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品:第二部分
The Souvenir: Part II
导演:乔安娜·霍格
主演:蒂尔达·斯文顿,奥诺·斯温顿·伯恩,亚里安妮·拉贝德,乔·阿尔文,理查德·艾欧阿德,查理·希顿,安珀·安德森,爱丽丝·麦克米兰,杰甘·艾伊,亚丝明·佩奇,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爱尔兰,美国语言:英语,法语年份:2021
简介:挚爱消逝,年轻女孩茱莉的生活困在死寂的余波中。那位迷人的神秘男子停驻在她行经的每一个角落,让她一再复访与他有关的人事,贪恋两人曾经的亲密相依、控制臣服,试图为狂暴芜杂的昔日关系寻获一个明晰的解答。毕业在即,她的电影创作依旧备受挑战,遥遥无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她能否攀伏情感的藤蔓,让这段刻骨铭心的初恋成为滋养作..详细 >
我可以感受导演对这段感情的着迷程度和从他身上汲取了多少的养分 人总是有工作和生活要过 但是这样不管不顾的沉迷 是很难在人生的其他阶段再现的 我对这种孤注一掷的自我感动着迷 他有着无比虚伪的一面 却在虚伪的自证中变得无比纯粹
6.5/10
很喜欢!时不时让人想起《伯格曼岛》。中间一场会错意的尝试之后,她从放不下他转向渴望intimacy,更喜欢的是终于有电影不再诉诸爱情而是工作去获得重生。Tilda这个角色也让人回味,这样一个几乎不表达自己感受的母亲,对照之下,女儿找到了表达痛苦的渠道。
今天重新看了1然後看2, 感覺現在的我可以理解導演了嗚呼。
i tried I tried, but I can’t ! 各种人物关系与故事的跳跃都是非常随意的,而且一切的叙事都太意料之中了,戏中戏的反复横跳也是,自恋。
4.5 #LIFF @Kijkhuis
比第一部好很多,不再自怨自艾無病呻吟。讀藝術的最重要有一個有錢老母,然後開戲講自己當年開戲的故事。拍個畢業故事便能解決財困,太幸運了。PS 配角們很搶戲
三重嵌套的电影,因此Julie在第二部里拍摄电影的故事实际就是Joanna Hogg拍摄这《纪念品》两部曲的故事。毕业电影展映时Julie幻想的那部电影结构,很像Hogg早期拍摄的那部讽刺时尚文化、消费主义的短片Caprice:女主深入一个又一个奇异空间(包括网纱礼帽被树钩掉的情节),最终见识到了最深处的“丑恶”,于是又一步步逃出来;而Caprice的女主正是本片女主的妈妈Tilda(那时还叫Matilda),不知这算不算是Hogg的一个自我homage
和第一部一样,这部片有种令人原谅的做作 但看到快结束时,柏林墙倒塌众人攀上墙庆祝的电视新闻切换到一个白人女性在电视机前看到哭得涕泪横流的脸,真的有点做作到起鸡皮疙瘩
强迫症之有第二部必须看系列…这一部的小惊喜是joe小宝贝~还演一个gay哈哈哈哈
还是跟第一部一个味儿,影像上有独到的地方,但导演们你们别总拍自己的故事呀
The Souvenir II这部电影,我是冲着蒂尔达·斯文顿Tilda Swinton去的。喜欢她的风格,细腻的举手投足里,演技满盈,还带着一种柔软的犀利。我先看了第二部。看完后总觉得少了什么。认真看片名,才知道还有第一部。随意截图几张,画面是我喜欢的滤镜效果。那种漫不经心的雅致,懒洋洋沉默时刻,欲言又止的内心波澜,还有,切片似的快速的场景转换,似乎导演不喜欢一点点的迟疑。似乎导演有太多倾诉,舍不得放下任何一个片段。电影到最后,安东尼死亡的原由也是朦朦胧胧。因为还没有看完第一部,所以,目前来说,对我还是悬念。不过,他的死成全了茱莉——茱莉成功地拍了一部纪念他的电影。死亡对一些人,是一念之间。撒手就是下一个轮回。摄影好极了,配乐也不错。英国电影,总是自带某种程度上的优雅。
第二部更明显地呈现出了导演的自传性质 大概拍完这两部也就人生无憾
闪过的崩溃瞬间,柏林墙终会倒塌,梦里的画面,多镜像,潜藏在日常下的压抑和迷茫,但是这部其实并没有很大的共鸣,其实这也是导演记录自己生活经历日常情绪和想象的纪录片吧,中间那段幻想的画面很有趣,让我想重新开始看黑白片了,配乐真好。
中产味道快溢出屏幕了,更加坚定地告诉自己要少幻想少呻吟,神神叨叨又顾影自怜的装置艺术还是留给这些有钱有闲的人玩吧💨💨
看到这部才发现Part I都是为了Part II做的背景铺垫,观感更佳,可能因为更有后台的电影制作角度显得更加立体。【听了Joanna Hogg的现场Q&A有两点挺有趣的:一是她不想浪漫化八十年代,所以选的音乐都是她当时听的而不是明显的八十年代音乐,而Joe Alwyn扮演的角色背景与八十年代联系起来也就不言而喻了;二是表示她自己也不知道Anthony到底是做什么的,可能也解答了为什么电影里没有解答这个问题。
970|Film-making is the souvenir. 影像的细微差别揭示情感变化,而被拼凑成整体的故事碎片终于迸发出最大的情感。电影、现实的多重对照与互文,则体现了讲故事的能力。这是一部从各个方面都很“好看”的电影,并且足够让人沉浸。
你当然可以在一幅画还模糊的时候临摹它,但你不能再看不清这幅画如何模糊的时候临摹它1.4(两部合并1.4)
设置 Patrick 这样的角色呼应了 Julie 第二部成长的台阶 从而延续并发展解析了片名的意义 故事本体来源与故事呈现样貌紧密对位 从 Hogg 自身投射到 Honor 中间的媒介自然是 Swinton 这个老友 主演 母亲 p.s. 一段经历与折磨 无论人 事 情 都可以化作艺术创作的养料 这个层面看来剥削对方哪怕亲密人的同时 也要从自己身上挖下块肉 淌出鲜血才能真的动人 不自欺
比Part 1更rela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