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如何主宰我们的身体?
是我们的脑子,在释放那些我所不知名的化学物质。
还是我们每个人,在骨子里都有一种类似于吸毒般的欲望。
《恋人絮语》的开场那段周俊伟的旁边,马上让我意识到了彭浩翔的存在。
那种略带黑色的调侃论调,一直是我钟爱的款式。
可当第一个故事开始的时候,我就完全忘了去顾及这部期待中的电影,该有多么聪明的表现。
一对旧情人在网络上出现了交集。
他们默契地选择了见面。
从对方的脸上,他们看到了自己内心的愉悦与淡淡的纠结。
“我等你。
”“不,我等你。
”看到这句台词的时候,我会心地笑了。
他们像是在热恋中的情人一样,而恋爱中的人,真的就是这样可以可爱地像一个孩子。
这场面,很快让我把自己也带入进去。
只是不知道你,看到此时是否会像我一样会心地一笑。
这是我期望的,你呢?
当暗恋的故事进入时,我开始感到了些许陌生,却同时又是那么熟悉。
陌生,是我有些忘了,自己是不是曾有那样热切地去暗恋过一个人。
熟悉。
我终于还是看到了彭浩翔的印记。
女孩暗恋的玩偶,每做一个动作都会发出“咯咯”的塑料摩擦的声音。
呵呵,这种亦真亦幻的傻瓜般的想象,透露着作者顽劣的聪明。
很高明,我只能说,很高明。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该怎样地去选择爱上一个人。
其实无从选择,就像第三个男主角的故事。
他爱上了朋友的妈妈。
男演员在片花中解释到“那是一种可以为她去死的爱”。
他跟拍了朋友爸爸包养小三的证据,并告诉朋友的妈妈,想以此把自己钦慕的女人和自己联系在一起。
或许是幸运,又或许是种不幸。
这段青涩的感情并没有如他所愿。
编剧很精明,他把年轻时候置身于畸恋的男孩,和成年后受到女友背叛的男人,贯彻成了一个人。
而也只有这样的男人,才能在感受爱情艰难的同时,却又选择了包容的延续。
猜疑与背叛,永远都是爱情硬币的背面吗?
范晓萱的台词说的那样无奈“好累,真的不想再去适应另一个人……重新感觉……重复……反复”。
当热恋褪去,爱一个人成为了一种习惯。
我们又该如何。
是去报复爱人因为同样感到索味,而做出的背叛。
还是释然地放手。
或许,这就是恋爱与婚姻的一线差距。
婚姻是一种虔诚包容的责任,而恋爱,却总是一朵疑似飘在天空中的浮云。
电影的结尾也演绎的很圆满,女人说服了自己,既然无法包容他,分手就是最好的对自己的解脱。
而在另一边,男人因为他的宽容,终于还是守住了自己的爱情。
《恋人絮语》着文艺片惯有的大段留白,和显得支离的对白。
但全篇充斥着铺垫剧情前进的弦乐,完全打消了一般文艺片在留白部分的悬闷感。
而暗恋那段,幻想热恋时的女声+吉他的搭配更是,全片配乐的亮点之一。
作为剧情的推动者之一,配乐上的通俗,一直在牵引着我的思绪神经。
在影像方面,暗恋故事中的旧幕电影,畸恋故事中的昏黄黯然,背叛故事中的贯穿始终的雨景和黑夜。
无一不显露着,优秀的香港电影,在电影色调上的一贯精致。
写到这里,我迫不及待地想再回头看一遍。
我看到的,不仅是作者的聪明与用心。
更重要的是,它还影印了我对恋爱全部的理解。
有时候,幸运与覆灭就是简单地只在我们的一念之间。
在一个对爱情极度不信任的时代,我们只能抓住激情的小尾巴。
四段爱情故事,被若有似无牵连的人际关系串连而成。
与《通天塔》一般苦涩却无能为力,爱情就这么发生与消亡着。
我们能做的只有体会,挣扎总是徒劳。
陈奕迅与林嘉欣,背着各自的男女朋友旧情复燃。
陈伟霆与范晓萱为报复爱人出轨,生生搞出一夜情。
曾志伟瞒着老婆包养二奶,陈伟霆暗恋自己同学的亲妈,捣鬼破坏其家庭。
所谓爱情,不过都是一场乱搞。
而乖乖女谢安琪的爱情也不过是一场接着一场的意淫,她的男主角永远只是个木偶任她摆布。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错乱?
