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生命不息

Life After Life,生生世世

主演:托马辛·麦肯齐,茜安·克利福德,莱丝利·曼维尔,詹姆斯·麦卡德尔,杰西卡·布朗·芬德利,伊斯拉·约翰斯顿,伊丽莎·赖利,杰西卡·海因斯,肖恩·德兰尼,哈

类型:电视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22

《生命不息》剧照

生命不息 剧照 NO.1生命不息 剧照 NO.2生命不息 剧照 NO.3生命不息 剧照 NO.4生命不息 剧照 NO.5生命不息 剧照 NO.6生命不息 剧照 NO.13生命不息 剧照 NO.14生命不息 剧照 NO.15生命不息 剧照 NO.16生命不息 剧照 NO.17生命不息 剧照 NO.18生命不息 剧照 NO.19生命不息 剧照 NO.20

《生命不息》剧情介绍

生命不息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剧改编自Kate Atkinson在2013年获得科斯塔奖的同名小说。 故事讲述Sylvie和Hugh的女儿Ursula Todd,出生在1910年的一个夜晚,可她还没呼吸到第一口空气就去世了。在同一个夜晚,她获得重生并幸存了下来。Ursula发现自己一遍又一遍地在不同环境中生活并死去,然后又重新出生在这个世界上,过上全新的生活。 Ursula在每一段新生活中努力寻找着正确的前进方向。她度过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段关键时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一场与希特勒的邂逅,以及诸多重大的人生事件。但Ursula如此迫切地需要活下去的原因是什么? 完美人生是能拥有的吗?历史的进程能被改变吗?Ursula能拯救世界吗?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终极尖兵猫狗大战3:爪爪集结!夜间法庭第一季沉默的海湾大叔喜欢可爱小玩意爱情治疗师信任真爱下一位第二季黑鸦前传爆肝工程师的异世界狂想曲我的怪人父母超验骇客休假日的坏人先生我太受欢迎了该怎么办魔道天师:幽冥黄泉花生酱猎鹰燃烧女子的肖像巨塔杀机美丽男孩起跳骗子无法超度的她喂,我是你的微糖男友文学处女NEWGAME!OVA:因为我还是第一次参加社员旅行...金色茧房林中生物梦想城傲骨贤妻第一季恋爱的发现

《生命不息》长篇影评

 1 ) Life After Life(书推;也涉及剧透吧)

发现评论区这边竟然没有人,让我这种没有水平的家伙占了沙发着实不好意思。

2013年我还在上初中的时候,第一次开始读国外小说,首先是泽文的《岛上书店》和伍绮诗的《无声告白》,后来闲暇时候就在京东上闲逛,淘了很多好书,两部《生命不息》给我的感动直到现在都令我十分难忘。

第一部《生命不息》讲的主要是女主厄苏拉在刚一出生时就死于脐带绕颈、但她并没有因此彻底死去,而是拥有了第二次生命,在这一次生命中,医生从暴风雪中赶来扭转了厄苏拉将会死于脐带绕颈的命运——此后,每当厄苏拉因为生命中的某个错误而死去,她都能拥有一次改变错误、延续生命的机会,在书中,有形容过厄苏拉在迎接死亡时“是巨大的蝙蝠翅膀将她包裹起来”,而后,她就会醒于暴风雪之夜。

拥有这种能力的厄苏拉可以一次一次将自己从错误的泥潭中拯救出来,她甚至试图扭转第二次世界大战,暗杀希特勒。

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以她的眼睛去见证人生一种又一种不同的可能性,厄苏拉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借由自己的选择影响周围人的决定,使他们的命运也能够得到改变。

第二部《生命不息》主要是以厄苏拉的弟弟泰迪为主角,读过厄苏拉的故事的人都知道弟弟泰迪并没有厄苏拉那般可以延续生命的能力,但我私以为这本书没有站在厄苏拉那样的超能力者的角度、而是选择了泰迪,一个普通的将会死于战争的男孩的角度,以如果没有战争他的人生将会如何为线索。

