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斯佳丽下午两点四十就看完的我。
现在还是懵逼的。
感觉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缓过来,甚至我觉得需要二刷。
上网搜了一下,很多人评论没看懂,导致分数并不高,但是,我负责滴说这是一部被低估的电影。
首先帮你们梳理一下剧情。
小时候。
刘青云、张家辉、和另外两个小伙伴在医院因为换过大便的交情所以成为了好朋友。
被护士姑娘(香港人称呼护士叫姑娘)抓个现形被罚站以后,张家辉立下将来要赚大钱捐款给医院炒掉凶狠护士姑娘的宏愿。
这里顺便交代张家辉心脏有问题。
读书年代。
张家辉邀请大学同学刘青云去考ICAC。
结果自己因为心脏问题没考上转去考会计师,而刘青云考上了。
顺便交代另外一位搞笑担当的同学也是后来ICAC的同事。
因为被刘青云撬过墙角殴打过。
一直很怕他。
案件发生一年前张家辉和刘青云在撞球间聊到张家辉的工作。
张家辉直觉他服务的烟草公司很可疑,刘青云让他帮忙查。
张家辉把有问题的公司资料都整理出来。
案件开始前刘青云跟张家辉聊要拿现有证据起诉,张家辉说证据不够打倒背后大老虎,刘青云说打倒一个是一个。
没有人能一次性打倒大老虎。
先要有个开始。
于是,张家辉去ICAC提供证据做证人告发被告。
同时,他联络了儿时在医院的好友准备在他逃离ICAC以及后续部署做帮手。
案件开始。
到这里,就是影片开始了。
刘青云走进证人张家辉住的酒店,告诉他上庭时间。
所以,你看到的是一个非常简练的开头。
很多背景线,都在案件进行中穿插的回忆杀。
如果你中途上厕所可能被错过。
拍电影用顺序的方法讲述很容易。
但是要多处插叙而又不让观众觉得混乱并不容易,经典神作可以参考诺兰的电影《记忆碎片》。
所以剪辑真的是神来之笔。
并没有任何一个多余的镜头,感谢导演。
前戏让人欲罢不能。
案件开始以后的故事也不是平铺直叙的。
一开头就给了个悬念。
证人在作证前对自己安全没信心跑了。
但是这个逃跑过程有点暴露ICAC智商问题。
太明显是想借客房服务逃跑了。
ICAC毫无警觉地瞄了一眼就算了。
想问ICAC的训练到底谁来做的?
跟警察到底差多远?
小时候我们经常在港剧里看的ICAC我忽然发现原来真的是跟警察不能比的。
然后主线就以寻找证人寻找新证据而展开。
在找证人的过程中,几条支线交织。
一条是刘青云和林嘉欣这对夫妻的感情线。
最终感情战胜了刘青云对案件执着的贪念。
这条线比较明显,我就不展开说明了。
无非是两位有矛盾的夫妻分居以后还是觉得有感情,在案件处理中发现还是要互相沟通,走向和好。
一条是刘青云和张家辉从相识到案件结尾各奔东西。
刘青云最初似乎是泡妞至上的混混,后来变成查案执着甚至为此游走在触碰法律的地带被上司勒令离职的人。
而张家辉自始至终都心怀正义到达自封ICAC的地步,因为他认为有些问题法律没办法主持正义,所以他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
这条线跟主线互相交叉,并通过回忆杀剪辑在一起,互为因果。
但并不混乱。
还有一条是罪案线。
就是烟草公司的罪案发展线。
他们跟袁咏仪饰演的海关合作坑香港政府的钱,张家辉发现以后决定把这笔钱坑走。
他想到的办法是去ICAC举报,让大老虎在被ICAC冻结资产前慌乱之下转移资产,因为大老虎当时还没发现张家辉是证人,信任他的措施将资产换成比特币,当他们发现比特币被坑了以后派人杀了被告律师、第一被告、被告家人,以及派人杀张家辉。
但是张家辉已经预料到这一步,所以找了儿时朋友假扮他挨了一枪,这样他就可以被大老虎以死人的方式遗忘,带着钱跟老婆孩子跑路。
但是最后,他居然被女儿推进水里,心脏病发。
电影结束。
所以现在你明白电影讲什么了吗?
