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了二十天,总算看完了四十集的国产电视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同于看完电影写影评,漫长的电视剧很难用简短的文字篇幅评价。
于是就像是和朋友去饭馆吃完一顿饭摸摸嘴说句味道不错一般,简单说几句话,算作剧评。
这部电视剧虎头蛇尾,开头特别好,前十集简直了,国产电视剧的精品。
干脆利落的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情感状况描述的清清楚楚,大环境真实自然,故事有理有据,人物有张有弛,思想贴切激烈,剧情蜿蜒起伏……陆毅、秦海璐、郭京飞、吴越、耿乐等等,演员的表演一个比一个精彩。
事实上整部电视剧下来演员的表演都是没有问题的,导演在镜头上也很是考究,丝毫没有拖沓。
可惜的只是故事,在十几集以后,剧情方面狗血初露端倪,随后剧情不断变化,狗血愈甚,至结尾后十集简直不忍直视。
贯穿了不合乎逻辑不合乎常识的跳脱情节。
让我这种逻辑控恨不得对着制作人破口大骂。
秉着善始善终的态度,我坚持看完。
最后两集已经是快进的节奏,昨天夜里十一点多关掉手机的时候对着窗外漆黑的夜我深深的叹息,以习惯性装逼的忧国忧民姿态,对中国电视剧观众报以深深的哀悼。
那会儿的心态我自己仿佛就是没落的李煜,对残破江山充满了有心无力。
其实就我这点儿本事,指点山河多少有些大言不惭,于是赶紧照了照镜子写了篇自我检讨的文字,然后才昏昏睡去。
冷静下来我明白这并不是编剧的错,也不是导演的问题,甚至都很难去怪罪制作人。
当然如果必须要找责任人,制作人肯定是第一个。
其后就是那一群钱多人傻的投资者。
他们用无知的脑袋指挥着鱼肉乡里的嘴巴叫嚷着电视剧要有色情、要有冲突、要敢脱敢露、要做别人从来没有做过的……等等。
管他什么逻辑,管他什么道理,挣钱,我要挣钱。
当然作为商人挣钱是没有错的,可是挣钱分要脸和不要脸,现在中国影视方面的制作人,不要脸的得有一半吧。
不吐槽这些了,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问题,三言两语概括的了,又于事无补。
市场自有市场的机制,长久的看,总有一天这些问题会解决的。
说下我个人的一些看法:这部电视剧要是就做二十集,必然会做成精品。
编剧王宛平老师的实力有目共睹;这部电视剧要是只讲八十年代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感情状态和改革开放后两种状态的对比,讲述人性变化的过程,应该会更加深入人心,尽管人性的复杂在影视作品里很难深入刻画,并且真实的刻画可能并不讨喜;片名叫《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也觉得并不妥当,这样子一个指示性明显的名字会影响观众对剧情的认识,甚至会误导剧情的发展,何况中国电视剧结尾永远走大团圆路线,像《潜伏》那样的作品,昙花一现。
喜欢剧中黎阳的父亲,贫困但正直,追求做人的原则,但人生又充满了对社会的无力;喜欢前面的黎山,孤独、刚烈、坚持,后面将其刻画的过于无能,个人认为不太和逻辑;喜欢前期的程真真,对爱不管不顾,始终如一,后面将其刻画为落寞女人,尽管这点儿是生活的可能性之一,可是仍然觉得过于残忍;喜欢黎妮,天真浪漫,单纯可爱,不过会心疼她的“傻”,这点儿有利有弊,真实生活中不乏这类女孩儿,期望以后自己能遇见一个;不喜欢黎阳和向东海,自私、软弱、无能,尽管能理解他们,但讨厌他们。
早上出门天气阴沉,顺手拿了一把伞,进而联想,下雨天有雨伞,要是天上下狗血呢?
尽管知道生活中不可能下狗血,可这充满了狗血影视作品的现实生活,保不齐哪天真就狗血如洪水泛滥,淋你一头将你的生活冲的七零八落。
所以假如真的生活欺骗了你,你就赶紧变聪明一些吧。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个结尾不高级 有点儿为了团圆而编成个happy ending的感觉 还经不起推敲 就说程真真这样的高干子弟连个北京胡同的大杂院都住不了怎么可能跑去老少边穷地区支教定居??
