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青春并不温柔

青春並不溫柔,Who'll Stop the Rain

主演:李玲苇,叶晓霏,张洛偍,Anan Chang,Hsin-Tai Chen,洪群钧,黄柔闽,黄礼丰,游珈瑄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3

《青春并不温柔》剧照

《青春并不温柔》剧情介绍

青春并不温柔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目前蘇導演規劃中的首部劇情長片,是以1994年文化大學美術系罷課事件為背景的《青春並不溫柔》,該提案入選2018年台北電影節與法國南特三洲影展合辦的南特國際提案工作坊(Produire au Sud)及東京新銳營(Talents Tokyo),正積極籌製中。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长歌行好事坏事谍网追凶孙神探与黑寡妇的诅咒我记得追捕刺客信任之危第三季住住王牌大保镖我的非常闺蜜红月渡清欢隐瞒之事与春同行迷失的心马尔科姆的一家第七季不惑之旅信长的忍者青春猪头少年不会梦到圣诞服女郎偷芯攻略愤怒之上七金刚秘密的偶像公主小悟空废柴影帝与卧底警花八仙全传屠夫2传送法猎鹰突起耶稣革命

《青春并不温柔》长篇影评

 1 ) 青春真的挺不温柔的

对于一个不知道是为了反抗而反抗还是为了自由而反抗的人来说,世界观还未形成一个稳定的状态,而这种极不稳定的状态最后可能导致自己走向一个刚开始并不稳定的状态。

这时候碰到一个可以坚定选择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是一个极为幸运的事。

就像是一个大姐姐在前面牵引着自己一步一步的往前走。

所以啊,在未碰到自己的WEI之前,请好好的问一问自己,你觉得什么是发自内心认同的善与恶,对与错。

而不因别人而改变自己的立场。

在边走边感受世界的路上,一直寻找答案。

 2 ) 你可以被温柔以待

初遇

互相探索爱意

关于你的发现海浪里亲吻,因为在乎所以回应楼道里索答,最想见的人意外出现在她家的争执,还是想关心一直画的那幅画,从混沌到共舞后的着色,从无形到瑰色的绽放,又被混乱归零纯色,回味身上的味道和洗好的衣服“Rebellion, welcome to the f**king world, save me”, threatened to be a coward画成了毁灭,回到了家里还是会回到你身边,视线便移不开,缺氧呼吸加快

你的主动,一次海浪里溃流的泪水,一次争吵后无言的吻,又一次被伤害后不舍的门缝一次悸动,一次回应,一次又一次在画画表达自己之外感受到的一切

如此一生编者按:有些画面像Disobedience,有些镜头像照明商店里(尤其是最后3张图配画面里在公交车上的场景)青春并不温柔,等青春在时间里成熟,温柔的人出现,你可以被温柔以待

 3 ) 如果你也看了《青春並不溫柔》之觀後15題問答卷

#有劇情雷慎看#自問自答#落落長的觀後感#五刷了這輩子進場刷最多遍的電影真的太暈魏青齁齁#也想知道大家的答案哈哈哈三星半取整,可不就是來看談戀愛的嗎!!!

魏青太帥加半星~作為邁入五刷的觀眾,刷那麼多遍盤盤一些東西紀錄下。

Q1:魏青對阿光是什麼感情?

Q2:魏青親完季微,轉身就和阿光滾床是???

Q3:魏青和阿光、魏青和季微的戀愛關係,差異最大的地方?

Q4:魏青到底有多渣?

Q5:最喜歡的場景?

Q6:第二喜歡的場景?

Q7:季青最甜的段落?

Q8:魏青被季微軟化的細節?

這逃避型、刺蝟型戀人屬性有救嗎?

Q9:季微和魏青誰1誰0?

Q10:魏青是怎麼愛上季微的?

Q11:季微是怎麼愛上魏青的?

Q12:玲葦最好的戲?

Q13:曉霏最讓我覺得閃光的戲?

Q14:看好季青的感情未來嗎?

Q15:你覺得什麼是愛?

++++答題分界線++++Q1:魏青對阿光是什麼感情?

每天會滑微博,近期一則熱搜「感受不到愛,那就是沒有」。

側面來說,既然阿光自己都說了沒從魏青身上感受過愛所以。

設定來說,宣傳時劇組分享阿光發現季青"姦情"時原本是有句台詞問魏青愛沒愛過他的,但被二度剪掉了。

理由之一因為大概率不會得到魏青的回應,為了保留他最後的尊嚴(笑歪)。

可是吧,多少情侶是從同路人開始的,覺得魏青會和阿光在一起,可能因為同為反抗份子,然後多少也有一點喜歡吧,但沒深到愛的程度就是了。

Q2:魏青親完季微,轉身就和阿光滾床是???

參照《藍色大門》我是女生我愛男生,參照《真心半解》女二送完女主回家就跑去親男主。

其實魏青一點都不享受吧,但意識到自己喜歡上季微就開始逃避恐懼,需要透過男人來催眠自己。

好啦我也是很不想在奔著女女來的電影中看BG愛愛,雖然片段很短可還是有點扎心QAQQ3:魏青和阿光、魏青和季微的戀愛關係,差異最大的地方?

溝通無效以及情(哄人)商(功夫)差異以及小情侶該有的膩歪差異。

阿光和魏青的溝通給我很鬼打牆的感覺,可是我覺得很多時候魏青對阿光的解讀都太度小人了。

比方說有一段:阿光說你真的有在聽我的話嗎?

魏青回你就是想要我聽你的話嘛。

我的理解:你真的有在聽我的話嗎?

(「聽進去」我的話的意思)可是魏青的解讀就是你就是要我「聽從」你的話照你的意思做。

再比如阿光說我們不是一起的嗎?

(要一起去解決這些事)魏青的理解就是阿光只是想炫耀自己女友黨國大佬女兒的身分所以才要他一起去。

至少在我對阿光的解讀中,不敢說阿光沒有那樣想過啦,也可能有那種虛榮,但大多數時刻,他不怎麼抱著這種虛榮。

即便是劇中可能最可以解讀阿光只是享受眾星拱月的感覺,怒視魏青佔領系辦行為這段表情,我解讀起來也只比較偏向他在內心OS魏青又在給他找麻煩以及不經過討論就擅自決定事情。

慘了,這段下來要被說別太i男了!

客倌啊我真的沒有!

總之,光青溝通真的很無效。

(比較大責任在魏青真的很把別人的動機解讀得很糟(我真的沒有i男)再來就是阿光和季微對待魏青的方式(EQ)真的差距巨大,還是我應該說,兩人哄魏青的方式(苦笑)差距巨大。

雖然阿光多數時候也會哄魏青,但季微哄的方式顯然高明的多!

情話高手有沒有!

