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所带来的敌意足以把人推向深渊。
而当持有偏见的人们在某一特定的时空中成为大多数,那么被审判者就只能处于百口莫辩的状态中。
人们的指摘本身就意味着宣判和定罪,被指责的弱者成为无需解释的罪人。
韩国影片《道熙呀》就为人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这是一部具有学院味道的作品,女主角由参演过《云图》的裴斗娜出演。
电影从开场就一直保持着朦胧的光晕,却演绎着一个残酷的故事。
李英男作为新上任的派出所所长,被派驻到海边的一个小渔村。
她是个清秀、年轻的女孩,总有一副无辜的表情。
而这是个封闭的村子,女人举止粗野,男人嗜酒成性。
对于来自首尔的年轻女所长,村里人既想讨好,又总摆出一副不屑的神情以维护自尊。
李英男遇到了小女孩道熙,后者的生母不知去向,养父每天酗酒后都把她打得遍体鳞伤,而奶奶也是帮凶。
出于同情、道义和职业责任感,李英男让道熙暂住自己家中。
为她做饭,买新衣服。
直到有一天,另一个来自首尔的女人来到村里,她是李英男的前女友。
其实,李英男是因为同性恋的身份遭到非议,才被发配至此。
在拒绝了前女友的和好要求后,酒后亲吻的场面却被道熙的养父撞破了。
从一开始,李英男就被设定为一个被秘密包裹着的人。
她对周围充满戒备,从不袒露心扉。
她存着一箱瓶装水。
其实,那里面装的都是烈酒。
导演把这个故事设置为“羔羊进入丛林”的模式。
但不是那种精细高傲的都市文化与粗鄙的乡村文化的简单对抗模式,而是通过对于人心曲折的变化展现所有人的善与恶。
因为一次次冲突,道熙的养父开始厌烦李英男。
他散播了李的同性恋传闻,并声称其性侵了道熙。
李英男被拘留,村人和警察这些原本冷漠地至道熙于不顾的人,突然间变得充满道义感。
他们认定女同性恋收留一个女孩,还能有什么善良的目的?
此时,导演引出了另一个主题。
孩子心中所潜藏的善与恶。
某种程度上说,这很像那部著名的高分丹麦电影《狩猎》,一个无辜、善良的孩子会引发出怎样的恶意。
只不过,那部《狩猎》中的孩子过于幼小,一切言行尚不自觉,而这一次的道熙则已经可以充满心机地制造陷阱。
当她得知,唯一给自己关怀的人要被送进监狱,她决定反击。
她灌醉养父,脱光衣服,靠在了养父怀里,拨通报警电话。
最终,养父以性侵罪被关押,李英男无罪释放。
这是个残忍的结局,道熙原本是个受害者,但最终,她所吸收的恶把她变成了一个施害者。
她惩罚了一个恶人,却是以虚假的罪名。
她拯救了一个善良的女人,但是以违背那个女人内心道德准则的方式。
到底该如何判断道熙的行为呢?
而处于这个事件周围的村子里的人们,当李英男被扣押,他们集体表演正义和良善,以性取向审判一个人的道德,而当道熙的养父被定罪,人们又转向唾弃那个男人。
他们无意探求真相,也无意在悲剧尚未发生时进行阻止或者实施帮助,他们都是善良的普通人,但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滋养恶意的土壤。
那个派出所中的老警察就是这类人的代言,每天乐呵呵地和稀泥,在熟人社会中,只能用嗔怪和长辈式的告诫去惩罚暴力。
他无法严格执法,也绝非故意姑息,他能做的全部也就是如此了。
这部电影揭开了生活真相的一角,所有黑白、善恶、法与非法在真正的生活中,界限是模糊的。
最终,李英男决定带着道熙离开这里。
这是个看似温暖的结局,但她们互相凝视的眼神中却渗透着不确定的意味,或许,在另一个城市,她们的关系仍然会被指摘,仍然会陷入一种难以言表的善恶交织之中。
高冷骄傲年上攻和腹黑萌宠萝莉受的乡村黑暗系故事。
OK, 这个概括我是开玩笑的。
前面的几位已经将故事讲得十分清楚了。
虐童,性侵,同志,这么几个关键词已经让故事有足够的话题开展,也注定会有虐点啦。
英男因为性向问题转职到乡村,烧酒当水喝,郁郁寡欢,那句“这个肮脏的世界”,并非只是对虐待事件的痛恨,也是对自身遭遇的感叹。
看到她第一次真心地笑,是道熙在河边跳舞。
这时,不是爱,不是心动,只是画面很美,能够暂时忘掉忧愁。
英男对道熙的情感是怎样的?
