、文化、身份、宗教信仰等问题的真正意义上的爱情。

一个真正的现代人不应以情感对象的外在属性作为他们的情感价值判断的核心依据,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首先尊重自己真实的情感需求。

作者| 卡洛斯的三棵树;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7 ) 精英故事也依旧是关于爱

前四集是去年和前任一起看的。

他兴趣缺缺,勉强陪我看了几集。

看到第一集最后门房对女主说“ I was never looking at the man. I was looking at your eyes. ” 我不可抑制地立刻哭了出来。

他在旁边被吓了一跳,说不明白我为什么这么激动。

我并没有向他解释,我只是触景生情。

我明白我们之间的不合适和他的勉强,心里清楚他随时会因为更好的选择离开,如果他会看,那我眼里除了满满的喜欢还有不确定和不信任。

我只是不想主动放弃,我以为再难有的喜欢的人。

现在回头来看,不喜欢我的,永远不会觉得合适,无论我多么委曲求全为他改变,他都会觉得不合适。

而我喜欢的也只是这一类人,并非他一个。

离开不喜欢我的,怀有希望地去找下一个就好了。

第二集不算很喜欢,是个好看的童话。

但其实生活里大多数重要的人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我们能做的只是尽力不后悔,以及学会接受。

第三集so sad。

安妮海瑟薇演得超棒,为她收获了前上级这位朋友感到高兴,她一定能走出来的。

第四集的丈夫很可爱,前期迷茫又呆萌,让人讨厌不起来;通过沟通理解解决了问题,感情修复之后的婚姻让人羡慕。

只有互相之间有很多的爱和包容,才能克服这些困难重修旧好吧。

第五集的演员Sofia Boutella本来就很喜欢啦,角色也很适合她,又酷又帅,笑起来眼里有星星。

和nerd男主蜜汁般配。

以及晒太阳户外吃早餐什么的太浪漫太喜欢了!

只来得及体验过一次,sigh。

第七集好甜蜜好动人,想象中的gay couple的样子。

最后产房对话让我很受感动,也很喜欢这个故事。

但我依然一丝一毫都不想要孩子。

但我大概会很乐意陪朋友家的小朋友玩,前提是他们不太烦人。

最后一集真美好,希望我老了也还有这样的勇气和运气去追求,till death do us part。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完全不接地气非常小布尔乔亚纽约中上层阶级精英主义自我陶醉的矫情爱情剧(我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剧里的男女几乎没有任何经济、签证和生活方面的实际困扰,住在有着loft层高高格调工业风装修的apartment或者condo里,大多从事收入不菲的精英职业(年轻角色好多都是在IT公司工作),可能真的没有什么物质上的不满足,可以尽情品尝爱情的痛苦和美好。

爱与不爱几乎是唯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他们的对象也处在一样的经济水平。

还一定要做足种族多样性和政治正确的文章。

黑白配gay couple充满政治正确爱意的领养故事,印度裔IT新贵和年轻白人女性的真爱传说,北非裔女网红和白人nerd小哥的有趣一夜,亚裔老头和白人老太的感人黄昏恋……无论是怎样的种族搭配,所有角色都说着地道的美式口语,用词高雅精准不粗鄙,即使是英语带着口音的外国门房也永远衣冠楚楚气质卓群;流浪在路上的homeless小姐干净整洁得像反资本主义hippie服饰的代言人,连她的狗都养得油光水滑毛发健康;做出生下女儿决定的单身女性看起来也没有任何经济压力……肯定有人的生活就是这样,但对于我们每天需要担心房租和签证,也没有爱情的人而言,这样的故事虚幻美好得像童话。

本剧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即使离我们的生活这么远,依然可以激起我强烈的共鸣,引发对自身亲密关系的思考。

也许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有关爱的故事总是相似,区别只在于更纯粹还是更现实。

 8 ) 以为你在Role Play,结果真把我当爸爸~Modern Love第6集的错位之爱

问了一圈,看过的人普遍都最爱第二集,我自然也不例外,不过《纽约时报》的官方影评是这么写的:Allinall,thethreefinestepisodes—thefirst,seventhandeighth—haveabitmoreheft,depthandclaritythantheothers.然后我到IMDb上去查了一下评分,第1、2、3集高居前三名,第6集垫底……可见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我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的就是第6集,很多人认为是畸恋,完全get不到女主的点,觉得她恃嫩行凶……然而,我get到了,非常感动。

这一集有部分台词是女主的自白,整个剧本就像一篇散文诗,配上悠扬的古典乐,美极了。

文中每个词都是我“手工”打的,工作量巨大,大家可以当成一份英语学习资料来看。

前方是大型剧透现场,看官自行决定是否继续~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幼年丧父的女孩寻找新爸爸的故事,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也是一段办公室恋情,只是双方心理错位,导致“恋人未满”。

我在IMDb上很意外地发现了这段“介绍语”——"Hewasveryhandsome.Heworegrayturtlenecksweatersandsmelledlikemintaftershaveandoldbooks.Hewas55andrecentlydivorcedforthesecondtime.Hewasmyfather.Hewasn'treallymyfather."这些是剧中没有透露的信息,不过对于“天才”身上的气味,和剧中说的“Wine and oranges……and dependablity"的描述略有不同……管他呢,反正很好闻就是了。

一般意义上的大叔,其实也就35-45岁之间的样子,然而剧中的天才,是如假包换的大伯——他做外公了。

之所以叫他天才是因为他是人工智能的高级工程师。

21岁的女主不可救药地迷恋上了他,请看她的口味有多重——"This guy, he always had crumbs on his sweater.Little flecks of silver in his sideburns, his hair was thinning on the top, but he is handsome, too.Like an actor playing a dad in anAARP commercial.Basically he was a dad porn. The only thing wrong with him was that he didn't have a big enough paunch.For optimal dadness, his belly needed to touch his knees.faint old man smell,just like my dad had。

"如此古灵精怪的想法,从21岁的女主口中说出,竟然非常率真可爱~她明明以一种超越父爱的眼神看着他,制造机会去接近他,而且也顺利收到了他的晚餐邀请,然而她说:我只是把他当成爸爸。

第一次约会就很有意思,位置在男主的apartment,在纽约有这个住处,我只能吮一口柠檬🍋为敬。

天才问了一串perfectly solid dad questions之后,终于说了一句颇具中年人洞察力的话:Yougetthislookonyourfaceinmeetingslikeyou’retakingnotesonthehumancomedyforsomenovelyou’rewriting.You’reanobserver,alwayswatchingeverything.我理解为就是这一点吸引了天才:她有一种超乎年龄的观察力,哪怕她只是复印文件、在茶水间烤巧克力饼干的小姑娘。

观察力强的人自然会被观察力强的另一个人所吸引。

IamgladyoucameIwasn’tsosureyou’dshowup.这句很明显,天才心中忐忑,对自己的年龄不太有信心,但他坦诚地说了出来。

谦虚使油腻感无处滋生。

吃完creamy risotto,女主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date",她有点纠结,到厕所里进行了一番心理建设,而此时,天才已经坐在了床上,邀请女主也坐到床上来听音乐。

不得不说,这波操作太骚了,姜还是老的辣。

"Schumann wrote it for his wife before he went mad。

"舒曼是四十多岁疯的,这话背后的意思是舒曼上了年纪还是很有激情,so do I.音乐的暧昧加上"he smells like wine and orange and dependability,He was a gray comforter, I was in heaven."女主上天了。

天才进行下一步试探:"How can I make you more comfortable?"扎心的是女主回复道:"You can tell me a story."气氛切断,尬聊开始。

天才很配合这个扮演爸爸的游戏,只是手法有点笨拙,没有说出女主期待的那套说辞,于是不可避免地embarrassed her.