什麼我不想你受傷、不合群沒關係啊你還是你啊,就連被誤會和阿光的關係都只是溫柔一刀你有感覺嗎?

是因為他難過?

還是因為我?

(此刻應有掌聲)季微我的神~!

然後季青在一起,才有情侶該有的,打情罵俏的樣子嘛。

光青除了吵架就是吵架(雖然是因為在這個比較極端的情景中),但反正沒見他們膩歪過嘛。

Q4:魏青到底有多渣?

還需要盤?

渾身都渣,渣女本渣!

列清冊清算罪狀的程度!

第一條:親完就跑,冷熱不定故作疏離,還說自己親人家只是開開玩笑幹嘛那麼認真(真的很痞很壞很渣的發言)。

第二條:意識到自己喜歡季微就開始逃避,留阿光下來滾床,渣死了渣死了,對阿光、對季微、對自己,怎麼有一種行為是可以讓三個人都被渣到的阿???

真真真氣死我氣死!

第三條:和季微滾完床,否認兩人的關係且說絕對不能讓阿光知道。

這段是很渣啦可是齁這裡想幫魏青說說話,我會覺得魏青當下可能比較是出於和系學會副會長類似的立場,顧慮這次事件還在關鍵時刻,不想讓感情問題去影響。

但當然季微聽進去,肯定是很難受的,這聽上去就是要人家當小三當地下情人啊。

人家還要看你跟阿光摟摟抱抱的,然後還要被人家副會長誤會自己是和阿光有貓膩還不能解釋。

第四條:「我可能不懂怎麼愛人,你還是去談正常點的戀愛」。

窩草臭渣女渣女渣女!

床滾完了還這樣講話,此刻我真的替季微不值!

你不能因為自己是易受傷的有亮晶晶的可愛小狗星星眼就這樣傷人吧!

這就是傳說中的拔()無情嗎?!

第五條:床都滾了都幾乎要建立戀愛關係了,還是防衛反射地在季微來追他的時候說什麼不要一副想要拯救他的樣子(靠邀你自己都清楚知道季微就是你的拯救齁齁齁氣死我)你又有多了解我?

(靠邀喜歡自我封閉扭曲人家善意人家是要怎麼了解啦)第六條:不知道算不算渣點。

魏青對阿光也很渣R,渣他肉體、單方面說分手如同阿光說的「你把我當什麼了」。

再者是季青的關係中,總是季微在主動關心魏青,先親人的是你魏青、不顧季微感受和阿光摟抱是你、滾完床又拒人千里傷人家心是你、最最最後又親回去的也是你,好像什麼都是魏青單方面想怎樣就怎樣欸(越講越氣氣氣氣氣),季微總是被動地,順從魏青的反反覆覆,是一種隱患吧嘖嘖。

Q5:最喜歡的場景?

季青第三個吻(戲中最後一吻)。

以罷課廣場作為背景,又飽含了終於這一切(罷課以及和阿光已經分手)塵埃若定的感覺,然後又是我最喜歡的魏青戲段,魏青凝視季微這一段(小狗眼睛有沒有!

亮晶晶的)太打動我,是吧是吧評審們這段就是魏青得獎場吧?

不管我自封得獎場。

順道也聊聊三場很細膩又有層次的吻戲。

第一場海邊,這裡我也不清楚魏青站海裡想幹嘛,什麼情況?

本來我以為是要尋短見,衣服整整齊齊鋪在沙灘上,有些想自殺的人不都這樣?

季微追上去關心,我自己解讀是當下魏青很脆弱腦子不清楚,情不自禁就陷進去了,然後親著親著又醒了理智回來發現完蛋了就跑了。

而季微也回吻了。

就是一場雙方都意識到對對方感情的場。

第二場魏青房裡,又剛好是魏青剛受完巨大打擊的時候(所以季微都走趁虛而入這一招(誤))。

這裡又再次體現季微為什麼能擄獲魏青的心,表達關心的同時,沒得到回應再敲了敲門,也沒有選擇強行要進去或多說什麼。

魏青開門算很大一個突破了吧!

是吧!

然後就眾所皆知的,萬眾期待的,香孜孜的滾床戲。

雖然但是,為什麼不能抱一個呢?

這個段落抱一個多暖,他兩整部電影結束都沒有抱過欸你信?!!!

(床戲那種叫DO I叫纏綿不是抱)。

安慰取暖順情意而為的場。

第三場罷課廣場,魏青分手也分了,罷課也要落幕了,大庭廣眾的,被看見也無所畏懼的,已經沒什麼阻礙了。

真的很喜歡這場吻戲,雖然我又想說也可以靠個肩再親阿(你到底是想看親還是不想看親(搧))。

這裡算是這段感情真正確立,真正開始了的場。

Q6:第二喜歡的場景?

魏青醒來給季微蓋被子,兩人對坐沒說什麼話僅僅對視著被鈴聲打斷之前這一小段。

歲月靜好。

Q7:季青最甜的段落?

TOP1.季微拿筆戳魏青,撒嬌也想讓要魏青的畫。

TOP2.季微小寐,魏青畫他。

Q8:魏青被季微軟化的細節?

這逃避型、刺蝟型戀人屬性有救嗎?

雖然渾身帶刺,甚至在面對季微質問他親他有想過他的感受嗎時反射性地,刺蝟本能地回應你以為你可以想怎樣就怎樣,太天真這類的話。

可是整部電影下來發現魏青對季微給予的溫柔、維護,都挺有反應的,當季微勇敢站出來發言,還有為了他和眾人或阿光講話的時候,他都欣賞的很、暗爽得很、受用的很。

季微留下來照顧魏青這段,感覺是魏青徹底淪陷的點。

都學會給蓋被子了這算是跨世紀的大進步欸!

魏青就是被季微每次都選擇支持他、關心他,一路下來軟化的。

結果來講,肯定是有救的,是有成效的,原本只會傷人不會愛人的小狗有在慢慢學會怎麼愛。

可是覺得跟爸爸的關係還是很大的坎,這坎沒辦法忽視。

Q9:季微和魏青誰1誰0?

我要大聲說!

季微床上一定是1吧!

雖然外型上刻板印象上可能魏青更1一點,但精神內核上明顯季微外柔內剛那種阿,魏青外剛內脆弱。

還有魏青更矮一點(拖走)Q10:魏青是怎麼愛上季微的?

首先初相識,季微肯定本來就是魏青的菜哈哈,早就盯上了感興趣了。

再然後是季微勇敢、溫柔,理解他、關心他、愛護他、維護他。

還有季微就屬於愛自尋煩惱哲學派的剋星問答體質。

比如:青:反抗本來就有代價。

季:我不懂你的大道理,我只知道我不想你受傷。

青:你又有多了解我?