脱离英男的同志身份,我们会归于母爱、怜惜。
但就是这个同志身份,让她的情感变得难以界定,也带来了电影最大的矛盾。
我个人倾向于本意绝对是保护欲使然,她对道熙的保护和对印度尼西亚雇工的保护既是工作职责,也是内心的正义感要求,如若要培养什么感情,只能说是生活中的依靠,乡村中无助二人的依持。
但是回到首尔后,小萝莉长大后,嘿嘿,赠送腐笑一枚。
道熙对英男的感情则是十分明显,共浴的请求,backhug,连环夺命call,自虐,同样的发型,同样的泳衣,告白室的性幻想…… 偏执如她,生活本来没有希望和依靠,将所有美好投在所长身上。
无论这种爱是否病态,至少这份爱给她以力量和勇气。
如果所长最后没有回来,道熙是否就投身于大海了呢?
在浴室的时候,道熙说,“我无论怎么被打被骂,还是能睡得很香”,不管这句话是安慰所长还是真的。
得到后再失去可能真的受不了吧。
所长说:我给你找妈妈,道熙说:不要。
嗯,我的推断没错。
其实电影对于误会,被捕,诬陷,平反等主要矛盾冲突情节表现得很轻,喜欢找虐的去看素媛和熔炉。
东亚三卷中日韩,在面对现实主义电影的态度完全不同,东亚好邻居,日本创作者直接躲进二次元世界,中国是限制和回避,而只有韩国电影人最敢拍和直面,从呈现尺度和最终结果上来看,韩国在全世界都是非常敢的。
从色情片到讽刺韩国政治的政治惊悚片,再到极端文艺的洪常秀,可以说韩国电影的包容度是非常大的。
韩国电影《道熙呀》对于我们而言,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案例,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我也遭遇过职场PUA,职场霸凌,人家却能非常深刻的呈现了这些社会现实,自称创作者的我们是需要反思的。
《道熙呀》故事扎实有质感,演员表演精湛而有层次,题材大胆且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
好像韩国人没有什么禁忌,虐童,性侵,政治腐败,职场剥削,百无禁忌,啥都敢拍,而且呈现的相当完美。
从类型上来说,本片豆瓣标注的是剧情,然而看完觉得女同题材,导演郑朱莉十分擅长驾驭女性题材电影,2023年凭借呈现东亚职场内卷题材的电影《下一个素熙》,导演郑朱莉拿下了罗西里尼荣誉最佳影片,被中国影迷逐渐知晓。
我也是从素熙开始看起,再看道熙,发现郑朱莉对裴斗娜是真爱,裴斗娜在道熙中把一个有血有肉的警官形象塑造的非常成功。
初识裴斗娜是在奉俊昊的《绑架门口狗》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裴斗娜那时还是个少女,一直在楼道跑来跑去,青春的少女感和迷茫感,呼之欲出。
在道熙中,在剧本的加持之下,再加上裴斗娜对角色的深刻演绎,据说在片场裴斗娜的演技数度让导演落泪。
小演员金赛纶的演技也是没的说,以至让我觉得她就是这样一个遭受命运不公的小女孩,但是她也有她的智慧,知道女警官被冤枉以后,她也把家暴自己的继父送进了警察局,可以说是有勇有谋。
导演似乎在构建一个东亚内卷的女性抗争宇宙,从第二部就能看出,在似乎往复循环,无解的可能性下,她在做出自己的探索和尝试。
这是值得鼓励和肯定的。
片子讲述了一个悲伤的故事,裴斗娜饰演的警察李英男因为同性恋受到歧视下放到农村,遇到了总是遭遇家暴的可怜孩子道熙,李英男对这个孩子产生了怜悯帮助她,道熙也越来越依赖李英男,此举遭到了道熙继父的怨恨,再加上二人之间各种矛盾激化,李英男被扣上了“性 侵儿童”的罪名....结尾虽然美好,但也悲伤,阴沉的天空吓着淅淅沥沥的雨,道熙靠着车窗睡着了,窗外模糊的雨水映衬着她的脸,车子驶向远方 道熙让我惊叹的地方是她时而像天使,时而又像恶魔 最大高潮乃是道熙设计自己继父的那一段,不得不赞这孩子真是聪明,得知李英男被抓走后想了个这么高明的办法。
这部片子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人物情绪刻画的非常好,两位女神的对手戏也十分可圈可点,将视点聚焦在同性恋题材上。
金赛纶实在演技太爆棚
想要说的和没想到的,前面的豆友已经说的差不多了,所以这里,主要是自己对两位主人公感情线的理解。
不是专业影评,算观后感吧(其实我分不清这两者的区别斗娜和小女孩的演技有多棒也不详表,奏是赞啊!
