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千禧曼波

千禧曼波,千禧曼波之蔷薇的名字,Millennium Mambo

主演:舒淇,高捷,段钧豪,竹內淳,竹內康,钮承泽,陈顗亘,徐慧霓,彭康育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法国语言:汉语普通话,日语,英语年份:2001

《千禧曼波》剧照

千禧曼波 剧照 NO.1千禧曼波 剧照 NO.2千禧曼波 剧照 NO.3千禧曼波 剧照 NO.4千禧曼波 剧照 NO.5千禧曼波 剧照 NO.6千禧曼波 剧照 NO.13千禧曼波 剧照 NO.14千禧曼波 剧照 NO.15千禧曼波 剧照 NO.16千禧曼波 剧照 NO.17千禧曼波 剧照 NO.18千禧曼波 剧照 NO.19千禧曼波 剧照 NO.20

《千禧曼波》剧情介绍

千禧曼波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年轻生命的消耗像是一首风驰电掣的摇滚乐,以热情洋溢的节奏,疯狂起始,然後又在某个浑然忘我的时刻,曳然而止。电音感官的放纵、暗夜生涯的浪荡、过渡爱情的沈沦、江湖义气的不归路,都是多少热血灵魂曾经走过的无悔无憾。 一个年轻女孩活在她自己的异世界里,写着虚幻颠簸的年轻故事。迷幻的时序,跳跃的空间,所有事件都在若有似无的混沌里进行。 女孩名叫Vicky(舒淇 饰),带着五十万存款,跟小她两岁的双鱼座男小豪(段钧豪 饰)拍拖。小豪是无业游民,以极度自私的方式爱着Vicky。他精准计算着她下班回家的时间,检查她的各种帐单与手机通话记录,并且嗅窥她身上的气味,然後在发现不寻常的蛛丝马迹之後,歇斯底里地发怒,让猜疑迷惑了年轻冲动的心智。 两人这样互相折磨着,不平衡的恋情难以长久。Vicky为了养小豪而在酒店当公关,她有一群玩伴,带她在PUB里认识了捷哥。捷哥年长而成...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骑士的荣誉1448爱在你我之间致命36区血战摩苏尔灵与肉恋爱细胞第2季黑狱逃杀最强狂兵爱的边缘憨夫成龙大兽今人不见古时玥东经北纬黄金七令之罗刹风云漫长假期7500航班雷樱兄弟连怒江之战名将之后善良的男人恋爱学分寄生灵创圣大天使LOGOS富翁教师料理情人梦巍巍兴安岭我的队长金大出肩上蝶爱在回响

《千禧曼波》长篇影评

 1 ) 爱是双刃剑,伤害自己最深

舒淇喜欢的导演里面,包括了侯孝贤。

侯导的几个片子,都是她在主演。

可以说,也算是侯导捧了她吧。

老妈说:你看人家舒淇,总是给人乖乖的感觉。

确实,尽管她的角色总是有着叛逆,有着强大自我,甚至有些偏离正常的轨迹,但是很难说她就是一个“坏女人”,挺多就是一个“任性小女孩”。

舒淇在这个电影里,认识两个对她重要的男人。

小豪和捷哥。

上面有哥哥的小囡,本来就是无惧无所,因此可以用青春作赌博。

年轻漂亮,因此敢爱敢恨。

认识小豪,两个人在一起。

很难说这算不算不爱情,但是年少轻狂的时候你怎么懂得什么是“爱情”。

在一起,很舒服,分不开,一方面因为习惯一方面因为不知道离开了能走到哪里。

于是,他们在一起。

有“洁癖”的小豪,对于她有些过激的行为,可以解释为他对于她偏执的爱,不成熟的爱,尽管他不知道这样的行为会对她造成致命伤害。

爱,时间,有时候给人刻骨铭心的痛,有时候给人片刻的欢愉,很难说,是一分钟的高潮给人的快乐多些还是漫长岁月享受平淡给人的宽慰多些受不了小豪的“闻气味”“检查钱包电话卡”这份偏执,受不住他身为男子却不敢担当的懦弱,她被捷哥吸引。

捷哥不必小豪,或许对她更多的是哥哥的照顾,给她带来父爱的感觉片子中隐约暗示,她有哥哥,有妈妈,但是未提及父亲。

母亲哥哥的溺爱,让她能够这般的随心所欲,但是或许这一方面也说明了父亲这个人物的缺乏。

制服店她认识捷哥,忍受不了小豪的“极端”,她顺理成章跟捷哥在一起。

平淡,但是却走向正规。

没有起伏的爱,但是从捷哥的顺从,关心的眼神,和带着她跟小弟一般的混迹,看出他对她的爱恋,更多是对女儿,对妹妹的感觉。

豆子出事儿了,捷哥出面解决,只告诉她一人他去了日本,她追随过去,却一直没有收到捷哥的任何音讯。

于是,她去了夕张。

感受竹内兄弟和他们家人那种“温馨”,最后的一幕夕张那边的门栏,时而又黑色的鸟,不知道是不是鸦,飞过。

大雪,老片子的过时海报,鸟,无人,无云,无声……剧本中捷哥后来给她打了电话,给人中恋人走到终点的感觉。

但是电影给人留了更多的悬念,侯导或许就是想要含蓄一些,他们好了吗?