所有的反转都在插叙和回忆杀里。
除了结尾。
那种本来以为是这样,结果一句对话一个电话,整件事都掉了个个的感觉挺好的。
港片在进步。
完全不是有些人觉得杂线很多不知道讲什么的情况。
完全值得二刷。
我倾向于希望电影有第二部第三部。
虽然我也有怀疑电影的结尾是狗尾续貂,特别像银河映像曾经为了在内地上映而加的结尾。
虽然张家辉属于劫富济贫,这种形象在香港上映可以称为侠盗,但是在内地上映妥妥的触犯了法律,这样的形象不适合在内地的大荧幕成为英雄,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
所以他被女儿推水里心脏病发。
法律收不了他天收他。
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观。
然而,如果要有第二部,直接让张家辉被救就行了。
操作完全可以合情合理。
这一篇暂时说到这里,人物性格分析咱们另起一篇吧,写太长我自己都觉得你们会看到怕。
上午九点,我带着电影票满怀期待的坐进了电影院,我不知道这部电影会有多好看,我只知道,在假期起个早床去看电影,这种经历还是头一回。
反腐片加上了廉政公署的背景,多少会给人一种高逼格、斗争烈的印象,此前《寒战》系列中警察和ICAC的对峙斗法场景更成为不少人夸赞的经典戏。
然而,在满怀期待的度过了一个多小时之后,《廉政风云》让我有点失落。
这部影帝加持的港片,不知是剧情残缺还是理解有限,我表示没太看懂。
一部没看懂的电影,在我人生中遇见的次数还是相当少见的,非常尴尬。
首先,廉政公署内部的问题没查清楚。
刘青云的同事曾汇报说廉政公署的内部“有问题”,这究竟指的是刘青云手中的U盘资料还是令人其人?
这个问题交代的非常隐晦,直至电影结束,也没有交代清楚。
其次,说好的查大老虎,到了后面仅仅是轻描淡写,点出了某公司的“大太子”。
难道,片中的大BOSS可以在不露面的前提下以一句台词的形式就交代了吗?
如果是这样,那么前面所有的戏份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太理解,这部电影的结局,究竟是为续集做铺垫还是邪恶战胜了正义?
导演花了太多的时间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感觉是讲了一个残缺不全的故事。
除却剧情疑似残缺,《廉政风云》犹如一个波澜不惊的湖面,娓娓给观众讲了一个不知反腐对象的反腐剧,缺乏引人入胜的紧凑感和悬疑感。
很容易留给人这样一个印象,这个故事很长,剧情似乎很曲折,人物关系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可就是没交代清楚,可谓犹抱琵琶半遮面。
将大律师从高楼扔下,用一次爆炸来灭口,炸死了陈超群的妻儿,炸伤了廉政公署的工作人员,可这目的又是什么呢?
这是为什么剧情做的铺垫呢?
可惜剧中没有交代。
张家辉如此精明的人,逃过了追杀,却又在结尾处被女儿推下游泳池而导致病发身亡,如此的丧命又有什么意义呢?
抱歉,我没有看懂。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张家辉并没有在游泳池中死亡,这估计会在下一部有所交代。
一言以蔽之,《廉政风云》的剧本是引发千万人关注的反腐题材,这是一个不错的基础。
然而,尽管两位影帝和一大批老演员演技精湛,但剧情残缺不全,情节推进的过于平缓以及莫名其妙的结尾多少会给人留有遗憾。
看完这部电影后会觉得特别失望。
影片中没有太多一般悬疑电影该有的各种推理悬疑元素。
剧情也是毫无逻辑,有关真正的幕后主使的情节只在最后一笔带过,甚至真面目都没几个镜头。
查案的过程以及警匪对抗的大场面有着香港犯罪片一贯的套路,一点没有新颖之处。
剧情反转得也非常突兀,一点没有铺垫。
影片越往后叙事节奏越快。
张家辉和刘青云两位影帝在片中都有着不少精彩的表演,他俩全程都演技在线,但终究招架不住槽点颇多的剧情。
没有大老虎。
想想也不对,恐怕没有人敢蹭大陆反腐的热度挂羊头卖狗肉。
昨天晚上还想了半天,今天上豆瓣一搜索原来后续还有——黑幕和内幕——跟无间道一样是三部曲。
可怜昨天晚上还在想怎么能拍成五部曲,三部曲的话大老虎在第二部应该就能浮出水面了。
根据目前来看,大老虎只能是廉政公署的最高长官或海关的最高长官啦。
看了这么多年的港片廉政公署一直犹抱琵琶半遮面,印象中廉政公署随便出一个小喽啰就能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最高长官应该是寒战中梁家辉和郭富城争处长吧。
《廉政风云》心疼刘青云和渣渣辉。
神秘的证人、偏执的探员、凌乱的人物关系网和隐隐约约的幕后大BOSS,一切才刚刚开始。
廉政三部曲的第一部,一般作为系列电影的第一部,铺垫剧情和人设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但这无疑会影响作品在独立性方面的节奏,而《廉政风云》在这点上做的还真不错。
电影的前半段质量还是挺高的,从几处小细节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在镜头的运用和氛围的营造上也是很出色的。
问题出在电影的后半段,前面设了一个足够大的局,但在最后反转的太快,结尾收的太潦草。
还有男、女主角的夫妻关系对剧情完全没有任何推进作用。
本来在这个满眼都是合家欢电影的春节档,对这部港产片还有挺有期待的,看阵容怎么都觉得不能太差,但这次真的很失望。
导演真是挖了好多坑儿,看看后两部怎么填吧。
4分。
Ps:心疼兢兢业业的刘青云和渣渣辉没遇上高水准剧本,感叹港片的没落。
大年初一的《廉政风云》,下午16:10场次,在春节档家庭观影的高峰期,除了我和我爸之外,居然全场都是青年情侣观众!