女主说了自己在室友生日会上受到的打击以及内心的渴望,天才说我明白,因为我也是父亲,继而说到自己的孩子们都比女主年纪大了。

女主回应:“Jesus!

”话说到这里,天才兴趣索然——Let's go。

接下来的几周,他们保持友好的距离,女主自述:Afterthat,geniusandIwerefriendlybutdistantforafewweeks.iwasshockedtorealizehowmuchImissedhim.每天捧着天才的高尔夫球袜入眠。

这……???

如果剧情到这里结束,这恐怕只是一场带着甜蜜和伤感的互相试探,谁也没有勇气跨出一步。

此时,一个铁憨憨出现了——Uber司机,撞车后女主主动联系了天才,就像找爸爸来收拾残局一样。

下一个画面直接切到天才和交警谈话了,可见天才出现得有多迅速,做事有多可靠。

It'snicetoseeyou,evenunderthecircumstances.iamgladyoucalled,Iamsurprise,butI’mglad.天才强调了两次glad,看来是真的很glad。

这段时间他很想联系女主,但有所顾虑。

"I missed you."女主表白。

"Me too."我仿佛看到了天才心底奔腾的柔情,哪怕表面如此平静。

医院里的那场核磁共振,让两个人的距离迅速贴近,但是误会也进一步加深,这让我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其实“爱”的成分是相通的,都包含了关心和爱护,作为恋人的爱和作为父亲的爱,在某个特定的场景下,是一样的!

身在其中的人完全有可能自己去定义它,导致错位的发生。

现在好了,双方都表明了心意,然而,这场“错位之爱”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天才想,我们已经开始交往了,爸爸只是Role Play,我配合你就好了。

女主想,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完美的爸爸, 你就是我的dream dad!

天才来给她通马桶,女主的室友表示这男人也太好了吧!

"I want one."我想要这样的男朋友。

"You have one!”你已经有爸爸了!

全世界都认为他们在date,只有女主一人活在dad的世界,哪怕有“自欺欺人”的成分。

室友只能笑说:"Whatever you say."你开心就好。

动物园那场戏很微妙,男主发现孙子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躲开,没想到战术撤退失败,只能用工作来掩饰,神情非常不自然。

而另一边女主很大方地自我介绍,说明心里真的没有鬼,还和外孙抢海狮……在天才面前,女主的心理年龄只能那么大了。

这一切怎么可能逃得出女儿莱斯利的眼睛,当她问天才下周六一起吃brunch吗?

还是你要工作?

这时看了一眼女主,不言自明,我知道你的工作内容,呵呵。

天才事后对女主说,怕你不喜欢我作为“外公”的部分,显然他的担心都是从“忘年恋”出发的,他不希望有人提醒他年龄和辈份,这会让他压力山大。

没想到女主由衷说:"I love all of that!

" 此时天才一定窃喜——口味如此独特的女孩真是可遇而不可求。

既然把海狮送给了外孙,那总要作出补偿咯!

爱的表现需要具备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少了一样都让人不是滋味。

天才当然懂得这个道理,于是就有了下面一幕:

"It’s $395!""But Do you want it?"钱不是问题,只要你喜欢。

下一幕,女主美滋滋地将这件红色大衣穿在身上了。

试衣服的时候,天才就发现女主把帽子戴起来特别美,买下后就想再看看她戴起帽子的样子——啊,you’re adorable! 然后自以为到了合适的timing,情不自禁地一口吻了下去!

所有的误会和错位在这一刻爆炸!

台词实在太棒了,完全是两种思维的冲撞,而且还不忘来几分幽默!

即便在这种剧烈冲突的时刻。

"what's that?

""It was a kiss,I thought we were going somewhere. I thought you like me."这里用过去时表明男主现在知道女主其实并不喜欢他了,他非常震惊。

"No,not in that way!""Really? I mean, I surprised at…….""You’re, like 30 years older than me.""Are you hold my age against me? You’ve been coming on to me for weeks now. Madeline."年龄是天才的软肋,只要女主用这个说事,他都会用恶语反击,后面也是。

如果你觉得对方说话很难听,先别指责ta,想一下自己刚才说了什么,就瞬间知道对方的高压线了。

"Me coming on to you? I've been doing but nothing but telling you!""Tell me what? What have you told me? What?"天才觉得自己受到了愚弄。

"Telling you with signs and words that wouldn’t hurt your feelings that I am not into you that way. What are you thinking?""Can you clam down and just act like you’re not at least partly responsible for this? Laying on the bed with me?"你都躺在我床上了,难道这都不算爱?

……"That was snuggling!"这是依偎。

"Oh, That what you call it? Because your breast were pushed up against me don’t say they weren’t."你的胸贴着我,别说它们没有!

"Oh, my god. That was an intentional! What am I suppose to do with them? They’re up front. It doesn’t mean anything!"我的胸就长在那里,我能拿它们怎么办?

"What kind of snuggling was it, then?""The dad kind.""The dad kind? So I am your dad?""We talked about this.""You need to grow up, this is unhealthy."这里天才踩到了女主的痛点。

"Oh, and fucking somebody 40 years younger is?"女主毫不留情地反击,并对准天才的阿喀琉斯之踵来了最沉重的一击!

"40? Where’d you come up 40? This is a lot of hostility coming from someone who let me just buy her a fancy coat."天才果然对30和40之间的差距非常在意!

他被激得方寸大乱,终于用一句恶毒的话来宣泄了自己的怨气——你刚还让我买了一件昂贵的外套啊!

"There it is!

I can't believe you would reduce our relationship to a cold calculation! What is this? Coat for sex?Are you serious? This was a transaction?”难道这是一场交易吗?

"I'm sorry. I shouldn't have said that. I want you to have the coat. It wasn't a trade, of course not. You're freezing, put it on."天才的素质真的非常好。

"No, I don't want to touch that coat again, just fuck that coat!""Well, then, here, will you put mine on?""This got out of hand. I didn't mean what I said. Okay? I feel like a fool.""I'm the stupid one. Of course, you weren't gonna buy me a coat because you're nice, because I need one, because you wanted to take care of me a bit. I mean, how could I think that that was enough for you?""I don't know, Madeline. Is it enough for most men, in your experience?""I don't know, I don't have any experience with men.But I don't know what it feels like to just have a man look after you just cause".到这里女主终于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渴望——一份不求回报的异性之爱,但这种爱只存在于父女之间。

不欢而散,天才拿着红色的外套,在风中飘零……

女主回去就被室友怼了:"It is creepy, but who cares!You gonna take the bad with the good!"你不能只想着索取啊,他又不是你亲爹,他能从这段关系里得到什么呢?