泰迪的人生并不完美,而如果没有战争,他也将会品尝普通人的苦辣辛酸,更容易使人共情,特别是在读到小说的结局时,作者对剧情的处理方式已经完全可以用“震撼人心”和“神来一笔”来形容,真的非常推荐大家阅读。

甚至在某些程度上,我认为第二本书的意义要远高于第一本书。

另外就是,当年我看到《生命不息》要改编为剧,结果等了三四年无果就以为被鸽了,很庆幸还是出剧了,虽然我当时读原著脑补的厄苏拉的脸是阿曼达的模样ww但没关系,剧版的女演员我也很喜欢。

我还发现,在我读大学之前,特别是初中和高中阶段,阅读的小说是很多的,可自从升入大学,四年来我真正读完的小说只有“那不勒斯四部曲”,令人感慨,现在就要毕业了,我希望我能在读研期间捡起读书的习惯,把自己的生活节奏放慢一些。

我写的这堆东西,称不上影评,但就是很想跟大家分享,欢迎大家抨击和评论,而且年代久远了,我对书中的一些理解可能也因为当时认知水平太低而不到位,也希望大家不要因为我的拙见生气,这也是我在豆瓣的第一条长评,只希望能跟大家推荐一下这两本书,毕竟,原作真的太冷门了,这样的佳作,冷门是很可惜的吖🥲————————————————————已经看完四集了,尽管已经早就知道剧情走向,但还是震撼。

我感觉大多数人可能并不喜欢这种没头没脑的讲述方式,一次又一次重复人生,全剧看下来也没有能够掐中人要害的爽点,但我可能就是更加偏向于这种婉婉道来的节奏吧,这种故事往往更加能够使我感动——关于命运的思考,有两类结构,一种是关于轮回与循环,就像本剧,另一种则是平行结构,不同人在相同时空或不同时空的命运走向会有令人惊讶的重叠和相互影响,这种结构我最先接触到的是《时时刻刻》,两种结构融合之作的代表在我而言是我心中的神作《云图》,只要是碰上这种题材我必然是不顾评分,要自己亲眼看的。

我也知道大家或许会对我的选择感到不屑,但我真的好喜欢这样的讲述方式所以对不起啦🤣🤣🤣🤣而且,我没有想到,本剧饰演Jurgen的演员竟然是德剧《暗黑》里的约拿,真的太喜欢这个演员了🤣🤣🤣🤣戳中了我对德国男孩所有的幻想,清一色实力派演员,千万要亲眼一看呀。

另外在这里,我还是想要借这部剧来谈一谈厄苏拉的弟弟泰迪的故事。

我还是很期待BBC能够继续将讲述泰迪故事的《生命不息:归来》搬上荧幕的,在这一部的故事中,泰迪将成为主角,以自己的双眼去探索人生,褪去了厄苏拉的奇怪能力后,泰迪的故事会显得更加的“平缓”和“无聊”,我认为作者是在借由让读者在阅读中经历一遍泰迪枯燥且平凡的人生,才将故事的立意在结尾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本名叫《斯通纳》的书,一本书就是一个人的人生,将书捧在手中,也是将作者笔下主角平淡的人生捧在手中,而从那令人唏嘘的人生中又能窥见自己的缩影,于是实则是将读者自己人生的一种可能捧在手中,也非常推荐有能够感受类似乐趣的大家阅读。

 2 ) I'll do it all again just to see Ursula to take her first steps

"I'll do it all again just to see Ursula to take her first steps." "I'm here to rescue my sister. Release her at once." 爸爸和Teddy简直就是Ursula生命中天使般的存在。

感恩在2023的开头就看了一部这么棒的剧。

虽然看完有点致郁。

短短的4集呈现了历史的厚重---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西班牙流感…Ursula在一次重生之后能勇敢地说不,奋发读书进入牛津,在发现与德国男友价值观不同时毅然离开,考公务员,整个人都发着光。

果然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靠山,别靠近男人,不然会变得不幸。

这个设定有点像游戏,又有点像不同女性的人生。

作为女性应该如何度过这一生?

