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的娘啊,一群老外讲中文,还讲得那么纯正,当听到John Cusack说出“你放屁”的时候,我都笑的不行了……可怜的Franka Potente,那么有个性的女人,只沦为一个怨妇;巩俐还真没什么特色;发哥一点都不像黑帮老大;John Cusack就像一个愤青特工,浑身的爱国主义。
但最后呢,我终于发现,戏中的男人们都是情种,什么大佐,黑帮老大,特工,都是伪装……哦,实在太感人了。
原谅我,去吐先。
Weak storyline, hints too obvious to make a smooth domino. Gong Li still looks impeccably classy, straight face of Ken Watanabe makes him impossible for a villain; get in for the great cast, not for the movie itself though.
电影本身算不上无聊,剧本复杂,谍战、爱情的元素够料,演员表演精湛,巩俐的服装更是时装秀一般不停的换,音乐差了一点儿,但总体上就是不够出彩,虽然是向史诗巨著方面靠拢,却没有史诗类型片的气势。
剧本上,涉及的方面,主线的中日美,中方地下党、日方的情报机构和美国的间谍机构,再加上副线的上海黑帮、德国纳粹,几方面看的令人眼花缭乱,故事也很丰富,可是这么复杂的设计却没有达到足够突出主线的效果,导演败在了不能把握各方面的特点,做深度处理,最后出来的效果就是背景年代糊成一片,毫无史诗设定的立体感。
主线方面,最重的戏份都在美国特工保罗和中方地下党安娜身上。
保罗作为绝对的主角,主要活动都是独行侠,不断的在各种场合中转来转去,而特别是报社和美国情报机关的场景,有些时候会让人搞不清他究竟是在哪,导演对美国情报机关、报社和德国纳粹这些的方面的表现不够用心,从这方面就开始脱离了史诗巨著的方向。
直到后半段,剧情需要,他和安娜的戏份才多了一些,但是依然是脱离背景,并没有时代感。
安娜代表的中方地下党就处理得更简单,完全看不出组织性,难道地下党就该这么处理?
至于日方情报机构,基本上就成了仓库的代名词;德国纳粹方面至少还有个女配角;上海黑帮却看不到任何黑帮的影子,只有一身二爷的打扮和几个手下小喽啰。
演员都是熟人,所以表演也不用多说,约翰库萨克和巩俐的表演很出彩,渡边谦很出彩。
发哥还是一副老样子,朋友还在说小马哥又回来了,几十年不变的耍帅演出。
还有只赚到几个镜头的Jeffrey Dean Morgan,不得不说他还真是适合演回忆戏,从Weeds到Supernatural再到Grey's Anatomy,三部红剧不是死掉就是变回忆再就是鬼魂,转战大银幕第一部浪漫喜剧P.S. I LOVE YOU又是老套路走会议戏份。
落到现在这样的评价,导演要付一半责任,另一半责任则在美工方面。
服装方面很出彩,特别是巩俐的服装,旗袍一身一身的换不停,养眼度十分;各位男主角和男配角的服装也算是尽了力;只是到了路人甲乙丙丁就有点儿过分粗糙了,黑帮过于程式化。
更让人觉得抽离的是布景,内景部分做得还像个样子,但外景就很过分了,怎么看怎么像舞台剧,真实度大打折扣,一副西方布景师眼中的旧上海样子,再加上灯光方面,难道是唐人街吗?
也许西方人看了会觉得这个就是他们一贯了解的旧上海,但是在国人看来就有太过分了,有些让人想到Sin City那种夸张的漫画感觉。
这样的一部史诗片,这样的背景做不到支持剧情的需要,完全弱化了故事本身。
想找原声来再听听不过找不到。
其实配乐方面也是一个败笔。
开场还好,到了中段就开始跟不上节奏,而等到二胡的声音一想起,已经让我对配乐彻底失望了。
负责配乐的是一个叫做Stephen Edward的人,在IMDB上列了他从1992年到现在配的八十多部电影电视剧,大部分都是些无名的电影,唯一熟悉的就是1993年的太极张三丰,连一部好莱坞主流的大片都没有,快20年过去了完全没有长进,不知道导演是想多节省才选了这样的一个人来做这部电影,还是导演已经预计了电影上映后拿不到预期效果所以放弃了后期配乐?