你要是把这个片子简单的看成2男一女的爱情纠葛,你就小看了侯导了。

千禧曼波,千禧年来临,新年与旧物,强烈的对比,在这一刻,你觉得在不在一起还重要吗?

新年过后,一切未知或许有答案,或许永远没有答案,但是人心的变化,却最重要。

关键是:她明白些什么,她自身升华了些,她感受到这种变化,她不在是一秒前,新年前那个她。

整个故事是在讲述,是在独白,讲述过去的故事。

那就证明这些,都是回忆。

她现在已经长大,回顾曾经,有没有实质的结果对于她来说,也就不重要。

而这份感觉,这种经历,才是她最看重的吧。

这片子跟以前的片子有些不一样,更加的有些“商业”的感觉了虽然老侯还是喜欢架上机器,任演员自己表演,镜头的转接没有那么重要,就仿佛你生活的时候,你的眼睛眨了但是画面不会因为眨眼发生天大的变化。

生活不是相片,不是一张一个模样,总要有岁月的沉淀。

胶片就应该记录这些,好比人的思维,断断续续,然而“蒙太奇”让他们有了含义,变成一种定式,没有想象空间,也就不好看了。

喜欢看侯导的片子,就是喜欢他记录的方式喜欢他处处的悬念,喜欢他埋设的伏笔,其实一点点小小的细节都可能会是跨几场的一个重要线索这样的片子,你漏掉一个画面可以,但是漏掉一个镜头就不成……

 2 ) 11.30 纽约,台北,北海道

晚上9点15的场,来纽约三个月第一次来Metrograph。

被舍友指挥来附近还路由器,挺重的,扛了一路。

其实我可以不做,但是和非亲密朋友,我不爱起冲突,不爱反驳,我宁愿自己多承受点,也不想要拐弯抹角地对话。

我好软弱。

7点就到了附近,于是在Chinatown乱逛,买了大班饼店的菠萝包和蛋挞,坐在一芳喝奶茶。

点单时,和奶茶店小哥因为不确定对方是否会中文,所以互相用有点蹩脚的英文对话。

落座后,才听到小哥讲中文。

在纽约经常会发生这种事情,华人估计都很习惯,初来乍到的我还是会觉得有点好笑。

曼哈顿下城的Chinatown脏乱差,路灯很暗,垃圾很多,路上碰到的华人都是老爷爷。

但是还是有些瞬间让我有穿越回国之感,可能因为一些中字灯牌过于晃眼。

终于等到9点,Metrograph的影厅也挺破旧的,挺纽约的。

这是小美很喜欢的一部影片,所以我很期待。

时而燥热的鼓点,时而空旷的弦音,我坐第二排,屏幕离我好近,我好像真的在和舒淇一起坐车,感受隧道的阴沉和放肆。

强烈的蓝色,强烈的争吵,强烈的爱欲,没有turn me up,也没有让我产生共鸣,好像也没有开心的感觉。

有种,嗯,是我不曾经历但天天会观望的人生。

不知道舒淇在表演时有没有带入自己的亲身经历,同样是高中辍学,同样是从一些色情产业里开始工作。

或许,她确实在演她自己,所以才那么放松,那么符合整部影片的气质。

台北灯红酒绿的地下世界,不知道为什么让我想起在长沙的日子。

那年跨年的冬天,我们一起打车去看《渔湾市》,影厅外和Metro一样是一个bar,但我永远也只点可乐、橙汁。

吐过几次后我不再尝试酒精,但我常常在电影里看着酒精,在生活中看友人把酒言欢。

我好像永远都是全场最冷静的旁观者,当然我的社交状态会让我也像醉了一样,说话像冲锋机,不停歇地讲话。

长沙那段日子,我鲜少参加他们的酒局。

但去的几次都让我好像有种“我也在经历这类电影中的人生”的错觉。

但我还是很惧怕堕落,归咎于从小生长环境的规训。

身边很多女生和我一样的成长环境,或多或少都曾被压抑个性。

她们有的人成年后选择瞒着父母、天性解放;有的人和我一样依旧在这个圈子里打转,放不下沉重的责任感,但好像也乐于享受这种“责任感”。

日本北海道的小城景观,雪景、关东煮、日语招牌、电车,与台北夜晚的花花世界形成强烈反差。

舒淇竟然真的可以一下子从充满欲望、魅惑的,转变为纯真的、洁白的。

她身上是兼具这两种气质的。

打雪仗的她是发自内心快乐的,雪花仿佛可以洗去她的一身烟酒、一身血痕。

雪花像她的灵魂一样,天真烂漫,无忧无虑。

舒淇和高捷在隧道里的片段很打动我,高捷开车很有魅力。

我也不知道我脑子在想什么,我突然觉得小美也有舒淇的气质,她如果是演员,那么演绎舒淇在这部影片的角色会很合适。

或许羡宇可以成为她的导演,她们可以一起拍一部属于他们的电影。

她们真是一段佳话啊!