季:至少我知道自己要什麼……我想跟你在一起。

好傢伙,對付魏青就是要這種回答齁!

Q11:季微是怎麼愛上魏青的?

大家魏什麼暈船,季微就是魏什麼暈船的哈哈哈。

老實說,我想不大出什麼理由哈,可能就是,迷人?

Q12:玲葦最好的戲?

被魏青拒絕時,哭的那場。

我三刷的時候隔壁觀眾在這段居然啜泣了(我:???

是我太冷血?

)其實玲葦真的很會演,我一刷的時候一直覺得這個演員好眼熟但就是沒想起來,回家估狗才想起是演返校影集版的女主。

他真的,就是很會演戲,當時看返校就這麼覺得了,然後是那種有年代感、古典美人的臉。

Q13:曉霏最讓我覺得閃光的戲?

曉霏「好」的戲算是遍布在其他段落中,感覺比較平均。

所謂的「好」戲就是,演技判斷。

但最後一場吻戲盯季微這一段,我更願意說是閃光的戲,側顏殺、狗眼殺,很純很自然。

屬於那些,我不需要再用演技好與壞來評斷的表演時刻。

Q14:看好季青的感情未來嗎?

聽導演分享,魏青在初版甚至後來幾版本來結局都是要領便當的,但是後來出於覺得應該與時俱進,和近代同運發展更迭等,才讓魏青活下來了。

很大程度來說,魏家人的身份才真正左右魏青的存活,季微並不是關鍵中的關鍵,但也是關鍵。

至於季青的戀愛關係,我覺得還是前景光明、挺有希望的。

至少在後半段,魏青整個人還是柔和了不少,之前(和鋼琴家教那段的無疾而終)只是沒有給他機會學會怎麼愛人,能重新再彈鋼琴、能坦然面對阿光知道了他兩的戀(奸)情,怎麼能說不是進步進展呢。

Q15:你覺得什麼是愛?

魏青如是問。

「應該是可以互相支持、互相理解,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和聊天」季微如是說。

我想說這答案不對齁哈哈,這比較像健康關係的定義吧甚至不僅限於情侶,朋友關係也適用阿。

那所以什麼是愛?

……我想應該是讓你不由自主想付出、想靠近、時常掛念,同時也會讓你感受到吃醋、受傷、情緒為對方所左右的東西。

一種可能同時會讓人顯得情操高尚,也情感卑劣的東西。

+++++++++++++++++*沒看懂或困惑的地方1.季青(非常短暫的分手)後,魏青照鏡子那場還有那張彈琴照片是什麼意思?

沒看懂。

2.WELCOME TO THE FUCKING WORLD之後季青機車出遊的感情親密狀態,有點違和耶感覺這段不該是在這邊的,也或許是有東西剪掉了吧。

3.海邊代表的意涵?

去教育部抗議過後,魏青為什麼去了海邊,應該因為海邊對他有某些意義吧?

後來兩人正式在一起了約會也有去,滿好奇海邊有什麼故事的。

真的只是一個他覺得放鬆、自由的地方嗎?

4.在和魏爸那場戲,當魏爸發現在場的季微(並意有所指讓魏青不要再搞一(女)樣(通)的(訊)事(錄),剛被搧完巴掌的魏青有個也不小的反應,當下是在想什麼?

(是怕季微也被消失嗎?

跟鋼琴家教一樣)*一些遺憾1.魏青沒有叫過季微的名字,倒是季微喊了很多次魏青(我也很好奇他兩在一起以後平常魏青怎麼叫季微?

好像想像不太出來。

只叫一個字可能嗎?

總不可能都不呼喚阿)2.魏青沒口頭表示過喜歡季微(雖然季微也只是說過想和魏青在一起沒說喜歡)3.季青沒有擁抱過(親三次是很有儀式感啦可是沒有抱過的時刻我也是很扼腕,明明親親和抱抱不矛盾的嘛…)*最後一些OS1.真的對季微那幅畫非常地感興趣。

2.據聞副會長設定上好像也喜歡阿光可是我當下以為他只是比較洞見到那種集體活動中產生激情仰慕的誤會而非他過來人的體悟,因為戲中實在是沒有表現他對阿光有愛慕戲阿。

不過系學會裡面我是最喜歡副會長了。

3.那位想利用魏青絕食,下雨沒去教育部的同學,實在很勢利,就是那種政治投機份子齁齁,次長走的時候還搶握手搶的齁齁。

*從映後QA或分享中知悉的BONUS原來季青不只三場吻戲欸哈,原本還有一場是季青海邊親完以後,光青又和好了時,季微陷入幻想,幻想魏青會走過去親他。

導演剪掉了哈哈哈。

不過我覺得剪的挺對的,這個幻想...可能會有點怪吧,雖然應該是一種季微對魏青有感情慾望的表示

 4 ) 【文学篇】All about 《who 'll stop the rain》(又补充了)魏青形象的文学谱系

(这部分一直有在想,但没打算写出来,因为觉得有点过度解读了,但和几位友邻聊天以后,觉得或许也可以抛砖引玉一起交流下。

多说一句,这部电影的影评加起来要2w字了,已经可以写一篇论文了……)关于魏青这个人物,苏奕瑄导演直言原型是邱妙津,实际上,以邱妙津作为原点去发散,可以看到这种角色类型的整个来源与延展呈现出三岛由纪夫(太宰治)-邱妙津-魏青的一个精神谱系。

所以,如果我们背靠三岛由纪夫、邱妙津这些文学大树,就能更容易走近魏青、了解魏青。

我第一次读邱妙津是在大学的时候,打开《蒙马特遗书》便有很强的凝视深渊的感觉,很恐惧,因此读了几次都没读完,读三岛由纪夫时我还尚在读中学,以当时的心境和阅历确实也没法太深的感受到什么,为了更容易读懂魏青,我又把这些书借来读了一遍(我现在明白为什么图书馆允许一次借30本书了,就是为了我这种人准备的……)。

自杀美学自杀美学在日本文学中由来已久,而当然我们观察这条谱系的时候,最先容易发现的也是这三个人都自杀了(在导演最早的设定中,魏青也自杀了。

)三岛由纪夫从少年时期被塞巴斯蒂安裸身中箭而死的画惊艳以来,一辈子都在演练死亡这件事。

他在许多作品中书写着、设定着角色的死,1970年(也是在他自杀的同一年),三岛与摄影家筱山纪信一起创作了一本名为《一个人的死亡》的摄影集,内容是不同情境下的三岛自己死亡的画面。

我们无从得知三岛之死这件事中是否存在对自己性别认知及性取向的困惑与痛苦,不过个人不太认同把三岛归为右y作家这样的分类,我认为三岛的死是一种文学行为,是为了实践他个人所认同的死的美学的一种归宿。