你确定不想睡爸爸吗?

"I'm not attracted to him!"女主说出了真正横在她和天才之间的屏障,并不是年龄,而是对他没那方面的欲望啊!

女主确实也试了,方式比较神奇,脑中想着天才和别人试,床头柜上放着天才的高尔夫球袜。

"I close my eyes and tried to feel good about sex with genius. I really tried. But I couldn’t envision myself with him, I just wasn't attracted to him that way."天才真的受伤了,当他们擦肩而过,他回头,停顿,再回头,可见内心的挣扎……他时常凝望着窗外,一脸憔悴。

天才请了长假,离别前有话对女主说。

"It was eye-opening."我算是开了眼界了。

"Are you crying? Aren't you a little old to be crying?"

"Why can't I cry? Why can't I have emotions about this? Just cause I'm older? It's bullshit that, you know, older people have it together. It's more of the same. You're just trying to figure it out."我为什么不能哭,只是因为我老了吗?

人都一样,都会受伤,只能靠自己走出伤痛。

这个片段让人动容,为什么我们都认为年长的人对感情轻描淡写呢?

老房子没有着火的时候当然冷静淡然,但一旦着了火,就真的无可救药了啊!

不管处于哪个年龄段,都有爱和被爱的需求,也都有追求爱表达爱的权利,大家都一样!

天才在花坛边给了女主一个小型“成人仪式”,此时音乐响起,我的鼻子瞬间泛酸。

You'reawonderfulgirl.You'resmart.Resourceful,beautiful.Andyouwillaccomplishwhateveryousetyourhearton.Youhavegrownuptobeanextraordinaryyoungwoman,you'rethedaughterofanyfather'sdreams.Iamvery,very,veryproudofyou,Madeline.这段话和开篇女主室友父亲的话对比来看,不同的部分显出天才的用心:

"You exceed my dreams, you’re smart, beautiful, accomplished, kind, and finally 21. Anyone will be proud to be your father, but guess what, not everyone is, I am. I can’t believe how lucky I am. May this first year of adulthood set you on the path to becoming the amazing woman we all know you’re destined to be."爱你就想尽力让你得到满足,我知道你需要,所以在走之前,把这些话说给你听。

望着天才落寞的背影,女主升华了,像是被一道圣光击中。

Andinthatmoment,somethingshifted.Watchingthegeniuswalkingawayfromme,Ifeltreleased.Splitopen.Hiswordshadbeentransformational.Suddenly,Iwasfinallygrownup.

伴随那句短促的“wait!

”导演在这里戛然而止,吊足了我们的胃口。

我当然倾向于女主终于长大,可以用正常的姿势和天才交往了,但求小女孩不要伤了天才的心💔就像女主室友说的,就算creepy,but who cares?

You must take the bad with the good!

然而导演并不是这么想的,《Modern Love》最后一集有交代。

女主在雨中和另一位年轻男士拥吻了……哦上帝啊,她和天才结束了,气得我当场昏厥。

不过我还是发现了一点线索。

当她和新男友躲雨路过那个“离别的花坛”,她若有所思,脸上的表情五味杂陈,并没有沉浸在恋情的喜悦中。

我猜,那天她说wait想挽回天才,但天才已经彻底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不想继续了。

天才充当了这个女孩长大成人的“领路人”角色, 而自己落得了一身的伤,想想也是惨。

虽然这是一场错位的爱,但爱本身是真切的。

我想,当他们互道miss you的时候,内心一定是柔软的,雀跃的。

可惜,爱也是有条件的,当一方发现自己只是被当成了爸爸,也就预示着一切都结束了。

既然如此,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该想一想,对方能从这段关系中得到什么呢?

题外话这集的分镜很赞,一开场就耍观众,很皮!

除了台词首尾呼应,好几次构图也呼应,值得玩味。

朱莉娅加纳的演技我早在《Ozark》里就领教过了,她的出色表现完全在我意料之中❤️

 9 ) S1E06 | 泪流满面

剧情看到玛德琳推开大叔那幕,前面的鼻酸和眼眶泛红变成了迷惑不解,再后面她解释自己从未与任何男人有过长期稳定正式关系(个人理解为从不懂爱也没爱过),我大概理解了她那刻的激烈反应,但潜意识里她还是认知这份“亲情”里掺杂了“爱情”的,因为她以“你比我大三十岁”这种站不住脚的理由来推开大叔…

最后喷泉旁一幕,大叔在离别前,用玛德琳最想从父亲口里听到的话赞美与肯定了她。

我泪崩了。

也是我这么多年最想从父亲嘴里听到的赞美与肯定。

从小身边的人会夸才女漂亮,但父母永远觉得我做的不够好,也从未听过一句直白的肯定和赞美。

我21岁,交完毕业论文当下,决定去纽约走走,一个人打包完行李,7h飞机飞到了纽约。

这么多年,一个人去了近二十个国家,常常说走就走,遇到过有趣的人,碰到过好玩的事,认识了很多异国他乡的朋友。

但一直没去过美国,又一直想去纽约,因为百老汇,因为爵士,因为那是纽约。

第一天,一人坐着tour bus在市中心乱晃,生理期突袭坐在街边咖啡店嗑着止疼药,买了在伦敦没看到的Chicago晚上票子,音乐剧结束后近11pm,觉得还早,搜索了下附近的jazz bar,看到一个非常著名的就在步行10min远处,立马决定动身,路途中收到曾经在美国现在在英国的朋友的信息【一人去纽约,会有艳遇,相信我】。

我噗嗤一笑,回复【我不信你,但我会在旅程结束后告诉你的】。

那晚,我遇到了男主一样的男人。

他在台上演奏时我并没注意太多,注意更多的反而是女歌手,1am演出结束,被jet lag困扰的我低着头快速起身准备离开,到门口时,他拦住了我,问我刚刚演出如何,我开口回答,他立马从口音抓到了我从英国来,后面约我喝一杯,但因为太困我拒绝了,互留了WhatsApp。

那晚我钻在酒店被子里,与他手机聊到4am。

在纽约的第二晚我们约了见面,他公寓顶楼露台举办bbq活动,介绍了我他的邻居,有一位白发婆婆,65岁,单身,也是做音乐的。

结束后,我们窝在沙发上听他收藏的黑胶唱片,互相说到自己童年的故事,现在的状况,也第一次向一个刚认识的还是有强烈好感的人坦诚我抑郁了大半年的事。

我是一个防心挺重的人,晚上不打车,还有点被害妄想症,但那天,我答应了这个陌生人的bbq邀约,与一个认识了48h的男人坐在沙发上听音乐聊天。

之后在纽约的第3.4.5天,我们每天都有见面,他一点也不像这个年纪的人,步子轻快,网聊活泼,幽默风趣,积极乐观,热爱运动,带我去吃印度brunch,韩料,一起grab a coffee漫步在街头,突然问我想不想吃NYC最好吃的donut,然后立马带我去吃,偷拍我嘴角沾了peanut butter。

