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演技和摄影,二流的剧本,良好的蝙蝠侠系列衍生片。
剧作整体的基调和新蝙蝠侠很接近,虽然蝙蝠侠本人以及相关元素没有怎么出镜🤦♀️。
Sofia和oz的演技都是一流,尤其是Sofia精神病院和oz最后几集和母亲的对峙。
剧情整体逻辑是自洽的,就是最后几集“反派”的智商和武力都有点弱。
之所以给“反派”加了双引号,是因为其实主人公oz才是最大的反派:从小到大,他一直都是自私自利,一门心思往上爬的角色。
可能也是因为他对自己的亲人够狠(母亲&vic),以及有一定的演说技巧,最终才从一个小混混当上了哥谭黑帮的枭雄。
与之相比,Falcone的手腕就高明的多,懂得拉拢人心,官商勾结,控制媒体。
当然应该凶狠的时候,Falcone无论是对待老婆情人,还对给寄厚望的接班人女人Sofia也是铁石心肠。
8集里的大部分内容比较平淡,但是也有几集非常出彩,比如最后一集的雷克斯的前后呼应与高潮结尾,Sofia和记者交谈但被送入阿卡姆改造,vic放弃女朋友回来营救oz等等。
Sofia的衣品非常棒,也学到了一些他父亲的运作皮毛以及黑帮精神(类似于教父的感觉),但跟企鹅人这种孤注一掷,不择手段的歹徒对决,就很难收获成功。
她在阿卡姆监狱受刑以及栽赃陷害的戏也给了我很大震撼,只能说心理疾病非常玄妙,值得深入研究。
另一方面,精神上的伪证攻击远比现实中的嫁祸更加恐怖,因为很难调查,无从抗拒。
从这个角度,新版《小丑》电影的塑造也是成功的。
相关的庭审辩论是有深刻意蕴的。
ps:电影小丑2结尾处的戛然而止&企鹅人最终一集里vic的突然死亡,我觉得在精神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观点我用文字描述不清楚。
整体而言,这个电视衍生剧是成功的,利用较低的成本,营造出来哥谭忧郁、阴暗的氛围;同时和蝙蝠侠的正义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虽然这一新系列的影视剧与诺兰的初代黑暗骑士版本风格上差距较大,但都很吸引人。
不仅没有毁掉蝙蝠侠&哥谭这个宏大ip,还走出了自己的特色道路,五星推荐,并期待新系列的作品。
前几集质感很不错。
到了帮派斗争就完全崩了。
1.索菲亚夺权是靠她自己就把法尔科全家杀了?
啊??
堂堂哥谭第一大家族,就这?
被你一晚上就全毒死了?
你是蝙蝠侠啊??
咱都不谈现代煤气都带着臭味很容易被闻出来这种现实问题。
就光说这黑道顶级的安保系统,能被一个家族边缘人单枪匹马就拿下了??
照这个写法。
让企鹅小弟第一集就钻进大宅子里,灌点煤气,那就全剧终了是吧?
2.奥兹一顿嘴炮就能搞定极乐粉联盟?
看法尔和萨尔两个家族杀街头黑帮就像杀鸡一样。
就算奥兹带来极乐粉,那有啥用啊?
人家要杀你们不还是像杀鸡一样吗?
极乐粉能当枪使啊?
有武力才会有货源。
而不是有货源,你就能变出武力来啊?
真不知道剧情逻辑咋想的。
要是喊几句联盟就有用,这伙人精不早就联合起来了吗?
哪轮得到奥兹一顿嘴炮把他们喊醒?
敢情哥谭混黑道的都傻啊?
3.萨尔活捉了企鹅,然后没打过??
前面几集那么牛逼的角色,单枪匹马反杀狱卒再越狱成功。
出来以后活捉企鹅。
我以为他终于要站起来了。
结果你人手没带够被企鹅手下那帮装运工一个关灯就团灭了???
啊????