好不罗嗦进入情节。
所长在救了woli道熙呀两次的时候,道熙已经对她萌生了别样的情愫,去哪都跟着所长,成功引起所长注意,可能这时候仅仅是依赖(是依赖还是已经有了暧昧之情值得怀疑。
随后有了奶奶死亡的事情发生,在海边现场,爸爸来了,要打道熙的时候,道熙明明离着那位年轻男警官很近,可她跨了一两步,躲到了所长身后。
(危机时候有坏人要向你伸手本能是向最近的人求救吧,这时候道熙对所长的感情已经明朗了。
接下来,道熙使尽浑身解数一步一步接近所长内心。
如果说浴室拥抱还算求所长安慰的话,那海边拥抱就太明显了,作为我们英明神武的所长大人,又有着对女性的敏感,这点情愫早被看出来了。
于是她又犹豫了,肯定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送回水深火热的家不行,留在自己身边又。。。
这时前女友来了,道熙的电话不停所长应该会厌烦吧,和前女友的事还没解决这边又有一个道熙,愤怒的拔掉电池。
“你总是这样逃避”前女友的话点醒所长,所以当时所长心里应该有了一个想法,把前女友带回家跟道熙说清楚(车边所长说你喝醉了睡一晚再走可以看出。
可是两人接吻的时候被道熙养父看到,于是鼓起勇气的所长再一次选择了逃避,连夜差人把前女友送回首尔。
不料回到家,道熙那个小怪物搞了自残一出,所长的心啊,不忍苛责,心疼心疼再心疼。
这份感情,所长深知没有可能,不可以这样,加上试穿校服道熙再一次拥抱自己,所长下定决心要把道熙送回去,终止道熙对自己的感情。
道熙发火后半夜又对所长道歉,所长肯定是醒着的。
这一切警醒着所长,必须要停止了,于是狠心送走道熙。
并且自己也打算收拾东西离开这里(所长又逃避了可大晚上道熙光脚跑来,大哭着弄翻所长的行李说出那番话。
这时所长明白了道熙对自己的感情可能会比想象的更深更棘手,她明白逃避解决不了问题,所以是打算直面的,必须得说清楚(所长对道熙说先回去,并且打算关门,却被养父挡住。
造成所长误会了道熙,愤怒的赶走两人的局面。
聪明如所长,善良如所长,又把道熙接回来。
后又发生了“性侵”事件,这一件接着一件,根本不给所长向道熙讲明的机会,以至于道熙对两人的关系愈加曲解,使得所长锒铛入狱。
最后,小怪物道熙成功把养父送进监狱,救出所长。
她第二次的时候,对检察官解释自己是因为被养父打才去找所长,站在外边的所长心知肚明。
爱逃避的所长要走了,去和道熙告别,她还是不敢面对道熙的感情,以为自己一离开,时间久了,道熙一定会走出对自己的感情。
到这里,所长对道熙的感情也一定只有疼爱怜惜,爱情那样的感情,是没有的。
车上听了小警官的那番话,所长终于决定了,自己对道熙是有责任的,而且加上之前道熙的种种表现,实在是放心不下,万一走后道熙轻生。。。
不敢多想。
最后,所长带走了道熙,是出于责任和善良。
一个饱受摧残的孩子,对自己有着那样强烈的感情,放在谁身上也不能坐视不管任其自生自灭吧,何况是所长大人。
雨中开车离开的两人,道熙满足安心的熟睡了,而所长,她在肯定自己带走道熙做法的同时,也担心着未来应该怎样面对道熙。
整部电影看完真是,心里激起千层涟漪。
这部片子文艺色彩浓厚,又兼具韩国一向喜爱的阴郁色彩。
整部影片画面缓慢,风景美丽,情不自禁的要把它归类到小清新的范畴,但又涉及了诸多社会现实问题。
我们的社会经济在飞跃的发展,但道德和人文却进步缓慢。
电影中着重提出了年轻人都出去务工只有老人和小孩的小村庄,村庄中唯一留下的年轻人却利用非法移民的身份不便对其刻薄压迫;醉酒后施暴的父亲,和明明很疼爱自己儿子的老太却和儿子施暴孙女。
警局很清楚村庄的不合法事宜,却视而不见。
在这种前提下,来了一位被贬职的警察所长。
想改变不好的现状却被人说为多管闲事。
现实就是这样的无可奈何。
原本简单的家暴内容增添上主角同性的身份让常见的剧情更多了思考性。
如果一个小孩被父母家暴,那么警察救援再正常不过。
但所长喜爱同性的身份却被一口咬定是侵犯儿童,不容辩说。
当所长说道:我只是力所能及的去拯救一个被欺负的小孩,别无他想。
而警员的下一句提问却是:你不是同性恋吗?