邱妙津之死更为复杂一些,但得益于她留下的大量内心独白和不同形式的创作,我们得以一窥她的动机。

邱妙津在留下的手迹中曾明确的提到太宰治、三岛由纪夫,而她自身的人生轨迹确也同样实践着自杀美学。

在她大学时期,曾经拍过一部名叫《鬼的狂欢》的短片,片中的男女主角是在孤儿院长大的兄妹,虽然并无血缘关系,但却坚定地认为彼此不可以相爱,男主角多年以后重看这部片子,觉得导演本人似乎是认为片中的男女之间所压抑的感情如果爆发,将产生极致的毁灭性(隐约感觉这里似乎隐喻着邱妙津本人的压抑),男主最后在深刻的思考自己到底是否要死去,配乐是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

《蒙马特遗书》与《鳄鱼手记》中更加直接的写着关于她的自杀倾向,她的朋友赖香吟认为《蒙马特遗书》是邱妙津用文学来自救,我认同这一观点。

首先,我们都自然的知道《鳄鱼手记》是一本虚构的小说,然而,我们同时也应该意识到,《蒙马特遗书》也并非全然写实。

关于《遗书》中所言之小咏用爱和性医好了她、遇到Laurence从而激发出性别认同这些情节,我更加倾向于是她本人的一些虚构和向往,我想,如果这些是真的,那么应该如《遗书》中所说,她已经是一个从内心到外在都变得焕然一新的人,而活下去。

而显然,她失败了。

我读这两本书,感受到的是邱妙津或许不像很多人所说是ntxl,而更有可能是非二元性别者,在那个时代,伴随性取向认同困惑的,很可能还有性别认同,这同时构成了她的痛苦来源。

于是,在26岁这年的初夏,她选择自杀。

记者后来采访邱妙津的导师西苏的时候,她说,她在震惊之余,也觉得自杀是一种美学创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邱妙津创造了「死中的生、死后的生」。

天才与疾病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何这样的天才会自杀。

像三岛由纪夫、邱妙津,甚至近些年的林奕含,这些人不都是旷世天才吗?

他们不是有着绝世才华,可以创作出不朽吗,为何要这么想不开,要自杀呢?

但我想,或许才华的来源不同,有人的天才像火焰,能燃点世间万物,成就璀璨,而有些人的才华像是燃料,他们以自身的血与肉创造出万物,然后消失。

对于后者来说,天才实际上也是一体两面。

所有的感官都可以无限放大,快乐是百倍的,痛苦也是百倍的,正因为如此敏感又如此纤细,他们才能描绘出宇宙之大和芥子之微,邱妙津和赖香吟的文字之所以令人痛彻心扉,大概也是因为,这些文字一字一句,都是以血写成的。

因此指责他们矫情有点过于残忍了,这些特质是他们的天才之基,也是他们的疾病之源。

关于魏青终于要写回魏青。

从背景设定上,魏青和三岛由纪夫高度重合。

同为地位显赫的家庭,就读贵族学校的法律系,对自身的性取向充满痛苦,尝试自杀。

苏奕瑄导演明说魏青的原型是邱妙津,但她又确确实实不是她。

从性格上来讲,邱妙津总是像一只「电池小熊」,像人群中的孔雀,耀眼而自在,而魏青离群索居、沉默寡言。

从形象上来讲,邱妙津像一个娃娃脸的活力四射的teenager,魏青是充满破碎感的少年。

从感情生活来讲,邱妙津有许多段恋爱,魏青不明,也许唯一的相似之处来自于她们都是主动提起分手的那一方,按邱妙津的友人说法,当她感到自己无法给对方爱了,便总是选择逃走。

她们都对自我的性取向无法认同,并因此产生痛苦,都试图爱上男人而变成平凡人,然而失败。

都在生活中尝试自杀,邱妙津用烟烫自己的手,魏青割腕。

二者形象的重合的的确确能帮助我们理解魏青的一些令人费解的行为。

比如,为何魏青在意识到自己对季微的感情后,用男人来麻醉自己。

又如,为何魏青会把季微推开,让自己独自痛苦。

因为这都是邱妙津做过的事情。

但邱妙津是彻头彻尾的艺术家,而导演消解了魏青身上文学性和艺术性的部分,她从设定上只能看得出是个文青,这让她身上的自毁倾向和高敏感性欠缺了一点说服力。

然而,然而,我多么感谢导演把魏青这个角色与邱妙津剥离开,从深渊中、从泥潭里面拖出来。

因你若看过《蒙马特遗书》,看过《鳄鱼手记》,甚至看过《其后》,就可知道这样的世界是多么的令人绝望。

也许命运对文青唯一的怜悯就是叫我们不要那么疯癫,或许没那么天才,或许不一定会获得幸福,但至少放我们回去活着。

 5 ) 【哲学篇】All about 《who 'll stop the rain》(我居然还没毕业)

23.哲学思想电影中涉及到的一些加缪哲学思想与角色的对白。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荒谬的世界里,因为现实和理想之间存在落差,所以反抗才能感觉活着。

」现实和理想之间存在着落差,也就意味着被否定,需要否定被否定的自己来获得肯定,反抗是肯定自己,获得存在感。

魏青和她老爸的对抗,一定程度上是在获取注意,因为注意也是一种肯定,无视是最大的否定。

「自由好像是我们努力争取才会拥有的,但我们本来没有吗?

」加缪所认为反抗者争取之自由,并非无限之自由,而是有限之自由。

美术系所要求之「创作自由」到底是什么?

在美术史的课堂上,大保拿出泰德的作品请老师评价,之后又请在场的同学评价,实际在参加strike的学生心中,并非全然否定校方对自己的创作评判之权力。

季微与系主任battle,也并非质疑系主任评分之合理性,而是探讨分数之合理性。

简而言之,系主任简永行在公听会所持之词——艺术需要一个判断标准也并非全然为厥词。

而这个标准应由谁来确定?

如校方有订立标准之权力,那么校方的审美立场与学生(抑或大众)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又该如何平衡?

「创作自由」的界限又在哪里?

反抗本质上是在与威权之间持续不断明确自己所要求之界限,界限注定是不断拉扯的,自由是要不断争取的。

所以季微会说「我们像滚轮上的小白鼠」,魏青也会说「抗争是不会停止的」。

24.理想主义者季微和魏青之间互相吸引的很大原因是她们都是理想主义者。

理想主义者在这个时代,仿佛已经成了无用之人的代名词,他们被认为没有生产力,对现实的一切都充满不满,无法融入社会和群体。

一个理想主义者在现实中会遭遇怎样的结果呢?