比较满意的是电影的结尾部分处理得很干净,兰亭为了爱情保护安娜牺牲,保罗带着安娜一起逃难,遇到没死的田中,被田中故意无视放两人上渡船远走他乡,而保罗用旁白说明了两人最后辗转回国参加了抗日战争。
情节处理简洁有力,虽然画面因为布景的原因有点儿混乱,但总算是收住了尾,虽然这个高潮来得一点儿都不高,与前面冗长的铺垫相比,算是平静收尾。
如果只是去看巩俐和约翰库萨克,其实不会失望;如果只是去看小马哥二十年后再耍帅,至少看到最后会非常满意;如果是想看一场史诗大片,那么最后只会失望而归。
一部可以拍得不错的电影被导演、布景和配乐三方面给拖累了,成品变成了一部鸡肋片。
今天看了《谍海风云》,不得不说这个片子故事很烂,但是亮点很亮。
一群大牌,好像过家家,拼情节一样,演完了一部历史背景极其沉重的电影。
一群痴情的男人,默默地成就着女人的梦想。
女人最是擅长遗忘,她们真是狠心的小东西,真的是这样的么?
只有他还是那样真实,那样让我着迷,20年前帅气的小马哥回来了,一直以为发哥演不回去了,但又一次的猜错了,就和世界杯一样,总是那么相信阿根廷,没想到发哥依然的潇洒帅气。
最后一幕,发哥一身风衣,风流倜傥,在瓢泼大雨中从车里掏出来复,动作干脆利索,顿时想起了小时候在金马看到的小马哥,自己都变成这样了,为什么他还是没有变,还能演出那个范儿,不得不承认,在那一刻太给力了。
这一次的活动本身,就像是在搞一个“秘密活动”。
不说望京本身就是一个迷宫,来到华彩因为找不到电影院的入口,竟然闯到了大厦的监控室= = ,觉得这是一个太悲情的下午。
但是历尽艰辛走入电影院的那一刻,心中的喜悦也是无人能敌的。
好像是成功的做成了一次“情报活动”。
谍战片,但是比不上《风声》的悬疑和惊悚,比不上《秋喜》的忧郁和别致,这个片子更像一个混血儿,有着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主义(PAUL总是能够化险为夷,最后救得美人归),也有着中国式的婉约沉着(发哥最后含情脉脉的眼神,略微有点大人子主义的霸道,守护心爱女人的那种坚定),更有着日本人有点变态情感世界展露(田中可以对任何人残忍不留情面,但是面对自己心爱的女人又是太脆弱,这位战场上的冷血杀手在情场不能不说一个懦弱的失败者)。
说是一个谍战片,不如说其是一个爱情片。
里面的情报窃取,以及杀人的惊悚镜头,在我看来就是辅助爱情和烘托英雄而来的。
几个女人,轮番出现,但是最为抢眼的莫非巩俐了。
身材很棒,虽然年纪不轻,但是风韵犹存,前凸后翘,迷得几个男人为之倾倒。
她是爱发哥的,并且不愿意连累他。
很难说这样的感情是爱情多一些,还是依恋多一些。
但是发哥对她却是爱,包容的爱,不在乎她做的,只想要守护这个迷人的小女人。
也罢,乱世中人们渴求什么都是虚的,试想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任人都想拉个伴儿吧,或许他们的爱情也就是因为这样变得弥足珍贵。
Paul的到来,打乱了一切。
他秉着美国人特有的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精神,深入虎穴。
并且喜欢上巩俐这个迷人的女间谍。
他调查朋友的被杀在先,但是越走越深入,以至于最后陷进去,就是为了保护一个女人。
与主线同时进行的还有两段爱情,Paul的朋友,Connor和纯子的爱情,虽然没有太多的镜头,但是可以看出这份感情是真挚的。
纯子还有一个情人,或者说是爱着纯子不能自拔的人,田中。
他也是一个关键的人物,他杀了自己的情敌——Connor,想要保护自己的女人纯子。
尽管他口是心非的跟Paul讲了一堆大道理,说什么女人不可靠,不要将感情一味付出在女人上,俨然一个受过伤害过于自我保护的男人,实际上他只是想要掩盖自己在爱情上的脆弱。
他还不是一味的保护纯子,尽管知道她并不不是真心爱他。
最后的最后,英雄救得了美人,冷血的田中似乎面对既定的局势有了些恻隐之心,$E6}XF竟人家Paul在最后时刻也算就了自己一命,并且俩人都是“痴情种子”。
但是巩俐似乎没有满足就这样离开,本分的做一个小女人,或许中国的女子都是这样的独立吧,(中国的女权运动虽说没有外国轰轰烈烈,但是我们这边的女人可倒是越来越比男同胞厉害了,从每年的升学率上可以看到,唉。。。
)她毅然回到了中国,又加入了地下工作的组织中去。
于是,痴情的美国英雄Paul,也追随其一起去了。
后面的故事谁都不知道,恐怕还是会有新一轮的“英雄救美”吧。
说实在话,觉得发哥这个黑社会老大算是不少女人心目中的理想男人了。
至少我是这么认为。
田中那样的适合做一个情人,而不是依靠。
而Paul这样的,太过于大男子主义,可能是老美的所谓“个人主义”根深蒂固了。
因此有兴趣的女性们不如那这个电影就当做一个爱情讲堂,看看里面各色的男人,或许在实际生活中还有所帮助,也说不定呢!