我要是编剧就这么写这个结尾:黎阳和程真真最后还是离婚了 这段婚姻黎阳是真的想维持下去 但程真真在婚姻中要的是爱而不是责任 曾小娅也带着怨恨而死 黎阳身边再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不管是理解他的还是不理解他的) 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自己一直追求的事业理想上 但还是有没逃开九十年代后期企业改制的大潮 导致大量工人下岗企业陷入困境...最后还是那个深沉的画外音不急不缓的道来:“此刻的黎阳在街上漫无目的的走着 不知不觉的就走到了那个当初他非常厌弃 认为自己投胎生错了地方的大杂院的门口 他看到了自己的姐姐和弟弟两家人都过着令今天的他羡慕的平凡生活 没有怀才不遇的惆怅 没有永失我爱的痛苦...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
是因为当初为了自己的前途辜负了曾小娅?
还是后来为了证明自己不是靠着裙带关系走上仕途而放弃了大机关的工作 白手起家当起了企业家?
还是自己一开始的那些不切实际的追求原本就是错的?
他其实就应该和在一个胡同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曾小娅结婚踏踏实实的当一个街道办事处的基层小干部 当个名副其实的胡同王子 而不是拼命去追求那 些不切实际的事业理想... 此刻的黎阳怎么想也理不出个头绪来 他不知道到底是生活欺骗了自己 还是自己欺骗了自己?
...”最后还可以再引用普希金的那首同名诗: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 很少追看国内的电视剧 但这部剧一直看下来了 不管里面有多少的穿帮镜头 不合逻辑的剧情 但仍然值得一看!
可能是对于大陆八九十年代电视剧的偏爱,对这部剧始终是惊喜和宽容的。
惊喜,在于退步严重的大陆剧居然能生出这样文艺却现实的作品。
旁白沉稳的节奏,常常给我一种似曾相识的错觉,仿佛回到了小時候看「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和「血色浪漫」的时代。
宽容,在于并不完全认同这部剧的价值观,却也不敢说摒弃。
像许多人一样在黎阳身上看到自己内心的影子,像看自己一样看着他的渴望和坚持,彷徨和挣扎。
漫长的四十集,跨越近二十年的生活,在我看来最后也没有真正的大團圓。
黎阳到最后真的爱上程真真了吗?
直到最后追去云南我仍然怀疑。
他甚至也没有明白自己追求的生活到底是什么。
放弃爱情而追求的抱负,一步一步奋斗的事業,到最后真的会放弃吗?
总是认为被生活所欺骗而断然逃离,可终究欺骗自己的只是自己的内心而已。
30岁之前的黎阳是真实的,不顾一切渴望爱情的程真真也是真实的。
但我们往往觉得真实的人物并不如曾小娅那样默默付出隐忍一切的角色美好。
就像我们觉得大团圆结局的男女主人公一定是幸福美满的。
可普希金早早就告诉我们,“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幸福或是不幸,爱或是不爱,根本就不是生活的主题。
不管我们追求怎样的生活,遇见怎样的艰难,跨过去并且始终向往未来才是生活赋予我们最大的力量和意义。
忧郁的日子总是多过快乐的日子,别人或许不知道,但自己一定分外清楚。
有多少人在别人的故事里留着自己的眼泪,而无数的忧愁又怎能抵得过时间。
再回头的时候,一切都已成为最亲切的怀念。
先向楼下era致敬,我看的时候也想起了《人生》,记得很多年前看到高加林最后痛苦的呐喊,一遍遍问自己:这都是为什么啊?