有两次用餐中途他起身去洗手间,会先来我座位边吻我额头。

之后有两天,他飞去了南部演出,没见到的那两天,我疯狂想念他,频繁查看手机信息,再等到他飞机回来的当晚,连轴转很疲惫却依旧来我酒店的酒吧找我,看我穿的薄,室外酒吧晚上风大,脱下自己西装批在我身上然后搂住我的肩膀。

在纽约的最后一晚,我去看了他和工作伙伴另外的演出,休息时他偷偷和manager免了我的table charge。

第二天,送我上了去机场的出租车,拥抱吻别,以为这段奇妙经历就这样封存在此了。

我再也没主动发信息,但他发来了【到机场了么】【登机了么】【到伦敦了吗】【面试一切顺利吗】【回北英格兰了么】【我想你】… 时间过得好快,半年过去了,我们还保持着联系,几乎每天,偶尔隔1-3天一定有消息。

越来越了解对方,甚至觉得是心灵上的partner。

他常常把鼓励和肯定赞美我放在嘴边,他的话来说【You are a star】,时常告诉我【我很尊重你,你是一位独立、智慧、美丽、勇敢的年轻女性】。

也会在我面前暴露出自己脆弱的一面…

在去荷兰登机前,我的抑郁情绪复发,他安慰我,给予我理解和鼓励和温暖,希望可以有人替他拥抱我…在伦敦工作时睡眠差,加上之前一年压力大劳累,身体出了小状况需要手术,会在我手术结束后,搜寻如何做养生奶昔的食谱发给我…

他上社交网络很少,偶尔上了IG也就只给我一人的新照片点赞(之前IG还能看到你关注的人的动态,看得到他们给谁点了赞关注了谁,我很变态的看过他的动态😐)还有好多好多…我不是恋父情结,但我缺父爱是真的,从读中学时就知道自己喜欢年纪大点的男人,所以中学时从未“早恋”,也从小独立,比同龄人甚至比我大8.9岁的人都成熟很多,对事物的包容度高,也从不批判人与事,亲妈都觉得我从童年直接跳到了成年。

第一个男友比我大十多岁,虽然看上去我24他28俩人年龄差不大,也没想过会喜欢比我大那么多的男人,但是我又是爱情上比较勇敢的人,我在乎的只是我是否很喜欢,年长的男人的确更会关心人,成熟稳重,阅历丰富既而复杂人精…(能看到最后的你,真心感谢,这也是我第一次在豆瓣的发表,有一些隐私,但还是想让回忆存档一下)

 10 ) 《摩登情爱》八集全解:爱构成了纽约

那么,你我为之添砖加瓦。

一、引子首先,八集八个故事,每个故事都处在同一个空间——纽约市。

在纽约这样一座包容万象的国际大都市,展开这些生动多姿的爱的故事,具有一种不容掠美的代表性。

当然,在第八集后半段,你还会发现,八个故事还发生在同一时间线中,彼此并不直接相关,却同时发生,共同编织了一出现代都市的交响恋曲。

以下是分集评述,涉及故事、主题、风格、台词等方面。

二、分 说01:当你最重要的男人是个门卫这并不是一个爱情故事,却超出任何爱情故事。

虽然剧名翻译成“现代爱情”,其实“Love”的内涵绝不只是狭义角度的爱情。

酒店门房古兹敏对女主玛姬的关爱、呵护,绝非出于情欲,那更像一个饱经风霜、深知世事的长辈对一个初入大城市、青涩而孤立无援的小女生奉献的父亲般的温暖。

古兹敏出身苦难的政治家庭,但见多识广,对人生的体味不是常人能比,拥有这样神秘过去的人标枪般站在纽约的大酒店门前,充当城市的守夜人,不禁令人想起电影《长日将尽》(或译为《去日留痕》、《告别有情天》)和英剧《唐顿庄园》中的那两位管家,他们身上带着浓重的古旧英伦绅士的气息,身后仿佛肩负着整座帝国的灿烂余晖,仿佛古老辉煌的时代只有在他们埋入泥土之后才能宣告落幕。

这样的角色,站在现代都市纽约灯火流离的夜色之中,自带着一种紧密的冲突感,仿佛整座纽约的夜色因此而不显得那样轻浮了。

而老门房和初入城市的大眼睛的乡村姑娘撞在一起,犹如英伦美酒混入了薄荷般的清新香气,意外地惊喜。

古兹敏瞄准镜般的锐眼总能迅速分辨一个男人是否值得托付,但他从未强行控制玛姬的行动,他如同一年四季风雨无碍的良港,永远在你身后,等你停泊休憩。

他知道,年轻的女孩总要去经历,亲尝过爱情的酸楚才能分辨爱情的甘甜,他无法代替玛姬行过她自己的人生。

在所有古兹敏出现的情节中,你总觉得他身上藏着无数故事,那很有可能是年轻的纽约客们无法承受的。

比如古兹敏看见玛姬婴儿的片子时,那隐忍的动情,就藏着刻骨的故事。

你可以想象古兹敏也许是一个从未婚娶因而也从无子女的人,因为他自身的苦难经历使他丧失了这样的机会,那么他对玛姬父亲般的爱和他看着片子时隐忍的沉默便得到了解释。

这一集有非常棒的台词,至少有两处我认为应该记入经典台词备忘录,下次美国电影学院之类的机构再评选“百年百句台词”之类的活动时,可以列入参考。

古兹敏在马路边小心翼翼地将拎着摇篮中的小宝贝走进酒店时,一声刺耳的鸣笛呼啸而过,古兹敏恼火却又控制着音量说了下面几个单词:“哦,嘘!

纽约,闭嘴!

玛姬离开了纽约去了国土另一端的洛杉矶,五年后她带着新男友来看望古兹敏,出人意料的是,这个新男友竟然通过了古兹敏那双锐眼的审视。

正当玛姬惊讶不已的时候,古兹敏告诉她自己判断那些男人好坏的标准:“我看的从来不是那些男人,玛姬,我看的是你的眼睛。

这是八集中我毫无疑问最喜欢的一集,导演和编剧均为约翰·卡尼,他也是经典音乐片和爱情片《曾经》的导演和编剧。

不过额外一提,这八个故事都基于《纽约时报》的“摩登情爱”专栏改编。

02:当丘比特是一个爱打听的记者这一集依旧由约翰·卡尼编导,整个故事可再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一个当红约会网站创始人乔什接受年老的女记者采访时的恋爱回忆。

作为成千上万人的丘比特,他自己却有着一段伤心情事。

几年前,他和一个叫艾玛的女孩邂逅并热恋,半年后,艾玛遇到旧爱,头脑发热与之激情重燃,虽然她很愧疚,并解释自己真爱的还是他,但乔什没有选择原谅她。

两年后,乔什与艾玛在街上偶遇,他发现自己还是爱她,但此时她已经订婚了。

第一部分只算是个前菜,之后女记者的回忆才是整个故事的重心。

原来女记者有一段更为凄惶的爱情往事。

异国他乡,年轻的女记者和一个进修莎士比亚的文学生在巴黎偶遇了,一个浪漫而传奇的开端。

一次,两人约定在巴黎见面,然而男方却没有出现,从此杳无音讯。

17年后,女记者在一次伦敦签售活动上,她见到了那个令他魂牵梦萦的男孩——如今已然老了,但两人一眼就认出对方(错过约定和书店重逢的元素让人想到《爱在日落黄昏前》)。