正如所长的回答:我不想回答,我没有义务回答你的问题。
是同性恋就要被贬职吗?
是同性恋就会对身边每个同性有所企图吗?
是同性恋拯救别人也另有所图吗?
--这就是现在的社会对弱势群体的认知?
道熙或许对所长是喜爱的,但所长对道熙至少没有看出是喜爱的感情。
只能说是怜惜。
当然美人和美萝莉的搭配至少是吸引人的。
道熙从小生活的环境充满恶劣和暴力,能够遇到哪怕是一点点的温暖,也不想丢掉,这也是再正常不过,也正好说明这孩子仍然是向往希望的。
所长对道熙来说就是黑暗生活中投下的一束光明,无论如何也要极力追逐。
这让我想到了石缝里的青草,生命力极强。
如果结尾所长没有带走道熙,那么可想而知两种结果:道熙投海或者变成越来越扭曲的人。
所长的个性也是有些温吞,面对自己的身份,内心的身份和外在的身份,总是觉得她压抑太大。
这也很好的说明了同性恋群体自己对自身的认识:知道自己是正常的,却敌不过外在的压力,有口怨气压在心头,无人理会,在别人眼里被看做笑话。
明显的表现就是,当女友拉住她的时候,她的反应是环顾四周。
在首尔因身份原因被贬职,在乡下如若再因相同原因不知后果怎样--明明自己没有错,却要接受别人的错责。
这部剧看完还是温馨的,道熙只要有爱,性格缺陷的部分也会慢慢恢复。
只是希望,所长能够更勇敢面对自己,社会能够更少一些偏见。
人们总是很容易就掉进惯性思维的陷阱里。
因为你是女同性恋所以你很有可能会性侵一个受你特别关照的女孩。
因为你是一个孩子所以你根本不懂什么是爱情,你只是在胡闹。
因为你是一个酒鬼暴力狂所以性侵养女也不是那么难以想象的事情。
同性恋和酒鬼的问题基本上没有什么争议就不说了,我想说说道熙这个女孩。
对于道熙其实编剧给了很大的暗示,就是结尾处警局小哥对英男说的那些话,下文详解。
1 道熙不是病娇是受害者!
在B站看的片子虽然基本上全程关掉了弹幕但是片尾还是看到了有很多人认为道熙这样的孩子很恐怖、病娇什么的,理由是只对她好了一次如果不能继续对她好就去死以及自虐和暴力倾向的表现很恐怖。
我想说有这样想法的人忽视了道熙的成长背景而单纯的去拿她和普通的孩子做对比很不公平!
警局小哥原话:妈妈也跑了 还受家暴 跟普通孩子不同。
通过片子里多次出现的养父和奶奶甚至同学对道熙的暴打和虐待就可以知道道熙从懂事起大概就在遭受着这样残酷的待遇,这样缺爱的环境和不断的暴力行为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当然基本上都是负面影响比如道熙的自虐和暴力倾向,强烈的占有欲和缺乏安全感等等,但是道熙的早熟也可以算是影响之一虽然不能片面地说是好还是不好。
所以对于道熙来说,英男就像是黑夜里的第一缕阳光、也是她唯一可以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这样的孩子你给了她一点点爱让她从一种干涸几乎濒死的状态中得以喘息开始产生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却又要撒手不管只顾自己去逃避问题,这不是不负责是什么,从法律上来说英男确实没有责任但是从道德情感上来说我认为这就是不负责!
因为这样的孩子她失去了那点希望和爱就真的很可能会失去活下去的动力。
我本身不是学心理学的只是个爱好者所以道熙的自虐行为和暴力行为我没办法给出详细的说明,但是排除她有自闭症的可能性后她所表现出来的自虐和暴力行为可以说就是大人的暴力行为对孩子的自尊和自我价值评价等方面造成的伤害影响的体现。
2 道熙可以有爱情吗?