后来自己踏上社会了才明白,生活就是要让你的内心一点点的强大起来,好像还是路遥写的。
在pps上看了清晰的前十集,就一下没忍住,上了百度影音,实在惭愧。
一直以来,都觉得做互联网应用的同仁们为什么不开发一种非常便捷的付费方式,这种电视剧我是愿意支付一笔抢先看的费用。
分割线--,抱歉扯了这么多三种婚姻生活,请大家各自对号入座吧,或者说你曾经的爱情梦都在里面。
最喜欢黎阳和真真的故事,也许是性格与黎阳有不少相似之处,也许是曾经深受富家女爱上穷小子故事的毒害,每一个穷小子都有过类似的痴心妄想。
可惜现在的情况比黎阳那时候还糟糕,只有那个时代才有这样的故事。
我喜欢陆毅和秦海璐的演出,演员选的很合适,黎阳的压力、努力和傲气,真真的简单、任性和真挚,不用演,站在那里走走就行了。
但是最后剧情的转变有点快,大团圆的结局缺了深度。
其次是山子和柳凤的坎坷生活,如今的我认可这样的爱情和生活,这才是一个家,可惜现实太残酷,你想平淡的努力生活,生活怎能让你如愿,如果独立成剧,最后山子入狱,就是现代版活着。
柳凤在最后也在问:为什么山子现在脾气好了,还是会出事呢。
佩服郭的演技,自始至终一贯如一的性格和演出,现在太多角色性格分裂了。
尤其是第一次打伤人回来谢他爸妈那段,没有矫情,干净利落的真情流露。
最后是黎妮和东海的闹剧生活,这一段我大部分都动用了鼠标。
也许女孩会喜欢这一段,帅气浪漫会甜言蜜语的飞行员,呵呵。
有些角色也非常喜欢,每一个黎阳都会喜欢这样一个岳父的,每一个平凡的家庭都会有这样一个黎母,每一个后妈都会怕这样的小孩,每一个陆长会都会有一点梦。
画面非常精美,清晰真实,能忍住的还是去看高清版吧。
陆毅白衬衫很帅,秦海璐天蓝色的连衣裙很漂亮,郭京飞硬朗唏嘘的胡茬,耿乐一身飞行员装,可惜都老了。
一个刻骨铭心的梦,一个破碎不堪的真实生活,一个滑稽不真实的闹剧。
我喜欢看这个电视剧,上周末一口整完,陪着老婆和老妈在电脑上看,摘网友的评论“比门第好看”,但这只是父辈们的生活浓缩,我一直期待哪位伟大的作家、编剧和导演把80后的真实生活形态搬上荧幕,像这部剧一样,让我们对号入座。
看完电视剧,洗洗睡了,明天还要上班
从来都没有追一部大陆剧追的那么紧,每天上班不管多忙,总是要高效地把手头工作做完,为的就是早点下班看假如。
各资深老演员,不留痕迹地将各种家庭与婚姻问题,鲜血淋淋地摆在我们的面前,仿佛就是一位老人轻轻的讲述隔壁邻居黎大爷家的往事。
每个角色都深入人心,让我都能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一个原型。
入赘、姐弟恋、隐婚各种现实的问题,情节一点都不牵强、不矫揉造作。
关于程真真程真真的角色确实招人喜欢,敢爱敢恨、咋咋呼呼,为了爱情不顾一切,什么门第、金钱都不在乎。
这股“二”劲儿源于她从小优越的环境,她有她不在乎的理由,因为她什么都不缺。
表面上黎阳跟她门不当户不对,其实单拿出来,黎阳已经够优秀。
结果不是两个人的事,由于各种家庭原因,黎阳更爱他的事业,加上有小娅这么个青梅竹马存在。
不管真真有多爱,也经不住这般消磨。
他们俩的婚姻验证了一个道理,女人天生好妒,婚姻中容不得第三者,所以只有曾小娅去世之后才能破镜重圆。
关于黎妮 她是一个大度的女人,是有多深爱才会大度到如此地步,丈夫隐婚也会原谅,毫无怨言细心照顾继女,心甘情愿地在家当家庭主妇。
女人永远都是弱势群体。
关于曾小娅曾小娅是一个非常令人心疼的角色,看着自己心爱的男人另娶她人,嫁了自己不爱的人。
被无辜地误会成第三者,想安静地过自己的生活,却总被牵扯进纷纷扰扰当中。
只有她了解黎阳,只有她最能包容黎阳,虽然被抛弃,但是还是能原谅。
关于柳凤悲情角色,感觉她的一生坎坷不平,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终于嫁给黎山以为要柳暗花明过上好日子,但幸福是短暂的,各种不幸发生,终究要日日为柴米油盐发愁。