你不是哥谭市最强大佬吗???
这剧他喵的,各种小细节处装阴沉,装心机,每个人都是老谋深算亦正亦邪的复杂人设。
好像编剧在绞尽脑汁告诉你一个人的内心可以有多幽暗,多深邃。
结果,一到关键剧情点。
全变大傻子了。
麻了。
我真看麻了。
《企鹅人》存在着两种逻辑。
实际上本剧的主题也正是这两种逻辑的斗争,一种是黑帮的逻辑,一种是疯子的逻辑。
奥兹表面上服从黑帮的逻辑,但是实际上他之所以能出头是因为他遵循的从来都是疯子的逻辑。
像马罗尼就遵循典型的旧式黑帮逻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绅士”,不玩最脏的手段,做事留余地,这样才能打造一个江湖。
而奥兹其实一直遵循的都是疯子的逻辑,也就是做事毫无底线,背叛,黑手,灭门,只要能上位不惜一切代价。
这部分是出于残疾导致的对尊重至大的渴望,部分是上位是和母亲的约定,能让母亲爱他。
至于奥兹尊崇老牌黑帮,实际上也是对方获得了终极的尊重——死后受到纪念和爱戴。
但奥兹注定是无法获得这一切的,这并不是因为他的出身,而是因为他的行事手段,究其本质,他就是一位疯狂之徒。
而索菲亚则是被迫卷进了两种逻辑之中,她最初遵循的正是父亲设定好的黑帮逻辑,掌管家族。
但是他的父亲本身就是一个表面黑帮的精神变态,这让索菲亚并没有完全认识到这一点,她仍然希望走弟弟所设想的黑帮道路,然而奥兹的无底线让她彻底意识到黑帮逻辑的过时,必须用疯子的逻辑才能对抗其他的疯子。
于是她杀死了全家,这时她几乎又要选择黑帮逻辑,但是奥兹的刺激再次让她选择掀桌,不计代价地让奥兹痛苦。
可以说索菲亚的人物变化就是不断地被疯子逻辑刺激,最终践行这一逻辑。
但是《企鹅人》最顶尖的地方就在于,主要角色都或多或少地同时使用两种逻辑行事,但是当一人靠着疯子逻辑步步高升时,另一些人不得不使用同样的疯子逻辑才能不被打败。
于是整个环境就会变得愈加疯狂,所有人都开始无底线地行事。
让我们再退一步,这两种逻辑是否有点眼熟?
是的,黑帮逻辑的本质是传统的行事方式和手段,而疯子逻辑则是不择手段。
蝙蝠侠和小丑实际上也是体现着相同的关系,蝙蝠侠只有成为那个疯得穿蝙蝠衣的人,才能对抗罪恶,而小丑因为这种疯狂而成为小丑,他们的对抗则让他们滑向更深的疯狂。
这两种逻辑的对抗正是蝙蝠侠作品的内核之一。
如果给这样一个内核起一个名字,那么我想我们可以称其为——哥谭。
看完第一集就上瘾了,明明只是限定剧却有那么高质量的剧本,三个核心角色都塑造得非常好,人物弧光饱满充实:一步步化险为夷的Oz,想要出人头地的Vic,渴望挣脱泥潭的Sofia。
并且这部剧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始终没有忽视Oz的反派定位,看前几集还以为是要让观众深入了解Oz,从更多视角去理解企鹅人复杂的一面,但最后一集就给观众来了一个当头一棒,告诉你“畜牲就是畜牲,千万不要去同情畜牲”,然后再回头去看,会发现全剧确实没有多少Oz正向的心理刻画,反倒是Vic和Sofia的向上成长更多,让人喜欢的理由也更充足或许作为犯罪片,这部剧确实出现了不少漏洞和逻辑问题,但作为一部以角色宣传和塑造为核心的作品,《企鹅人》确实做得非常出色,“铁三角”每个人在故事中都有吸引人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不一定是对角色的迷恋,但一定是把剧追下去的动力
企鹅人剧集和新蝙蝠侠电影非常像,制作上质感都很不错,但剧情却让人一言难尽,总有一种又好又不好的拧巴感。
个人对剧集不满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对索菲亚的塑造有点流于表面,她虽然看上去很有气势,很有新时代女性的独立自主,但实际上却是个肆意妄为的小屁孩,最让人困惑的是她自己都搞不清自己想要什么,她只是在反对和逃离自己厌恶的而已,她自始至终都是囚徒的状态。
而且她弄死全家上位后的剧情特别不真实,有一种女频作者脱离现实的美,爽是爽了但经不起推敲,哪个黑帮老大是这样的?