如果可以轮回能活出更好的自己吗?

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在无数次的重生中,Ursula经历了2次意外早夭,2次感染流感死亡,3次因战争死亡,1次被家暴致死,1次寿终正寝,还有1次因刺杀希特勒而牺牲...这无数次的轮回似乎在寻找一个终极答案,但直到故事结束也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答案大概就是,珍惜当下,无论怎样,都不可能有完整的人生。

废墟中的孔雀代表着绽放和泯灭,这一世Ursula却选择了和女儿一起安乐死,这似乎意味着只要社会结构不发生变化,战争依旧,男权依旧,女性的生存永远危机重重。

女性必须拥有完整的人格和独立思考的智慧,直到最终成为她自己。

Ursula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不幸的吧。

生命中有死亡,也有人性温情的时刻。

爸爸如同社会中的精英分子,永远充满了宽容与爱。

妈妈是极其普通的女性,也是广大女性的缩影(通过婚姻获得体面生活)吧。

早早结婚,依附于另一半生存,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家庭,奉献给了孩子,唯独没有给自己,晚年有孩子在身边,她不愿意重生也很正常。

"That’s the nice thing about time, isn’t it? The more it moves forward, the better this silly old world gets, especially for us girls." 也许每个家庭都有姑姑一样的存在吧。

她们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可能年轻的时候吃了很多亏,但是她们独立自主,充满爱心,自信洒脱,敢爱敢恨,会享受生活活在当下。

她们就是晚辈悲凄生命中的光(PS:唐顿三小姐果然是独立女性代表)。

姑姑代表的是当下,是洒脱不羁,是Ursula渴望成为的样子。

在一个中产家庭,5个孩子的差别还是蛮大的。

Teddy从小就有母亲满满的不加掩饰的爱,如同天使一般的存在,类似社会中的好人,这样的人可能只有少数部分吧。

Jimmy和Pamela是家里不受重视的小孩,类似社会中比较边缘的人吧。

小时候有个小姐妹也挺好的。

Ursula堕胎后回家连Pamela都能察觉出异样,可是妈妈却一点都不理解Ursula,挺令人难过的。

姐姐的人生似乎也是一种如妈妈一般循规蹈矩的人生吧。

Maurice无疑是最讨厌的存在了(恶魔在人间),自我为中心,歧视女性,Ursula小时候差点被他用树叶子闷死了,后来又因为他的渣男同学Ursula早孕堕胎最后遇到家暴男被家暴致死。

可是这样的人却进入牛津大学而且在政府单位身居要职。

在Ursula的每一次轮回中Maurice都安然无恙,这说明在战争的大环境下,即使有重生大法,有些人的命运是无法改变的,在男权社会的体制下,男性群体中美好的部分总会消逝,只有恶的部分最终能掌握大权。

"What she feels is what she feels." "Become such as you are, having learned what that is. "医生真的是智者一般的存在。

Ursula在经历家暴男之后疗愈时尽情跳舞那一段太美好了,大概是她那不幸的一世里唯一畅快淋漓地活了一次吧。

生命是如此脆弱,很容易便可以被夺走。

生命又是如此坚强,即便注定死亡,却也勇敢活着。

 3 ) 一个女性要死去多少次,再重生多少次,才能避开所有伤害

"一个女性要死去多少次,再重生多少次,才能避开所有伤害"被这句话吸引来的,我以为这部剧会给我一个答案,原来没有,到结局也没有。

或许是导演玩的一个套路,因为就跟现实一样,找不到一个完美答案。

无论重来多少次,无论做多少次改变都微乎其微,因为世界还是那个世界。

女性的弱势、对女性的偏见、男人的傲慢,永远存在,当然世界在变好,和五十年前比,和五百年前比…剧的标签让我以为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独立的故事,从看第一集开始我就在期待结局,女主孤独终老但有智慧有钱有颜值(我能想到的最好结局),然后剧狠狠打了我一巴掌。

含糊的甩了句:“没有过去和未来,只有现在。

”只能把现在做好?