大家似乎都对道熙和英男之间的感情存在不同的见解,到底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
从导演在片中对这两个人的刻画上来说我个人认为导演(编剧)的设定大概是英男对于道熙最初只是出于一个善良的女性本能的怜悯和母爱去疼惜一个可怜的孩子,所以当她意识到这个孩子对自己的依赖甚至是迷恋以及同志身份曝光后她很快就想要切断和道熙的这种亲密来往,从她给道熙买很多新校服和剪头发之后才把她送回渣男养父身边就可以发现她也在为自己的行为作出一点弥补和对内疚感的开脱。
对道熙的设定其实暗示非常非常多!
第一次去她家就戴英男的制服帽、找借口进入浴室和英男一起洗澡、坚持买和英男一样的成人泳衣(道熙不想被英男当作孩子,同时也表现出道熙的自我意识及性意识、性心理等方面的发展都较为早熟的特点,毕竟已经进入了青春期!
)、多次主动搂抱英男和后来布娃娃那段、英男ex出现那段道熙穿着英男的制服并且爆发自虐和暴力的行为,这么多暗示你们到底要导演怎样啊!
让道熙对英男作出像对她养父那样的色诱行为才算数吗?
那样的话反倒奇怪了!
也许道熙对英男的爱不算是成熟的爱情,可能更多的是一种依恋(依赖+迷恋),但是你不能否认它的存在,因为你不能否认一个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少女她已经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和性意识,她完全可以爱上一个男人或者是一个女人,更何况道熙是这样一个早熟的少女,而且从她对养父的计谋以及指娃娃那段就可以看出道熙对性行为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警局小哥原话:心里不知道怎么想的,不像个孩子,就像个小怪物一样。
这句话点醒了英男,道熙的做法让英男包括观影者都觉得道熙是个不正常的孩子、甚至还有些恐怖就像是个小魔鬼或者小怪物,那是因为大家都将道熙的行为框架在她是一个孩子的基础上去评价,但如果道熙是个25岁的少女、那些行为看起来不是更接近道熙的自我救赎和对爱不顾一切的争取吗?
英男也许在那时才终于意识到道熙的与众不同,以及她对于道熙的意义所在!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个人想法,最后不得不夸一下金赛纶,从崭新的生活到大叔再到这部道熙呀,小姑娘真是个天才,演技爆棚,妹控的我已加入脑残粉的队伍!
这部电影是我唯一一部多刷的韩国电影,不为别的,就为所长的颜。
这笑是我入坑的起点当然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也是加分项,前后反转让人始料不及。
不要以为道熙只是一个十几岁未成年的女孩子,她的成长经历让她过早地接触到了世态的炎凉和残酷,因此她是早熟的,她的男女认识来源于电视剧,这在电影中有伏笔:当她在所长家里模仿电视剧中恶毒女人的时候,就该想到她后来摆了自己养父一道是完全做得出来的。
同样她奶奶的死也跟她有一定的关系。
金赛纶的演技真的不错,听说因为韩国电影分级,有些电影拍完上映她都无法观看,因为年龄不够。
虽然是00后但是她手长腿长,各种角色都能很好地消化。
裴斗娜也是韩国电影实力派的一员,很神奇我只是喜欢她演绎的这一个角色而已,其他角色及其本人都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电影中道熙对所长的感情不单单是抓到救命稻草的依赖之情,因为道熙是早熟的,不排除爱情的可能,但也绝不是纯粹的爱情。
所长为她十几年不被疼爱的生活带来了光亮和希望,就算是自私地为了自己能过得更好、能收获自由,她也要紧紧地抓住所长,哪怕是在警察局做伪证。
所长对道熙就是简单的疼惜和爱护,这是电影需要,否则在警局被质问时的无奈就立不住脚。
所长被首尔发配到小渔村是因为“私生活不检点”,因为所长有一个女朋友。
所以她整日酗酒。
她把买来的酒灌入矿泉水瓶子里以掩饰她喝酒的事实,正如她把自己伪装起来掩饰自己真正的性取向。
因此这是一个互相救赎的故事,不仅仅是所长给道熙带来了关怀,同时道熙也给所长压抑的生活带来了短暂的快乐。
结尾处的音乐很好听,雨中前行的车里,道熙沉睡的样子让人欣慰,再怎么把自己活成一个小怪物,她终究只是一个孩子。
影荐 | 道熙啊
这部电影是裴斗娜零片酬拍摄的,“因为喜欢呀,看到剧本一两行字之后马上就被吸引了,文字描述的很安静但是背后却很有张力。
”所以,它究竟是不是一部小成本的好电影,由你们说了算。
让我来带你感受安静的张力...