真的会有小弟听她命令而不是取而代之吗?
最后一集她打算把所有财产都给帮她除掉企鹅人的人自己离开哥谭,那试问之前被她收买的小弟为什么还要听她的,还要送她去机场?
一个准备金盆洗手抛弃一切的老大谁会跟她?
而剧集另外一个让我不满的点就是企鹅人最后杀死维克的设计,我明白编剧想表达什么,但这种写法把后面的路都堵死了,企鹅人就是一个纯出生,这个角色已经没有进一步塑造的空间了,而且让观众有一种吃夹心巧克力到最后发现里面包的是屎的恶心感,整个8集看了个寂寞,观众会质疑自己为什么要浪费时间看一个纯出生的故事,一个丧失人性的角色就不是一个人了,观众之前再怎么共情他最后也只会把企鹅人当成一个怪物而已,啐一口然后不想再看一眼。
看完了,大概能给7分多,前面五集那确实,比较好看,后面几集直接为了完成“企鹅要在最后一集变成哥谭Kingpin了”这个任务,疯狂给推剧情,极限反杀一次还行,最后一集属实给我看笑了,两大家族搞企鹅人,人手都不带够是吧😆以及企鹅是真出生啊,从第七集开始,直接给你把企鹅从一个运气好,想翻身的啰啰,塑造成了一个从小就心狠手辣,为了独占母亲把两个哥杀了,几十岁了满嘴谎话的除剩。
vic,全剧最印象深刻的角色,善良,坚定,Vic为企鹅可以说是付出了一切,然而却被认为家人是软肋的oz给结束了生命,vic死在了自己最信任的人手里。
为了把oz刻画成哥谭极恶之王,这部剧真的牺牲了诸如索菲亚,萨尔瓦托等角色的塑造。。
前面只要涉及智斗就很生硬,第七集反杀萨尔,最后一集从梦露会所反杀索菲亚手下逃跑,都太睿智了设计的。
索菲亚这角色后面几集也是智商直线下降,前面其实塑造的还是很不错,被自己父亲法尔科尼从没病搞成精神病,不过后面几集,索菲亚,萨尔每次出去,只带不超过三个人,这部剧就像我说的,完全浪费了哥谭两大黑帮家族。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这部剧里除了第一集说了蝙蝠侠在洪水之后帮忙转移群众,以及最后一集最后一幕蝙蝠灯亮起,蝙蝠侠全程掉线,新型毒品肆虐街头,罗蝙不管。
法尔科尼直接团灭,萨尔越狱,也不管。
一个街区都炸了,罗蝙还不提一下。
当然除了都知道的福克斯和华纳关于蝙蝠侠电视剧的版权之争,马特也说过只要蝙蝠侠或者布鲁斯出来,这个剧重心就会偏移,但是蝙蝠侠不出现并不代表你不能在中间借其它角色之口提一嘴啊,比如最后一集里索菲亚被oz设计又被关进了阿卡姆(呼应前文了属于是),朱利安就给她说了赛琳娜的事情,给了她信,其实中间也完全可以让蝙蝠侠以台词的形式来出现。。
这部剧真的就是会让蝙蝠侠属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你在哥谭搞这么大的事情,蝙蝠侠都不出来,怎么可能不奇怪。
不过话说回来,这部剧还是完成了命题作文的任务,最后一幕蝙蝠灯亮起,是真的让人期待后年的新蝙2,其实明年能出来最好,中间又要等个一年,马特这效率是真令人着急。
之前杰夫斯奈德还说要搞小丑,结果被古恩亲自辟谣。
这部剧还不错的原因就是它始终没忘,要给观众交代清楚oz是一个反派,如果以后要拍小丑电视剧的话,我当时还真觉得MR写的小丑止笑之人是一个不错的漫画蓝本,像这刊里一样,故事可以不用发生在哥谭,别再像企鹅里那样让蝙蝠侠睡觉了。