一种是像季微那样陷入迷茫,一种就是像魏青一样痛苦的疯掉。

然而理想主义者又是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最群星璀璨也最悲壮的一群人,他们忍受着寂寞,却未必能够获得狂喜。

魏青不赞成和政客合作的原因可以从加缪的思想中得到答案。

在加缪的观点中,手段也是目的的一部分,不义的手段对正义的目的是一种伤害。

和政客合作,不过是借威权的力量来制衡威权,本质上是「利益交换」,当手段不纯粹的时候,目的也已经蒙尘。

因此在魏青眼中,纯粹的季微就对她有天然的吸引力。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做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但作为演员却可以在电影中体验这种充满激情的人生,真的很羡慕做演员的人。

)25.系学会的众人首先须知一条真理,即群体的正义是一个伪命题。

系学会看起来是要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然而每个人都走向不同的方向。

文嘉和阿光相信只要目的正义,手段可以非正义(甚至可以牺牲掉他们认为不重要的人),敏莉比较出世(更像我们大多数人),选择向现实妥协,郑泰德作为事件的起因,有种被现实裹挟的无力感。

既然群体的正义已经不可追,那么一个理想主义者想在这个荒谬的世界里活下去,最终只能去追求个人的正义,即「我要怎么活着」。

但是这是可以实现的吗?

只要季微一天不毕业,那么她的个人创作就要被以分数来评判,魏青一日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就要生活在老爸的控制之下,这根父权的脐带便无法剪断。

个人的现代化到底该如何获得,这是一个终极问题,但好在她们还有彼此。

「雨不会停/也没有关系/我们都还有自己」

 6 ) 动荡的青春期

很青春期的电影,自我动荡,神经质,无处安放的愤怒,莫名其妙的情绪。

强势父权成长环境中的魏青是幸运的,她弥漫的愤世嫉俗,情绪阴晴不定,破碎的信任感被温柔的季薇所包容,从而自我得到整合。

季薇是坚定的,看向魏青的眼神满是心疼,那句“我不懂那些大道理,只是希望你不要受伤。

”听得让人泪目。

我喜欢这样的结局,喜欢阳光和煦她们依偎在车上开往下一站的样子,充满希望和向往,愿每个人都能在爱中得到治愈。

 7 ) 理想自由和女同真的很搭

首先我觉得这是一部关于抗争的电影,然后是很少见的xueyun题材的女同电影,同时有这俩主题的我能想到的还有麦婉欣导演的《蝴蝶》,主角都有参与xy。

这部片让人更惊喜的是两位女主都是xy的领导者或参与者,而不像蝴蝶中只有一位是参与者,另一位何超仪演的主角阿蝶是旁观者,和xy的核心人物真真也产生了分歧并永远错过了彼此,阿蝶在xy上并没有真正的理解真真,她俩的爱情也少了一丝共同为理想献身的深入灵魂的感觉。

而《青春并不温柔》两位女主有着共同的追求并能相互理解彼此,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女主,有广阔的胸怀和抱负,敢于对抗强权,思想先锋,不受男权社会的规训,不会因为性别就限制自己在xy中的角色,真的是绝对的理想型。

即使在xy这样left的运动内部,男权的压迫仍然无处不在,两位女主不仅对抗强权也对抗父权制,这让两位女主的慢慢靠近和相爱蒙上了更加理想自由冲破束缚的色彩,感情起伏更激动人心。

看了影片相关的采访,导演提到之前的《女朋友,男朋友》《戏梦巴黎》都是把xy当背景,聚焦于三角关系,这部片是直接选择运动的参与者作为主角,不仅关注感情和人际关系,也关注xy的走向。

从这点来说我觉得非常难得,包括国内也有很多片比如同性恋的《蓝宇》,异性恋的公园片,xy都是当作时代背景,给他们的感情人为加上了历史的厚重感,撇开历史背景,可能就是普普通通的恋爱,但都因为时代背景的加入感觉立意和格调就提升了的感觉?

在时代大背景下关注小人物的悲喜的确是很常见的题材,不过似乎都选择了当成爱情的背景板,我觉得是不够的。

《青春并不温柔》的导演在采访中提到自己也是xy的亲身参与者,又想到一般都是男性为核心的领导,所以想拍女性为主角的电影,我觉得能把反对父权和反对tz威权同时作为核心抗争的点,立意是超过了绝大多数的同性甚至是经典的xy背景板爱情电影的。

关于导演性别,网上说男的女的都有,大部分都说导演是男的不懂女同怎么做,拍的男凝之类的,零星见过几个说女导演拍的很细腻。

我不想给导演性别下定义,通过看采访我没看出导演性别气质有特别的偏向,比较偏中性,说男导演的可能只是看了照片吧,我们对性别的认知什么时候可以打破二元制呢?

本片对女主角刻画的镜头,应该是女性凝视没有争议吧,季微画魏青的时候,有种烧女图的感觉。

还有亲密戏,姿势可能没有那么常见但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吧,不是异性恋专属,这个姿势前面魏青和阿光也出现过,魏青都是处于更主导的位置,但是她的反应完全不一样,也有可能是一种前后对比。

因为这个就觉得是男导演会拍出来的不免有些武断,除了这里全剧我看不出别的明显直男导演拍的痕迹了。

就算是直男导演,或者是gay导演,也有可能拍出思想和镜头语言都很女性视角的片,虽然我更倾向于导演应该有女性的成长经历(看台湾报道也用的是“她”)。

片子的女权思想也有很多体现的地方。

刚开始魏青和季微交谈的时候就提到自己母亲是因为没有选择所以没有离婚,过惯了好日子没有独立的生存能力,对婚姻中女性的弱势地位魏青看的很透彻。

还有开头美术老师指责季微收纸条男女关系不清楚和头发乱糟糟的,喜欢他的男生也对她说,女生可以把画画当兴趣,以后结婚找个好老公就好了,男的就得担心挣钱。

而季微直接和老师争吵,听到男生说那个话直接走人,都能看出季微虽然表面温柔女性但是内心很有个性和想法。

魏青在xy中更是灵魂人物,而不是男性的辅助角色,不仅承担了经费,还有关键的决策。

她非常清楚这种抗争不要涉及到tz,投诚了tz最后可能付出更惨重的代价。

可是阿光是比较有表现欲和需要证明自己成功的直男,所以他俩从一开始就是观念不合的。

阿光跟季微说过魏青太独立了,季微觉得独立很好,而阿光说女生还是不要太独立了。

阿光在魏青也直接质问,你是真的参加xy还是想表现你自己,你想带我去是因为让自己脸上有光让别人觉得你女朋友是议员的女儿,每一个问题都直戳男权的核心,毫不留情面。

所以说魏青不仅反抗父亲也反抗男朋友哈哈。

导演本科生物出身半路学电影,能够拍出完成度和立意都很高的首部作品,可以说是很有天赋了。

影片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魏青参与xy的动机如果按照影片里的是为了反抗父亲,不免有点单薄,我觉得应该是反抗父亲代表的父权制和教育的威权体系,和本身就是理想主义者,这点可以多交代一下。

还有她和阿光的对话也比较单薄,基本全靠吵架推进,两人之间没什么正常的对话。

关于两人为什么会在一起,如果是阿光说的她通过他可以参与美术系而反抗父亲,说服力也不强,非得找个工具人男朋友吗。

或者大胆猜测一下有人谈男朋友纯粹为了反对他?