实在是时间和档期问题,看了《谍海风云》,有善可陈的一部包装成谍战片的爱情片。
以珍珠港事件为背景的故事可真多,这是很小的一个插曲,发生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上海。
唯一的亮点是对白还算精彩,逃出007的窠臼,也能如此,已算成功。
那小子的一把口,见人说人话,见妞乱说话,口活儿一流,真能说的石头开花,简直是中日德美,各国男女通吃。
情节不复杂,人物关系还挺复杂,几段爱情还挺感人的。
但是亮点还是在发哥的双枪和巩俐阿姨的大凶器上。
发哥在整部电影中仍是小马哥上身--我发现,只要一拿枪丫就是小马哥。
无论在哪部电影里。
巩俐阿姨的胸不可避免的大了很多很多,但付出的代价是,腰也没了,胳膊也粗了。
至于她演的这个主流爱国革命妞,基本上是全是胡扯蛋--她诠释的最好的角色永远都是土妞:我奶奶啦,秋菊啦,菊豆啦,家珍啦。。。。
爱是什么东西,不过是一种游戏,情是什么玩意,不过是玩玩而已,最好玩的一幕就出现在美国间谍勾引了德国工程师的老婆,云散雨歇之后,跑到书房,拿出微型照相机拍资料,这次男色诱堪称完美。
大家注意了。
时间发生在凌晨2-3点,地点是该女家中。
后来女人摸不到身边睡的人,起身到书房看到这一幕,四目相对,无比尴尬,那一瞬间:奸情,背叛,愧疚,恐惧,失落,黯然,电光火石般的一一闪现在二人眼神交接之中。
后来女人怀着一颗复杂但已经破碎的心离开,男人目送她离去,然后继续转身,卖力的工作--偷拍技术资料。
做一名古板的德国工程师真可怜。
做一名心花花的美国派驻记者真好玩。
最近我在看《伤心咖啡馆之歌》,不知为何,我觉得这部小资儿的作品可真TM的变态呀,大致上,麦卡勒斯想说,爱情这玩意儿,发生时近乎巫术,施予爱的一方会短暂的中邪。
这部电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理论,一个贪食鸦片骨瘦如柴的日本妞---片中她正面出现时几乎都是照片,头发细长,脸色惨白惨白,我越看越像贞子居然会受到大佐的青睐,当然美国记者青睐她是为了情报。
该大佐杀人和审讯时无比冷血,谈到爱情也不禁心神荡漾,他说,他派驻中国前,老婆跟人跑路了。
他产生了第二次爱情,仍然无比的投入,无比的romantic,最后太平洋战争爆发了,在一片混乱的上海租界,他眼睁睁看着巩俐和美国间谍一起逃走了,他没有阻挡他们,是为报当初的不杀之恩,同时,恐怕也有感于战争时自我的渺小和无力---他在前方卖命,哪怕位居大佐,也只是整个大的战略部署中一颗小小的棋子而已,他甚至不能获知战争的安排,只能报纸上看到他为之苦心准备的珍珠港事件。
所谓一将功成万古枯,想清楚了就好,到头来,除了皇上和一枪没打死的人,其它全都是炮灰。
而另一名令观众感动的人物,是一个被美方收买的小小的日本间谍,他至死都不愿相信自己深爱的人是间谍,并且出卖了自己。
真TMD变态啊。
俗话说,有爱的人,不能干间谍这行,说的梦话都得是谎言。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老外办假证,讲信誉重质量,既能蒙混过关,又对客户绝对保密。
本来,这个电影情节挺紧凑,对白也足够精彩。
但是很不幸,我最近又重看了一次《色戒》,同是间谍爱情片,和《色戒》比起来,它就失掉了所有颜色,沦为一部平庸至极的电影。
比较起来,一言难尽,不能一一写来。
或者,可以简单说,它不配和《色戒》比,远不在一个级别。
情节像流水账一样,讲故事像开火车一样没有激情,铺垫还没设好就立马揭晓,最后迎来一个没有带来高潮的高潮,故事又不了了之!