希望我突然这样写,不会冒犯到她们。

毕竟我们隔了一个太平洋,但我还是经常在纽约去看电影的路上想念她们,希望她们此刻就在我身旁。

毕竟这次突然买票,一个人夜里来Metro看电影是有点太孤独了。

电影结束后,在Metro外面等车。

因为附近bar很多,所以路边三五成群的年轻人们,东倒西歪,穿得很靓。

显得我很nerd,羽绒服根本就没办法有穿搭。

一个人出门也不太需要有穿搭,特别在纽约,路上没人会多看你一眼。

不知道为什么来美国后,反而看很多华语片。

我清楚自己是向往外面的世界的,但是把自己连根拔起的过程还是很缓慢。

大都市的孤独并不会那么清晰、裸露地让你体会到,而会给予你人群拥挤的糖衣炮弹,让你有一种“我很热闹,我与社会连结非常紧密”的假象。

等你有时候冷静下来,一个人走在街上时,才放大你的渺小。

《千禧曼波》也呈现了一种热闹的假象,千禧年大都会文化特有的症候。

结尾处在日本小旅馆里孤独地入睡又清醒的舒淇,或许才是最真实的她。

 3 ) 来自一场跨度十年的千禧漫谈

在演职表的滚动的几分钟里,我将有关Vicky的所有故事在脑海中滚动一遍。

我确信,这就是我喜欢的风格。

伴随着电子摇滚的律动,却难逃离郁郁寡欢的文艺气息。

甘为之默默付出的无私爱情,也终难掩令人窒息的敏感和控制。

在全世纪人们翘首以盼的千禧年中,Vicky站在夕张的皑皑大雪中。

也许,那时的她也在期盼着有关于她的千禧年。

浅谈一下看到的几种碰撞: 豪豪自身的碰撞。

电影大部分展现豪豪对Vicky极强的控制欲。

而在Vicky洗澡热水器没电时,豪豪当即立刻丢下耳机去买电池,这时的他贴心与温柔并存。

来自同一人物反方向的性格碰撞,让我觉得有些奇怪。

但反方向思考一下,生活中的恶人并非全方位都是恶,还是有善良在的。

Vicky生命中男人的碰撞。

先是上面提到的豪豪。

他总是有办法找到Vicky,打电话给她,求她回来。

极强的控制让人无法喘息,反反复复,Vicky想要逃离。

后来是酒吧认识的竹内康兄弟。

他们干净善良、沉默害羞,他们来自夕张,他们总是让Vicky想起小豪,他们让Vicky去到他们的故乡看雪。

再最后是捷哥。

就像Vicky所说的,捷哥去哪里都带着她。

捷哥的爱永远是无私的、沉默的。

他还是离开了,就像夕张的雪,永远是默默的、无声的。

Vicky离开了豪豪,和捷哥一起生活,去了竹内康兄弟的夕张,寻找自己的故乡。

场景的碰撞。

酒吧的狂欢、灯光的迷乱、隧道的纵深……一副迷幻的摇滚音乐,电影的前半部分将如梦似幻展现的淋漓尽致。

后半部分,夕张的雪、Vicky的笑、可以回的家……场景的碰撞正如Vicky的心态,逐渐追寻、逐渐归真、逐渐逃离。

开始寻找自己的下一个终点,来安放自己的心。

正是因为无数种合适的碰撞,才让应该悲伤的故事不那么悲伤,应该伤心的地方充满了希望。

Vicky,我想其实你也蛮幸运的。

最爱舒淇的声音独白,第三人称视角又增一丝迷幻。

她选择做一个旁观者,叙述着自己十年前发生的一切。

她必须清醒,回忆起曾经没有被解决的一切。

也许后来,豪豪又找到了Vicky,打电话给她,求她回来。

也许,捷哥再也没有出现,永远从Vicky的世界消失掉了。

也许至始至终,捷哥从来没有出现过,只是Vicky希望自己的生命中出现一个像捷哥这样的人。

这样的独白听起来那么客观,又或许没有那么客观。

但漫步的隧道是真实的,豪豪是真实的,Vicky的爱也是真实的。

“竹内康说夕张的冬天很冷,零下三十几度。

她想那就是雪人的故乡吧,雪人在太阳升起的时候融化不见了。

有一次她跟豪豪做爱,她觉得豪豪就会像雪人一样,在太阳升起的时候消失不见。

非常悲伤的做爱过程,其实在多年以后她还记得。

这都是她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是2001年。

那年夕张大雪。

”Vicky寻找捷哥,她去到了日本。

来到了竹内康的故乡北海道,来到了雪人的故乡夕张。

可Vicky的故乡又在哪呢?