故事的开篇是女主英男独自驾车来到这个村子,这是岛上的一个村子,村里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渔业。
英男是新调到这里的警所所长。
熟悉村里情况时,遇到了危险驾驶屡劝不听的大妈,和村里唯一的年轻人朴龙河,他和他雇来的外劳是村里的主要劳动力。
所长巡视的时候,发现有个小女孩正被一群同学欺负。
于是英男上前制止,这便是英男和道熙的初识。
后来无意中英男撞见,朴龙河在打道熙,于是急忙就下了她。
报警抓了朴龙河。
原来朴龙河是她爸爸,危险驾驶的大妈是她奶奶。
一天傍晚,道熙急着来拍英男家的门。
原来是奶奶驾驶摩托车意外坠崖死了。
不忍心看着道熙总是挨打,英男决定留她住在家里一个假期...英男为什么从首尔搬来一箱矿泉水?
她为什么被调职来偏远山村?
奶奶真的只是意外死亡的吗?
英男和道熙之间的关系会不会发生什么质变?
打算看片不想被剧透的看到这里就可以暂停啦!
(百度一下就有资源)(以下涉及大量剧透和分析!
)
故事的开篇是阴天在下雨,车子转个弯天气便放晴了。
暗示了英男压抑的心情和这座岛上的村庄会带给她的希望。
青蛙扑瓢虫这段为道熙的两面性做了铺垫,让你能察觉到纯白中似乎有些什么伺机而动。
镜头俯视着一大片的稻田,通过这些细节告诉观众这是发生在农村的故事。
紧接着就交代了有个危险驾驶又不听劝的大妈,和朴龙河这个人物在村子里的重要性。
接着你就会觉得英男有点怪怪的,为什么自己带水来这个村子呢?
道熙在被同学霸凌的时候。
英男保护了她。
道熙第一次感受到被保护的感觉。
于是对这样一个人有了好感。
后来在被朴河龙打的时候英男第二次的保护了她,并且告诉了她家暴是不对的,于是好感加倍。
影片中她要戴英男的警帽学着她敬礼的样子,更表露她了对英男的喜爱和崇拜。
英男就相当于在海边照亮道熙美丽舞姿的那盏灯,道熙生活中的希望之光。
在道熙的奶奶死的时候,其实朴龙河和道熙的口供开始是不一样的,这一点英男开始就有所怀疑,但她和所有人都选择相信了弱者。
这件事以后英男就暂时收留了道熙,当朴龙河找来的时候,他透露了一个很关键的信息,道熙会自虐,看片的时候你是不是会觉得,这是他在为自己家暴做开脱的说辞,因为以他的人设没人会相信他说的是真的。
当道熙和英男一起生活的时候,她整个人都变的干净起来,你才发现原来她是那么可爱,原来他也有那么多兴趣爱好,彻底的展露了孩子的天真。
当他们住在一起之后,道熙对英男的情感产生了变化,崇拜中多了爱慕。
她要和英男穿一样的泳衣,什么都要一样的,做这个人的跟屁虫。
这不就是我们小时候喜欢一个人最直观的表现嘛。
甚至对她产生了爆棚的占有欲,在海边游泳的时候,看到有人过来,便立马警惕的冲过来抱紧英男。
知道她和别人出去,电话还不接,深夜才回来,更是整个人大崩溃,砸烂了英男的家,穿着她的警服学着她喝酒的模样,不断自虐。
误以为英男打包是要回首尔找前女友,发疯似的打乱了她的行李。
足以见得她是一个非常极端且占有欲极强的人。
当英男被诬陷性侵儿童时,开始道熙并不明白她在警局给的口供会导致英男坐牢。
所以当警员问她那些问题时,她为了炫耀和英男关系好的程度,故意夸大了事实。
当得知结果并不是她想要的那样时,她就利用了手中有的条件,自导自演了一出“爸爸对女儿的性暴力”。
本已成为既定事实,就这样轻易的被小萝莉反转了。
其实道熙对英男的感情还是比较多重的,对她有一种依赖,一种崇拜之情,也萌生了青春期懵懂的爱情。
但是,英男对道熙,从头到尾就只有一种怜爱之情,尽管片中有些情节拍的有些暧昧,但女警对小女孩只有疼惜和怜爱,没有爱情也决不能有爱情。
因为画面是两个女孩子所以即使是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你也觉得是美好的。
如果女警换成成年男人,是不是美感瞬间就没了。
猥童在异性或者同性中都存在。
同理可证。
所以,不要妄想女警和小女孩是爱情,是爱情就恶心了。
现在有很多养成系的小说和影视作品,我想奉劝大家少看这类作品,如果作者没有把握好尺度真的非常误导人。
英男其实是一个性格极其隐忍的人,而且非常非常的压抑。
因为同性恋的事情被流放到穷乡僻壤,抛弃了女朋友,工作的不如意主流社会人们的有色眼镜,只能靠酒精来麻痹自己。
因为是所长,不能被发现酗酒,所以灌在矿泉水瓶里。
其实也反映了她逃避和自欺欺人的一种软弱。
前女友对她的评价是什么?
