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的名字》这部我没看,但是同样的身体互换题材,转校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电影,所以百转千回我终于找到了资源,今天重新完整地回顾了一遍!
感谢豆瓣小伙伴的帮助!
电影讲述啦 一夫和一美 这对青梅竹马的小朋友重新相聚,然后一不小心身体互换,发生的各种开心不开心的故事!
看电影的过程,有很多吐槽的点1.编剧,你的天马行空的想象能力确实很棒,各种台词,例如 你是在欺负我的奶子吗?
很能扯的情节 遇到人贩子杂技团!
不过,胜在搞笑!
虽然无厘头,还是值得原谅!
很欢乐!
2演技有待提升,不知道看过的小伙伴是不是和我一样,男主和女主身体转换以后,感觉男生要演女孩子太用力,反而扭曲了原来女生的性格特点,始终觉得男生演技上面刻意不够自然,倒是女孩子把握特别好!
但是08年这部电影我看的时候,只记得一丢丢笑点,然后后面一美生病的时候就全程哭,停不下来!
真的不懂,当时的我为什么哭!
今天重新看,还是在一夫和他妈妈在病房重遇的时候哭了!
你爱的人总能认出你的内心,我想是这样的!
一夫和一美确实相爱,一美和弘也是曾经相爱,还有明美和一夫曾经也是如此记忆鲜明地存在对方的记忆不会改变,只是时间在变,人和人在变!
我曾经爱你,我现在爱她!
爱的人会变会离开,然后你依旧得活着!
结局还是悲伤的,一夫最终没有替代一美离开,拿起背包开始一个人行走天涯!
1982年版的注定是无法超越的,大林导演也无法超越自己的前作。
还是同一个原著,25年之后的翻拍有两个硬伤——剧本不过硬,演员不合格。
首先说剧情。
故事本来很简单,讲的是一个身体互换而引发的矛盾冲突,但是翻拍版没有把握主题。
这应该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喜剧,影片从中途开始就令我越看越别扭、最后居然把主角之一的一美得绝症写死了,那到底编剧想表达什么观点。
两小无猜的纯爱吗?
可是两个齐藤各自有自己的恋人了;世道的艰辛?
也没看出来,两家都是殷实的中产人家。
教育的残酷?
根本没几个镜头给到学校生活。
成人世界的奸诈?
几个大人的角色都是呆头呆脑。
所以,本来应该是描绘青春初期少男少女成长的轻喜剧,被编剧添加太多不和谐的因素搞成了青春少女患病离世的悲剧,而且仅仅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悲剧,影片再怎么努力煽情我也找不出任何一方面的共鸣。
影片前后的欢喜悲伤的转折做的也不到位,轻松浪漫的校园生活被一堂音乐课草草带过,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互动演的云里雾里。
同学们对于两个齐藤的身体互换是最容易产生喜剧效果的——82版里有很多有趣的环节,翻拍版里根本没有同学们之间的互动,莫名其妙的大家就明白了真相。
温泉旅行也没有展开,这里也可以有很多地方可以着力,剧情反而放在一美第一次发病。
少年男女互换身体后对新的构造的好奇和尴尬,仅仅在一场上卫生间的戏之后就没了。
种种可以造成喜剧效果的环节统统处理的很泄气、总也达不到高潮。
新版的转校生把故事发生的地点从尾道移到了长野,离开了大林导演熟悉的海港小城,影片的色调也从温馨的暖色变为阴暗凝重的暗色,实在配不上青春片的基调。