但是还好,她是一个乐观的人,生活给她什么灾难,她都能勇敢地走下去剧情起起伏伏,但终究还是以圆满的结局收场,名利、金钱、门当户对的观念都放下,那种爱情和婚姻才会纯粹。
非常喜欢程真真和黎阳在山村小学那深情的拥抱,还有黎阳从头至尾从来没有过的轻松的笑容。
演员们很赞,编剧很赞,热力推荐~~
这里面的每个人都是“复杂”的人物,复杂的源头是各种具有紧张感矛盾,包括内心的矛盾(自我认定、自尊、自我想法、选择、亏欠、无奈、后悔等感觉)、关系的矛盾(家里人与所爱之人矛盾、父母与配偶矛盾、亲人之间矛盾)、时间上矛盾(当下与未来、过去与现在、短期与长远的事情人)、空间上矛盾(家庭物理距离和阶级距离家庭背景距离)等等,通过变化多端、无法预料的、突发性的故事情节展开,情节展现了人物的复杂性,又体现了性格中不变的特征,人物形象很凸现。
在情节的变化之中,人物的复杂性和矛盾性逐渐被消解,人物之间的紧张关系逐步被缓解,最后得到一个还不错的结局。
但是结局之中体现的是人物的成长甚至蜕变。
如果说要引起思考的话,那就是:剧中其中反映的社会现实。
穷小子到底可不可以喜欢上一个非门当户对家庭的女孩?
如何打破这种家庭背景的偏见?
婚姻体现出的是复杂的社会现象问题,也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时代特征,人的意识形态、思想的普遍特征,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体现出的是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人际关系。
其实可以再往大了说,反思那个时代,以及其中很多不合理的成分也是很重要的。
尤其是偏见!
其实偏见是影片中时刻存在的,无论是谁对谁的偏见——指向《偏见的本质》这本书!!!
其实还是觉得一个影片好的地方就是可以反映某个时代下的社会普遍特征和影响下的人物特征,了解那个时代,并反思那个时代的问题,这个是最关键的。
看了前9集觉得特好看,陆毅的长相演被高干女儿看上的凤凰男真的特别有说服力,就像永不瞑目的肖童一样,我真的能理解为啥女孩会为他疯狂。
而且他也很适合这类有缺陷的角色,演完美的角色如侯亮平反而不如这类角色出彩。
我以为自己将会看到一部男主如何在体制内凭借自己的情商和能力上升的教科书,以为将又是一部被我忽略了的佳作。
直到我看到第9集左右吧,黎阳婚后第一天上班和局长见面,局长问起黎阳自己送的书法作品怎么样,黎阳说岳父对局长送的礼物非常满意,自己也亲手将之送给岳父,感叹此人情商之高,前途不可限量,忽然黎阳又转头来一句,大意是说局长对书法的理解不够深,让局长顿时僵住,我就开始觉得这人矛盾至极,感觉剧情走向不会如我所想了。
明明已经为了自己的前途放弃了自己的爱情,明明在婚礼上不让自己父母坐主桌,免得挨着领导,明明听到自己小舅子的朋友议论自己吃软饭也能忍气吞声,想着此人应该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而且此前还想着如何讨好自己的岳母,情商一定不低,结果他却突然在和领导交往时犯此种错误,心里隐隐觉得不妙。
果然上豆瓣看评论,后面的他竟然成了体制内情商低,为人迂腐的样本,情商高的高光给了另外一个人。
我是无论如何想不到凭前面几集他在父母、岳父母面前的表现他会是一个多么迂腐的人,特别是还一直刻画真真妈妈觉得他太聪明了,看不透他,说他聪明如斯,第二次去高官岳父家已经做到比以前游刃有余,如果人物人设后面和前面一致,他应该是很快能适应体制内游戏规则,顶多自尊心强,不至于情商低,突然嘴瓢,说这种不该说的话,犯了职场忌讳,看评论说后面犯的这类错误更多。
突然就不想看了。
身边同学都在追看讨论一部电视剧叫《小爸爸》,去别人寝室玩也发现文章和一个小孩攻陷了几乎每个人的电脑屏幕。