当然,古恩辟谣以后,这也是我一个想法而已了。
当然其实换个角度,这部剧也还是不错,因为企鹅就是一个变态,前面几集还有人在网上说想当他的罗宾,后面从他杀两个哥开始,真的越来越恨他,想让索菲亚帮观众解决它。
企鹅到最后认为家人是软肋,杀死了只有依靠自己的vic。
索菲亚到最后发现了赛琳娜的存在,家人又成为了她的力量。
只能说这对比,真讽刺啊。
这两个角色都会在新蝙2里出场,说真的,现在想看的就是罗蝙暴揍企鹅这个初生一顿,看看谁才是哥谭的王,强烈期待新蝙2!
奥斯瓦尔德:权力与生存法则中的不择手段
企鹅人奥斯瓦尔德·科布尔普特在哥谭市的生存方式,彻底展现了黑帮法则的残酷与无情。
他毫不妥协、毫无底线。
对他来说,存活下去不仅需要坚强的意志,更需要冷酷和狡猾。
他可以为了达成目的而不择手段,甚至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出卖他最亲密的人——包括对他影响深远的母亲。
企鹅人对母亲的依恋和渴望,带着一种病态的执念。
他的不择手段,除了生存需求,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自私所致。
在哥谭市的黑暗中打拼,企鹅人不断操纵、欺骗和复仇,像一条在阴影中游走的毒蛇,精通黑帮规则中的弱肉强食。
他的每一个成就都建立在对人性的无视与对权力的渴望上。
尽管他表面上表现出对母亲的依赖与“忠诚”,实际上,这不过是自私本性的一种表现。
只要母亲能提供安全感,他便表现出孝顺;而当她成为权力路上的负担时,他则会毫不犹豫地抛弃她。
企鹅人复杂病态的矛盾让他成为一个既让人爱恨交织、又难以简单同情的角色。
这种病态与矛盾,让企鹅人有别于其他典型的黑帮角色。
他的冷酷与自私是根深蒂固的自我保护。
他可以轻易地利用甚至背叛最亲近的人,所谓的“忠诚”不过是自我中心主义的伪装。
这样的伪装使得企鹅人尽管身处黑帮世界,却比身边的角色更加孤独和疏离。
他是真正的反英雄,一个不值得信任的角色,对最亲近的人也毫无依恋,甚至在关键时刻不惜利用他们。
索菲亚:冰冷现实中的温柔刺痛
在女主角索菲亚的对比之下,企鹅人阴冷的本性显得更加鲜明。
她与企鹅人一样身处哥谭市的阴影中,但她保留了某种纯真与善意。
索菲亚尽管也具备病态的一面,但这种病态是后天形成的,带有一种温柔的成分;她内心纯朴而坚韧,对他人仍保有真实的关怀。
相比之下,企鹅人从内到外都冷酷而自私。
他的邪恶已融入灵魂深处,与其说是因环境所迫,不如说是其本性使然。
索菲亚在泥泞中挣扎,但依旧保留了善意,而企鹅人则完全不同,他的冷酷早已融入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与行动。
索菲亚的存在如同一股暗流,让企鹅人看起来更加冷酷无情。
她仿佛是一道偶尔照进企鹅人阴暗世界的微光,但始终无法驱散他内心的阴霾,最终,他彻底沉沦回归黑暗。
索菲亚的温柔与善意,反而衬托出企鹅人的病态自私,使他的冷酷无情愈加显著。