夕张又雪,Vicky在异乡。

想起冰冷的做爱过程,想起豪豪,想起一段想要逃离的爱情。

真奇怪,她明明已经逃掉了。

在一段不知道有无尽头的隧道中,Vicky会开启她的另一段人生吧。

她究竟要走多久,我不知道,或许她也不知道。

只是在十年后的今天,在这条的隧道中,Vicky将永远回忆着来自千禧年的一切。

来自Vicky的独白,或许会有无数个不同的版本。

但我永远将感动于一场来自Vicky的千禧漫谈,这场来自2001年独一无二的千禧曼波。

 4 ) 欢愉过后的无尽空虚——献给千禧年代的新新人类7.6/10

Vicky是这部影片当之无愧的女主角 她不是没有过想要安安静静停止这一切的念头 可是身体又在被欲望的热血不得不极速地吞噬 仅有的理智一再地不属于自己。

sex、酗酒、泡吧、寻衅滋事、一根接一根的香烟、ke药…生活就陷在这样的循环里 或者说,此刻的vicky,并没有自己的灵魂。

她还是像一个豪豪的附属品,重蹈覆辙陷入令外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可也许对vicky来说,毕竟次次是“新的痛苦”。

50万的天真赌注和偷来的劳力士表中,荷尔蒙还没有流失够的“爱情”,实则分外畸形的寄生,又演戏一样地互相伤害,是无形的囚牢。

有钱了并不只是挥霍,太年轻,于是把爱当做一种金钱的赠品,越挥霍就越迷惘。

可是,生命中确有例外的瞬间,遇到杰哥后她远行日本。

她明明分外自由,让她从本来被推的太远的浪找回来一点,过度的表层欲望在此刻成了过往困住真实心神的枷锁。

成熟的杰哥给了她真正的爱的启蒙, 也初次启示了她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

迷蒙的画面和适时搭配的电子音乐棒极了。

这部戏临场感特别强尤其强。

千禧年代生人的我,因为正面临同样的困境,我感受不太到时代感。

二十余年后看来,现实依旧如此,年轻人是夜生活的主体,不知疲倦地空转着荷尔蒙,然后像太阳下照化的雪人,心灵日趋空虚…但是Vicky的结局还是透出了侯导对新世纪的美好希冀。

一面逃离了年轻的看不见的囚牢,两个并不成熟的人,终究是萍水相逢的过客。

像那次悲伤的do love过程预示的,彼此是终将消逝的过客。

另一面借由一个成熟男人,Vicky得以在异乡重新开始, 不必放任自己随波逐流地无意义下去。

可能这个情节的设计也是代表侯导自己,对于这个新世纪,他知道是仍是朴素扎实的生活智慧,会推着年轻的生命,真正往前走…所以杰哥的失踪并不是偶然,也并不是遗憾。

舒淇真的好美好美,而且特别自然……“这都是她十年前的事了。

那是2001年。

那年夕照,大雪。

”“这都是她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 是2001年,全世界都在迎接21世纪,庆祝千禧年。

”这一幕舒淇在基隆火车站的中山陆桥上频频回头的画面,加上灰暗的蓝色色调及晃动的镜头,让人仿佛身处梦境一般,至今都令人,印象深刻。

 5 ) 我们还有多少时间

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所以我不说话,我不看你的眼睛.我知道你爱我,我也知道我爱你,但是我们却不遗余力地互相伤害.我们能给彼此的只有痛而不是欢笑."用完银行里的50万我们就分手."我没有50万,我只有1000rmb.我曾给自己说当这1000花完的时候我就回重庆了.可是当上个星期我们在西单刷爆卡之后我还是不想走.我想起小娴有本书叫<蝴蝶过期居留>.也许我就是那只蝴蝶.在不该自己停留的地方一直俳徊不愿意回到自己的世界里.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呢?继续纠结等下一个千禧年吗?

 6 ) 爱情的泥沼

一七年六月十一日,台风夜,有雨,空气很湿润。

倒了一大杯金汤力选了《千禧曼波》来消夜。

第一幕,舒淇走在长长的隧道,踩着林强的电子乐《A pure person》,一边抽着烟一边缓缓回忆道:“她跟豪豪分手了,豪豪就是有辦法找到她,打電話給她,求她回來,反反覆覆,像咒語,像催眠,她逃不掉,她又回來了。

那都是十五年前的事情了,那是2001年,全世界都在迎接新世紀,慶祝千禧年。

”像是说着别人的故事一样那么轻盈,吐着烟圈回眸一笑,往事渺渺如烟,不知道在那些潮湿的回忆甜蜜是不是发了霉,毕竟十几年已过物是人非。

侯孝贤、朱天文、舒淇、李屏宾,这四位即便单独分开也都是我特喜欢的导演、作家、演员、摄影师,更何况他们的合作。

舒淇扮演的Vicky无论是和豪豪还是对捷哥的感情都是年轻时对爱的信赖和渴望,谁说爱情中没有江湖呢?

vicky说花完五十万存款我们就分手吧。

即时我们知道没法永久的在一起终会分离,只是等着时间的消磨罢了但我们此刻依然会当作永生一般爱下去。

我们怎么相爱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会怎样分离。

Vicky在夕张再次想起豪豪,用雪人比作他,比喻这段飘渺的爱情,即时你会离去也会在回忆的暗室留下水渍。

朱天文的小说一向如此,爱情没有结果却像魔咒和催眠伴随着你。

直到电影结束,仿佛度过了漫长的十几年和舒淇一起走过隧道,所有的谜面都是爱情中没有答案的存留,正如所有的想念是时间洗刷不掉的。

 7 ) 千禧漫步,只是这里没有夕张的大雪

2001年才是真正的千禧年,但我们都算作了2000年。

好吧,就算作2000年——那一年,我在做什么?