把握现在?

是这个意思吗?

女主和女儿一起服药赴死时,我意识到,战争是残酷的,对女人来说更是噩梦。

人不是天生就坚强的,是你遇到一件件糟糕事,而你勇敢的跨过它,才积累起来的自信坚强起来的。

 4 ) 展开答案

永恒轮回,想起昆德拉的“只活一次,就像从未活过”。

昆德拉书里提到尼采,这部剧也是以此为思想写的。

一次又一次的轮回,唤人沉思且意味不明。

女主认为自己恨这里,自己可以重来并且改变一切,而医生说,“世界有它自己的命运”。

女主成长过程中,那些因为自己选择错误而导致的糟糕结局,都能够通过记忆残留而规避。

她可以通过提前预判,选择自力更生,成为独立冷静的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去避免前面的大部分“成长的灾难”。

但那些因为大环境而引发的灾难,似乎就很难再通过自己的选择去改变了。

即使她在后来直接去德国杀掉了希特勒(不好说这是不是最好的结局),但这个世界就再也没有她了,不知道这到底属不属于“善终”的一种。

虽然影片最后还是借医生之口说出“热爱生命”这个熟悉的答案,但似乎也找不出更好的答案了。

即使答案很简单,跟随着女主前面一次又一次的挣扎,提心吊胆地担心女主会随时死去,以及她带着残存的记忆不断地挣扎求生,又不断地被困住,“像做项目一样,永远感到前面有一个更大的困难在等着她,直到暮年之际都还无法放松”,这样以后,“热爱生命”这个答案就变得无比合理,又无比让人惆怅。