NB了《廉政风云》,帮你隔离过滤小孩老人,享受青年独占时刻!!
影片大致上讲的是:会计许植尧(为了指代方便,下文直接称张家辉)举报了一桩贪污受贿案,张家辉的青梅竹马陈敬慈(市民刘先生)作为廉政公署代表进行追查,然而被告逃跑、证人也不回国作证,依法延迟开庭。
在延审的7天中,刘青云发现水越来越深老虎越来越大,涉案人员陆续死于非命(掉下20楼摔成3段儿真刺激)。
最后老虎没抓到,钱基本都进了张家辉自己的口袋,over。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你会完全沉浸在一种紧张、专业的“摩登”感中。
香港电影里展现的那种城市文明等级、对程序正义的在乎、作为“人”的意识,真是先进过内地太多了。
他们真的是在全身心创造价值,整个阶级是不同的。
而内地,就连本片的普通话配音演员相形之下都那么土气,比如称优步为“优ber”……看完《廉政风云》,可以精港一星期。
另外一大感慨就是当会计好赚啊好赚啊好赚啊他妈的,香港会计真的太赚了!
麦庄总是把一些看似大家都知道,其实有很多隐藏技能的职业放入电影,让人好奇琢磨的同时,更会去分析讨论这个事业。
而作为一个张家辉的多年迷妹(参见《大追捕》和《激战》词条),是时候吹一波张家辉这个会计角色的迷人之处了。
不搞事情的时候,张会计能量巨大,洗黑钱的招数一套一套。
比如说张会计不仅会做账,还能把账都做到自己头上。
当他为客人做好了早餐,一边洗水果一边坦白了作案动机:“给别人造出来他们想要的数字,虽然并不犯法,但依然是骗人。
”这种坦承有害的自白,年轻人根本拒绝不了!
再比如当港女林嘉欣和绝症张家辉在墓地里聊天,谈到“将黑钱洗到何处?
”张会计在这里提出了经典的鸡蛋理论:“你偷了一个鸡蛋,只有放在鸡蛋最多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等到没人注意的时候再把它拿走。
很多钱放在哪里最安全?
金融市场。
”这种含蓄自信的风度,我简直要被他杀死了!
会计学、统计学,听起来都是枯燥无聊,还在现实中被戏称为“表哥”“表姐”。
但是看过张会计的澳洲泳池豪宅后,什么北三环、沪中环都是浮云!
刘慈欣的物理学里有宇宙,会计学的表格中有黄金屋啊!
这就是普世价值啊朋友们!!
等到搞事情的时候,那张会计就杀伤力超神了,除了自己的妻子女儿,亲友黑白皆可杀。
《无双》里当不成画家的李问做了伪钞制作师,《廉政风云》里没考上廉政公署的张家辉做了会计,就变为了计算人心布局的大BOSS,放大招把整个廉署“玩”了一把,一步步将27亿美金在廉政公署眼皮子底下卷进自己口袋,还成功制造了假死证据,解决廉署、大老虎“黑白两道”的追杀,技能惊人。
张会计是如何识别贪腐的呢?
他发现公司在股票交易上每次都会少一点,更神奇的是每次少的都是5%,认定其中必有蹊跷,很有可能是利用这个贿赂海关。
结果查实了贿赂方式,简直大开眼界,个人觉得光是这块儿干货就值回票价:香港一包烟卖57块,要交38块的税,而他们做走私烟,10块拿货,市面上卖30块,翻倍的利润比炒楼还赚。
而烟草公司如何向官员行贿?