原来当年那个男孩在火车上丢失了那本她送给他的《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的爱情小说,在剧中这当然也是一本代表更久远的爱情状态的信物),里面写着她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为此,男人一辈子也没法将《安娜·卡列尼娜》这本书再读下去。

有意思的是两人重聚分别后,回到家中,面对各自现在的伴侣,做了不同的决定。

男人决定善待多年来自己愧对的妻子;女人则决定中断和丈夫已经没有爱情的婚姻——显然,她更愿意活在和当年那个男孩子的爱情里。

故事交换完。

两人握手,拥抱,略带尴尬地微笑着,挥别,转身淹没在城市的远景。

但是,我们知道,有一种东西不是被淹没了,而是更清晰了。

最后的结局非常圆满,女记者自作主张,将乔什的故事刊登了出来,前女友艾玛读到后,才知道对方对自己的心意,她毅然和现任男友分手了,乔什和艾玛重归于好。

女记者的故事其实是对年轻情侣的规劝和祝祷,是前现代爱情对当代都市爱情的模示。

分明有穿越时光的声音在头顶说:“珍惜啊,年轻的人们!

”第二集表达的主题就是“珍惜”。

这一集也有优秀的台词。

一句出自年轻男女主角分手时的对话。

乔什谴责认错的艾玛:“那不是爱,那是负罪感,爱是信任。

”艾玛无助地申辩道:“爱包括很多元素。

另一句出自女记者之口:“我们曾经拥有、尚未完成、未经试炼就遗失掉的爱,对那些选择安定下来的人来说,是多么轻率、幼稚。

但事实上,这就是最纯洁、最投入的爱。

03:接受真实的我,无论我是谁刚看到这集标题的时候,我以为这句话是对爱人说的,现在我意识到它是对自己说的。

这是一个躁郁症(双相障碍)患者的故事,从疾病名字就可以看出患者处在两种极端心境之中,有时会陷入躁狂,有时会陷入抑郁。

叙事是以女主回忆的方式展开的,当时她正在填写一份约会网站的个人简介。

故事的开始是个早晨,女主处在极端兴奋之中,仿佛全世界都在等着她探索,于是她去逛清早的超市,在那里她遇到了一个自己钟意的男人,并火急火燎地爱上了他。

这里有一段优秀台词,女主说:“如果你能在早上的超市里发现爱情,你就知道你可以信任这份爱,因为没人是来这儿施展魅力的,没人来这儿钓鱼或寻找一夜情。

两人第一次约会是一个晚上,这时女主进入另一个极端状态,精神极其低落,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劲来。

男主对此不明所以,但温柔体贴,尊重她的心意,陪她做她想做的事。

但是当男主询问她时,她没有告知实情。

第二次约会是在另一个夜晚,起初女主花了一整天时间收拾和打扮,心情也切换到了超级兴奋的状态。

问题再次出现在夜幕降临之时,当屏幕上老电影《吉尔达》中饰演风情万种的女性角色吉尔达的丽塔·海华斯出现时,女主再次慢慢沉沦下去,因为她想起海华斯的名言:“每个我遇到的人都爱上了吉尔达,却和我一起醒来。

”吉尔达这个光鲜亮丽的荧屏角色对应的正是穿亮片衬衣逛超市的那个女主,而陷入消沉的女主对应的是说那句话的现实中的丽塔·海华斯——在爱情中也是一个悲伤失意的灵魂。

女主又不行了,连起床应门的力气都失去了。

男人对此完全摸不着头脑,以为女主对他没有用心,只是随意敷衍而已。

由于女主没有告诉他自己患病的事实,两人就这样错失了彼此。

在这个情节中,出现了两句好台词,第一句是:“这可是一个不愿让他的桃子撞伤的男人,他会怎么对待一个受伤的灵魂?

”但是紧随而至的一句更为出色。

女主躺在床上无助地哭泣,男主一步一回头地犹豫要不要回过头来再找她时,应景的台词出现了,那是女主的心声:“请回来,别回来。

请回来,别回来。

请……回来。

”女主挣扎却无力的呢喃与男主犹豫反复的动作正好呼应,但是最后,他还是离开了。

之后的结局是,女主在朋友的开导下,打开了心扉,将真实的自己公开给每一个被她莫名伤害过的人,然后她将这些经历写在了约会网站的个人简介之中,等待幸福再降临。

所以这个故事讲的是在寻找和面对爱情之时,要做真实的自己。

其实不论你有没有双相障碍,说到底人都是有很多面的,有优点就有缺点,有好相处的时候就要不好相处的时候,剧中的双向障碍只是用更富冲突感的形式将这种每个人身上都有的落差更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吉尔达很美好,但我们同样需要接纳现实中的海华斯。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接纳一事不能光靠他人,接纳自己的首先得是自己。

这一集的特色在于舞台化的动作设计和富于戏剧感的叙事方法。

无论超市还是停车场,逛街还是居家,女主说跳就跳,但与剧情契合得很好,因此跳得毫不违和。

男主在门外徘徊而女主在床上内心独白的那场戏,更是将人物心理与动作元素和声音元素结合得若合符契,令人叫绝。

04:你来我往,让游戏继续这一集前段的配乐塑造了恼人的幽默剧效果,配乐和主角二人的状态是合拍的,让人想起了蔡健雅《别找我麻烦》之中那段小号(如果没错的话)。

这个一个有关婚姻之痒的故事,这对夫妻快要步入老年,潜伏多年的矛盾终于发作了。

情况是这样的:妻子是个家庭主妇,为明星丈夫做了牺牲,夫妻二人是相爱的,但他们长年缺乏交流,没有共同爱好,妻子也融入不了对方的生活,丈夫又有着明星很容易有的孩子气和撒手不管事的性情,因此她很失望、很失落,终于坚持不下去了,两人到了看心理医生的地步,结果在心理诊所要么不断拌嘴,要么各自沉默。

看起来这样下去,他们前方的道路只有决裂一条了,就像很多走到这一程的夫妻一样。

只是很多人选择了将就,没有离婚而已,但是彼此知道,爱已经不存在了。

剧中这对老夫老妻不同的一点是,他们还是相爱的。

最终他们达成和解,找到了适应彼此的节奏——在一次家庭聚餐中,他们令人尴尬地在一个女粉丝面前吵了一架之后——并熬过了难关。

这个故事是莎朗·豪根负责的,表现得有点差强人意。

要讲的意思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不妨再努力一把。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彼此还爱着对方,只要两人是相爱的,就一定能找到适应彼此的双人节奏的——爱有时候不就像双人舞一样吗?