导演不是在讲故事,只是在演绎生活。
支离破碎的片断支撑起整部电影,却做到可以让人窥一斑而见全豹。
导演由小处着手,陈奕迅与林嘉欣支言片语的聊天打造出暖昧的气氛,陈伟霆极不自然的帮忙收拾碗筷及偷穿女主人拖鞋营造出不伦的情愫,谢安琪幻想里的男主角永远是个木偶告诉我们这只是一场自娱自乐的游戏,范晓萱略带神经质的表演让人感受那份患得患失。
导演不是在告诉你怎样恋爱,只是营造出爱情的氛围让人感受恋爱。
别用神马道德去评价“爱”,爱情和道德完全就是两码事。
这不是乱搞,电影中没有人是出于堕落的目的。
他们都是爱的俘虏,被荷尔蒙牵着鼻子走而已。
影片的色调偏暗,一切都像是一张泛黄的照片,留待记忆考证。
同时对于片中每个角色来讲,这也是一场折磨和煎熬。
都说爱情苦,没有几场爱情是甜美的,相反九成都是苦涩。
爱不是加减乘除,没有那么多的理所当然。
《山楂树之恋》上映时,有评论说世界这么乱,装纯给谁看?
而《恋人絮语》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展示了这个世界“乱”的一个小侧面。
乱搞有理,出轨无罪,谁让我们都是红尘中人?
不不不,这一切都只是跟着感觉走。
你能说《诺丁山》和《麻雀变凤凰》是乱搞吗?
导演有效地运用了镜头语言,没有依附故事却更侧重用演员表达出来的感觉拼凑而成一个圆满的故事。
这比有起承转合的故事要高明得多,观众可以完全从演员营造出来的氛围感受到导演和编剧的意图。
可意会不可言传要比认认真真的摆出已知条件,并推理证明出结论来要巧妙得多,这也是此片最大的成功之处。
和《非诚勿扰2》一样,片子结束留给我们一连串的疑问。
谁敢举手说自己活明白了?
陈洁仪如若见老公偷食出走就是明智,范晓萱与陈奕迅不再同床异梦就是决断,陈伟霆睁一眼闭一眼难得糊涂就是圆满,陈奕迅信守诺言苦等别人女友就是情贞了吗?
爱情这一道无解题,谁又能参透这玄机?
剧情不多说了,不难理解。
大家都8烂了。
不过 亮点是谢安琪。
33岁的人扮演起怀春少女,还真是有模有样的。
身材神马的也恢复的挺好。
见多了分手伤心离别。
看出轨小三都没嘛感觉了......也许是老了。
这个世上的感情。
无外乎男人与女人的事。
过年期间万达不给打半价,我花了八十块钱,在2010年的岁末,可以说是包了全场在看戏。
爆米花很好吃,电影刚开演时我尿急,回来时片头已经过去,看到的是香港昏黄嘈杂人潮拥挤的夜景,陈奕迅的背影和小卷发很好认,他和林嘉欣的组合让我很舒心,电话一个左手打,一个右手接,我总觉得这个小细节是导演的故意安排,但是为了表现什么呢,难道说世上的男女总是彼此互补的吗?