在别人再三推荐下我几乎通宵看了一部电视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上次通宵看电视剧还是《甄嬛传》上上次大概是《仙剑奇侠传1》吧。
电视剧从80年代初讲起,通过黎家三个孩子的三种家庭婚姻生活描写中国人的爱情与婚姻,说起来把中国人的婚姻描写最深刻的应该就是钱钟书的《围城》吧, 尽管他只是描写中国人的一种——知识分子的爱情婚姻,却让人有一叶知秋的感觉。
他对爱情与婚姻生活描写的细致繁碎就如同马尔克斯通过《百年孤独》对孤独的精准刻画。
那种让人读起来都能感觉到深入骨髓的孤独,深陷其中的绝望是在任何其他书中都感觉不到的,看过《百年孤独》你会后觉得其他所有写孤独的文章都是一种矫情。
《围城》也如此,它描写的那种生活中平淡的像水,那些琐碎事情甚至不值一提,然而就是这些平淡的繁琐的东西最让人回味。
之所以说这么多因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部电视剧也给人这样的感觉了。
在看的过程中碰到一个同学说他也看了这部电视,我特别激动的问他是不是可好看,他说也就那么回事,情节太平淡了,没有什么起伏。
乍听这番评论我有点语噎,转眼又理解了,每个人的经历感受想法在每个时段都是不一样的,就如同最开始看《围城》完全冲着名气去的,读到那句被人念到烂的“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那里就再也看不下去,一隔半年又看了一些关于这本书的书评,再拾起来竟然一口气读完尤感不尽兴,又没事翻起前面的来看,感觉每个片段写的都蛮有意思。
不久前,我做过一个非常离奇的梦,梦到我回家我妈竟然给我弄了个媳妇,在我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我就有了一个老婆,然后我就非常反抗啊,在梦里拼命的跟老妈吵,甚至没见过那个媳妇到底长啥样,梦里叫的那个歇斯底里啊,我感觉自己还是小孩(尽管已经胡子一把了),怎么可以就结婚了呢?
整整吵了一夜,第二天早晨起来累的个半死。
有人说梦跟现实是反的,也有人说梦是潜意识的表达,如果根据潜意识说来讲,梦到有媳妇是寂寞了,梦到反抗又是对婚姻恐惧。
然而不得不说,突然感觉到婚姻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尤其是身边一堆朋友都跟原来女朋友,男朋友分手后,发现婚姻更近了。
是的,分手了,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跟一段青春爱情挥手告别,然后找一个适合结婚的人结婚,生子,到老。
电视剧里面陆毅演的黎阳跟青梅竹马的沈佳妮扮演曾小娅分手,娶了能给他未来带来更辉煌的部长女儿程真真。
(突然发现好巧,《那些年》的女主角叫沈佳仪,也姓沈.....)做了陈世美,像很多人一样。
然而,电视剧没有低俗的在道德上去讨论对与错,而是以此开始去演绎故事。
因为无论对与错,生活已经选择了,都要走下去,苦海既然无涯,回头哪里有岸?
黎山选择了和他爱的小寡妇生活在一起,贫贱夫妻百事哀,当他们坐在破旧出租房门前抱头痛哭“生活怎么就这么难”的时候他们也是苦的,然而导演终究是仁慈的,能让这对夫妻能在那么贫苦情况下还能拥有爱情也算是一点点慰藉。
黎妮嫁给了飞行员,做了后妈。
过着相夫教子的日子,有苦有甜。
三种家庭生活,有选择了爱情组建家庭,有选择了前途来组建家庭。
你根本无法去评判到底哪种生活才是对的,哪种是幸福的。
这也是我最困惑的,有人告诉我去书中找找答案,然而我更困惑的是读书去提升所谓的思想境界究竟是境界提高了还是阿Q精神提高了,所谓的读书能使人看开很多事情还是只是更好的学会自欺欺人,自我安慰?
