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夫妇去野外露营,遭到另一对逃犯夫妇的劫持,在一个加油站里看到一具被刺状怪物杀死的尸体,而这个尸体也成了刺状怪物的宿主,它借助这个宿主杀死了逃犯夫妇中的女人。
剩下三个人躲进加油站,千方百计躲避刺状怪物的追杀。
最后那对夫妇成功逃脱,那个男逃犯开枪引爆加油站与刺状怪物同归于尽。
影片情节紧张恐怖,刺状怪物杀人画面血腥,是一部不错的商业娱乐片。
片中那个逃犯临死前委托那对夫妇,把自己的存款留给他以前杀死的那个人的妻子,这也算是一种良心发现的圆满结局。
My Rating:7.6Thank God,和《The Mist》一样,他们是被困在超市里面。
有点创意,但是更多的还是B级片的俗套。
还有,说教太多了,看恐怖片还真能受教育。
过于执着其实是很可怕的,首先就是那个女警,任便利店里三人废尽口舌,就是不肯相信有怪物,结果很华丽地被怪物给撕裂了,后来我们了解到那个被感染了却又要去墨西哥的家伙是为了给老婆治病,不择手段,同样,生物学家的老婆也是个偏执狂,歇斯底里的举动很是添乱,虽然说是冲动害死人,恐怕死于过于执着的人更多。
最近H1N1流行,传染病初期的防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否则问题闹大了对谁都不好,影片中那男的很明显在给车换轮胎的时候就感染了,却心存侥幸,直到瞒不下去了,才把手臂切掉了,可见对待传染病切不可有侥幸心理,影片最后一幕,那个感染了寄生生物的男子,从脖子上扯下钥匙,交给了那个生物专家,眼见钥匙上沾了血,生物专家还是毫不迟疑地接了过去,他就不知道很有可能会被感染吗?
而且在路边还有被感染的生物,眼看与尸骨无存就要走同一路线了。
怎么很多片都喜欢往便利店超市里躲啊。。。
这种刺类造型还比较少看到 比起较多见的触角类,腺体类,这还有点小小新意,但也是寄居在人体上,所以看的也不太清楚,不仔细看就跟僵尸片差不多。。。
同类片里 推荐看《迷雾》 比较大气和完整
故事还可以,只是后面为了开车逃跑,生物学家把自己身体用冰块降温比较扯淡,就像后面的爆竹引燃火油一样,那么多油做个燃烧弹扔出去不就可以了,扔什么炮仗?
还把自己冻僵,这个部分是最大Bug,其余还有后面截胳膊时的调侃,以及罪犯犯罪动机之类的,设置的还都不错。
而且,基本上如此小成本电影,主要场景就是加油站超市,除了上面说的那点外,整体上可以一看。
还行。
不算烂片。
好吧,我已经越来越感受到宽容的快感了(变的越来越俗)开始赞美一些犹如卡农的定式(无聊到极限,看啥都一样)感叹导演的才华(反正怎么说我也拍不出来……)在无尽的重复中看出新意(幻觉啊……已经有幻觉了)本片有人文色彩(自己看),有悬念(就一点),有新意(估计可能看不出来,好吧,最后解决问题靠的不是肌肉),反正总归人家拍的不容易,没什么大错。
我就乐意给4星。
其实这类砸血浆的电影不胜枚举,基本很多都是公式化的操作流程,偏僻的公路,遭遇突袭,炮灰血浆还有基本万能的超市,基本都是看过就忘了,但距离看过这部片子已近一年,剧情也许只记得大半,但是刺这种生物到是记忆犹新,作为一部小成本电影,场景两三甚至演员都只有零星几个,虽然总体剧情俗套但至少没有千篇一律的食人、丧尸、特效二逼无比的巨蟒怪物,对于这样一部片子来说,值得一看。
不是什么影评,就随便说说对这种未知恐怖生物题材的电影一直情有独钟,经人推荐看了这部,觉得还是挺好看的,很合我胃口。
“刺”的设定还挺有意思的,很新鲜的感觉,没看之前还以为刺是一种变异植物之类的,哈虽然这是部小成本恐怖片,挑毛拣刺没什么意思,但还是想吐槽一下。
1:博士说一开始的刺是根据温度追踪到汽车的,因为引擎太热了。
可是,车的速度是多少,刺的速度是多少,刺是怎么准确找到一个高速移动中的“猎物”的?