很喜欢姑姑(这个演员总是演些离经叛道的角色)。

想起姑姑说,再来一次,她要当个特工,要当个落难的保加利亚公主的狂热的追求者。

这听上去就像她已经做过的事。

有人说这部剧就是infj的一生,要相信自己的直觉。

很有道理。

某种游离,预知,焦虑而带点神经质,深沉而充满哲思的感觉。

这部剧的配色、配乐,剧情,女主的长相,她的暗栗色长发,在我看来都很infj。

因为各种感觉而好爱这部剧。

 5 ) 重启后修复bug

每个观众看这部剧都在寻找修复或者避免bug的方法,这就是一种重生。

实际上我们经常使用这种重生方法,通过看电影、阅读小说、历史、网络等非常丰富的手段观察反思他人的人生经验教训,从而给自己的人生提供参考。

如果这位观众是一位父亲或者母亲,那么他或她更会带入剧中父亲或者母亲的形象,思考如果是自己该如何帮助自己的孩子度过人生难关。

乌苏拉的家境不错,父亲是银行家,母亲本分靠谱,乌苏拉不用做女佣,也不用为学费发愁。

除了战争、疾病、意外这些不可抗力之外,对一个女人来说,最大的伤害竟然是男人。

有太多女人因为男人而死,《悲惨世界》的芳汀、《安娜卡列宁娜》、包法利夫人,性与婚姻几乎是决定女性命运的事情。

乌苏拉被丈夫打死后重生回来修复的bug非常简单,就是被美国大学生强吻后扇了他一巴掌,这一巴掌也同样删去了给她人生带来巨大伤害的被性侵行为。

如同蝴蝶振翅引发了剧情彻底的转变,没有酗酒,也没有遇到上次的家暴男。

乌苏拉不再认为美国大学生的强吻是自己有吸引力的展现,而是作为一名自尊的女性对冒犯的反抗。

(包括后来揭发猥琐男)乌苏拉主动跟男权大哥学开枪,并对他的讽刺正面回应。

德国男朋友尊重、爱她,但当她看到德男是非不分、冷漠纵容残暴时,直接逃回家。

因为火车工听不懂她随口说的诗,pass他。

乌苏拉对待男人的态度由客体向主体变化,男人和婚姻不再是她的全部,自己不再是男人的菟丝花。

《日出让悲伤终结》,大提琴家的大女儿如果重开,定能摆脱宫廷乐师这个渣男。

包法利夫人若是重开,估计会把那两个男人玩弄于股掌。

安娜不会被渣男诱惑离开自己的丈夫,芳汀好好赚钱发家致富,茶花女把肺病治好谈恋爱什么的不重要,苔丝不要去吃那颗草莓,市长夫人哪怕和于连玩一玩不要真搞爱情。

vila。

最后感谢男作家给我珍贵的人生教诲。

 6 ) Life after Life

花两天追完太喜欢这种女性视角的英剧了!

徐徐展开,娓娓道来 阐述一个女孩一生的各种可能主角Ursula是一个只要死亡就会重新开篇的设定,她的每一次重生都在进步,潜意识规避之前犯下的错误,不失为一个爽剧。

当我以为终于交代完从孩童到女性的成长经历,躲避掉遇人不淑的遭遇,后面篇章要迎来完美爱情的时候,狭隘了!

是我狭隘了编剧格局如此之大,让观众潜移默化感受到爱情只是一个女孩的人生点缀,一个女性的前提是一个人,一个人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为何说到女就只拘泥于情爱?

甚至重生到后期如同众多老登剧情,找个lover一时欢愉只为激情 或填补心理满足,哈哈无比喜欢英剧中这点黑色幽默这里交代下主角时代背景 ,父亲经历了一战,Ursula长大成人正好经历二战时期中后期篇章开始,Ursula每次重生都选择了成为一位独立女性,在那个时代认知中是多么稀有而少见,但经历过一次又一次错误后她做了她觉得最正确的决定!

我觉得这可以做为那个时代女性意识抬头的标杆。

全剧完全女性视角甚至在她某一次遇到真爱结婚生娃最后带着女儿躲避战乱的剧情里也没有多少男性戏份。

当我想着要怎么结束这个故事的时候,剧情最后又上了一个台阶。

自身的错误可以规避,世界的进程却无法在重生中改变。

历史的书写并不能因此翻篇,女主多次重生也没有挽回最爱的弟弟战死的命运她的life after life会不会是因为没有经历完美人生的执念所以不断开启?

这个困惑我们也不得而知,全剧末尾以Ursula和年老父亲的畅谈一番后毅然跳上了开向远方的列车结束,但此时她的眉头已展开,表情已没有困惑和迷茫,已然与世界和解,无比自洽,坦然的面对自己的人生。

题外话,想到最后父亲的谈话也很有意思,Ursula是他所有孩子里最爱的一个,他说我不能忍受失去你的痛苦想想女主之前死亡这么多次 那每次父亲的痛苦都是不可名状的,那他每次的经历是否也有潜意识?

联系到之前父亲去参战,女主一家经历几次流感几次死亡也没有等来父亲的消息,而最后突破这个关卡的一次她们躲避了流感并且父亲回来了,是否这个爸爸也是无限重生??

那其他人呢?

我们正在经历的当下是否可能是我们的重生?

宇宙洪荒,历史悠长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7 ) 记录(no.1)

故事梗概:一个女性反复轮回的一遍又一遍。

感想:1、印象深刻的点是女孩16岁和医生的对话。

医生让她像正常女孩那样活着就好。

这个点让我影响深刻的原因是女孩在此之前,一直在担心、焦虑中度过。

怕被水淹死、被🐍咬死,从窗户上掉下来,死于重流感...恐惧让他担心的谁不着觉,但不会改变,她以另一种形式死了。

所以我的感受是,人终究都是要死,结局如果都是死亡,只是时间的问题,人生结局已经安排好了,那是不是可以活动轻松一点、自由一点,勇敢一点。

人生太短了。

2、女主被爱情诱拐,但换来的是,堕胎、家暴、流亡。

所以,爱情这种东西,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而不是雪中送炭的东西。

(告诫自己: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靠山)。

3、亲人永远是最关心你的人。

 8 ) 好喜欢姑姑Lizzie和姑姪情谊!