漂泊中的孤独美学
影片通过冷色调的视觉风格,将哥谭市刻画成了一片死寂之地,喧嚣只是掩盖真实荒凉的假象。
视觉上的孤寂,配合缓慢铺展的叙事节奏和偶尔悠长的寂静,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企鹅人内心的挣扎。
这条权力之路起步于他对哥谭市的偏执依恋,随着情节推进,他在绝对黑暗中逐渐失去了所有温情。
剧本的零散与低沉的配乐,将他的成长历程描绘成一首形散而神不散的孤独诗歌。
在这种孤独中,导演并未试图简单地将企鹅人定义为正义或邪恶。
剧本如同生活本身般零碎,通过哥谭市平民窟与富人区的对比,构筑出一种模糊的精神边界。
在这座“废墟”般的哥谭市,有人选择漂泊,有人选择定居,而企鹅人则徘徊、挣扎,寻找一个模糊的归宿。
整部剧集的节奏与镜头语言,使观众仿佛置身一段忧伤的钢琴曲中,在哥谭市的荒凉街头行走。
权力与孤独的悖论
企鹅人所代表的孤独,并非只是哥谭市的阴暗,而是一种对权力的近乎悲哀的依赖。
他对权力的渴望与对安全感的执着,如同双重枷锁般困住他。
即便在权力巅峰俯视这座城市,他依旧逃不出内心深处的孤独。
他对母亲的依恋,不过是自私的另一种表现,真正的温情对他来说从未存在过。
冷酷自私并非一时选择,而是内心根深蒂固的本能。
这种孤独与对权力的迷恋,最终将他引向不可逆的深渊。
这部剧集没有给观众提供对错的答案,也未试图美化任何一方。
企鹅人和索菲亚的关系、他们在权力之路上付出的代价、经历的伤害和背叛,似乎都是生活的无奈。
哥谭市这片“废墟”般的舞台上,每个角色都在演绎属于自己的选择与代价。
在黑暗中前行
《企鹅人》这部作品的魅力,不仅在于它对反英雄的刻画,还在于对角色内心的深挖。
企鹅人辗转跌宕的黑帮人生与他对哥谭市的依恋相互交织,像极了那些试图在失落之地寻找归属的人。
而索菲亚的冷静与仅存的温情,像是一把温柔的利刃,不断刺穿企鹅人对权力与孤独的幻想。
在这条充满犯罪与权力交织的道路上,企鹅人并没有飞速崛起,而是一步步逼近深渊。
导演通过缓慢、逼迫式的节奏,让企鹅人看似渐入权力之巅,却始终逃不开孤独的枷锁。
《企鹅人》触动了成年人的无力感。
它告诉你,世界不会因为妥协而变得更友善,你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甚至与黑暗达成和解。
或许正如企鹅人所选择的那样,生活本身没有标准答案。
有的人选择在孤独中坚定不移地前行,有的人则停下脚步,回望逝去的旧时光,不愿离去。
而我们都在这条路上,时而挣扎,时而妥协,在自己的黑暗中寻找微光,继续前行。
首先我们分析Oz这个人物:跛足,无法独自站立。
行走时左右摇晃,需要时刻掌握重心。
(见风使舵,自我中心)从文学层面说,他的存续需要借助外力支撑,亦即他无法自恰,显然,这个外力来自于母亲Francis。
故事中几次出现了老年Francis看见镜中年轻的自己,她的精神状态停留在了那个阶段,可以理解为兄弟相殘的现实使她难以承受,于是她拒绝move on。
而委身于严重恋母癖的Oz,他童年时期的言行姿态便与中年时期无异,可以说,他的生存之道从未改变。