——需要的就是你来我往,互相找补。

剧中夫妻两人从执着于网球规则到最后自然而然地打球,也正是这个意思。

05:在医院,一段苏醒的插曲这是一个反差感十足的故事。

起初你以为是约*,后来发现是约会;起初约会的地点是公寓,后来竟然挪到了医院;起初是爆笑的滑稽剧,后来成了温馨的生活流电影。

简而言之,这是一个焦虑狂和一个自恋狂诡异而浪漫的爱情故事。

故事开始以轻喜剧的方式入题,男主罗伯和女主亚斯明手忙脚乱地在公寓约会,两人感情迅速升温,正致力于更进一步时,木讷的罗伯把自己搞伤了。

于是只好去医院,才刚认识罗伯的亚斯明全程陪着罗伯度过了他这个悲催的夜晚。

这一过程中,两人越走越近,但他们自身的弱点也逐渐显露出来。

罗伯总是活在焦虑之中。

他会纠结自己等人时的坐姿,虽然仅着亵衣,依旧在沙发上扭来扭去,对着镜子,寻找自己的最佳体态(裸体状态)。

去医院的途中,他连珠炮似的撒谎,在自己的年龄和约会次数上说假话,但他又不是刻意要这样做,而且这些谎言都是骗不到人的蠢话。

他害怕别人看到自己的弱点,因此难以社交。

亚斯明的自恋也是中毒颇深。

她习惯在地铁的双向电梯上冲异性抛媚眼,渴望所有人都关注她,都爱上她。

他还将自己的生活随时展示在网络上,博取他人的点赞,就像网络时代的我们一样。

而且她非常不容易满足,当她觉得别人对她不够迷恋她就会失落。

这也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因为她时刻想要展现一个最好的自己,留下来照顾亚伯也有这部分原因。

因为这样的弱点,她很难长期恋爱,总是处在不断的约会之中。

对比两人的弱点会发现,其实他们的问题性质上是一样的,他们都过分在意他人的眼光了,以至于让自己活得很不自在。

看起来,这个故事的主题与第三集有所重合,但第三个故事侧重在勇敢接受自己,这个故事侧重在理性对待外界,最好的状态就是让一切自然而然地进行。

自然到甚至可以停止言语,只是用心感受,就像最后亚斯明躺在罗伯的腿上恬然睡着那一幕。

因此最后的结局是,两人逐渐打开心结,开始了自然的相处。

这一集是拍得最生活流的一集,由汤姆•豪尔执导,这好像是个新人导演。

06:他看着像老爸,所以只是晚餐,对吧?

开场第一幕是21岁的女主角曼迪参加女友的生日私宴,女友的父亲正在言语上百般溺宠着自己的女儿,然而镜头对着曼迪,她专注地看着说话者,令我们误以为说这话的是她的父亲,直到镜头缓缓转动,我们看到在场的其他人和整个空间格局,我们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

这是一个利用空间和声音元素制造出的巧妙误导性镜头。

但这一幕奠定了女主角内心渴望父爱的心理前提。

但是,这或许又是一个主题上的误导。

故事的逻辑是这样的,由于曼迪的父爱缺失,因此她不可自拔地爱上了自己的老板,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爱,只是女孩对父爱的渴望。

因此在老大叔动情亲吻她时,她才会表达出那么大的反感。

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吗?

这恐怕只是女孩自己内心的逻辑。

尽管她总是叛逆式地胡搞,但她没有谈过真正的恋爱,因此爱具体是什么样的感觉,恐怕她自己也是分辨不清的。

确实非常多的细节表明,曼迪在老大叔身上寻找父亲般的依赖。

但从一些细节就可以发现,她对老大叔也是暗涌着异样的情愫的。

在老大叔家的晚餐间隙,她走进洗手间,对着镜子说:“吃完甜点就回家,放轻松。

”这里表明,她自己知道这其实是一场约会,她知道自己面临的是什么,但她还是让事情继续发展下去。

等到老大叔俯身亲吻她时,她的反应其实是过于剧烈的,与其说那是父亲形象的倒塌使她陷入崩溃,不如说那是她对内心动情的顽固否认。

那更像是她在说服自己:“这不是爱情,这只是父女之间的爱。

”而她否认这一情愫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理由竟是对方比自己大几十岁。

大几十岁就不会是爱情了吗?

现代社会用不着还要对这个问题进行过多的思辨吧。

这个故事还有另一个视角,即从老大叔的角度来看待。

当他凭窗远眺时,我们看到了一个肝肠寸断的形象,只是岁月在他身上的流逝使他的爱与痛都是静默隐忍的。

这个老男人,为了自己的爱情,突破了常轨,爱上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年轻女孩,这是危险的事,但他没有退缩,而是听从了内心的召唤。

如今他受伤了,分明比青年人失恋还要心酸。

两人最后面谈的那一幕之中,年轻女孩对他垂首饮泣的举动感到诧异,于是有了一段经典的对话。

“你在哭吗?

你不是(大人吗?

)……哭不是年轻人干的事吗?

”“为什么我不能哭?

为什么我不能对此有情绪?

就因为我老了吗?

这段对话为年长之人的爱情正了名,爱是不分年老年少的,年轻人有的情感和困惑,年长之人同样会有,有的人可能到死都有一颗所谓少年的心。

其实和年龄没有直接关系,那是颗什么心就是颗什么心,因此年轻人中一样有许多人轻视爱,不懂爱;老年人中一样有许多人珍惜爱,懂得爱。

这不关年龄,关乎的是每个人的不同。

小混蛋和老情痴,毫无疑问,我选择老情痴。

爱是超越年龄的,这就是这个故事的主题。

老大叔对曼迪的这段感情,令她收获的不只是父爱,更重要的是,她被带进了爱情的大门,开始懂得什么是爱。

这是一堂一对一的线下真人爱情课呢!

老大叔以长者的身份和曼迪说完临别赠言(那是曼迪之前最想得到的父爱认可),独自离开。

看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曼迪意识到,自己内心有什么发生了变化,也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因此她大声喊道:“等等!

”影像戛然而止。

此时,没有疑问了,不论结局如何,这确凿无疑开始成为一个爱情故事。

07:她自己就是一个世界第七个故事更接近新的现实问题,试图探寻新的答案。

看起来是这样。

其实,这个故事是在追溯比其他所有故事都更古老的话题,它直接叩问人类起源和人性本身。

猩猩是一个空间参照物,是与我们平行的物种,正如第二个故事所体现的。

但在这一集中,猩猩也是一个时间参照物,它暗示人类的过去。

穿插其间的猩猩纪录片只是喜剧手法吗?

并不止于此,它在铺垫和暗示一个命题:人类的天性是什么?

我们慢慢说。

什么叫天性,归结到人类社会,这个问题就可以这样来问:我们天生就有父爱和母爱吗?

我们天生就是城市定居者吗?

我们的世界能否容纳他人?

然后我们再来细看,其实从一开始创作者(约翰·卡尼)就在一点一点陈述这个命题。

一对同性恋情侣——托宾和安迪在家,安迪在客厅看完猩猩生子的纪录片,感动得母性大发。

而托宾呢?