后半段推动女主人生决策的是她弟弟的死,每个人都爱弟弟泰迪,连没心没肺的权力动物哥哥也爱,泰迪为女主解围,和家暴犯丈夫斗殴,但饰演泰迪的演员实在没什么演技,加以上设定堆砌,最终成为背景板/剧情NPC一样的人物。

姑姑Lizzie不同。

她是姪女遇到困难的第一选择,是鼓励她不断学习、为自己而活的人,同时她也有自己的写作事业和多彩人生。

喜欢姑姑帮忙安排姪女堕胎时,两人交握的手;喜欢姑姑跟姪女说,你能去大学,I envy you,姪女被喜欢的人夸了,高兴溢于言表又认真作答,你自己赚钱独立自主,I admire you;

喜欢姑姑每次出场都神采奕奕,什么都无法阻止她热情洋溢,哪怕挑战传统,哪怕直面战争。

 9 ) 《生命不息》:要轮回多少次,才能过好这一生

《生命不息》(英文片名:《Life After Life》)是BBC今年四月出的一部只有四集的迷你剧,也是近期给我印象最深的一部剧。

本文涉及大量剧透,建议先看剧。

这部剧只有短短四集,主人公却死了至少十几次,大而化之来说,这是一部重生剧。

主流重生题材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土拨鼠日的无限循环流,主人公的目标就是脱离循环,最近的代表是《开端》,前几年的电影《忌日快乐》《棕榈泉》也都在小范围火过。

另一类则是带着今生的各种知识技能重活一次,片名套用模板《重返xx岁》的,基本都是这个路数,这种重生通常机会只有一次。

而《生命不息》则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一条路,借助重生这一设定,以非常写实的笔触来探寻人生的意义这一永恒主题。

故事开始于1910年的英国,此时我们的主人公厄苏拉还没有名字,确切的说此时她还是个胎儿,即将出生,然而一场大雪导致医生无法及时到达,厄苏拉出生时被脐带缠住了脖子,刚出生就死了,主人公的第一个轮回就此结束。

第一次看的时候的确被震住了,故事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然而人生不正是如此无常吗?

现在看完全剧回过头来再看这一幕,这正是给全剧定调的一幕,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重生能有什么经验可言呢?

这也正暗示了本剧不会走上传统重生剧的路,重生不是人生开挂的手段。

第二个轮回,这一次,医生及时赶到,厄苏拉顺利降生在这个大家庭,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并会在不久后迎来一个弟弟。

厄苏拉渐渐长大,然而在5岁跟家人去海边玩时,意外溺亡,此时第一集才过了不到15分钟,我大概有点明白这部剧想干什么了。

随着一次次轮回,渐渐看出了其中的一些机制,厄苏拉重生后并没有前世的记忆,只是对一些场景有着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模糊的直觉让她下意识地避开曾让她丧命的事件,却也带给她持续的不安感。

伴随着厄苏拉的成长,我们看到了人生是多么的脆弱,每一次死亡,都希望看到厄苏拉下次能多走一段,但这也意味着有新的灾难在等着她。

如果说厄苏拉生命的一次次戛然而止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无常,那么其中最令人窒息的一次轮回,则让人看到了在无常之外,社会加诸女性的又一重诅咒。

在厄苏拉情窦初开的年纪,她哥哥带着几个同学来家中做客,其中一个男孩吸引了厄苏拉的目光,而正是这个人在厄苏拉家中强行与她发生关系,由此厄苏拉开始了噩梦般的一次轮回。

意外怀孕,非法堕胎,之后放弃学业,到另一座城市找份工作独自生活,染上酒瘾,在一次偶然的相遇,她得到了一位男士的善意帮助,孤独让她渴望家庭,而这个善良的陌生人想必会是良配。