所以我现在看不懂高中普希金这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黎阳,天生走仕途的材料。
低调清冷的外表下压制着一颗权力欲望极强的心,看是被动的接受,其实是早有预谋。
从入职机关,听到同事议论自己是通过程老调进来的,于是在局长问他与程老关系时,就回答说是程老女儿的男朋友,局长说程老怎么样时,他说过两天去看程老时把局长的问好带到。
可见他非常会洞察人心,善于扑捉细节和时机。
回避危险,不逞英雄。
面对弟弟与一帮人打架,没有选择帮忙或劝阻,而是立即带女朋友躲出去报警,不充当好汉,处理问题直接了当,依法依规。
事业重于爱情,权力重于亲情。
为了事业,离开了青梅竹马的小娅,选择了家境优越能帮自己实现理想的程真真。
为了权力,冷落家人,选择让官高位重的人坐在婚礼主座。
可以说,黎阳为了他想要的失去了很多,不惜承担当代陈世美的罪名,舍弃了爱情、冷落了亲情、没了朋友。
但心地善良的人终究会回归本源的,他权力欲望很强,是因为他穷怕了,他想出人头地,想靠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当事业发展到一定地步,他面对金钱诱惑,能坚守阵地。
当大家还在怀疑他的能力时,他马上辞职给予回应,去寻找程真真,过上平凡快乐的生活。
黎山是黎阳的亲弟弟,他和黎阳有相似有不同,如果说黎阳是知道自己的价值观和社会取向背离,但是还是愿意去和社会合作, 还做出了牺牲自己价值观去符合社会规则的事情,那么黎山就是明知自己的价值观和社会取向严重背离,完全不当一回事,从来就不想也懒得和这个社会沟通,黎山不单单不容于社会, 甚至不容于自己的家庭, 电视剧第一集黎山出场就是被黎父一个板凳扔出来的。
黎阳功利性的选择了自己的婚姻,而黎山则在选择自己婚姻的时候完全不带有一丝丝的功利性,纯粹从感情的角度选择了条件非常不般配的柳凤, 柳凤之于黎山,简直相当于黎阳之于程真真,至此他更加不容于家庭,所以干脆和柳凤在外面租房子自己过。
这兄弟两个对于婚姻的选择南辕北辙,而且互相不认同,黎阳认为黎山的选择是因为不懂感情,沉溺在成熟女人柳凤的魅力里面,不负责任任性的表现;黎山则鄙夷黎阳抛弃小娅选择程真真简直就是攀高枝陈世美。
但是此剧的最后一个时间段当中,黎阳看着柳凤和黎山相互扶持走远的背影,忍不住的羡慕嫉妒,觉得黎山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踏实。
他当初功利性的选择了婚姻还觉得这种选择是自己成熟,有责任的表现,但是他的婚姻生活却异常不幸福;他当时鄙视黎山的选择, 觉得那是任性不负责任的表现,而黎山的婚姻生活偏偏很幸福。
所以当黎阳衣冠楚楚的羡慕黎山的日子越过越踏实,夫妻比翼双飞的时候,黎山真的幸福,日子越过越踏实吗?
本剧当中黎山的道德水准是最高的,比黎阳都高,虽然黎阳洁身自好,有点道德洁癖,但还是为了名利折腰,抛弃初恋女友攀附权贵,甚至在婚姻当中屡次对前女友情谊绵绵,余情未了,对潜在外遇女子胡某的挑逗不能自持,把持不住, 蠢蠢欲动….这些在山子这里全都不曾发生过。
黎山这种清高高尚来源没有交代清楚,模糊的说因为小时候在农村被奶奶养大, 像个狼崽子,很有点无因的反叛, 野性的呼唤的意味, 黎山完全对功利没有任何概念, 说得难听点就是他太超脱,太不现实了(很多情节都有表现, 例如当他妻子和他母亲为了他们的孩子没有北京户口,上学的事情着急的时候,他却完全不以为意,甚至说将来他的孩子不用上大学)。
他像一个没有信号的手机,拒绝和这个世界沟通。
但是让我们来看看社会是怎么对待这个道德如此高尚超脱的人的: 因为老婆被强奸打人而差点入狱,后来拖了他看不起的哥哥的门路免于入狱,却花掉了父亲的棺材本,而且被工厂开除;做运输生意出车祸摔断腿;做盒饭生意被前女友报复血本无归;结尾的时候又因为嫂子被强奸打人而差点入狱,后来拖了他不再看不起的哥哥的门路免于入狱,却花掉了哥哥的房子,嫂子的公司,嫂子弟弟的30万,以及嫂子妈妈的20万。
他在这个社会上从来没有顺利过,他本来是一个很沉默清高的人,不会沟通也不想沟通,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想和他的父母甚至兄弟姐妹有什么关系,因为他不喜欢他们,不认同他们,平常连话都不怎么跟他们说。