他们俩的对话闲散随意的不像台词对白,就真的好像两个彼此暧昧的人之间存在的尴尬,眼神不敢对碰,话说的有一搭没一搭,用大笑来掩饰心意,我就知道,傻笑过之后还是得说真心话,还是得四目相对,把空气氤氲成偷情的氛围。
蜻蜓点水之吻过后会被一方正牌恋人的电话打断,另一方神色黯淡内心五味杂陈,我就知道,这样的老桥段。
不过陈林的演技还是可圈可点的,陈奕迅还蛮适合演这种蔫蔫的闷骚男,对墙外香的蠢蠢欲动,暗示的眼神流露,是,像这样的微胖男人也有自己的魅力。
林嘉欣笑的时候永远那么甜美,无论是偷情时的无心勾引,还是面对男朋友发出吃饭时的邀请。
其实现实生活中我最怵这种人,因为你不会猜到他心里怎么想的,微笑永远是她的武器。
我主要是来看范晓萱的,Mavis的颜萌到我心里,演技也越来越有实力。
你看她的bobo头,穿着舒服干净,撑一把漂亮的伞落寞地站在街头,无助又无力,熟悉的唇边痣,看的人心微微酸疼。
这哪像三十多岁的人,就是一个深陷爱情痴痴颠颠的小女人,戴着挽回爱情的面具,丝毫没有技术地傻傻地一路跟踪下去。
林嘉欣也真是配合,愣是没有发现。
事实证明,跟踪要跟到家,捉奸要捉到床,我以为她这一途一无所获,没想到正好逮个正着。
我喜欢Mavis的爆发力,无论是她在唱摇滚时,还是演这场雨中哭戏。
这是这部电影中三个哭了的女人中,我唯一见到流下眼泪的一个。
向佐演的男友开始似乎并不十分在意女朋友劈腿,但后来我看到他在酒吧默默流泪,明白他之前的一切不过是强撑,抑或是装糊涂。
他和范晓萱在Msn的对话形式我还比较中意,有时候整个银幕只显示一行聊天字幕,有时候聊天的内容随着打字出现在银幕上,伴随着敲击键盘的声音,在空旷的电影院响起,我反而觉得清脆动听。
坐在屏幕前的这两人是怎样的心态,发现另一半出轨的事实,心碎之余,唯一的办法只是报复性的出轨,之后还是得继续跟对方在一起。
我常常听到周围有这样的例子,然后我就在想,为什么呀,图什么呢?
他就那么好,好到离不开;还是自己很贱,贱到宁愿装傻充愣。
其实范晓萱在酒吧趴在桌上说的一段话点明真相:“我根本没有勇气离开他,好累,真的好累,我不想再花时间去习惯另外一个人,去接受他的好与不好,然后又在互相伤害,重复又重复。
”前陈都是伤怀旧爱的伤感言情故事,让人感喟平淡爱情中的莫测变数,而陈伟霆的这一段不伦之恋有种哭不出来的心碎。
我思想传统,总是对这样的不伦之恋内心满怀争议。
但就像谁说的,爱情本身又有什么错。
陈洁仪虽然已老去,但风韵犹存,涂着红色指甲油的玉足依旧白皙,碎花连衣裙的裙角随风轻摆,给少年混沌沉闷的世界带去安抚躁动的清凉。
为人妻室天天操劳琐碎家务的麻木与淡漠,知道老公出轨后的哀怨与绝望,在一个热血少年的怀中似乎感受到了久违的热情与温存。
但理智马上回神,就那样打醒了一个少年任性执著的炽热爱恋,年少时的爱不顾一切与冲动,满心以为是为另一个人好,却没想到硬生生扒开了她想装醉的那只眼,让她直面现实,假装都不得,最后只能远离。
彭于晏的出场依旧让我花痴,皮肤越来越好了,眼神越来越有爱了。
谢安琪的小洗衣店飘满清新柠檬的味道,明明喜欢的要死却硬要装出一副礼貌陌生的疏离表情,一遍遍地问着黎先生的电话号码,其实那几个数字早已烂熟于心,一不小心就漏了馅儿。
是的,我太熟悉这样的场景,太了解这样的心情,想象着与人偶的恋爱,可以无所顾忌,当成他来拥抱与接吻,这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的精神恋爱,是全心投入的放肆的恋爱。
只是彭彭的出场太少了,我也是为了他才买的票啊。
不过的确像她们说的那样,我要是图这个,应该去看《听说》。
之前新闻图片中的陈奕迅和林嘉欣的“牙膏之吻”被内陆版给剪了,不给力。
电影院的海报走众明星路线,再加上先行预告过于温馨和谐,搞得我一度自顾自认为本片是《全城热恋》的姊妹篇,看到一半之后惊觉这里没有一对正常的爱恋。