两个齐藤的背景在82版里都是整整齐齐的传统家庭,两家的父亲都是社会中坚、母亲在家相夫教子;新版中一夫成了单亲、一美的家里是再婚,25年间日本的家庭崩溃感体现的总算彻底。
新版的演员中,我对一美的选角很有意见——完全没有假小子的样子,身份转换后无法表现出男孩子那种大大咧咧的粗线条,丧失了身体与灵魂的矛盾的喜剧效果;饰演一夫的演员在如何表达女性特征的时候,突然变得娘里娘气的——缩头耸肩的样子让人作呕;在一美的男友了解到一夫其实是之前的女友的灵魂后,两个人在温泉旅馆里的一场戏,我差点担心两个男孩子之间要深情想吻,好在导演及时刹车。
82版里不仅有人物故事,还结合了尾道小城夏季的传统祭祀活动、烟花大会还有寺庙海湾等等美景,让人感觉到暑假特有的悠闲欢快又放松,大人孩子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里。
新版完全擦去了传统节日的环节,时间改动到长野秋冬季、阴冷又阴郁,没几场戏是阳光明媚的,估计是为了衬托后面的悲剧效果。
大林导演看来是太喜欢原著了,忍不住又拍了一遍。
导演自己又过了一把瘾,作为观众我也仅仅当作是对当年的旧作的一种怀念和致敬。
是一部暮年节奏和视角的青春片。
不把这片当青春片会好些。
好似末段的流水,波澜不惊,却蕴含着浓浓的爱意。
挥别,我的我——《转校生:再见,亲爱的》任何人活着都会留下故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故事的生命是无限的,未来的孩子们,现在还健康地活着吗?
——东风瀛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
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
跃动的音符,弹奏的手指,讲述我和我、我和我亲爱的之间的故事。
相同的姓,类似兄妹的名,相互交汇的童年,齐藤一美、齐藤一夫,两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联系在一起。
水场边的童年,互换的灵魂,合二为一的生命之曲,带走的是谁抑或是谁的故事?
爱讲故事的一美,丢失回忆的一夫,山中小城,宁静而和美,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一美第一时间认出了一夫是儿时的玩伴,而一夫却一口否认了,一美活在幻想和回忆中,一夫活在当下,两个人,都是一段由时间标注的年华,过去和现在,似乎拼合起来才会完整。
两人在去水场边寻找回忆时,双双落入水池中,彼此的灵魂在此刻交换。
肉体与灵魂的剥离和重组,充满离奇和思辨。
似乎只有思想脱离自我才能真正地审视自己,一美触碰着自己的肉体,一夫触碰着自己的记忆,一切都显得不可思议,却顺理成章,因为两人是一体,交换的只是时间。
然而死亡让一切变得深刻而急促,死亡的临近需要告别,一美和一夫抱着对方,各自的思想和肉体告别。
看似荒诞,其实这只是两段时光的归位,过去总会消亡、未来总要向前,它们必须回到自己的位置。
可其实两者在实际中总是分隔,中间隔着的是现在。
影片将人的一生中不能交汇的两个时段安置在一起,让它们互换、交流,甚至产生感情,过去在未来面前死去,将一个熟知的自己从一个未知的自我中剥离出去,和自己告别,看着自己死亡,那是怎样的一种痛苦,怎样的一种悲伤,影片从中挖掘出时间——这个第四维度制造的永恒悲伤,这是何等令人钦佩的想象和勇气!