当他被工厂开除,打算和这个社会沟通的时候,迎接他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拳头,砸的他头破血流,鼻青脸肿,在他的盒饭生意失败之后,这个闷声不响坚硬如铁的男人终于忍不住了, 他无助的失声痛哭,觉得生活太难了, 他谁都不想连累,但是偏偏谁都连累了,先是父母后是兄弟姐妹一个没落下, 还有他最深爱的妻子,他可能才刚刚意识到自己多么幼稚天真,觉得凭着打架的脑子和仗剑走天涯的气魄就能过上好日子。
但是在社会虐待他的同时,他没有功利性选择的婚姻是他峥嵘岁月的唯一美好回报, 黎山的婚姻生活是三个人里面最幸福甜蜜的,性生活最和谐的,我想这一点应该不会有人有异议吧, 这里要夸一下柳凤, 本剧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本剧外貌最美的演员。
柳凤的美不同于关雁,关雁是漂亮, 但柳凤就是美,那种贴心的温暖的想让人亲近的美。
柳凤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存在, 斗得过小三, 打得过流氓, 能屈能伸, 能上能下,该圣母的时候圣母白莲花,该泼妇的时候泼妇没商量,每次欺负的关雁最后只能咧着大嘴巴傻哭的时候我都笑得要岔气。
跟黎山不一样的是,柳凤是和世界沟通的高手,情商高得一塌糊涂,几件事情都有展示: 她求程真真帮她搞定结婚的事情,她每次去求人的时候都摆出一副可怜巴巴,欲言又止,低到尘埃的样子, 让别人没办法拒绝;她知道黎家人不认可她,觉得她高攀了山子,所以在所有的黎家人面前做小伏低,一味的点头哈腰,丝毫没有任何委屈之感,仅这一点就比黎阳强好多倍。
柳凤和黎母去求厂长的那个片段简直是情商高到顶点,本来在厂长面前一味的胡搅蛮缠,哭天抢地,结果山子一来喊了一声就站起来了, 在外人面前给足丈夫面子;回家之后面对关雁的提议,也是一句:我听我男人的。
等关雁走了才小声对山子说: 要不咱就写个检查。
柳凤还超级坚强,屡次面对生活打击都是咬紧了牙关,倔强的一挺脖子,而且对山子温柔呵护,关爱有加,不离不弃。
山子不会和世界沟通, 从来都不会,柳凤就是山子和这个世界沟通的一个渠道。
山子两次差点入狱的情节被质疑的很厉害,第一次顶多是防卫过当,第二次简直是见义勇为,真正施暴的人屁事没有,反而是山子要被抓,让大家觉得不可思议,这几乎成了最具争议的情节,我觉得这两个最具争议的情节正是本剧编剧用来批判中国社会现实,中国是一个法制不健全的国家, 中国人也没有法制观念, 一听到别人要告山子,黎家人马上就服软了, 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要多少钱给多少钱,这无疑是因为黎家人很落后没有法制观念,但是也因为在中国,法院实在不是一个主持公正,拨云见日的地方,中国来百姓心里的:法院门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的观念其实就是真实的写照。
第一次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前,比较好理解,但是第二次被质疑的最厉害,程真真家大豪门,那个强奸未遂的流氓竟然一点法律责任都不要付。
这个情节其实没有什么可质疑的, 强奸以及打伤程真真的罪名一定是都被推到流氓的随从身上了, 流氓自己洗白了一点罪过没有,当时真真没有苏醒也不能指认凶手,不过就中国司法这种程序混乱暗无天日,再加上程家已经失势,流氓家里有后台,就算真真醒了指认估计也改变不了什么。
流氓在开庭之前就叫嚷着要判山子无期。
多么荒谬的事情,究竟判山子什么罪按照道理是法官的任务,一个被告就敢这样叫嚣,而且黎家人真的就担心会判山子无期。
看上去如此荒谬,却又如此真实,编剧就是借黎山的种种不公平的遭遇控诉这个社会。
此剧黎山的戏份相对较少,但是他和黎阳是成对出现的一对矛盾, 黎山和黎阳像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 黎阳代表灵魂中现实市侩的那一部分,黎山代表灵魂中高洁脱俗不向现实妥协的那一部分,并不是说哪个部分就比哪个部分更高贵美好, 而是说每个人的选择不同,生活就以他自己的选择回报他,他付出什么,就收获什么,他辜负什么,就会失去什么。
黎阳牺牲了爱情选择了事业,于是就职场得意,情场失意;黎山不愿意和社会妥协,不屑于和世界沟通,在乎内心感受于是收获了美好的姻缘却在社会上混的很不如意,这都没什么好抱怨的。
但是人都是得陇望蜀的,希望生活左右逢源花开如意,否则就会大叫生活欺骗了我,生活何曾欺骗了你呢?