关键词:高中;住校;王力宏。

那年,我初中毕业。

之前放弃了直升,以为自己有能力进入更好的学校,以便三年后进入更好的大学。

事实上我仍然考上了原来的学校。

它搬到了更远更大的地方,于是我住校了。

那是非常难以细说和描述的两年时间。

那里我留下了至今都关系非常好的朋友,也尝到了暗恋的滋味。

那段相当明显的暗恋最后变成了大家都知道的事,我只是一点点尴尬,因为再之后我发现还是朋友好一点——也许这只是没有得到之后的自我安慰。

我知道,他们都了解我的。

他们知道我的选择是为什么。

所有的选择都是为了什么。

这是关于高中和住校。

那年我开始疯狂的迷恋王力宏。

自从1999年的某一天我在家偷偷看电视,中央电视台的第五届康佳杯音乐电视大赛,王力宏一袭白衣白裤的《公转自转》闯进了我的眼睛之后,我就再也没能摆脱掉对他的喜欢和疯狂的追逐。

那之前和那之后他的每一盘专辑我都买,一直到大学快毕业,后来的几年,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就算再不看他的报道再不买跟他有关系的杂志,音乐还是要听。

但八年前的我,甚至从《当代歌迷》中看到他在美国的地址,写了一封花痴到极点乱七八糟花里胡哨的信给他。

那封国际信件花掉了我将近20块钱,是那时候我四五天的饭钱。

那时候他太红了,几乎所有的杂志上都有他的报道,于是我买每一本哪怕只有他一个小小头像的娱乐杂志。

生日死党们送我的礼物,就是凑钱买了一本他的写真集,至今还在。

那时候的他是和我现在一样的年龄,刚脱离青涩和腼腆,已经快要成为一个完全的大男人。

这是关于王力宏。

大概就没想起还有什么很吸引人的关键词来抓住我对那年的回忆了。

啊,还有,全家人一起在小姨家欢度千禧之年,坐在沙发上拍大合照,结果把她家才买了不到半年的新沙发给坐垮了。

好吧,一点都不好笑。

那就说舒淇。

知道她,是从多年前和黎明的绯闻。

大概也是千禧年的时候。

那之前的某一天,我在电视上看完《半生缘》,就不可避免的掉入了这个男人的深情眼眸里,爱上了电影里温文儒雅的黎明。

然后我看到了很多报道,说他与舒淇的绯闻——大概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当时好像艳丽的脱衣舞女一样的女人怎么跟他配。

但我又看了传说中的定情之作《玻璃之城》——那已经是大学后两年的事了。

他们确实很配。

在电影里。

现实中的黎明是怎样我无法了解也不关心,现实中的舒淇我只知道她拍的一本本写真集。

但是在电影里,那部缠绕着一生的爱情的电影,着实让我发现,他们的气质很相配——也许,大概是因为我会为每一段不能有美好结果的爱情而遗憾。

之后的这几年,无论是《最好的时光》,还是《千禧曼波》,我越来越喜欢她。

我喜欢这个相当聪明的女人。

只是,看到《千禧曼波》里的舒淇,却像是看到真实的鲍小姐。

这一切的故事,都像是真真切切发生在她身上。

连感情的拉扯反复,烟瘾,眼神,动作与表情,性情与爱好,甚至抽烟的姿势都那么像。

他们都是美丽单纯却也复杂迷惘的女人。

我认识她,是在大二。

这之后我的大学生活像是完全进入一个新的台阶,她是我生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朋友。