让他知道不要把我魏青当成附属品。

关于魏青季微俩人的感情,总体衔接还是比较自然的,化学反应很好嗑,演员在一些小眼神小表情上都非常有氛围。

但是有的场合可能现实中并不太适合一上来就接吻,可能拥抱一下会更好,用接吻来推进感情看到后面有点疲惫。

还有前期季微的参与抗争程度非常足,到后面她的参与程度就变低了,基本是魏青去哪她就陪到哪,魏青什么时候吵架了难过她就什么时候在,抗争的进程就更像是旁观者了,虽然很好嗑但是后面形象就单一了,也可以一边追逐爱一边深入参与追求理想。

这部片从选角和摄影都很成功,魏青本人完全是清冷天菜型,天生电影脸,海边白衬衫简直就是大写的美强惨,海边接吻那一幕真的是太美导演太会拍了。

季微也是温柔带着倔强和坚定的内核,别的人都是把魏青附庸,当金主,利用她的身份的时候,只有季微是唯一在乎魏青的,不选她选谁哈哈。

魏青为什么一直逃避季微的感情,除了因为性取向,我觉得还有一种可能是魏青应该是想好好搞xy不想情情爱爱的人所以一直躲躲藏藏吧,全程魏青是非常关心xy走向的,即使被排挤也坚决深度参与,所以最后因为不是美术系被取消投票资格真的是太扎心了,感情对她是排在第二的。

而对于季微后期对魏青的关注和爱就大于xy的重要了,虽然也挺好,她对爱的发现也是完成了自我成长。

魏青的看似渣的一些表现我完全可以理解,她成长的环境一直太压抑了,一直处在父权的威严之下,这种环境下还保留有女权的意识没被培养成纯直女已经非常难得了。

而且后面越来越阴郁压抑捉摸不定也和xy的走向不明朗逐渐偏离初衷有关,她作为xy领导人承担了很多压力确实没有太多心思去处理感情(所以这个片如果按照纯爱情片思路去分析渣不渣就太降低格局了,它不是一个青春校园恋爱的小甜剧,如果只想看谈恋爱还是花香吧)。

而季微可以看出母亲非常开明而且也有独立生存能力,成长环境比魏青要自由很多,所以就充当小天使的角色吧。

从她俩对性取向的接受程度,还是看出跟家庭关系影响很大。

最后俩人在一起后的对话,魏青说“protests will never stop”。

即使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是我们可以决定要怎么活着。

所以到最后即使是甜甜的恋爱,也远远超过了爱情片的立意,本来女性关心和参与zz的片子就很少,女同的就更少,而lgbtqia is also politics,这样的片子很填补这方面的空白,女性也是推动社会revolution的重要力量。

虽然独立电影很难女同题材也很小众,仍然有这样不只局限于情情爱爱的有更广阔的胸怀和追求的女同片产出,感叹一下湾湾真的是东亚女同之光,亚洲百合可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希望会更好。

 8 ) 青春的议题

昨晚其实就有点想看这部电影,后来选择了看书。

睡到凌晨五点醒了,打开投影仪...说到投影仪,我想到前几天看过的一个劝人不要乱买东西的短视频,播主列出了10件买了必后悔的电器,其中就有投影仪,他说,投影仪这玩意最没用,白天吧,看不了,因为天太亮,晚上吧,要看还得关灯,放在客厅要么占地方,要么挂墙上不美观.... 他说了半天,我都不知道他究竟是不是在讨论投影仪!?如果劝人慎重购买,难道不是应该说,看投影就像在电影院一样,所以需要周围尽可能没有光亮,并且投影仪对片源分辨率要求比较高,720P以下用投影仪观看反而会降低观影体验,等等。

在我看来,播主根本就不懂投影仪真正的价值和用途,似乎是自以为是的在拿电视机和投影仪做无谓的比较,可笑至极。

说到这里,我又想到,有的短评就像上面提到劝大家别买投影仪的播主,说什么现在台湾同性电影尺度越来越小,演员一点都不露, 越来越保守,也没有女演员愿意为艺术献身出演;有的说政治和青春的关系为什么一定要用同性探索来表达。

大家真的将关注点放在电影本身了吗?

关于露不露的问题,难道不是应该根据电影的整体叙述风格和基调为主吗?

如果是情色片当然要大大方方的露,如果不是,那么点到为止就很正常啊。

还有就是关于政治、青春、同性这些议题放在一起讨论,并不矛盾啊,经常听到有人吐槽东亚电影对女同的讨论还停留在寻求家庭和社会的认可,看看人家欧美已经怎样怎样了,现在这部电影元素明明就多了一些,大家依然感到不满。

在我看来, 这部电影, 并不是借由同性探索来表达政治和青春的关系,而是借由青春这个议题来探讨个体和集体、个体和家庭,个体和自己之间的关系。

至于同性议题,我认为,反而不是导演关注的重点,只是恰巧两个女孩相爱了而已,只是恰巧其中一个的自我认同之路走的慢了一些而已。

导演自始至终都没有从社会舆论的角度探讨同性之爱,唯一一处,Qing父亲的那一句“不要再搞同一件事”,这句话的作用更多的是引出了Qing曾经喜欢女生的往事,也让Qing更加直面自己的内心。

所以,其实,我之所以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我没有抱着单纯只是要看同性之爱的期待去观影。

并且这部电影和我喜欢的另一部6分电影(《无赖汉》)很像,是一部情绪给的非常满的电影,要靠不多的台词,光线、镜头、人物的表情,人物在集体中所处的位置、人物的社会属性,等等要素综合在一起,好好的体会,才能品味出妙处。