他们操纵股价,提前通知官员在什么时间段买哪支股,赚得股票收入成为贿赂,以此购买香港海关的检查时刻表。
在戏肉的7天里,张会计一面通过陈敬慈假装为廉署做卧底,一面瞒着公司的人捣腾账目,最终以未经正式申报的卧底取证无效而逃脱廉署追查。
另一方面,他骗来另一个童年伙伴叶永强做替罪羊,俩人穿着的同样的滑雪服混淆视听,令大老虎最终杀错了人,瞒天过海。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点,就是谈恋爱的时候。
《廉政风云》告诉你,学好会计和统计,要钱有钱,要工作有工作,要追女生就有女生到手。
张会计追女生的过程中有一个细节,是统计别人瞄自家女生的次数,以此确认情敌。
那种心细如发,那种计算能力,那种不动声色和无孔不入……啊啊,抖M会颤栗吧。
当然,角色的成功有一个大前提:演员张老师有优势:饰演高智商的狠角色,他看起来很可信。
据说《廉政风云》会拍成三幕剧。
希望下一步张会计继续一手遮天,谢谢。
过年这几天朋友聚会,我定居曼城的一个会计女朋友这两天也请假回来了。
别人在旁边弱智互殴,她一直在加班。
我问她《廉政风云》里边张家辉扮演的高级会计每年收入破千万港元是真的吗,她笑而不语。
好气哦。
弱智互殴没前途!
勇敢的少年们,去读CMA吧!
1.zangdejiang2002-2007年广东省委一把手。
2.张家辉问他病友滑板还行么?
被捐款的医院护士长说叶病友来复诊了而且没几天活了。
叶病友的个子和张家辉一般高。
张家辉将滑雪服卖了两套一样的。
所以最后在滑雪场被华南烟草总公司太子爷手下干掉的是叶病友。
3.张家辉告诉好兄弟感觉公司有问题,利用刘青云对胜利感觉的贪念——这点从刘青云大三时勾引日后同事胖子文当时的大学女友可以看出来刘青云是个喜欢挑战高难度不走寻常路的人——诱导刘青云安排自己做卧底,在庭审前告诉刘青云另一家公司也有问题,他算到刘青云会打草惊蛇,问题公司会转移资金,此时张家辉利用对方转移资金时资金在金融市场时将资金购成比特币,张家辉在开庭前给刘青云的U盘是特殊的——有个镜头是刘青云第一次将U盘插上ICAC办公电脑时U盘尾部闪烁红光。
完成上述后张家辉貌似无意的告知林嘉欣自己是卧底,因为张家辉知道自己是刘青云非法安排的卧底,根据“毒树之果”理论可知张家辉取得证据在诉讼审理的过程中将不能被采纳——即使该证据足以扭转裁判结果亦然,张家辉就是利用刘青云借ICAC之手打草惊蛇完成自己“侠盗罗宾汉”之举。
4.林嘉欣不是胖子文在大学时的女友,因为她不知道刘青云和张家辉大学同校。
5.当嫩嫩的大三学生刘青云和张家辉出现图书馆时真是时光倒流三十年。
6.行贿只为获得海关的巡查时间安排表,海关受贿比《反贪风暴1》强——起码不用高尔夫球袋装现金那么low了——直接海外开个上市公司或是收比特币,再低端点估计是指定买哪支股票或基金吧。
7.港版结局希望能编的合理些,大陆版结局为了过审刻意安排黑吃黑的“坏人”“难逃天地人寰”和《无双》结局一样的调调——那么牛掰的“反派”就草草结局很虎头蛇尾。
8.“大老虎”如果是香港官员该片可能会和《寒战》一样有续集,“大老虎”如果不是香港官员该片结局可能就这样了,因为该片大陆票房肯定不好——初一上午我这边一人包场而隔壁同时段《疯狂的外星人》满座,而且口碑不会像去年的《红海行动》那样逆转。
9.林嘉欣去悉尼就是为了听张家辉说自己女儿死了老婆走了的假话然后醒悟自己的婚姻问题吗?