时间就像一个无上的冷面王者,它不发一言,从我们身上带走一个又一个故事,直到我们消亡;抹灭我们所做的一件又一件自豪的事,使我们费心所做的一切显得可笑而愚蠢。
它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却拥有着三维空间不具备的巨大力量,任何事物只要乘上时间,就变得无比强大。
简单来说,毛泽东评价雷锋说,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一件好事微不足道,可是乘上时间,就变得伟大(请允许我用这个词)。
是的,懂得珍藏、珍惜和坚持的人是时间的挑衅者,当时间带走我们的故事和回忆,我们不痛苦、不悲伤,微笑着挥手告别,将过去沉入心底,珍藏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像酿制的红酒愈发香醇,当我们进入坟墓,我们可以淡定地开启瓶塞,惬意地呷一口,咂咂嘴,面对时间的冷面,浅浅地微笑:你看,有些东西你是无法带走的……故事的开始就预告着终结,一美不得不死去,她是一夫心中的一个故事,一段回忆,甚至一份美好的感情,但过去终究会过去,正如一美望着远处的曙光对一夫说的:我觉得这样很好,这样是自然的,我作为我死去,而你要作为你好好地活下去。
面对过去,我们能做的只有将它珍藏心底,向它挥手告别,继续脚下的路。
所以,影片的结尾没有忧伤,只是淡淡地、轻轻地讲述一个被时间带走的故事,sayonala ole,sayonala hanada,回忆站在原地,看着,看着我们向更远的地方走去,浅唱着:再见,我;再见,亲爱的……日光照耀山头,带来希望和未来……
推荐一言:比岩井更俊二的自然隽永镜头虽然导演那兴意的镜头30度倾斜别有味道,虽然有一半的时间在拍岛国的诗意山水,虽然有画面的名胜古迹多得可以作信州案内,虽然精致的日式部屋对日本传统文化展现入微,虽然片中的很多人都在以略显快速夸张的语调在向世人展示日本古典的漫才艺术,虽然有着雪国肌肤的少女和貌似来自冲绳的少年是青梅竹马让人生疑,虽然漫画情节的男女互换,温泉旅行,生死之疾,病院潜出等经典桥段一个不落,虽然幼驯染,柏拉图恋人,钢琴恋曲,BL,百合,失恋同盟,相合伞悉数登场,虽然女主角真夜的钢琴清唱纯情若水撩人心弦,虽然流浪艺人团余一度以为时空错位,进入七福神的奇幻路线,虽然男女主角的深夜同榻纯洁得让人XE,.........................为何从影片开始就抑不住自己嘴角的弧线,真奇怪呐?小剧透:女主角最后的夭逝把本已明晰的情感主线再次带回暧昧与惆怅,让人百味陈杂,把美置与死生的境界线上的那种特有的日本文化,不经意间又在观众心头悄悄割了一道.
基调很平淡的一部影片没有起伏的情节充满整部影片的是一种淡淡的忧伤让人体会到一种很纯粹的情感正是这种情感吸引观众往下看跟着男女主人公沉浸在一种淡淡的忧伤中插曲也很不错音乐感觉特别的真实,悠扬的人声,透着些许哀伤和影片的基调完美的映衬
在B站上偶然发现这部电影,本来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只是冲着男女互换的噱头看看,但是却觉得收获满满。
前半段完全是一种喜剧的调子,齐藤一夫与齐藤一美之间有着不同性别的差异,不同家庭的差异,不同性格的差异,而这些不同引发了各种啼笑皆非的故事。
然而电影中途,透出的却是一种淡淡的哀伤,很压抑,很感伤温泉旅行,一夫钢琴房中的弹唱得知真相,眼镜男对一美哲学似的爱的告白身患绝症,一夫对母亲的关心偶遇艺人,一夫与一美的相拥一夫与一美在离开医院后,开车的猥琐男,眼镜男,明美,演艺人,两个女警,众人对他们的告别,应该也是对一个即将逝去的生命的告别吧再见,我再见,我这是应该是一夫与一美的告别再见,青春再见,青春这是应该是他们对自己的告别再见,过去再见,过去这是应该是所有人对前一秒钟的告别再见了 亲爱的 我们再也不能相见 到今天为止 如果回想起我的话 就努力前进吧不管我走到哪里,也会努力前进的在我看来这最后的歌词,也许才是电影想告诉我们的带着对过去的人,过去的事,过去的物,带着怀念,努力前进吧再见,过去,你好,现在