“撩完就走”。
“你才是每天都喝醉的人,为什么要这样生活!
”她无法正视自己同性恋的身份,她不知道同性恋在这个世界应该如何生存,她不知道同性恋身份会对她所热爱的职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有很多东西,她想不明白,她就不想去想,或者不敢去想,所以就先逃避。
整部影片中,英男的情绪一直很隐忍,被威胁时,被人议论时,因为同性恋被侮辱时,甚至被诬陷性侵儿童时她都没爆发过,唯独她以为被一直加以照顾、爱护的小萝莉被判时,她爆发了咆哮了。
就是朴河龙找上门诬陷她性侵儿童时,她质问道熙“你跟你爸爸说什么了?
”那一段。
她误以为道熙和朴龙河讲了什么,才导致朴龙河来质问她。
果然被爱的人被判才是最让人崩溃的。
不过,对于工作而言,她是一个非常称职的警察。
不论你是谁,不论什么关系,违法就是违法,就是不允许。
没有谁打谁就是天经地义的,动用暴力就是不对。
当村民们在街边喝酒喊所长一起时,英男没有过去,其一因为她正处于工作怎么可能喝酒,其二表示对了对他们所有观念的不认同。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更何况把酒言欢。
这也是为什么英男与村民之间的关系如此疏离。
这部影片究竟涉及了多少社会问题呢?
一个人如果是一个小型社会的支柱,那么他就可以为所欲为?
因为出钱出力养了孩子就可以对她施以暴力?
为了社会发展就可以非法雇佣外劳?
自己的孩子没有受到伤害就对别的孩子视若无睹?
同性恋就不能是个好警察?
还有性侵、校园霸凌、酗酒、危险驾驶等问题。
我们抛开这些看得见的问题,不能被直视到的更可怕。
说到底本片的最大赢家是谁呢?
小萝莉?
她利用了自己身为弱者的身份达成了所有目的。
你认为的弱者这正是她成为赢家的利器。
其实你是掉进了惯性思维的陷阱里,而人们往往是这样...因为你是个家暴的父亲你说孩子自虐只是为了帮自己开脱。
因为你是个长期受害者所以人们更愿意相信你所说的意外就是真相。
因为你是女同性恋所以你很有可能会性侵一个受你特别关照的女孩。
因为你是一个酒鬼暴力狂所以性侵养女也不是那么难以想象的事情。
因为.... 有时候想东西不能只是顺着逻辑走,运用逆向思维可能反而会看到事情的真相。
故事的最后,女警察要调走了,她来和小女孩告别。
她知道,奶奶的意外离世和父亲的入狱都是小女孩有意为之。
作为一名正直的警察,面对已成的事实;一个长期被暴力的孩子,两个应该罪有应得的人,她选择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其实,影片的前面父亲对小女孩已经有了言语的性骚扰,可能也幸亏了小萝莉的“先下手为强”吧。
英男走了,“心里不像个孩子,像个小怪物一样”她突然被男警员的一句话警醒,又回来决定带小女孩一起走。
第一,怕她伤害自己。
第二,怕她越走越错,伤害别人。
还是把她带在身边,好好引导带回正路,不要真的长成一个怪物才好。
结尾,同样的人开着同样的车同样的下着雨,不知道前方的路上会不会放晴,但却有了一个同路人能相互陪伴。
英男的扮演者裴斗娜说过“这是一部小成本的电影,但是她的意义和格局并不小。
”
不抵制韩货了,就冲韩国拍得出这样的电影。
所长长的像烟,曾经的女友。
为了这世俗,不与女友去澳大利亚,我骂了。
大概当一名警察是她的理想。
那些警察是她的兄弟,逼问她、异样眼神看她,我又骂了。
天高皇帝远,便无法无天。
初遇她开车压水溅她一身,是不是就注定了这一生?