(如果说车会撞到刺纯属意外那博士的推论和作战方案岂不就是扯淡了吗)2:如果是根据温度的话,刺为什么非要进到超市里,看环境应该是夏天,可夏天室外的温度不可能比室内低。
3:劫匪男被感染的手切掉之后哪去了,断手刺还会继续活动的,劫匪男的断手却凭空消失了。
4:感染到刺的怪物到底长什么样,除了断手之外没有一个清楚一点的镜头,都是血肉模糊的一大坨。
(这个槽点纯属恶趣味希望血腥镜头能更清楚真实一点- -)剧情没什么可说的,但两对夫妻的感情还是有点看头的,个人觉得在同类题材里还不错,三星半
人物其傻无比,不是弱智的傻,而是不作为和不知觉的傻,这种傻已经超越了传统B级恐怖片中乱奔乱逃没有脑子的傻了,彻底沦为完全缺乏真实感。
虽然演员表演十分尽力,但是剧本规定了你何时该做何事,何时又该站着不动,何时故作深沉,何时又惊声尖叫,终究只是一群木偶。
当木偶师的技术十分糟糕时,木偶的动作自然不会太好看,台下的观众也自然会嘘声一片。
《月光光心慌慌》和《十三号星期五》两大“经典”恐怖片系列带坏了一大批后来者,90分钟的电影往往前40分钟毫无进展,无非是一群青少年或谈情说爱,或野外游玩,或吃醋斗殴,间或插几个加起来不到一分钟的杀人魔镜头,骗钱骗时间。
这样比较起来本片倒有突破,至少入戏很快,开头一段程式化的“看不清的怪物”之后,不到15分钟,就把人物来龙去脉和怪兽出现全搞定了,剩下的就是围困和惊吓,一路下来倒也流畅,导演在把握节奏方面颇为可圈可点。
影片的创意大抵借鉴了约翰卡本特的《怪型》,不过这次的怪兽附体后喜欢弄得满身血浆,一看就是怪异体,不像后者还掺有悬疑猜测,因此剧情相对简单,基本不用动什么脑子。
片中的倒刺效果相当出彩,配上吱吱嘎嘎的音效,绝对让人过目难怪。
导演Toby Wilkins原职是特效师,作品有《尖峰时刻2》《防弹武僧》《史酷比》等,这回的表现也没有令人失望。
一个连帐篷都不会扎的男人,长得也戳,怎么能泡到女主这样的大胸美眉的?倒追?怎么看这男的都没什么魅力来着.理科男诠释了什么叫”猪一样的队友”.如果理工男一开始会扎帐篷,可能大家都没什么事儿.他们扎帐的选择也有问题,为什么是这么个地方,可能还不如他们自家后院扎好玩,多年户外经验的我完全不能理解.其实任何以人类为宿主的寄生异形都电影都忽视了一个问题,寄生虫的生存是以保护宿主为前提的,我们体内的寄生虫什么除了吸收营养外什么时候伤害过我们?犯罪男被锁在便利店门外的时候,理工男居然开门了...好吧,为了剧情的推动.这个便利店难道没人换班?加油站没有网格监控?整整一天就来了这两对倒霉的情侣?警察的对讲机始终不灵?血液从手指流向心脏的时间是4分钟,如果寄生虫不大,那么完全可以随着血液流入全身,砍个胳膊真的没多大用.理工男贵为生物学博士,居然不知道在没有医用器械的情况下截肢要从关节处下手,在截肢前先要近心端做好结扎…主动静脉血管用火封死,这么截肢人真的会疼死的.如果寄生虫真是冲着热源来的,那么第一选择肯定不是吸毒女,而是汽车.这理工男上车去干嘛的我真不太清楚,但我知道车钥匙拔了车灯肯定会熄的.这个理工男的博士肯定是野鸡大学读的,一点技术宅的水平都没.
好无聊啊好无聊,一点也不科学啊剧情
小成本恐怖片的典范
低成本也可以拍出好的异形片
懦弱的博士因为到最后终于想出个主意,于是前面的无能和忍耐就瞬间变成了冷静和智慧~~
所以说不要随便到处跑啊
还可以,看得出是小成本,怪物设定得虽然简单但有惊吓感,虽然故事不算惊喜但效果也不错。
好低成本的恐怖怪兽啊,但看起来还挺紧凑
哎呀!恶心死了!我说翻译。书生神马的不是百无一用啊。幸好它们不会飞针。
好无聊
一部还算不错的低成本恐怖片,延续迷雾 恐怖废墟的类型。
整部片没高潮
内个手活动的是不是太假了 你当蹦迪呢 来来回回的
小成本电影拍成这样不错
应该可以拍续集,空间还蛮大的
爽了。论如何用手持来模糊注意力省钱,模糊的怪物其实更可怕。典型配置,加油站、恶徒、书呆子、猛女、未知怪物、被感染仍保有意识,特典型。
话说异形怪物类电影能创造出一种特别的、让人印象深刻的异形不就是成功么?这里的异形很独特,故事虽是类型片的套路,但情节设置和人设都有不错的地方,节奏也挺好,值得一看。
角色设置得太没劲,毫无互动和互补,单纯是为了凑数编的。那帮烂人倒是借鉴了寂静岭类型的扭曲形象,其它实在不值一提。
乏味。
叫你再旅游!叫你再探险!叫你再随便跟陌生人搭讪!||| 小成本
又见异形……还可以再无聊点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