好吧,为了八十块钱的票价,我也该后知后觉说些好话的,不然我刚看完时,没太理清头绪,直呼这片名应该叫胡言乱语。
10年最后一天看的。
影院一直在放子弹和非2,只剩8:10有场恋人絮语,所以看它是因为它是我当晚唯一的选择,别的都看过了。
换票的时候,瞟了一眼已售情况,三分之一卖出去了,还好,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8点进场后,发现坐的满场,喜出望外,看来小电影还是有受众的啊,要么就是他们根本没买到子弹和非2的票。
客观说,导演试图在有限的118分钟内,把常见的恋爱情绪通过电影语言描述出来,演员也很卖力的表演,通过动作眼神+行为,展现不同年龄身份职业的内心情感世界。
开头第一段不错,毕竟是老戏骨,两个人表演的还是恰到好处,尽管分别都有恋人的偷情,但安排在开头,情感的真挚,避免了后面观众对这段恋情的苛责。
但第二段个人认为是败笔,尽管人物内在关系后面会有深刻交代,但女孩子近乎恋物癖的爱情观,篇幅过于冗长,这段结束后,实话说,一半人起身离席不在继续观影了。
将来出dvd的时候,希望有个导演剪裁版,这段还是再省省的好些。
全篇结束后,看到是香港电影发展协会是出品方之一,才理解,这可能是一部香港式的文艺电影。
大家只能耐着性子看吧。
我记得,小的时候我跟我爸一起看电视剧,最喜欢问两个问题:一个是:这里面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一个是:后来怎么样啊,谁死了最后?
对于这两个问题,我爸是这样回答的:第一个是:什么好人坏人,哪有绝对的好人和绝对的坏人。
第二个是:真正的故事是没有结局的,有结局的都是骗人的。
我记得那时我上四年级,虽然我忘了当时看的是哪部电视剧,但是我记得我的问题和我爸的回答,而且当时我还反驳他,怎么没有好人和坏人,没有了还怎么演啊,怎么可能没有结果啊,没有结果还演什么啊!
过了很久,我不得不承认我爸说得是对的。
每个人的人性中都蕴藏着伟大和龌龊,即便是早晨对着温暖朝阳微笑,也可能在深夜露出狰狞面目去刺探黑暗,没有绝对的人,更不存在纯粹的情感。
而结局这件事就更好笑了,所谓的团圆、悲惨的结局,只是一个节点,时间的水流脉脉流过,谁能保证哪里是终点,哪里是起点?
这就是我在看恋人絮语的时候所想的。
其实我很喜欢没有结局的故事,它演示的是一种生活,而不是一个故事。
在情感中,期盼、互动、背离、舍弃、珍惜或者守候或者背叛,也都只是一个侧面,而情感本身并没有道理可言。
冲突点在于,人类社会的规则,从进化心理学上来讲,一夫一妻制也许更有利于人类的进化,于是人类社会承认了这种约定,谁违背,就要受到谴责,包括她(她)自己。
继而衍生出的故事,或者说,生活片段,让人遐想。
这部片子呢比《全城热恋》好太多了,因为全城的每一个故事所附带的结局,都让我感到一阵不适。
而恋人絮语虽然有结局,但是结局只是蜻蜓点水地象征一个暂停,重点还在其中的絮叨。
这片子适合一个人看,而且要一个人坐在情侣专座,把腿放在另一个座位上,斜靠着看。
情就像毒瘾,恋爱的时候,那种快慰、狂喜的感觉如同多巴胺撩拨着你的每一根神经,游走在你的脑细胞中,让人欲罢不能。
电影《恋人絮语》由导演曾国祥指导,为我们讲述了几段颇具代表性的恋爱故事,相恋、暗恋、单恋和苦恋,情节上相互关联,情感上产生共鸣,影射了当下年轻人的恋爱经历。
时而轻快,时而忧郁的音乐,暧昧的色调,将故事渲染进如梦似幻的氛围中,笔者沉迷于浪漫主义的错觉,心却如被利刃一刀刀割开,感受着絮语中难以宣泄的悲伤。
陈伟霆饰演的年轻阿宝,性格内敛又透着坚定,或许出于对成熟女性的迷恋,这个正值青春期的少年爱上了他朋友的妈妈,这场错位的爱情该如何行止?