结局张家辉说给女儿挠痒五分钟让人觉得她女儿绝不像他和林嘉欣说的那样遗传了他的先天性心脏病,而且如果张家辉不怕林嘉欣这样告诉刘青云——他看到林嘉欣手机锁屏用的是林嘉欣和刘青云合照——说明张家辉估计以前也是这样忽悠刘青云的,布局时间真长。
几个闪回有效穿插,能够服务于角色。
还间接反映了现代监控设施的无孔不入。
整部影片带着一股黑色电影的调子和疲态。
前2/3一直都四平八稳,结果最后烂尾了,强行把几个主要人物拧成童年小伙伴,几个死法太007了。
表面上是“反腐片”,其实是“反熊孩子片”,号召人们打倒熊孩子。
这样的结尾,真是雷到让人瞎了眼。
值得看吗:否必须看吗:否影史留名:否没啥意思的一部剧,结局贼突兀,人物刻画不够饱满,从头到尾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点,看完之后一脸懵逼,不知道导演是啥意思,是要出续集还是咋的,整部剧有种戛然而止的感觉,刑侦剧一下变成家庭剧了,有点时间干点啥不好,别看了,没必要,浪费了自己在阳间的1个多小时
《廉政风云》作为角逐春节档的香港大片,显然倾注了创作团队大量的心血,以现实案例为原型,以廉政公署为主要场景,剧情层层递进,逐渐揭开两位主角之间的关系,并从侧面解释走私案原委,看完之后用一句话形容就是:人生一大错觉,我能搞定他。
每个人都对自己有着充分的自信,认为按照自己的盘算走下去万无一失,然而这只是一个错觉,或者败于他人的阴谋诡计,或者败于天机
四平八稳,后面忍不住还要阴谋反转,但其实各种硬伤。刘张没什么惊喜,张家辉开场面无表情地说我好怕,就知道他要跳反,影帝也有套路。惊喜在林嘉欣,很放松,造型师有功。袁靓靓那场饮茶我也喜欢,能在戏中讲清操作规程,也撑得起大特写。前半程是需要观众认真看,且没有花哨的叙事打断的drama。后半则是可以不带脑的老调。Uber行车记录仪和机场监控都是2018年6月,而审Uber司机的廉署监控是4月,不知是不是我眼花。cg年轻好玩,但戏不够份量
这个当女儿的不知道爸爸的身体情况吗???
很滥的主题,还是好看。结局很妙,小女生一辈子都有阴影了吧
儿时的一句玩笑话,还真当真了,最后主谋死亡方式有点……
港片现在特别偏爱这种故作高端糊弄傻子的戏码。
反派怎么查都查不出来,怎么杀都杀不死,所有人都拿Ta没办法,结果被熊孩子弄死了。什么廉政公署、海关指挥官、会计师、双面间谍、烟草公司太子、大老虎通通弱爆了,熊孩子才是大BOSS,熊孩子真是太可怕了。表面上是“反腐片”,其实是“反熊孩子片”,号召人们打倒熊孩子,在春节档上映很应景。
这个结局明显是防和谐补丁
完全不知在讲什么玩意,浪费我两个小时,而且那两张cg脸也太惊悚了,操。
文不对题,光看“廉政”俩字以为是反腐题材,其实还是港式小格局故事,哪怕改成《廉政公署风云》也比现在强。剧本还是有设计的,开场张家辉会计师是跑掉的走私贪污案的证人,之后又变成廉署办案官员刘青云的发小卧底,接着变成掌控整个走私案赃款流向的幕后黑手,最后变死人,爱情三十六计,就像一场游戏。张家辉是剧情担当了,刘青云是废戏担当,一会回放他跟张家辉青葱岁月(年青妆画得还行),一会演和前妻&同事林嘉欣的爱恨纠葛,为什么不是反腐查案的戏份啊?最后几分钟让张家辉死掉幕后老板被抓,编剧你不想编观众可以理解的。剧情设置还行,除了张家辉没惊喜的反转,铺垫镜头给的都可以(优盘里空文件夹的特写),然而我还是没看懂张家辉怎么安然操控这一切。其实差在导演上,全片都是慢吞吞没精打采的催眠风格,林嘉欣拿刀逼问动作为何拖那么长
2019-03-26: 二,看完这部电影。
电影不错。国语配音大减分。
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观感紧张刺激,虽然看到最后发现有点讲人情略俗套了些。
挖了大坑,你倒是填上啊。编剧说不用,你直接踩进去好了。。剧中人物都是幼年好友这个设置,很难服众哦。可惜了。可惜了。哎。
如果你为了这个案子不顾一切 那已经是个贪念
还可以嘛
不难看 也不好看
多么怀念刘麦庄的三角时代啊
真的没有什么亮点,最后更是狗血,矛盾和冲突处理的不好,港片是越来越不好看了
GTS 前面节奏太慢,后面反转又显平淡,最“惊喜”的还是青云渣辉嫩回去了
意料之中还不错。张弛有度,全程基本无尿点,层层铺垫让反转来得没有那么意外却也并非那么容易猜到,领着会计的钱,操着ICAC的心,只是再聪明也躲不过宿命。不过结局确实仓促,在前面的大动作相比之下,显得有些小打小闹。有麦庄组合的特色,再加上刘青云渣渣辉林嘉欣,绝对是我过年首选,不枉我起个大早。最最惊喜的就是化妆师的化妆水平,年轻的刘青云连褶子都少了,张家辉好萌呀。期待下一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