虽然编剧费劲了心思让黎阳在完成了职业报复之后又成功挽回了妻子的爱情,让黎山在受尽生活的坎坷之后成功开上了山凤包子铺,让柳凤攥着大把的钞票笑得没心没肺的,但是我们得清楚艺术作品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
其实现实生活当中像黎家兄弟这样一个选择爱情,一个选择事业,选择爱情的闯了祸,选择事业的那个有能力站出来收拾残局,已经很不错了, 这样看来还是黎阳更加理智有责任感一点。
跑到别人的婚礼,🧧还能刷卡…..
我想啊想……想年上女演员长得像谁,播到十分钟才想到Julie Andrews.
相处短短五天,暧昧氛围拉满。至少我们拥有过完整的回忆。老鹅能不能先从崆峒山上下来会儿,会拍多拍点?
夏天不要结束让我永远记住你眼睛的颜色。
故事很短,一个晚上,仅仅只有一个喝醉了的晚上我们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但依旧无法跨越。把记忆封存进草莓酒罐中,留住永不褪色的冬天我记得每次旅行的最后几天,想到之后一切的生活都会如此乏味,还有好多好多情感无法理清,只能拼死把所有能够抓住的塞进记忆之中,那我们其实一直都知道,时间会冲淡所有的一切,我们之间没有“不可战胜的夏天”。是想一直看一直看然后直到把剧本的每一个细节理清
海边那段简直太暧昧了。喜欢这种克制、点到为止有想象空间的安排。
夏天海边,为你的任性花掉五千放生的生蚝。闯入陌生人的婚礼吃饭跳舞,这是一场梦还是真实。假期结束后你还记得我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没想到俄罗斯人对待感情也如此细腻啊,好喜欢拿下面具的戏,以及话剧和生活台词的互文。突然感动,今年看了好几部以前没怎么看过国家的电影,同一个世界依然会被共通的情绪打动。
能够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为假期和夏天的流逝而哭泣,我们永远拥有这个夏天的回忆。她把生蚝放生回大海里,而她摘下蛋糕顶上的两张巧克力面具。经历了一无所获的戏剧节,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剧作。「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
夏日戏剧节的吊桥效应。草莓酒、亚美尼亚婚礼、蛋糕上的巧克力面具、海边偷吻、“你记得我眼睛的颜色吗?”(不要放生五千块买来的生蚝啊😭
你知道她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没有告白 没有接吻 没有说喜欢或者爱你 即便忘记也没关系 是夏天的一部分 明白的 真实的
三星半。故事选题不浮躁,演员表现都不错
好动人的电影啊啊啊啊啊啊,在那样真正亲密的时刻,倒下的酒瓶声其实是心跳声…高潮后又回到寂寞与无趣的日常…但当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自己,就可以决定永远记住这个夏天,用手捧起这一切曾发生的片刻。将它们封进草莓酒瓶中,别让任何一个记忆从指尖的缝隙中流走,这样夏天就是你的了。无论未来发生什么,它都永远属于你。
3.0。
三星半。传说中的三小时版本会不会更好。有无人来分析下海报。
俄语好催眠
高潮是你和她在一起高兴的快要死掉的那种感觉年上莫名有咩姨的感觉
克制又勇敢。主创们很厉害~
哇终于有词条了!ficbook上俄人写的同人文能有100篇了,怎么不算大热(x)俄人说其实有一丢丢吻戏被剪掉了。片子初剪一共有三小时,但制片说三小时没人看啦,剪成现在的成品。剧组特别穷,所以谢谢芬兰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