在他的眼里,那个辛劳操持家务,默默付出的中年女人,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独有的魅力。
目睹黎先生的出轨背叛,心中油然而生的怜惜与心疼使阿宝对黎太太的执迷越来越深,陷入这段不伦之恋难以自拔。
导演花了重笔墨描述这段揪心的不伦之恋,作为回忆的一段过往穿插在电影的片段中。
言辞不多的阿宝,安静时通身散发着压抑气息,不同寻常的暗恋情感造就了他时而沉闷的个性。
晚饭餐桌下,他用脚轻轻挪走黎太太的拖鞋,硬穿入那只不合脚的拖鞋,紧张、兴奋却仍要强装镇定,热气弥漫的镜片下,掩住的是阿宝暗潮汹涌的心。
陈伟霆对这个角色的演绎把握很好,从微小的眼神到表情上都变现得细腻到位,勾画出了一个懵懂少年内心的忐忑与激动,这一段不仅成为了阿宝心中一个短暂而美好的瞬间,也着实是片中的一大亮点。
有多少像阿宝这样的年轻人,爱上过不该爱的人,藏着喜欢却不能宣之于口的隐忍。
阿宝是单纯的,空闲的生活造就了他的少年心性,玩游戏机时的笑容、茶餐厅里把玩勺子的小动作、一句“我想你离开他”,简单直接又透着坚定。
阳光下,阿宝的目光追随着黎太太的身影,小心翼翼地跟随着她的步伐;他悄悄地在车窗上贴上报纸,阻止刺目的阳光折射到办公室中忙碌的她;发现黎先生出轨,他偷偷地跟踪,并拍下照片塞进黎家的信箱。
陈伟霆演绎的阿宝有着少年的纯真,他清楚自己在做些什么,他想像个大丈夫一样给予黎太太缺失的呵护和照顾;他愿意为她做任何微小但温暖的事,车窗后薄唇微启的会心一笑写满了他的心甘情愿。
阿宝也是心思细腻、深情的,痴迷于不能被接受的爱情中,纠结、放不下,却又期待着或许的可能。
廉价色彩的月租房里,他与她近在咫尺,又遥不可及。
看着她痛哭时颤抖的肩膀,他诚惶诚恐地靠近,不由自主地将她拉进怀里,梦呓般地在她脖颈间落下一吻。
他以为自己能够给她一个温暖的怀抱,却被硬生生推开;他以为,把真相放在她的面前,是最好的,却不想黎太太离家出走,一去不回。
那清脆的一巴掌,打散了阿宝的少年深情。
阿宝在电影中所占的篇幅较小,却深刻地活在了观者的记忆中。
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陈伟霆在角色对待感情的演绎上着实惊艳。
陈伟霆于情感收放的节奏上把控的正正好好。
同桌吃饭时,轻轻一瞥中流露的柔情,专注得仿佛藏着千言万语,;面对黎太太的质问,他略带委屈的反驳;地铁上,他孤独地望着黎太太的背影,眸光中闪过深深的依恋与不舍。
内敛的外表下,角色内心情感的变化,陈伟霆于细节中成功将少年纯情的阿宝刻画下来,富有层次感,渲染出角色挣扎在不伦恋与道德中的悲剧色彩。
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同阿宝一样的人,在那些青葱岁月里,我们或许都曾疯狂追逐过别人不能理解的爱情。
无关乎恋爱的对象,爱情本身没有对与错,有人选择默默付出,有人执着心中暗恋,有人沉醉出轨的贪欢,有人选择遗忘背叛的痛苦,每个人维持爱情的方式都不一样,就像恋人间的絮语,于平实中诉说着各自的故事。
Some people never been lovedsome people tasted too muchsome people had it too toughsome people are good at thatsomeone may forgive their wrongeven they hurt‘em so badsomeone maybe oblivioussomeone just choose to trustHello stranger It’s so nice to meet youHello lover It’s so nice to have youHello beautiful It’s so nice to konw youHello not so well It’s so nice to hug you好好过吧,唉。