本文仅以最“和谐”的方式,向人来解释为什么我们可爱的VeryCD会把这部电影禁掉。
《转校生:再见了,亲爱的》这是一部像老电影致敬的重拍。
性别转换虽然已经不再是新鲜事情了,但是由于是在日本这么一个特殊的国家,《转校生》让我们看到了日本社会的性别歧视问题。
海报就很特别,男女使用了一种完全相反的姿势——男主角用了女士坐姿,女主角用了男士坐姿。
看看在性别转换之后,双方的家庭都有什么反应吧。
男方:男方的母亲对于儿子的变化感到非常的满意。
一个能够为离异母亲做饭的儿子,一个打电话、上厕所都要先请示的儿子,一个母亲不同意不看电视的儿子。
女方:吃饭前要给每个人盛饭,上厕所的时间不能太长,要接所有电话,要帮助做饭和洗碗,要等家里所有的人看完电视后才能看电视,吃饭时不能太快、太猛。
应该说,影片对于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同有着很深刻的反映,但却没能摆脱日本人固有的意识形态,这一点在影片的结尾表现的很明显。
其实,进入泉水就能变换性别,应该是所有观众都能想到的。
也应该是是个人都能想到的,不过电影刻意的安排男女主角在影片的最后——女主角即将离开的时刻,双双再次坠入湖水,以至于双方性别再次交换,回到了正常形态。
但是,女主角的身体即将灭亡的事实是不可更改的。
也就是说,本来应该是女主角的身体和男主角的灵魂死去,结果死去的就变成了女主角的身体和女主角的灵魂。
如果就是灵魂与身体的差异,这样比较拧巴的离开,这样的结果还是挺有新意的。
但是,就像之前说的,影片没有突破日本固有的意识形态。
男尊女卑的观念并不会改变。
所以,死去的一定会是女主角,而且一定是身体与精神双重的灭亡!
(这想法有点邪恶)电影的结尾有点恶心,似乎是要给人一种珍爱生命、一个人为两个人活的感觉,但却完全没有给我这样的想法。
不过影片的音乐倒是很值得肯定,空灵、悠远,很符合冰冷的泉水的感觉。
以上文章,纯属幽默,仅供娱乐。
刚开始我也不知道情节会如何,没想到因为灵魂的对调,故事就此就拉开转校生的重点部份了,可惜只看了一小时,还有一半就要今天继续了,感觉不错,挺喜欢那个小女生的,演的不错,那个男生演的就有点菜了,感觉傻的很。
影片看得颇有些令人心痛,灵魂互换已经看了许多,不过这种故事发展和结局委实罕见,也变相提升了内涵。
一夫和一美是青梅竹马,但许多年不见。
在重新相见后意外互换的灵魂。
这算是正常走向,而作品前半部份展示着两人的经历和互换后的种种,很幽默感。
可是后半风格大变,一美得了绝症,问题在于灵魂是一夫的。
这个事实令人无法继续想下去,两人的家人不知道,可是恋人们都知道了。
于是四个男女之间的抉择便异常重要,而这也是副标题所酝含的意义。
很令人吃惊和动容的情节以及感觉,相当不错。
翻拍意义何在?
得病的那一段没交代清楚。莲佛美沙子的演技不错啊,跟好想见到你里面的不良少女完全不一样了。
不管为什么导演希望一美的结局是死,剧情比原版合理、细腻多了,喜欢这样慢条斯理地讲故事,比单纯的喜剧好看。大林宣彦导演的电影里都会有一首好听的歌。
奇葩的左右一直倾斜的镜头,老套绝症结局煽情败笔
误打误撞的找了这个电影看,从开始看不会想到这是个悲剧...无所适从...
OST不错
妈的那学长像我?
前面很欢脱,最后愣是整出个悲剧来是什么鬼。
絕望是致死的病。而希望,是很難的。這是我看過的最悲傷的交換身體的故事。
真心是没看懂。转校生?好像不止那么简单。学会重新认识自我,学会爱。
没看完 - -。
一直记得故事结尾的音乐、哀愁淡淡。
莲佛美沙子既萌美又性感。
amazon JP 在线 没找网盘资源
非常非常nice的一部片 时光仿佛静静地停留在那里了 让人感到宁静而温暖
“一美”弹唱好听。
除了音乐没什么可取之处
???
莲佛是我看此片的理由 剩下的 好像没了~
用童话的方式记录悲伤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