我感谢与她的相遇,其实也不能算作偶然,中间有那么千丝万缕的联系。

和她在一起的校园生活,几乎可以写成一本书——当然大部分是与她有关。

她是有故事的人。

把她放在这里面,只是略微带过而已,她值得我花很多的时间来描绘和讲述,总有一天,会细细道来。

也分享给她听,给她看。

她对我其实有很大的影响。

不同于舒淇在电影里的角色Vicky的结局,在夕张的满天鹅毛下,将一张干净的脸埋入雪堆里,没有结果。

无论以前的生活怎样,经历怎样,我是十分的相信鲍小姐将来会有的幸福生活。

来深圳前,毕业的时候,在那个小小的校门前的KTV门口,我曾经告诉过她我的想法。

当时我在哭,但她一定都还记得。

今年过年回家,短短的几天时间,朋友见不完,但跟她都有三次见面。

吃火锅吃烧烤唱K,就像我们以前的生活一样。

我怀念不已。

那夜晚上回家,已过凌晨。

她发来短信,说好喜欢和你一起玩哦,感觉很轻松和快乐。

当时的我们已经都有点微醺。

我在心里说,我也是。

 8 ) A Pure Person

《A Pure Person》是林强为[千禧曼波]创作的原声带之一,十四年前的电子迷幻乐。

第一次出现在影片开头舒淇在长廊上快走的长镜头,蓝色的灯光,蜷曲的头发,指尖未燃尽的烟,长达四分钟。

她一边跑,时不时回头,好像后面有人追随她,最后兴奋地用手划着圈跳了起来。

画外音一边说“她跟豪豪分手了,豪豪就是有办法找到她,打电话给她,求她回来,反反复复,像咒语,像催眠,她逃不掉,她又回来了。

她告诉自己,存款里还有五十万,五十万花完了,就分手吧。

”她说,“这都是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是2001年,全世界都在迎接新世纪,庆祝千禧年。

”就像在说别人的事一样。

侯孝贤和朱天文再次合作,把焦点对准台北都会青年,以他们的情感纠葛来映射城市的病态。

摄影和节奏很王家卫,但是台词很口语化,于是我把电影看了两遍,才稍许搞懂他想表达什么。

舒淇饰演的基隆女孩Vicky,在台北交了一个有严重强迫症的男友豪豪,这么说还算侮辱了强迫症。

他在她回家后,像操纵木偶一样褪下她的衣服,闻她的脖子,直至全身,有没有其他男人的味道。

而她就像被玩坏了一样,摊在椅子上任他摆布,骂了又有何用呢?

他不让她参加高中毕业考试,然后就在台北租了间房住在一起,醉生梦死。

他为了钱偷了他爸的劳力士表,结果他爸报了警,上门搜索。

他为了不去参军,把自己搞得很瘦,把安非他命当饭吃。

看到她电话卡上距离长长的两个孔,质问她打给谁,暴力相向。

于是他对Vicky近乎病态的占有欲把她逼走了好多次,但豪豪就是有办法找到她,打电话给她,求她回来,反反复复,像咒语,像催眠,她逃不掉,她又回来了。

另一个在Vicky生命中像大哥又像情人的角色,是高捷饰演的捷哥(高捷的黑道大哥之路也是蛮稳定的)。

他能在Vicky无家可归时,给她一张沙发,一碗面,一条毛毯。

他说,不要去制服店上班了,那里是非多,在他的咖啡店工读的大学生,一小时80块,过得也很幸福。

《A Pure Person》在后面出现的两次都是捷哥开车带着她。

第一次她是个挣脱枷锁的小女孩,身子探出天窗,跟迎面的空气SAY HI,开心时吸两口烟。

第二次,她是只受伤的兔子,倚靠在捷哥肩头,看看天窗,却没有力气挥动双臂。

捷哥终究会离开,留下一堆看似有用却无从下手的信息。

但只有在捷哥面前,Vicky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pure person,无需隐藏脆弱。

后来Vicky来到了竹内两兄弟的家乡,北海道的夕张,人口稀少的煤矿山城,每年二月大雪纷飞,夕张电影节开幕,街道上挂着老电影的巨幅海报。

她把脸埋在厚厚的雪里,她挂念捷哥,她知道捷哥也一样。

但这都是十年前的事了。

PS.豆导在里面长发飘飘的形象很让人惊喜,他也算一个促进剧情发展的关键人物。

 9 ) 雾一般的“留白”

没有想到,侯孝贤导演竟然也会拍出这种极具内心化的片子。

以往他的电影多是客观的,宏观的,审视的,理性的。

而这部千禧曼波,却是极度相反的。

看到有人在说不知道在讲什么,可是我好爱这种能够进入人物内心的影片。

像一团雾,氤氲的在心底散开。

那么,能够产生这种感受的视听因素是什么呢?

我想有以下几点。

演员首先是最重要的。

而这也是侯导和舒淇的第一次合作。

侯导在访谈中说,舒淇看到大荧幕上的自己,longtake让她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表演。