这是一部讨论爱情的另类佳作,尾行的少年、思春的少女、两对出轨的情侣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伦理畸恋组成了一个贯穿12年的怪圈,在陈奕迅、林嘉欣以及范晓萱这种纯爱阵容,和影片片头充满了生理心理学说教的包装下,让《恋人絮语》在今年的华语电影中个性十足,格外显眼。
一切要从12年前开始说起:曾志伟扮演的中年男人找了年轻的小老婆,他的老婆陈洁仪则要面对老公出轨和比自己小太多的追求者。
这个追求者就是曾志伟儿子的同学陈伟霆,他尾行偷拍收集证据就是为了能让陈洁仪离婚。
而他所不知道的是,曾志伟的儿子陈家乐却一直暗恋着他,并将这份不伦之爱深深埋藏。
12年后陈伟霆变成了向佐,交往了女友林嘉欣。
林嘉欣在facebook上和另外一个男人打得火热,他就是陈奕迅。
陈奕迅和交往四年的范晓萱日渐冷淡,他的出轨逼迫范晓萱找到了向佐。
这对被欺骗背叛的男女选择了以牙还牙而让心理平衡。
12年后陈家乐变成了彭于晏,他的性取向和12年前一样。
然而暗恋她的洗衣妹谢安琪却毫不知情,她每天通过收集彭于晏送来衣物中的零钱、名片来幻想,沉浸在少女的春梦之中。
而当彭于晏离开她的生活,她也遇到了真正喜欢自己的男孩。
影片除了在人物关系上错综复杂外,在镜头中也处处留有线索,首尾呼应。
比如在影片第一段陈奕迅回头曾闪过一个男人的脸孔,从脸型来判断应该是向佐。
可想而知范晓萱找到他之前他就已经发觉了林嘉欣的出轨行为,并实施尾行。
而在第二段落中出现的洗衣妹同样出现在12年前,12年前的她就喜欢一个人玩芭比娃娃。
第三个段落陈伟霆约陈洁莹出来喝茶,无聊时玩弄勺子,折射出了12年后自己向佐的摸样。
陈洁莹穿的鞋子与第四段落林嘉欣新买的鞋子同款。
第三个段落陈伟霆与同学陈家乐一起看球打足球电动,而到了最后向佐更是在足球街机上点球决胜了陈奕迅。
影片中更是有四位演员姓陈,当然这可能仅是巧合……这种从片名看似纯爱,片头流露出的一本正经,以及骨子里的出位大胆,非常符合彭浩翔的风格,2010年三部监制作品《维多利亚一号》《志明与春娇》以及这部《恋人絮语》都让人赞誉有加。
而作为第一次导演长片的曾国祥、尹志文也交上了让人满意的答卷,虽然刻意放缓的节奏容易引发观众的倦意和不满,但能够处理好诸多线索也属不易,尤其影片第二段落少女怀春拍的港味十足,怀旧情怀浓烈,深得人心。
爱情,是一个永恒热议的话题。
每个人不同阶段对爱情的理解是不同的,在不同条件下爱情又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过程从来不会一致。
每段热议的内容就算再相似,总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始终不会存在完全相同的两段爱情。
电影《恋人絮语》为我们讲述了几段颇具代表性的爱情故事,而且是没有结果的爱情故事,仅仅把过程摆在了观众的面前。
这些故事,或许有自己的影子,或许有身边人的影子,不管它的存在是甜蜜还是痛苦,是真诚还是欺骗,是美丽还是丑陋,也不管你认为它是对还是错,无论如何,它都是客观存在的。
《恋》中有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暗恋戏。
谢安琪饰演的洗衣店小妹阿芝,是个可爱的花痴小女生,暗恋上彭于晏饰演的牙医黎广生。
相信大多数人能从这段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面对自己喜欢的人,表面上装作不在乎,私底下又很认真地帮他做事,偷偷地送上小礼物,在乎对方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幻想与之在各个场景中上演悲喜大剧……若干年后,回想起这段“我爱上你却与你无关”“自己和自己恋爱”的疯狂,除了觉得好笑外,那份最初的甜蜜仍然会涌上心头,终生难忘。
那一种虽然转瞬即逝,如梦存在,但再怎么虚幻,也不由得想给梦中人美好的祝福。