在Francis拿啤酒瓶扎Oz时,她看见的是童年时的Oz,在母亲的視野里,Oz从而长大;而即便母亲将被断指也拒不承认自己害死兄弟的Oz,不过是一个逃避责任、不敢认错的小孩罢了。
这是一对被困在悲剧中无法向前的母子。
Oz想保护母亲,可恋母癖让他无法真正的成为男人,亦即一个父亲,这就为他杀害Vic埋下祸种。
Vic可以说是被Oz从街上捡来的。
我猜想,Oz在失去双亲且严重口吃的Vic身上看到了自己童年时的影子。
他动了恻隐之心。
在他们历经了一系列出生入死的变故之后,Vic对Oz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超出主从,向更深层的关系靠拢,可Oz不需要另一个“亲人”来分走他对母亲的爱。
是的,Sophia提到的鸟儿为了争夺母食兄弟相殘的故事,以此影射Oz为了独占母亲,害死了哥哥和弟弟。
但我的理解相反,Oz的恋母癖不单单是从情人的角度驱逐竞争者,另一方面,他也不需要额外的牵绊,对他来说,他和母亲是绝对的一对一关系,容不下任何意义的第三者。
所以,他绞杀Vic的其中两个原因端現:二人超出了主从关系,可Oz无法在更深层的关系中替Vic找到位置——他不需要兄弟,也成为不了父亲,所以Vic是多余的。
还有另一个原因是,在潜意识中,Oz需要Vic替他去死。
Oz无法承受母亲试图杀死自己的事实,习惯于逃避责任的他需要一个替罪羊,而在他身上看见自己影子的Vic就是那个人选。
只要Vic替他去死,他就能说服自己,母亲还是爱他的,也只有如此,他的人格才能继续存在——沐浴在母爱之下,是Oz存续的基本条件。
杀死Vic后,Oz拿走了他的零钱(伪装成劫杀),榨干了他最后的价值,而这原本也是他们相遇的那个夜晚,Oz原本要做的事。
他们只不过一同看过日出,等太阳升起,Oz还是Oz。
开局秒杀法尔科内继承人儿子,揽下新毒品交易收偷车小孩做手下,借萨尔(马洛尼家族,法尔科内死对头)之手将杀人刀移交,家族之争起引导大师,随机应变,杀人移刀成功取得刽子手索菲娅的信任(开局刚灭了她弟诶喂),准备铲除家族其他势力(卢卡和二把手维蒂)连环爆炸的市区,极乐粉的试售企鹅人会尊重他认可的小孩维克多,听小孩说他的家人,教他摆架子,认真听他把话讲清楚不打断;很爱很爱他的妈妈,照顾起居生活(但其实有恋母情结,哥哥弟弟被他害没)他也会冲动,也能克制,只站在自己的立场,圆滑处事,利用到底,前一秒还跟索菲娅表露信任真心,下一秒直接抛下管她死活(马洛尼家族杀过来揭穿企鹅人,索菲娅再度被背刺,阿卡姆之前曾被企鹅人告密给她爸,和一个记者见面调查她爸杀害她妈和其他女性的秘密,结果被她爸栽赃陷害背罪成为“刽子手”,好好一个人彻底黑化)灭旧族,立新规,吉甘特家族首领索菲娅归来企鹅人除马洛尼不成,导致两大家族联合,萨尔和索菲娅共同想除企鹅人,四处寻找,从女孩入手,欺骗终究只会害了自己根系正被一点点逼近,把柄慢慢落到别人手中,帮派联合,最后一搏先灭萨尔,索菲娅步步紧逼,借二把手反目,索菲娅再入阿卡姆;抓住议员把柄,入政坛,女孩演妈,亲手送走培养的小孩维克(想到维克会寄,但没想到这么寄),无软肋,心狠手辣!
反派塑成,哥谭又一噩梦!