他对养育后代一事没有显示出任何兴趣。

这个细节就说明,人类是否天生具备父母之爱,答案是不确定的。

但是既然安迪渴望养育一个孩子,他们也就走上了领养之路。

然后他们被推荐给了一个非比寻常的孕妈卡拉。

卡拉是一个流浪者,但显然这里需要特别说明,她不是被逼无奈,只能流落街头,而是她骨子里就是一个迁徙者(在现代社会也许应该说是一个旅行者)。

她说了很多相关的细节,说孩子的父亲是一个街上遇见的好人,但是他们不合适,因为对方是一个想要安定下来的人,而她不是。

她说待在房子里会令她恐惧症发作,她将房屋、汽车和手机都视为人类自设的陷阱。

她向往在路上的生活,谈起从一座城市旅行到另一座城市的事,才会令她双眼放光,精神抖擞。

基本上,她就是一个反对现代生活的人,她身上似乎体现着人类的返祖现象,因为很多科学研究表明一开始人类并非定居者。

旅行好比是亲身感受着这个世界的一草一木,和远古人类是相似的,这与在屏幕上浏览世界的现代人类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是卡拉旅行的精神动因,但她说不清为什么自己会这样认为,也许这正说明,人类的基因中是有迁徙的本性的。

她的很多体态比如抓耳、缩颈可能也是有意设置的动作语言吧(虽然也可能仅仅是因为她没洗澡)。

她看准了托宾和安迪是一对好父母,干脆利落地答应将自己的孩子交给他们抚养,根本不在乎什么法律程序,文书工作。

看起来,她对养育后代是没有什么向往的。

但是真的如此吗?

不必急于锚定一个绝对的答案。

不过有意思的一个细节是,卡拉养了一条狗,对那条狗非常关怀。

接着视角又转向了托宾和安迪的二人世界,我们可以看出,托宾对领养孩子这件事还是很犹豫的,正如开头显示的那样,他没有做父母的冲动,他同意领养是为了安迪的心愿。

但是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他们也养了一条狗,而且不想做父亲的托宾对捡狗便便这件事投以饱满的热情。

所以意识到了吧,这两条狗的出现并非随意点缀的道具而已。

之后的情节是,卡拉离预产期还有八周,她理所当然地住进了两位男主角的家中。

托宾对此很反感,他显然不愿意自己和安迪的二人世界被侵扰。

之后发生了一件对目前的人类总体来说还有点滑稽的事情,托宾家的小狗被卡拉的大狗给弄得怀孕了,托宾的态度是要给小狗流产。

这个情节也可看出托宾其实没有做好准备要迎接一个新生儿降临到自己的世界。

之后很快就发生了令托宾更不愉快的事,卡拉将街上的男人带到了房子里面,托宾情绪失控,和卡拉大吵了一架。

他将自己的不满通通宣泄出来,卡拉这才知道托宾同意她住下,是在容忍她,而非接纳她。

托宾根本适应不了安迪之外的人闯入自己的生活,卡拉狠狠撕破了托宾这层造作的自我防护(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啊),她斥责托宾根本不在乎除自己之外的其他人。

但是反过来,托宾也狠狠地刺伤了卡拉,他抨击卡拉同样与人际脱节,活在自己的世界,连自己的孩子都养不了。

这个时候,我们就看到了托宾和卡拉共同构建的一个命题:我们的世界能够容纳其他人吗?

我们真的想要其他人存在于自己的世界吗?

我们是不是生而自私的?

我们真的关心别人吗?

我们真的渴望做父母养孩子吗?

我们是不是注定孤独的?

——这些都是可以进而引申的问题。

也许在叩问自己的时候,你已经感到有点自我怀疑式的悲观了。

但是我们还是不妨在剧中寻找可能的答案。

卡拉和托宾这两个人看起来都是在自己的世界自成一体之人,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他们无法容纳他人呢?

OK,除了关于养狗的细节以外,还有更多与他们的外在相抵触的细节。

根据第八集的混剪细节,卡拉在走进托宾家门之前是很犹豫的,她担心托宾和安迪不能给自己的孩子长久的关爱;在公园看到一帮玩乐团卖艺的小孩子时,可是给了一个推到脸上的近景镜头,卡拉一脸感动。

这些细节难道没有表明,卡拉其实是有母性的吗?

而托宾这个人在生活中对人分明是多么温和。

卡拉被他刺伤了出走之后,托宾转眼就后悔了,非常焦急地寻找她。

这不正表明,托宾对卡拉是非常在乎的吗?

之后在医院生产的那出戏,托宾和卡拉面对新生命诞生时那样的喜悦和动情,更是彻底推翻了两人之前留下的隔绝、自我的形象。

你知道吗?

说到底,那些抽象的概念有时候很误导人,它们根本定义不了我们人类,因为人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存在,我们生活在微观世界的无数细节之中,我们生活在日复一日与千百人无数照面的瞬间之中,我们生活在你来我往你言我语的无数交流之中。

人并非非此即彼的单向者,我们是多面的,是交互的,是发散着无限可能的。

我们怎么可能是封闭自私的?

我们怎么可能是任意开敞的?

这都不是我们,这也都是我们。

因为,我们就是人啊,无法定义的人啊!

托宾和卡拉这两个从任何方面都表现得迥然不同的人类,都能够达成和解,都能够理解对方、认可对方、接纳对方,成为好朋友,那么这个故事给出的答案和祝愿都已经很清楚了。

无论我们有多大的差异——就像卡拉和托宾——他们一个像原始人,一个是现代人——我们都能容纳彼此的。

08:越是临近终点,马拉松变得越是甜蜜第八个故事讲的是人生黄昏时的恋情和老年人失去伴侣后如何面对余生。

故事一开始老太太就显得无精打采,因为她刚刚失去了爱人,接下来她要去参加一场追思会。

穿插叙事将这段恋情徐徐展开,很简单,很纯粹,很安定。

两个老人是在跑马拉松的时候认识的,老大爷在六年前丧妻,失去了长达三十六年的婚姻和最爱的人。

而且老大爷身体也不太好,跑马拉松掉到最后一名也不稀奇。

但老太太爱上了老大爷,并乐意放慢自己的脚步,适应他的节奏,这逐渐打开了老大爷的心扉,两人慢慢走在了一起。

再后来,老大爷去世了,老太太还不知道自己接下来如何度过。

马拉松在这个故事中是对人生的比喻,人生就如一场马拉松,有的人可能老了才遇到一起奔跑的伙伴。

失去伙伴后发现,接下来还有漫长的跑道需要自己独自征服呢。

怎么办呢?

站在马路的一端,望向马路的另一端,老太太知道了答案,她的脸上浮现笑容,缓缓迈开步伐,接着之前的里程,带着对逝者的怀念,继续跑了起来。

因为那个人,他会在终点等着你的啊。

这个故事短小到给人感觉没有展开,你可以不喜欢它。

但我认为故事背后的概念是重要的,因为这八个故事是一体的,它们是一副组曲的不同乐章,共同响应着“爱”的大命题。

这一集后半段借着一场午后的急雨,利用镜头语言将八个故事的主角串联在同一条时间线之中,留恋式地全景展览纽约这座城市缤纷多彩的爱与情。

此时,我们恍然梦觉,像看了一部大电影一样感动。

这时,我们还想不到这散文小品式的八个故事要说的是哪句话吗?