而演员自身的沉浸感是十分重要的。

我并没有机会在侯导的片场参观,但是听说是十分安静的。

我想也必然是如此的。

即使未曾临场,但是可以感受到,演员是可以安心的沉浸在剧本营造的光影世界里的。

所以她可以更加松弛,更加专注。

当然,这和舒淇本身的质感息息相关。

我甚至觉得,这部影片是导演为她量身定做的影片。

故事没有讲她的什么原生家庭,没有什么狗血戏剧性,故事只是讲述当下发生。

可是却可以感受到她的过往,她所有的选择就是她的过往。

而也正因为这些“不交代”,让舒淇的身上赋予了更多的神秘性。

而舒淇的头发,声音,笑容。

这些雾状般弥漫的因素让观者也为之沉迷,它们形成了演员本身的氛围感。

就像金敏喜,当一个演员自成氛围的时候,她在镜头前做什么都是吸引人的。

她们很柔软,很平静,很忧伤,很脆弱,又很坚定,很倔强。

片中的她所遭遇的境遇也是雾一般的。

她飘荡在两个男人之间,或者说是若干个男人之间。

她没有根,像北海道的雪,随男人的命运更迭吹到这里,又吹到那里。

演员们说话也多是轻轻的,柔柔的。

而其他方面则是比较常规的,极具主观性的光影,时间多为夜晚拍摄,场景多是封闭的,阴暗的出租屋或酒吧。

酒精,烟,麻醉的一切。

中近景为主的景别,还要我最爱的音乐。

林强独具氛围感的音乐,多是一定节奏的riff形成循环,造成让人沉浸的类似冥想的世界。

呼吸式的剪辑,刻意削弱的戏剧性(以此更关注内心世界),人物未曾全然吐出的内心构成留白。

以上是我暂时想到的,这部影片形成主观世界的一些原因。

 10 ) 没有超雄男主的世界

最近越来越在进行对过往某些审美观念的持续性反思。

比如观看一些文艺电影也是思考上的偷懒行为。

因为并不强求观众跟随某个节奏思考反刍剧情,简言之看个意境就够了。

不过话说回来,生活中要操心的事情已经够多了,为何不能看些伤春悲秋的小布尔乔亚电影,暂时构建起远离现实的安乐窝?

好了,扯远了,说回电影的超雄男主。

电影的前半部分一直在描述Vicky和此位超雄男宝的纠缠,好的,按照国际惯例,文艺电影里男主的歇斯底里和破碎都是有原因的,得靠导演的循循善诱和观众的自我意淫,让男宝的形象得到先抑后扬的升华,从而变得无比光鲜了起来,从一坨屎变成了一坨具有破碎感的屎。

直到结尾部分Vicky说感觉豪是会化掉的雪人那样的悲伤,我才后知后觉体会到哦男宝坏事做尽但似乎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Ok,这样男宝在前半部分的do drugs,no consent sex,靠Vicky陪酒供养房租,带着一群朋友来家大声喧闹,家暴,偷翻私人物品等种种在现实里可被称之为reg flag的行为,就因为这种莫须有的悲伤和所谓的“我们不在一个世界”再次得到了升华。

他do drugs没钱工作,哄堂大孝偷了爹的Rolex表,那是因为他有一个破碎的心灵,没有人、乃至身边的爱人,都不懂他高深莫测的内心世界。

乃至评论区的观众看了都有人哀哀哭为男主找补,将敏感脆弱偏执这类词汇用在了这位男宝的头上,咱女观众对超雄男宝的母性真是淋漓尽致。

咱一直说不能用社会世俗道德的眼光看待文艺片,这点我暂且同意。

但没有人告诉男导演,不要把自己那种男人至死是少年的ego投射在文艺逼电影里,似乎没了男宝虐女情节就无法拍摄一部成功的文艺片。

但这也反过来表现了父权制文艺中心的匮乏和狭隘。

好的,那为什么我多给了一星呢?

一个是因为舒淇确实很美很灵而且本色出演,另一个就是全片里的日本部分才是真正升华了电影。

日本作为又贴近又神秘的邻国,一直给我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特别适合作为本土文艺片的海外布景(好的,一些本人早年的青少年情结);另一个是片尾Vicky和杰哥带着隐忍克制的爱意才真正比较动人,again,虐恋不需要侮辱女性才能成立。

《千禧曼波》短评

实在没什么可说的

4分钟前
  • 到底凡人
  • 较差

所有的好老男人最后都会一走了之,这是他们疼惜你的方法。顶这句

5分钟前
  • 塞口
  • 力荐

多是内景多是长镜头,观赏上还是有些折磨人的。创作的逻辑并不是太通顺,文本是一方面,台词设计也差点意思,给人的感觉是没怎么准备好就开启的一个项目,所以这一部在侯大师的作品序列里是比较靠后的存在。唯一值得要在大银幕看的就是舒淇年轻时的颜。

8分钟前
  • 次等水货
  • 还行

大银幕4K修复完美的视听体验 但剧情却有些无聊单薄 3.5吧。我只想说我真没空陪你们年轻人闹了🚬 #15thBJIFF#

10分钟前
  • 莫吉少糖
  • 还行

如果在电影院看肯定会更加被侯孝贤的光、影、音打动,舒淇真美,可惜我已经不再被电影里面的网抑云风格的戏打动,看完劝分组七夕特辑我真的好想帮Vicky代发劝分组哦😅咱就是说,同样是抽酒喝烟飞粉不上班的小流氓,人家猜火车里的苏格兰流氓都知道和未成年睡觉是犯法的,这位哥不仅和人家未成年的女生睡,还不叫她起床参加毕业考,真有你的

11分钟前
  • 鳄梨是一种蔬菜
  • 推荐

因为侯孝贤。。不忍给两星。。也许是因为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在背单词。。(感觉好不尊重人家=_,=不认真看人家电影还给人家这么低评价= =但是这个给我的感觉确实就是部看完立马就忘了的电影=,.=

14分钟前
  • 小雨
  • 还行

2022 nyc metrograph 4k修复版 舒淇在这里面真的非常美!!从片头在天桥上散步再到电影结尾最后的在漫天飞雪的日本夕张闲逛 我们看到的大都是vicky对待未来 两性关系产生的迷茫不安和犹疑 很喜欢导演的镜头语言 含蓄细腻 点到为止 虽然没有直接的暴力镜头 但通过对话剪辑 让观众能感受到vicky和小豪的关系是多么畸形 另外影片中大部分场景基本上都在酒吧和公寓 也在表达都市生活的狭窄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但是比较不喜欢的点是导演剪的很碎 往往是转场后才交代这个镜头的背景 看的时候需要花很多精力在排列镜头的叙事顺序上 四星推荐!!

