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
Le grand chariot,大篷车,破碎的月亮,The Plough
导演:菲利普·加瑞尔
主演:路易·加瑞尔,艾斯特·加瑞尔,弗朗辛·贝尔热,奥雷利安·雷克因,阿斯玛·梅萨乌丁,达米安·蒙金,莉娜·加瑞尔,玛蒂尔德·韦尔
类型:电影地区:瑞士,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23
简介:在巴黎经营传统木偶剧院的一家人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艺术立场,但父亲与祖母的相继过世,让年轻一代开始思考自己应何去何从。这部家庭小品的灵感源自法国电影大师菲利普·加瑞尔父亲的真人真事,导演的三个子女在片中同台贡献了精彩表演。影片叙事沉稳却不失温馨幽默,消解了死亡主题带来的压抑,三代人的情感羁绊也从微观上反映出法国社会文..详细 >
计划电影体制扶持下,才会有的作者电影,放到作者私人谱系里才彰显“意义”的电影。 @2023BJIFF-长楹天街
1.还能再往写一百场戏2.和北斗七星有啥关系
导演自传的家庭小品,情节是逐级向下,然后就噶然而止,挺生活流的,但剧本还应该再打磨打磨再拍。
3.5 加瑞尔一家齐上阵 两个妹妹好美啊 所有小情调都显得出导演想表现的苍老 木偶戏完全简单的喻指法国电影 加瑞尔作为后新浪潮作者 开始担忧法国电影也会被一场暴雨覆灭 事实上是这样的
#BJIFF2023# 太缓慢了,剧情也很一般,不过整个气质还挺老派的
温柔、平淡,呈现一种包含了血缘内外的稳定情感纽带,加瑞尔已然不去追求抓马的戏剧冲突。还挺想看他一个系统全面的导演展。
重看。
+,像除戈达尔外的新浪潮前辈一样,从尖锐的、先锋的、富有攻击性的,逐渐过渡到钝感的、圆融的,已跨入老人电影的门槛了。
一部家庭作坊产出的关于艺术与生活、传承与丢弃、爱与背叛的小品。还是加瑞尔式的平白但也细腻的各种镜头,有些伤感,也不绝望,总体还算温馨。片子里展现的加瑞尔有些复杂:弄了些自传元素(比如被送进精神病院被电击这个梗,他已经在不止一部电影里提到了吧),让老艺术家父亲在死后的葬礼上得到盛赞,多少展现了他的自恋,甚至后来还托梦又出现了一回,教导女儿不要“背叛”自己留下的事业;但这个最忠实的女儿最后也还是背叛了(从布袋木偶戏改做提线木偶戏了!),而哥哥和妹妹更是早就在事业上分道扬镳,加瑞尔终究还是给下一代留了出路;片中Pieter这个角色就是加瑞尔自己的痴迷艺术的浪子/不负责任的渣男形象的某种化身,能看出他对这个人物的各种不靠谱都如实展示的同时,也对他抱有明显的温情(最后一幕停在女友回来医院看望他)。
加瑞尔拍摄他的孩子们,作为父亲的他划出危险的线,是该被称为某种教育,还是某种几代人间的重现(剧场)?我们不安地看着这个导演牵动自己的演员,还是如此熟练,只有必要的动作才被看到,也是这种简洁让孩子的思考展开。木偶和孩子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只知道做简单而抽象的事情,因为它们的眼睛看不见身体底下隐形的手,这便是疯狂的来源(电影的结尾就算不从情绪上,也从空间上让我们回到了《秘密的孩子》中)。
真的太臭了,弥漫了白人直男老去的臭味。被历史和家族狠狠攥着的女性,轻易逃走的男性,但是这个男的最后还要回来炫耀自己有钱又出名。随意辞去工作的男的,女朋友受的苦是一个晚上睡不着觉就cover掉了?死了的老东西最后还要回来托个梦以为就能万事大吉了吗?为什么总有电影创造者,流连于自己创作的空洞虚假的精致影像里,对当下世界发生的一切充耳不闻。这些顺直老白男2023年依然在产出这种自我催眠的电影,只想捂住口鼻
#BJIFF2023# 整个故事稍微有点沉闷,老一代的离去加上家族产业随时代没落,每个人需要在多变的生活中重新寻找自己的方向与定位。
BJIFF/小西天流动的叙事会归于无意义吗 妄图寻找意义还不如继续做梦
像我一样并不了解其中两个真的是导演的孩子以及他们也拍过父亲以前的电影的话这片子妙处直接减损1/3。/相对来说我更喜欢奶奶有关的几次谈话。/其他感受和想表达的能get,但很淡。
同样是法式家庭剧,也同样充斥着微小的冲突和矛盾,但是北斗七星足够迟缓、温情、悲伤。家族和木偶剧团的故事发展交织。
加瑞尔是真的老了,锐气全无,小而平实,把分崩离析拍的温情脉脉。果然,看电影就是在看自己,我理解Martha,理解她在人去楼空后的坚守,理解她的恐惧,理解为何父亲只回到了她的梦中。
表面上是家庭传承的故事,实际上是失去父亲后一家人失措、混乱的生活。他们都充满厌倦,没有热爱和信仰,只想从各自无助的轨道上逃到另外一边。他们不知道该爱谁,该做什么,自己想要什么,仿佛是荒野上的溪流,不知道去向何处,也不能停下脚步。好在演员们自然的演出,还算营造出一些张力和氛围,让这个空洞的故事显得不那么乏味。
75岁的菲利普·加瑞尔新作,获2023柏林最佳导演。这次与前几作相比题材迥异,爱情不再占据前景的显要位置(虽然依旧有错位、互换的情爱关系),而是聚焦一所木偶剧院的渐趋衰微与一个家族的离散瓦解。家中每个成员都有不同的兴趣与追求(绘画、戏剧表演、线控木偶,以及藏而不露的电影)、不同的信仰/政见(下葬时拆下奶奶棺材上的十字架也是做到绝),加上传统小众艺术形式无可挽回的消亡趋势,分崩离析只在一夜之间。开场不久后姐姐讲出的末日噩梦最终竟成为现实,而在那场如注暴雨前又有父亲来“托梦”要求“不要背叛”,但倒下的老树与崩塌的旧屋也终于让真实的个体自我释放出来。影片拍得精练又细致,也是菲利普·加瑞尔最具自传色彩的作品,两个女儿艾斯特和莉娜·加瑞尔的表演也颇为出色。(8.0/10)
片子里的细节:一双替她解开腕上锁扣的手,紧紧挽住孩子的奶奶,电话里凝视着前方的母亲的一张脸,从戏台上木偶里脱力而落下去的老人的手。目光和情感的接触是我们和他人建立情感的基础,对它们的注意揭示了生命中一些重要的时刻,这是优先于道德判断甚至理性认识的。这是影片内在连场的逻辑,它因此放弃了另一些重要的东西,这也是导演自己的视角了
7.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