二人很快成婚,结果却发现这是个骗子兼控制狂,在一次家暴之后,厄苏拉面目全非的倒在地板上,几乎让人祈求她的死亡,快点结束这一切,重新开始吧。

每一次重生,厄苏拉的个性和处事方式都会有所改变,也时常能够避免前生的遭遇,但又会有全新的问题迎面而来。

甚至有一次,厄苏拉平平安安地活到了老年,最后寿终正寝,这应该是圆满的一生了,然而镜头一转,再次重启,看来平安无事的一生也不是我们的答案。

毕竟每一次轮回都是独一无二的,身处其中的厄苏拉也无从比对每次人生的得失,她只是不自知地反复经历这一切。

也许人生就是这样,每个人死后都会重新开始,只是我们并不知道眼下经历的一切,其实已经经历了无数次,只是偶尔会觉得某个初次经历的情景似曾相识。

《生命不息》并没有试图给出什么关于生命的终极答案,但通过这样一种戏剧化的形式,却让我们切实体会到了人生的诸多面向。

在剧中展示的最后一次轮回中,太多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也没有任何可以解决的迹象,然而厄苏拉却露出了释然的笑容,像是一种领悟、一种确认,无论多少次,我都愿意与我爱的人再次经历人生,哪怕其中的苦难丝毫不减,哪怕结局注定悲伤。

微信公众号:万物票友

 10 ) 女性的成长之旅 注定布满陷阱

“一个女性,要死去多少次,重生多少次,才能避开所有伤害”。

全剧一共4集,设定是重生轮回,从ursula不断死去重生的线索我看到了:女性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陷阱和困境多如牛毛。

(含剧透)1.男权社会下普遍的女性歧视。

ursula的哥哥和第一任丈夫就是典型的男权社会的产物,哥哥会下意识觉得女性就是学不好枪,会跟妹妹说“你这样没人敢娶你”的话,丈夫会天然认为女性的价值就在于婚姻,一结婚就把女主当保姆,而且不允许女主进书房,普信且傲慢。

2.性教育缺失下的性侵和性骚扰。

遭受熟人性侵——选择沉默——意外怀孕——堕胎——手术后死亡。

此时的ursula不仅是性教育上是完全缺失,而且被羞耻心拉扯着。

除此之外,打字培训员趁着他们蒙眼打字时将手伸进裤裆打飞机的性骚扰,女主同样在第一次遇到时保持了沉默。

(女主第二次就选择了:反抗性侵者,曝光培训员,爽!

)3.婚姻中女性消失的自我价值。

女主和在路边曾帮助过她的教授火速结婚。

其中的问题是:首先,女主出于感激和孤独匆忙进入婚姻;其次,家庭主妇的困境,在家庭中被迫做自己讨厌的饭,失去了一切爱好与活动,缺乏财政掌权连办个会员卡都被丈夫以“我已经给你买了大房子”拒绝;再者,成为了丈夫泄欲的工具人,想象一下ursula在被丈夫甩脸色后还要配合他的绝望;最后,丈夫是个家暴男,最后她也死在了丈夫的拳头下…(首先是丈夫人品不行,其次婚姻是强者的游戏,不是弱者的港湾,抱着躺平目标进入婚姻的,就是一场巨大的豪赌)4.亘古不变的“贞节牌坊”。

母亲在得知ursula堕胎后更在意堕胎带来的坏名声,而不是她孱弱的身体,以及遭遇性侵的心理阴影。

别说母亲了,就连她自己,也不敢找那男的要个说法,也不敢把事情闹大。

总结:女性在成长过程中真的有太多陷阱,这是这部电影给到我的共鸣之处。

当然,这部电影不是纯讲这一点呢,里面我有很多关于家庭,关于生命的探讨,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生命不息》短评

多重可能中的人生阶段

9分钟前
  • 垣原阵
  • 还行

what if …

11分钟前
  • 追问流星
  • 还行

7/10,后两集比前面好,等一个原声专

13分钟前
  • 树莓雪芭
  • 推荐

谁不想有一个Izzie这样的小姑呢。“哪怕是为了再看一次看小熊蹒跚学步,我也愿意再来一次”对哲学和心理学的讨论拔高了立意,活着的意义就是活在当下。淡淡的,像做了一个心灵马杀鸡。