阿芝最后 “被暗恋”桥段设置得十分童话,也十分巧妙,总算完结了观众心中的美好心愿。
谢安琪把这个小女生的角色演得活灵活现,可塑性极强,第一角色以及与木偶人幻想戏中的古装、纯情等戏中戏角色都演得十分精彩,惟妙惟肖,惹人喜爱。
出轨与不忠之下的爱情是《恋》的重头戏。
陈奕迅与林嘉欣两个角色的相恋,是建立在双双的劈腿基础之上。
心中有着各自恋人的包袱,从一开始就难完全展颜。
不否认此境中两个人的感情是真实存在的,但基于尴尬前因,即便是两个人在一起十分亲密,无奈的情绪也会时常溢于言表,这一点陈、林二人表演得都很到位。
范晓瑄与向佐分别饰演陈奕迅和林嘉欣角色的另一半,为了证实另一半的不忠,联手作战,换位跟踪,证实双方爱人已出轨的真相后,在复杂的情感趋动下也做出了不忠的行为。
回家看着枕边深爱的却彼此已不忠的爱人,此时此景的无奈已经不仅仅属于角色了,相信当时观众的心情也一样无奈,一样揪心。
还有一段故事是暗恋与出轨情感的交集,曾志伟扮演的黎广生之父,人到中年有了外遇,偏偏儿子的好友向佐暗恋起陈洁仪扮演的黎母。
现实中也经有这种情况出现,男孩子年轻时喜欢成熟的女人,而当他成熟后却又对年轻女孩产生兴趣。
那曾经的爱呀,那曾经家庭的温馨呀,断然抛失,若干年后余留苦笑。
纠结不纠结,荒唐不荒唐,可笑不可笑,这部分现实它就是如此真实地存在着,让人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感慨万分。
影片的整体节奏处理很慢,再遇到悲重戏份时,难免看得有些压抑。
影片罗列了几种特殊爱情的存在,而生活中千奇百怪的爱情故事又何拘于此,或许台下某位观众经历的可能会比这些奇怪一百倍不止。
《恋》并没有给出每段感情的结果,因为既然以段来化分爱情,到底相遇和分手哪个算开始?
哪个算结局?
谁也说不清。
当一个人身陷爱情漩涡中时,更多的是只能勉强经历过程,根本无力左右结果。
就算经历过伤痛,就算再怎么发誓不相信爱情,当多巴胺大量分泌的时候,仍然是挡不住自己潜意识的。
曾经的伤曾经的痛,曾经的誓言早又被抛诸脑后了。
现实中的每段爱情就这样混混沌沌地存在着:让我爱上你,让我们在一起!
让我爱上你,为何不能在一起?
让我爱上你,又何必在一起……
好 写 实..深有体会面书嗰part;而且电影画面好正,虽然系每个单独嘅故事,但每个故事都有联系
啧啧啧..不给力啊..
镜头很好看。“浪费时间,去接受一个人的好与不好,然后互相伤害,重复又重复。”
Kay妈美~
其实我不想给星来着,实在是太差了!!!除了开头洗衣店那段我认真看了一会以外其他神马都看不懂也看不下去。。。。我今天晚上看了一夜倒霉的电影。。。。
我喜欢耐人寻味的生活
细腻有余,精巧不足,演员整体很到位,秉承香港文艺片一贯的水准,但是缺乏新意,几路人马设计的本该更巧妙,可惜用力不足,稍显遗憾。
太过病态。。
怎么说呢 对于这种没有情节只有细节的电影来说就像在钢丝上跳舞难免有玩砸的
那個很有愛的劇照電影院都沒有播
Facebook已成为全球头号婚姻杀手,促成了全美五分之一的离婚,同时也是离婚案件中最主要的婚外情证据来源,而且有确凿的调查,说很多失散多年的老情人通过Facebook重新勾搭上了。俩字:贱啊!
屎诗电影……
有点失望,昏昏欲睡的MV电影。
彭于晏的玩偶比他有戏啊,还有向佐那张脸真的太凶了。
居然没认出来有范晓萱!
几段故事依次告诉我们,爱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是旧的一去新的就来,是自以为是地破坏朋友的家庭,是用身体出轨来报复对方的心灵出轨。片头做作,一路下滑,两星半给林志坚和林嘉欣。哦还有,既然彭于晏那么忙就换个人来演嘛,真人假人各种替,曾国祥该不会是觉得他俩的长下巴很像吧。
呵呵。。。爱神马的复杂得可怜,爱神马的狗血得可憎。
只看第一个会更好
不咋地啊~
曾国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