镜子在电影中的用处不用我再多说了,但,导演的表达依然不落俗套,很有自己的个人风格。

可能算是我的过度解读吧,这个镜头里,有三个Qing,镜子里两个,背影一个。

镜中正面的Qing大一些,侧面镜中的Qing小一些,背影的Qing则更小。

更奇妙的是,正面的表情看起来更忧伤,侧面的表情看起来多了一些犹豫和怀疑,光线全部打在镜中,留下一个暗黑又模糊的背影,这是Qing内心较量的时刻。

最终哪个胜利了呢,或许只有人格分裂的人才会有一个人格战胜另一个的情况,现实里当然是接纳全部的自己。

害怕爱的自己,想要去爱的自己,渴望被爱的自己,叛逆的自己,为了反抗而反抗的自己,莫名其妙的自己,忧伤到想要了却生命的自己,正视这一切的自己,勇敢的自己。

这一切力量的源泉始终是心底对爱的感知力。

Qing问,什么是爱,Wei说,应该是可以互相支持,互相理解,可以自由自在的做自己和聊天。

Qing说,像...我们现在这样。

其实爱很简单,只是遇到爱很难,守护爱更难,但,还好我们有电影。

这幅画真的太美了啊啊啊花瓣不断从花心中涌出,是新生的、热烈的、恣意生长的、娇嫩的、温柔的爱意,如果不是因为强烈的爱意,根本创作不出如此有生命力的作品。

 9 ) 【镜头语言与其他】All about 《who 'll stop the rain》

20.镜子在片中的作用魏青家卧室的陈设很有意思,她的床对着一面镜子,这个其实是很不符合一般卧室的陈设的。

卧室通常是一个人展现真实自我的地方,魏青的床对着镜子,给人一种魏青长期于一种真实自我和虚幻自我分裂、对视、拉扯的状态。

a.魏青在海边亲完季微然后两人各怀心事的回家以后,魏青洗完澡拿着毛巾出来时她的影像是从镜中走出来的,然后刚好季微洗完澡裹着浴巾出来。

b. 季微在魏青家里沙发上蜷缩着睡着,镜头给到的是魏青在注视她,然后镜头拉远,发现这个魏青的影像是在镜中,然后魏青的影消失,转到真实空间中的魏青,走出来给季微盖被子。

c. 魏青和季微在do的时候,最的镜头转场那里,视觉落点是镜子里面弹钢琴的照片。

d.令人记忆最深刻的镜子段落应该是魏青把季微甩了以后,回家照镜子,这段跟隔壁的Raye老师讨论的时候有幸得到了证实。

魏青照镜子的时候,仔细看一下的话,那面镜子是两面对折的,这样就会映出两个镜像,加上魏青本人的背影,有三个人物在那里,此外因为这个机位不是在正中的,是偏右一点,所以角度关系会看起来魏青自己和左边镜子里的影像在对视,右边的影像有点像在注视着她们一样,大概是想表达一个分离出来的灵魂在观察两个割裂的自我。

最后魏青看向弹钢琴照片的时候,她本体和两个镜中的影像都在看那个照片。

综合起来就感觉是魏青在认知自己,然后回想钢琴老师那件事,思考要选择怎样的面对自我和人生,大概已经决定不管她在这个荒谬的世界里扮演了几重身份和形象,都要正视真的自己,不管未来么选择,先肯定自己真实的欲望。

21.镜头语言a.一开始打开电影的时候就感觉到有些变形,调了比例发现电影采用的是4:3 的画幅,当时就想,采用这个画幅是为了更复古吗,后来看到导演的采访视频印证了我的观点。

b.不知道大家有感觉这部电影有点糊吗?

看导演访谈她有意去调低清晰度让电影更有那个年代胶片的颗粒感。

c.整部片的镜头都有些晃动,在机位上来说,使用非常多处以某位主角的作为前景的越肩镜头,不知道是导演想以此表达出角色和剧情的不稳定还是想增强画面的临场感和即时感。

但确实对于这样一个历史事件的讲述用这样的摇晃镜头会给人一种新闻记者的记录感。

d.看到有些朋友说光线太暗了经常看不清魏青的表情,其实我觉得这里是导演刻意为之,片中很多地方季微和魏青的二人戏,在打光上来说,季微面对光源,魏青是背光位,所以会经常感觉魏青的脸上灰蒙蒙的看不清,感觉也是来表现季微内心的开放性和魏青的封闭与压抑的心情,观感上会令人觉得季微很简单、一览无余,魏青就让人看不清也搞不懂她在想什么。

e.季微在楼梯间的魏青的对手戏。

用楼梯间憋仄的环境来体现人物的处境。

季微始终在同一个平面,而且多数面对镜头。

魏青大部分时间都没有正面出现在镜头,要么是背面,要么只有声音出现,她的走位也一直在变,从一个背向季微的俯视机位,转到同一高度的对峙角度,魏青说 「你以为你想怎样就能怎样,你太天真了」,镜头被突然出门的系学会人群打破,两人在画面中分开,呼应魏青对白里面提到的外在环境的破坏 ,之后魏青走上楼梯,以俯视视角(展现两人关系中魏青的主导性)走下来对季微说让她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季微多数是面向镜头、稳定的走位,展现人物的固定性和内心的坦率,魏青不断变化的走位、多数以背面面对镜头展现人物性格的不稳定性和面对现实的逃避。

季微从站位上来讲,前景是虚化的楼梯,在视觉效果上会有一种魏青和季微之间隔着障碍的感觉,这种障碍以季微走向魏青查看伤势而在画面上被打破(季微在季青关系中的破冰身份)。

22. 关于电影价值的来源写这一条是有感于很多人给这部电影打低分的原因是女二很渣,剧情令人不忍卒看之类的。

我真的好想问电影的价值、角色的魅力什么时候要和角色的道德水平挂钩了?

电影的价值不是应该来自于它的内涵和思辨性吗?

角色的魅力不是应该来自于它的复杂、丰富和有血有肉吗?

如果我们只能用道德水平去评价一个角色,那我们的所思所想真的就太单薄也太稀少了,人类是很复杂的动物,不是三叶虫,直接给某个角色打上一个道德标签然后就判s刑,在我看来是非常残忍也很不负责任的做法,属于思维上的懒惰。

以及,角色无法脱离于时代,我们之所以喜欢季微,是因为她超前于时代,但就像魏青一样,每个角色都有其困境,我们没办法以上帝视角去慷他人之慨。

如果角色必须是古今中外第一完人才能给电影打高分,那估计莎士比亚都评不上三星,倒如出门左去书店买一套曾文正公全集好好看看。

 10 ) 弯弯百合|愿我们都能遇到温柔且坚定的她

电影:《青春并不温柔》类型: 中国台湾|同性|剧情|爱情导演:苏奕瑄上映时间:2023年好像每一部湾湾女le片都带有时代运动,但这并不妨碍我嗑两位女主!

魏青一眼姬好嘛,太拉了!

两个女生感情线很细腻,美好的青春校园恋爱,即甜蜜又带点伤痛,海边的镜头画面太美了,眼神都拉丝了,💋xi绝啦!