14分钟前
  • momo
  • 推荐

What if, Love you;即使重生后没有记忆,但每一次的走向都不一样,无法改变死亡,只有坦然接受;我会希望我的人生存在遗憾,这样至少还有一点点活下去的动力。

16分钟前
  • 夏沐
  • 推荐

堆叠平庸的故事不能变成一个好故事啊。

20分钟前
  • 黄小米
  • 较差

最喜欢的角色一定是爸爸,从头到尾都是一个温暖少话的小老头。Ursula life after life但是从没有交待被她left behind的家人,每次听爸爸喊little bear想起没有女儿的爸爸都会心碎一次(所以说小说还是得早点看,再不看就会被拍成电视剧

25分钟前
  • Fan要坚强
  • 推荐

轮回Again and again,对女主来说不断修正人生的各种意外,有时候也是痛苦的。开放式结局。

29分钟前
  • 白亦桃
  • 力荐

Ursula前期的死亡体现的是种种难以规避的意外;中期预示着女性所处的一个个困境;后期尽管绕过了前些,却仍困于更大的结构性压迫以及几乎无法对抗的战争。在如疾病和战争的大叙事中,Ursula反复的死亡似乎代表着那时因此丧命的人们之多,成百上千,数以万计,甚至更多。唉,女性成长至此早已死过千万回。

34分钟前
  • iamcharlotte
  • 力荐

一开始我在开玩笑想,这不得杀了元首才能出轮回啊,结果还真鲨了,并且竟然又轮了一次。。。一开始以为是重生爽剧的我真是肤浅了。。。

38分钟前
  • 镜中猫|51neko
  • 推荐

你不会因为强奸而死,也不会因为家暴而死,生命并非如此脆弱。但你会被脐带绕颈、溺水而亡、被流弹击中,生命如此脆弱。如何才算死得其所?甚至不是阻止这场浩劫。因为你只是一个从来不知道世界是什么的小女孩。或许你还记得,尽管你知道世界是残酷的,你依然义无反顾地爱人(虽然每个心动对象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42分钟前
  • 云尔
  • 还行

看样子日剧重启人生是大幅借鉴了这本小说。但是那个故事更充满人情味。而这部剧充斥着女权主义。女主的悲剧是明确的。我不能共情的点并不是女权,而是为什么女主每一次轮回的结果都是为了男人。如果她知道男人是悲剧的根源的话。。。也许是小说作者世界观的局限性罢了。这部剧拍得也不好,每次轮回的方式都很模糊草率。对了。旁白是败笔。

46分钟前
  • 五月
  • 还行

为什么每次重生还是要不停地恋爱结婚呢?女主的不幸就是从沾男开始的,还无数次重生只为了拯救弟弟。

51分钟前
  • Momo
  • 较差

同样是重生,土拨鼠真是太便宜男人了。

53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平平无奇 没啥惊喜

55分钟前
  • 很差

没看明白。女主每一次重生,都没有带着上一世的记忆,而且当关键节点要来临时,就会做梦,也太无力了,基本上无法修正,因此与其说是重生,更像是事情发展的不同可能性。那么,原本就没有什么结束重复的出口,最后一次人生就是女主真实的人生。

59分钟前
  • 光影繁碎
  • 还行

BBC拍剧真的审美好好,这摄影,太美了。我最喜欢她在海边老到去世的那一世,很完美,世界不是我们能改变的,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依我这个清醒程度和躲避风险的意识应该是活了很久了哈哈哈。就是太爱男了

1小时前
  • 实在没意思
  • 还行

这部剧和《轮回派对》一起毁掉了我从《土拨鼠之日》到《领袖水准》以来积累的对循环片的一切美好印象。

1小时前
  • 朱七
  • 较差

太短,又太含蓄

1小时前
  • pissoff
  • 还行

人生要是可以不断重来 不断纠错 就好了。

1小时前
  • 你看我打不打你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