18分钟前
  • 醉鬼盼安生
  • 推荐

101分钟DVD版,对配乐的好感胜过故事内容。★★★☆|网易:…《千禧曼波》以一群台北都会青年为主轴,每一部电影都会跟着不同的角色寻找城市的生存法则,尝试碰触冒险的边界。在侯孝贤的个人网站上,《千禧曼波》开展了征集故事的活动,鼓励年轻人写下自己的故事,成为影片的主角。… 侯孝贤本来计划花上10年时间将台北的一切变化收留留在10部影片之内,《蔷薇的名字》本来是第二部,但由于第一部《台北的两个香港人》的主演梁朝伟及张曼玉档期问题延迟拍摄,这一部反倒率先登场。……

21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好像明白舒淇的美了,侯孝贤是怎么想起化用这异国舞蹈的名字,来形容她的头发的!思路比《咖啡时光》好些,斧凿加工下有很多自然推进的情绪与印痕,一段配乐用到不能再多就成了复调和main title。旁白一遍遍提醒我们雪人会在冬季融化,虚焦是抚摸雪人的身体,寻找她的眼睛

24分钟前
  • 喂饭
  • 推荐

5.0一个叫捷哥的男人为她下面一个叫阿豪的男人闻她下面她和捷哥在一起聊天时捷哥劝她生活回归正常戒烟戒酒不再泡吧鬼混找一份安定的工作后来捷哥成了她生命的无常她和阿豪在一起做爱时阿豪让她感觉像雪人在太阳升起时就消失不见非常悲伤的做爱过程我想没有人愿意做爱做到悲伤正如我不愿看电影看到催眠所以我决定戒了侯孝贤

25分钟前
  • 之晨
  • 较差

内容乏味对白无聊,无知玛丽苏和中二小混混相互折磨却无法交流的关系是不可能引起同感的。第三人称旁白矫情到死,故事说一遍再演一遍也是够了。湾家小青年的夜场生活十多年来倒是没怎么变过,魔术也还在风靡着哄女孩子。音乐和人美则美矣却救不了整个电影,连口味清奇的法国佬都呆不下去提前离场。

30分钟前
  • El Guaje
  • 很差

她走在桥上的开场,足够我回味好久。来到基隆特意想走过那座桥,才知道在13年的时候已经坍塌,回眸、抽烟、长发飘荡的瞬间已经成绝响,是不可复制的动人。你说豪豪就像雪人,太阳一出来就不见了,可你殊不知在我心中你也是这样的女孩。

31分钟前
  • 后自愈
  • 推荐

看片的时候收到一个令人作呕的微信影响了看片心情,当然更大原因可能是片子本身就是很难看的

34分钟前
  • ssunshivver
  • 很差

还是喜欢现在沉稳的舒淇~有味道!

38分钟前
  • Cheeeeeer@NL
  • 还行

一部属于时间隧道的电影,轻快,游离,一切都不远不近却宿命般地带着距离。侯孝贤镜头下的恋人们,即便是跌落到互相的世界里,都始终躲在自己的透明泡泡中,碰撞,弹开,又靠近,再循环,无论看似多么近,但终究是因缘际会地无法相互融为一体。而这不就是现代都市人,所要和将要面对的困惑与难题么?

40分钟前
  • Dany
  • 力荐

受不了这个故事和风格。

41分钟前
  • 书中仙
  • 较差

#2024金鸡影展# @英皇 银幕上的香烟成为时间的替代,发挥着一如香火的作用——以自身的尺度度量时间的流逝,因此,抽烟的行径不再是运动-影像(或动作、或情态)的表征,再进一步说,不同空间中“抽烟”行为的重叠又散射出不同时间的同一种情绪(或许已然成为一种时代症候)。一幕亲热的画面上不停闪动的光斑就像银幕上的洞,作为观众,企图经此望向这一幕戏剧场景,也试图到达彼岸,但很快,现实主义式的夕张街景图式又给予城市霓虹以否定,带领观众逃离,奔向另一个电影庆典中。

46分钟前
  • 三岛
  • 力荐

所谓爱情就是,明明一个脑子有问题的男人,你还觉得他跟雪人一样CJ。

47分钟前
  • 小黄豹
  • 很差

舒淇真好看

51分钟前
  • 可缓缓归矣
  • 推荐

第一视角自述恋爱往事,读日记一样。摄影和灯光很考究的。但这部很不侯孝贤,尤其是你在看之前就把它看作侯导的电影的时候。一些小资情绪的发泄,与我的世界观冲突,所以我要打低分。

53分钟前
  • 河西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