最初我確實非常同情奧茲·科布——盡管知道他是罪犯,但我被他的某些人性光輝和值得敬佩的特質所打動。
當奧茲悉心照料母親、收留維克多、向我們展現其因身體殘疾長期遭受歧視的經歷時,我感同身受。
在某種意義上,我對他的第一印象與《絕命毒師》中的沃爾特·懷特非常相似:雖然都是壞人,但你總希望他們能成功並超越常人。
你會支持奧茲對尊嚴、榮譽和尊重的渴求。
然而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在劇集尾聲觀眾與角色之間的關系動態竟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轉變。
隨著劇情推進,劇中埋藏了令人脊背發涼的線索——這個表面臣服於黑幫的「雙面代理人」,實則操縱著馬羅尼與法爾科納兩大勢力的生死棋局。
他一面偽裝效忠,一面暗中培植個人勢力,讓人不禁猜想:此刻他究竟在多少個漩渦中同時掀起風暴?
即便母女二人確系黑幫成員,但奧斯瓦德仍選擇將她們活活燒死——若是一槍爆頭也能瞬間致命,何苦用這種緩慢淩遲的方式,將痛苦最大化?
第四集更揭露了他如何背叛戀人索菲亞:僅為了在組織中攀升高位,竟任由其蒙冤承受阿卡姆監獄長達十年的肉體酷刑、精神摧殘與永生難忘的屈辱。
我們依然為他屏息,依然期待他能改寫劇本——甚至在某個瞬間,我幾乎忘記他是個惡徒。
這正是「企鵝人」成為影史最精妙反派的核心:他操控人心的精密算計、引導觀眾共情的天賦異稟、以及對「冷酷本質」的完美掩飾,甚至讓Victor(某種程度上作為觀眾情感鏡像的角色)都對其深信不疑。
這種將觀眾置於共謀位置的敘事手法,堪稱現代犯罪敘事的巔峰之作。
在終章倒計時階段,他精心編織的「良知假面」徹底碎裂。
我們發現他殺害兩位兄弟的真相——並非此前暗示的意外身亡,而是親手製造的謀殺慘劇。
而在大結局,當母親顫抖著揭穿真相時,他竟選擇用手術刀般的精準,將她的手指生生截斷,而非懺悔罪行。
更駭人的是,當老婦人以 dementia(老年癡呆癥)為由試圖喚醒親情時,他竟通過顛倒黑白的心理操控,將母親的質疑扭曲成病癥妄想。
這個角色的終極墮落印證了一個永恒的黑暗寓言:權力的迷宮裏,唯有暴君才是永恒的幸存者。
Gotham is yours Sweetheart.圆满的黑帮片,最棒的索菲亚跟独特的奥斯瓦尔德,在黑人小哥面前,理想主义和残酷的现实画成一个命运的圆。#建议加入“影响极坏的电影电视剧”豆列#
小打小闹,就这样吧,所有的角色都很蠢。
Sofia太惊艳了…喜欢Sofia & Eve以及Sofia & Francis两段
大家都演得很不错
企鹅人是哥谭的代言,哥谭是纽约的缩影,纽约是美国的精华,美国是人性的体现
结尾,企鹅人让相好Eve换上了母亲年轻时的衣服跟他共舞,才发现Eve跟企鹅人母亲年轻时长得好像。如此展示恋母情结,令我既生理不适又赞叹不已,妈宝的世界确实是“妈第一我第二”。所以他才把毅然抛弃女友辅佐自己的Victor活生生掐死,而Victor的善良源自年轻,如果Victor继续当自己的副手,待事业壮大,而在帮派生意里摸爬滚打逐渐成熟后的Victor,便会成为最大的隐患。企鹅人的世界里,只有两人。最后的舞蹈,企鹅人眉宇间像极了小时候的自己,把自己的亲兄弟放在地下水道里淹死的那个决定作出之时,这个人已经烂到根了。观完整剧才发现,企鹅人给Victor灌输的那一套营销理念根本狗屁不是,观众也被毫无底线的Penguin一起洗脑了。
企鹅人真他妈邪恶,vic忠心耿耿的一个交心的小弟,就这么亲手活活掐死我之前觉得企鹅人好有人格魅力,生怕他太早领盒饭了;现在觉得好恶心,像吃了苍蝇一样,希望蝙蝠侠把他杀了🙏🙏🙏真的从来没有这么憎恨过一个角色
开看《企鹅人》的时候小丑还在法庭上叽叽歪歪,看到第七集特朗普已经赢了。于是越看越好看,企鹅人太像特朗普了,背叛,不择手段,又能画大饼砸中对方的软肋。就如现在不知道第八集大结局是什么样一般,现在也不知道特朗普会把世界搅成什么样。好看的剧,好看的戏。唯一不爽的是现实中看戏要付出代价。
DC里一点现实主义和女主莫名持续漏半圆的衣品就这么高分咩??