电影《青春并不温柔》讲述了美术系女学生季微有着坦率霸气的性格,恰逢她所在的美术系学生会反抗校方及教育内容,学生会里非美术系的女学生魏青是主要带头人员,魏青的男友是学生会会长,三人形成小团体共同抗争,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季微与魏青的关系逐渐变亲密……“我真的是被你们搞乱了”觉得女主说这句话时很可爱捏,被喜欢的女生亲完再被喜欢的女生的男朋友亲,论谁谁不迷糊啊!

季微纯粹的可爱,一次次的守护着魏青,太吸引人了,为了和爱的人在一起,不断打直球,追求自我追求感情。

弯弯的百合片向来拍的都很细腻唯美风,魏青身上带着一股忧郁感让人心疼,年轻时钢琴老师的痛让她不愿面对自己,直到遇到了季微,愿意不顾一切站在自己前面。

如果大家遇到了那个永远对你温柔相待的那个人,请好好珍惜,狠狠爱她吧

《青春并不温柔》短评

5分钟前
  • 金黃色的
  • 较差

男导演你再拍百合片试试呢😅

6分钟前
  • 许实
  • 较差

三星半吧,鼓励一下,毕竟这种类型的片子纯粹青春疼痛题材已经看累了,加上时代特点还算是蛮有意思的。抗争会改变什么吗?也许什么都不会改变,我们也只是迷恋这个过程中的权力罢了

8分钟前
  • ATom*
  • 推荐

2.5 探索社会,探索学业,探索父权,探索家庭,探索性向。最近被教育不要总是只看结果,过程就是人生。

11分钟前
  • ____anybody
  • 还行

2.5 题材危险程度堪比...,你要这种青春风暴拍法就不如多一点纪实性的东西,闹麻了~

16分钟前
  • 其实不叫大怪兽
  • 较差

片子并不正常

18分钟前
  • miro
  • 很差

前半段看你亲我我亲他的剧情像是在看台湾版《燃冬》,到后面qing开始麻痹自己和男人上床又觉得像女版CMBYN,可惜的是剧情是真的有点拖,好多空镜留白都有点尴尬,俩女主确实没有什么cp感,是李庚希和柯佳嬿tla的感觉😅融合了zz因素又觉得有点幼稚,最后结局科技化了吧,不过镜头还是美的,几次都要气的高血压了被镜头扭转回来了,男主最后看见速写一脸“我是你们play的一环”真的是要笑死了。

21分钟前
  • 睡美人转座子
  • 较差

谁都无法阻止一场大雨的倾盆,如同我无法闯进你的心门。引以为豪的作品被无故贬低,因掌权者的主观意识决定一个人的去留,所谓的专制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上层领导的放任助长了压榨者的气焰…解严后遗症弥漫在80年代末期的台湾校园。“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努力去争取自由?自由不是我们本来就应该拥有的嘛?”简单的想法往往藏着最深刻的真理,我们只不过想要做自己而已。抗争又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要被看见,是被剥削者挺直腰杆的发码,为了平等为了尊严,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所以要为被恶意评不及格的作品讨说法,加入罢课抗议,拿起画笔画自己想画的,陪在喜欢的人身边…不论别人怎么想,重要的是自己想要什么。我无法阻止一场大雨,但我可以等雨停,等她狂风大作,等她阴晴反复,等她风平浪静,等一切尘埃落定。青春不够温柔,但我想对你温柔。

23分钟前
  • 24.1℃的风
  • 推荐

好混乱,我的眼睛,上次看到这么雷人的拉片还是《渺渺》

28分钟前
  • 鳗鱼饭
  • 较差

……能感受到青对微的吸引 但无语前者对后者拧巴的态度 唯美但苍白 不过两位气质形象很相似 有get到cp感

30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对于ting,第一次接吻,确认感觉(确认是不是和钢琴老师的一样感觉);和男的做爱,反证;第二次接吻&上床,再次确认;第三次接吻&上床,确认完毕。对于wei,第一次接吻,就确认完毕。

33分钟前
  • T-fluoxetione
  • 还行

唔。。。青一出来就一种姬圈老油条的样子,结果竟然是有男朋友的?要不是有钢琴的故事。。政治元素的青春伤痛文学也依然是伤痛文学。

38分钟前
  • aninai
  • 还行

台湾学生罢课背景下的三角/女同关系。我还蛮喜欢这个拍学运的视角的,既不是支持的也不是反对的,每个身处其中的人各有各的诉求和算计,喊出来的却是“为创作自由”。导演在映后讲,是因为2014的太阳花,让她开始思考这究竟给其中的人带来了什么影响

42分钟前
  • 推荐

太难看了。。看得我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这一女同片。。怎么男性的戏份那么多。。还有女主角被魏青亲完。。又被阿光亲。。这是在干什么。。展现闷湾湾的开放与包容吗。。感觉这片拉拉和直女都不会喜欢。。太矫情了。。

43分钟前
  • 怀瑾瑜兮⠀
  • 很差

晕死 很莫名其妙的做爱 出发点这么好的电影拍这么烂也是牛的

44分钟前
  • momo
  • 很差

如果說東北爹味文藝復興的背面是什麼,那必然是台式女同社會運動。矯揉的台詞搭配清新溫柔的接觸與人生感悟與似是而非三角關係,對了還得來個家庭不幸心靈雞湯。怎麼可以把邊上的人都寫的那麼空洞功能。我個人其實是喜歡「抓耙子」的衝突的,但,但就好個兩分鐘的概念就急轉直下間接參考《祖與占》和燒女圖了,痕跡還可以再薄弱一點嗎?

48分钟前
  • 遠山堂後人
  • 还行

很难看,令人难以置信的难看。感情线看不懂,strike线也看不懂。拧巴女主的拧巴令人看不懂,纪委女士被乱亲不打人也看不懂。…啊,看不懂。什么,拧巴女士获奖了?为什么啊?演技有任何爆发和转折和感染力?我看不懂。

49分钟前
  • 红拂夜奔
  • 很差

表演真的好硬,台词也是。非常不错的一个背景,但是太直白了。女主不是让人恍然大悟的直白,是絮絮叨叨的念大道理,让人直接失去了观看的欲望。两个女主的火花倒是可以,叶太好看了,脸长在我胃口上,但是她的特写简直难评,眼神可以说是看狗的抑郁深情,但是这么表演很油腻!台湾女同电影外形上都要高度相似了,内核、细节、镜头语言却各有各烂

54分钟前
  • bethlehem
  • 较差

角度选得好,但其他各个层面都一言难尽……尤其台词太可怕了,明白“典型”“直白”的台词很重要,但至少也请考虑一下情境和生活性,不要色都不润一下就一股脑往人物嘴里塞,本来还有点犯困的,都给尬清醒了……

55分钟前
  • 字母君
  • 还行

女主们一个像柯姐 一个像大S 没那么好看版

58分钟前
  • 绿小草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