先前的各种“悬疑”被各种“痴情”所解释,本来慢慢觉得引人入胜,到最后却被剧情淋了个满头狗血。
有点悬疑效果,就是没新意,渡边放过男女主角有点刻意!
这里面有痴情的康纳,痴情的大佐,痴情的兰亭,但最痴情的还算索姆斯了,不过不是对安娜的痴情,是对康纳!
没想到看到了一部爱情片,呵呵,本以为又是老掉牙的上海谍战片,巩俐的每一次转身,回首,低头,都流露出万种风情啊,发哥还是很有魅力,渡边真的演得好!
我一向很欣赏元素比较单纯的电影。
但显然本片不是。
导演大约是一个充满了雄心的人,想把今年最火的谍战、爱情和战争一网打尽。
可惜,由于故事设置的四分五裂,让人觉得本片就是一个不知所云的笑话。
总而言之,本片里的女人都喜欢抽烟,而且导演还都爱拍她们侧脸抽烟的样子。
另外,所有的男人都对她们的女人忠心耿耿。
本来以为周润发演一个黄金荣类似的角色,应该会在电影中有故事的,原来只是打了一个怀旧的酱油,把小马哥重演了一遍。
四位主演的表现自然是宝刀未老,可惜囿于故事情节的设置,没什么出彩的地方。
在影院我一直没想起John Cusack是谁,表现亦算得清新。
场面还算华丽兼有细腻,算该片的唯一可取之处吧。
不谈民族问题。
话说 我居然又一次被炒作得轰轰烈烈看后觉得票价不值的商业大片感动了。
好吧 是我高干小说看太多了。
演到安东尼跟着日本军官去旧房子找那日本军人的时候 在台阶上 他说:我没得选 只能这样才能救你。
我华丽丽的激动了 再到 安东尼马上就要死了 拉着安娜说 跟他走 我不能再保护你了。
上海最有势力的人,说着这样的话。
然后所有的情节一股脑的再次出现。
安东尼可以和情妇打闹 可以无视安娜和别人的情感 可以不顾一切。
但惟独不可以让人伤害她。
一直以来 安娜在安东尼的保护下 只是她不自知 或者 她不那么在意除复仇外的事。
甚至安排杀手时并不叮嘱被射击的人中有自己的丈夫。
一直的守护着安娜。
喜欢发哥的这个角色。
迷恋 不多嘴的各种电影角色不喜欢 老是把喜欢挂在嘴边的人付出了却能做到沉默 才是极致的爱吧
安东尼好可怜TTATT 讨厌安娜!!
唯有巩俐的换装是亮点,全场赵感叹了4次:风情万种
根本与间谍无关啊
太平淡
以珍珠港事件为背景的爱情片
大妈,放开你抓着库萨克的手
对这阵容 这题材 完全木有一丁点兴趣
发哥好有喜感
女人是天生的赢家,因为她们擅长遗忘
若是John Cusack眼睛更大一点,更高一点,笑容再柔和一点,就像极了我老公。他的片儿我爱看。不过这个故事实在不够好。老戏骨发哥巩俐姐,你们除了气势,演技都哪里去了。
东风雨笑而不语
首先严正抗议广电总局硬生生把一部二战时期的上海爱情片给搞成了谍战片!再来看电影本身:先前的各种“悬疑”被各种“痴情”所解释,本来慢慢觉得引人入胜,到最后却被剧情淋了个满头狗血。这里面有痴情的康纳,痴情的大佐,痴情的兰亭,但最痴情的还算索姆斯了,不过不是对安娜的痴情,是对康纳!囧
“男人都忙着爱情了,只好女人来爱国”...没正型....
完全没欲望看下去~
不好看,没劲
用了这么多大牌 拍出了这么登峰造极的烂片
这哪是当间谍,完全是泡妞.
就这水平还搞谍战,高中的小女生都比他们会演。纯粹为了演员,多给了两颗…
结尾还上演了春运时期可以看到的场景~
还行,就是没看懂到底讲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