——爱,构成了纽约(城市)。

相信吧,当你漫步在街上,无数好事正发生。

三、总说从剧名来看,讲的是现代社会的爱与情。

我无法代表他人言说自己的感受,我只能说我感觉,很多现代人对爱这件事是感到失落的。

你打开新闻,看到的热点就是:哪对明星情侣恩爱多年却在撕*分家产,某某男明星好男人人设崩塌被曝出轨,谁谁艺人私生活混乱堪称渣男。

性侵、强奸、外遇、包养、潜规则、相亲、催婚、大男子主义、性别仇视、恐同,许多负面能量如同无休无止的浪潮滚滚而来。

更为致命的是,私人内心爱情价值观的嬗变。

你发觉你幼稚懵懂之时自我否定的那份情愫,现在看起来倒像是最接近爱的玩意儿了。

你可能每次恋爱都伤痕累累,至今无依无着。

你觉得遇到一个互相喜欢而且心意相通的人真是太TM难了。

你发现自己好像失去爱的感觉,爱的能力,陷入彻底的自我怀疑了。

那么,看起来,现代爱情给人的感觉,是越来越差劲了。

那么是这样吗?

不,这些毕竟还是太片面了,真情在任何年代都是不会缺席的,于是这八个通通无比平凡却个个堪称经典的当代情感范式出现在了你我面前,它们覆盖了爱的不同面向,给所有人以爱的勇气和希望,告诉我们,现代情感,也是可以这样的!

最后还想聊几句,这部剧的一个内在性格。

也许你会觉察到这些故事中都掺杂着一些似乎从前的时光才有的旧元素。

第一集英国贵族府邸老管家般的酒店门房;第二集女记者在前通讯时代错过17年的爱情;第三集躁郁症女主不上tinder上老式约会网站;第六集润物无声的老少恋;第七集旅行者卡拉身上的返祖现象;第八集人生暮年的黄昏恋。

所以——这部剧讲的只是现代爱情吗?

这分明是对一生只爱一个人的旧时风情的追慕、钩沉与垂祷,对此情可待成追忆的往日情怀的缱绻、纪念与铭刻。

这还只是爱情吗?

这分明是更广义的LOVE,爱是包罗万象、生生不息的。

现代爱情应该是什么样子?

应该像我们片面所见、片面所知、片面所感的样子吗?

这里分明留下了珍贵的标本,告诉我们,现代之爱有着更丰富多元的层次和面貌。

(阅读深入剧评,请关注公众号:段雪生)(如果觉得本文有所帮助,就请你轻轻点个赞吧!

《摩登情爱第一季》短评

很热血的群像剧

8分钟前
  • 豆友gqsa3gdLgg
  • 力荐

挺不错的,剧情紧凑节奏比较快,人物形象刻画也很立体,张康乐一人分饰两角很厉害👏🏻

10分钟前
  • 小猫这么可爱
  • 推荐

剧情还蛮有意思,节奏也很快,小成本剧大家演技却都很好很自然,本来是去支持乐乐,但意外很不错

12分钟前
  • 豆友5584636624
  • 力荐

💙💙《长风少年词》双角切换!@张康乐_ 饰昆吾/鄂瞬,少年锋芒破迷局!💙💙 #张康乐长风少年词#💙#张康乐鄂瞬昆吾#

17分钟前
  • 微信用户
  • 力荐

本来不抱希望的,居然看了之后发现意外的好看,不倍速不跳过,节奏也很好,让人有想追下去的欲望

21分钟前
  • 萨斯沃
  • 力荐

比想象得好很多,没有白花花大滤镜,也都是实景,男主演技不错,不愧是童星。少年演这种剧才有群像的热血,剧情节奏也还可以,就是全剧好像都是配音

22分钟前
  • rran
  • 推荐

少年跳跳系热血群像番

27分钟前
  • 周日小猫
  • 力荐

意料之外的好看 节奏挺快 主线也清晰 群像应该不会差

30分钟前
  • Q
  • 力荐

很不错的热血群像剧,剧情流畅不拖沓

32分钟前
  • 豆芽
  • 力荐

完全不无聊,特别好看!!剧情也很紧凑!主演也都个性鲜明,而且都没有故意设计不必要的冲突,很好的群像剧,比如在有些人没有底气时大家都是鼓励支持,没有硬挑刺说风凉话的人。大家斗兽时候也都没人拖后腿,四个人都挺讲义气。这部剧逻辑也不错,质感很好!尤其是病弱的鄂瞬出场时候,真的好贵气。不愧是世子。四个少年都挺有少年感,崇义彪虽然对昆吾下重手,但也让人讨厌不起来,毕竟斗兽时候他也很勇敢,没有刻意炫耀,该听课也会认真听课。男主江闻奂也是很好,非常正义,气质也很贴角色,演员演技不错。张康乐演的昆吾,小表情真的很可爱,让人欲罢不能,经常想拉进度条反复品他的表情,演员眼神戏真的很好!眼睛亮亮的,很干净很纯粹,眼里带笑时候的少年感特别打动人。这部剧真的很好。真正值得的人会越来越好。恶意打低分的只会一路走坏。

33分钟前
  • 笨笨不笨
  • 力荐

沾上疯神会倒霉知豆不

34分钟前
  • 蓝色姜饼人
  • 很差

在《长风少年词》中,张康乐的演技着实惊艳,令人眼前一亮。他一人分饰鄂瞬与世子昆吾两角,精准地抓住了各自的特质,在一些情绪爆发的关键情节里,他的表演更是极具感染力。

37分钟前
  • 7
  • 推荐

最喜欢看热血群像剧,虽然装扮有点普通,但是剧情很有意思,第一次看这种古装热血剧,每天都会准点看的!

41分钟前
  • 你不懂
  • 力荐

很有意思的群像戏,节奏流畅不拖沓,目前出场的角色特质鲜明,有记忆点,剧情进度也快,没有水时长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期待接下来的发展

46分钟前
  • momo
  • 力荐

节奏和打戏还不错,19岁的张康乐好看到难以置信……

49分钟前
  • IC
  • 推荐

挺好看的,剧情幽默诙谐节奏也很快,当个下饭剧很不错

53分钟前
  • 甜甜der
  • 推荐

青春5分 热血5分 群像5分 置景、音乐、恋爱情节少 很好4分演技3.5分,有些青涩 特效2.5分,几年前的积压剧可以理解可以看,不用倍速,推荐!!

56分钟前
  • 刘红
  • 推荐

看得出来是积压剧,妆造和现在流行的完全不一样。但看了三集还是可以追一下的,剧情有钩子,主角演的也过关,好奇鄂瞬和昆吾身上的谜团揭秘

58分钟前
  • 幸运眼镜兔
  • 推荐

挺好看的 热血搞笑

59分钟前
  • 豆友NtIBYTBOzQ
  • 推荐

好久没见过的少年热血群像剧了,节奏很合适,不会拖沓,很期待下面的剧情,鄂瞬和昆吾的设定也很新颖,完全意想不到的发展,演员一人分饰两角,但是丝毫不会同质化,能很轻易的区分。而且画风不沉闷,有一些喜剧色彩在里面,看的很轻松。

1小时前
  • Charlotte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