有时候,我们还不如小孩子,可以奋不顾身,可以呼救。
让我抱抱你吧,请你抱抱我吧。
片尾曲很好听。
最后,道熙在车里熟睡,外面大雨滂沱,突然觉得整个世界温柔了。
李沧东监制各方面差不了,虽然是百合伦理的剧情,但浊世真情依旧清新温暖,有几段把裴斗娜独特的味道完全体现出来了,独立的完成度非常不错。金赛纶将来一定前途无量...
3.5 她们对彼此的保护同样发自真心也同样苍白无力,操纵也好爱意也罢,来去路上都一样阴雨绵绵。
同性恋···
黑化弱势群体的做法我不喜欢。顺便扯点儿愚昧村民对同性恋的歧视也就罢了,想看老母又回不了家的非法劳工又算是哪出?我也不想一棒子打死所有韩国电影,但总觉得打情感牌的社会题材屡屡被整得不痛不痒。
2.5 真的很刻意ㄌ,但人物背景有做出來,基本上就很穩固ㄌ,算是有做一點功課,但4還4有點俗套就4ㄌ
回头去接金赛纶,就是决定在刀尖上跳舞💃吧这小姑娘能弄死一切她看不顺眼的人啊 而且不动声色
9.1阅 2014戛纳一种关注 拿oritentation做有罪推定真是醉了 所以泡菜国若少点脑残少女系列 多点深度我还是很愿意看的 你说是吧, 所长大人?
有点女同版狩猎的意思,但小女主又是个心理扭曲者,反到是个减分项。
只可惜现实中并不会有女警这样的人站出来保护可怜的女孩了。
李滄東護航新人導演,拍出了一部足夠精彩的文藝小品。劇本足夠強大,人物從一開始就保持著謎的狀態,讓人忍不住想要探索人物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不忍錯過任何一個細節透露的信息。金賽綸的表現十分驚艷,完美演繹了天使面孔偽裝的魔鬼本質,在讓人倍感恐懼的同時卻又心生憐憫。
严重不现实!导演难道不知道关人是要证据的吗?
这个小女孩身上集结了可怜和龌蹉两种特质,特别是她用“假装翻供”加“伪造强奸”策划养父入狱这两招,看得人目瞪口呆。最后导演却采用了一种阳光普照在她身上的小清新式结尾,不知道创作者的心态扭曲和做作到了什么程度。
虐童、家暴、性侵、谋杀、同性恋、非法外劳......纷繁复杂的戏剧性元素汇集一身,却拍出了韩片罕见的克制内敛、含蓄蕴藉。裴斗娜演技自是一流,金赛纶竟技高一筹,完美演绎了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悲情娃。两人间似有若无、暧昧不明的感情也点到即止,没有波澜壮阔和苦命煽情,仍然打动我心。(8.8/10)
妹妹啊,这个世界配不上你。现在的悼念对你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吗?谢谢你的美好。但转念又想,你如果不是那么“好”,是不是就不用独自承受那么多。
选裴斗娜演女主角还是有点缺乏说服力,这不仅是外形问题,裴斗娜身上的冷峻不是一个现实生活中派出所长的冷峻,她的冷峻不带有世俗的气势,因此在本片中也基本没有派上用场。裴斗娜的温暖也不是一个大姐姐般的温暖,她是那种只可感而不可碰的温暖,基本上是会错意的表演方式。
本以为农夫与蛇,谁成想是忘年恋。
我有喝了才能安眠的白酒,你有永远无法消肿的淤青。我能喝下秘密,你能生出罪恶。如果能在路边与女人接吻,便能在家里将女孩猥亵。既然能把手伸进继父裤子,也能用手将奶奶推入悬崖。这边是关在世俗囚笼里的女同,那边是关在贫穷囹圄中的劳工。她是我要回去拿的东西,任由罪恶滋长,不如尝试呵护童真。
一星给纯美百合。一星给心机萝莉。拉拉版光源式计划
这电影看得贼憋气!!?
太失望了……你要说它是真想写一个不伦年下的故事吧,它的非常规浪漫主义根本没做出来;你要说它的落点在家暴解救吧,也根本达不到深沉现实主义的标准。不论是“爱”还是“怜”,写得都很不聪明。想讲爱,那就好好挖掘两人对彼此的迷恋;想写怜,那就老老实实摆出努力解决问题的姿态啊!女主都因为和女孩走得过近进去一次了,出来之后竟然还敢直接带她走??想什么呢姐姐!不管是把她当做爱人还是孩子,你都会光速失去她并再次把自己送进牢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