沒有太多令人驚艷的地方,中規中矩。始終覺得企鵝人有點太浪費 Colin Farrell 俊俏的臉了。
E08 还行,只能说还行,基本上都是预料之内的plot。24/11/26
估计没机会续订……相比小丑,OZ的坏还是粗浅了,不想让人继续了解下去,剧本的问题,不是演员的问题
再也回不去了,当谈起“教父理想”时被年轻一代黑/帮老大羞辱,然后怒而杀之准备建立自己的复古理想国;工厂要倒闭,黑//帮也要精英优化,只能被迫接受新的“产品”。魁梧壮硕却是听妈妈话的乖宝,女人都是阿卡姆出来的精神病,问的却是很多普通女人想问的:你是不是觉得我情绪化?觉得我感情用事?但是父亲和弟弟都不在了,从此只有你这个活在旧世界的人和我这个新时代女当家争斗。重用一个毛头小子,告诉他过去的辉煌,两个人并排吃着小狗冰沙,望着这个短暂放晴的城市,在哥谭,我们都会有美好的未来。
目前观看进度4/8我可太喜欢Sofia了,虽然她phycho又hangman. 危险机警但美丽迷人,每集都是适合自己的浓妆黑眼黏发高定秀……Trauma sells. 有过去的女人不简单,能快速成长,眼神戏沦陷。The penguin man看进去了,就会让你忽略他丑陋的外表和残缺的肢体。
what kind of mafia put SHIPMENT on their phone calendar
这该死的地方,正召唤着我。联合再背叛,合作再撕毁,凝聚一群有野心的下克上。哥谭的蛋糕实在太大,大到没有一个家族可以全部吃下,在这操作空间中,哪怕一次性惹恼两大龙头也能逆风翻盘。发放的极乐丸出自地下,走向巅峰亲生掐死信任,深知反复无常的人性,便不给伤害自己的机会。
哪怕Farrell再次匿于重峦叠嶂的皮囊下,贡献行云流水的表现,整部剧却几乎可以改名为《Sophia》。这个女人在林立的哥谭黑帮中光彩夺目,那种平静的疯感能让触碰到的人,不时感觉指尖被白纸切割,渗出哭笑不得的血。为反派立传是门技术活,她与Oz不对等却呼应、交缠的过往悲剧,让原生家庭的伤害不再是个粗暴的归因,而是一如体内百毒,不定时,更不定向地让人苦痛,并癫狂地外推这种苦痛。比之黑帮交火、权欲纠葛,他们与Francis、Victor这些角色,写得真是深刻而钻心。最末Oz的抉择残酷地大上分,有让他在与Sophia的争锋中,扳回一城。哪怕恶魔立起,这一季说到底还是为不被看见的人写就的进行曲,也是给他们奏响的挽歌。四星半。
爽文一般的展开,好似是企鹅人晚年自撰的回忆录,显得隔壁剧哥谭亲戚们的过家家游戏都有几分深思熟虑
有几集还可以。大部分比较平庸。
画面质感挺好,但不是我喜欢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