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好赌及色”的猪哥亮,猛然间换发演艺事业第二春,上台鞠躬,可惜夕阳红的时间太短,竟然在2017年5月因为癌症去世。
而猪哥亮主演的《我不做大哥好多年》,则是一部自况电影,充满着喜剧趣味的台湾电影,即使帅哥美女杨祐宁郭采洁也不能抢走他的风采。
周星驰在《大话西游》之后成了艺术家,猪哥亮则在破产后重出江湖,毅然决然选择在大银幕上做自己,并不会刻意逃避当年的歌厅秀、综艺咖的世俗。
做不做大哥其实无所谓,活到老还能放飞自我才是“真”汉子、“真”流氓。
所谓大尾鲈鳗,就是关汉卿笔下活生生的当代铜豌豆啊。
邱瓈宽导演、朱延平监制、猪哥亮主演的《我不做大哥好多年》,不止是猪哥亮的人生反射,还有朱延平和邱瓈宽,三位都在二三十年前便是横跨港台地区的著名艺人、导演和推手。
台湾电影基本上分为三类,一类是台湾电影新浪潮及新新浪潮的作者电影,杨德昌故去、李安远走好莱坞、侯孝贤和蔡明亮等人依然在坚持,在国际上获奖、知识分子喜欢或热评,然而本地观众寥寥无几;第二类便是小清新、小确幸为主的电影,也是文艺青年们最为熟悉的格调,在海峡两岸三地有相当票房和口碑;第三类便是植根于台湾乡土的喜剧电影,屎尿屁、黄色暴力都是应有之义,在本地票房极高,在特定人群中口碑也不错,但是在知识分子群体遭到强烈的抨击。
猪哥亮没有身段,从头到尾都可以匍匐在地上,贴着台湾地区乡土文化的地气,欲望是迸发的,生活是任意的,搞笑是发自本性的,语言都来自于大众平常生活中的口语,完全不是知识分子范儿,杨祐宁和郭采洁也是纯粹的江湖儿女趣味,更不用说那些大叔大婶们绝对放得开,生冷不忌生活就是那么放肆,从来不会出现“以文害意”的表达,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入戏,可以说别具风情,也做到了一刀未剪引进,当然必须提醒的是未成年人还是不适宜观看《我不做大哥好多年》。
“黑帮大佬”隐藏的背后,最终他们都回到家庭,卸下过去的“身份”,重新面对的是各种鸡毛蒜皮,满世界转悠的晃晃荡荡的老年人生,能够做一颗铜豌豆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大约也就猪哥亮这种演员与角色合一的综艺大咖才能做到。
“综艺天王”猪哥亮是扛大旗的选手,成为贺岁帝和破亿票房天王,从2011年起,六部贺岁片全都是票房冠军,这个记录不知道谁人来破?
在这几年,周星驰、成龙和内地电影,都不是猪哥亮的对手。
因此朱延平评价为“台湾国宝,一生传奇”,《我不做大哥好多年》其实一个大哥的回归,没有一个大哥不坎坷,没有一个大哥不寂寞。
曾志伟跨海来助阵,朱延平自嘲不获奖,邱瓈宽再作冯妇,可以说是港台电影人的小小的牺牲和献身。
喜剧电影一般票房都不错,而且好的喜剧片往往会创造票房神话,《泰囧》《心花路放》《夏洛特烦恼》等等都曾创出骄人的票房成绩。
笔者以前的印象中台湾最卖座影片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和《我的少女时代》,没想到《我不做大哥好多年》这部纯正的台湾喜剧片成为最卖座喜剧电影。
如今,我们将于6月23日一睹台式喜剧电影的风采,不瞒您说,搞笑效果绝对棒棒哒。
《我不做大哥好多年》由台湾著名导演、编剧邱瓈宽执导,实力演员郭采洁、杨祐宁、曾志伟、猪哥亮、苗可丽、连静雯联袂主演,片中朱小芹(郭采洁饰)与小贺(杨祐宁饰)饰演的是一对欢喜冤家式的“未婚夫妻”,因误会不断,而吵吵闹闹,更是上演离家出走的戏码。
影片讲述了猪哥亮本已退隐江湖,到乡下开民宿,无奈道上兄弟仍来纠缠,始终如影随形,最后猪哥亮被逼得重出江湖,连带把女儿、女婿也牵扯进来。
奇葩一家与江湖纷争难解难分的故事,用一种台湾特有的喜剧方式展现出来,台腔、台式风格、台式话语,别有一番滋味。
《我不做大哥好多年》是一部续集电影,前作曾拿下2013 年年度本土电影票房冠军,这一部更加能凸显出台式喜剧风,闽南语先天性的能制造出幽默,而剧情上衔接前作,大尾挽回了父女间的感情之后,退隐江湖到乡下经营民宿,不料江湖却没有离开他。
“我不做大哥好多年”曾是一首好听的歌曲,而如今的电影再次聚集“江湖大哥”,大哥虽已不在江湖,但江湖不能没有大哥。
有人这样评价这部电影,“台湾版王晶喜剧”,确实当你在看到电影中的一些桥段时,你会觉得有王晶作品的精髓——屎尿屁。
但这种喜剧风格以台湾风呈现出来,就更加搞笑和讨喜。
笔者看这部电影的过程,可谓是全程放肆的在笑,它不像其他国产喜剧那样总让观众感觉是在被挑逗而笑,《我不做大哥好多年》采用的是画面、台词、情节、腔调,全方位的喜剧风在包裹着你,仿如让观众置身其中,当然也就乐在其中。
确实如导演所说的那样,好笑的比较纯粹,让观众可以轻松的欣赏。
炎炎夏日,需要清爽,走进影院去欣赏这部地道的纯真的台湾喜剧片或许是你一个不错的选择,你可能会说它俗,但那就是生活啊;你还可能会说它段子比较直,但正是这些段子让你乐在其中啊。
其实喜剧片真的很难拍,让自己乐很容易,让别人乐会很难,因为观众都被那些“套路”把大笑的方式快忘掉了,这部电影能让你在影院里度过一段愉快的观影时光,那么它就算成功了。
最后要说一下电影中的几首歌真的很好听,恰到好处的出现,可以为影片加分。
这部电影也是台湾著名笑星猪哥亮的遗作,他因肠癌不幸离世,他把最好的表演留给了观众,观众不会忘记你的,因为你就是喜剧大哥!
有人说台湾电影是游走在琼瑶清纯气质和新电影作者精神之间的一个独特产物。
那么在我看来台湾喜剧电影就是不同于“星爷式幽默”和“冯氏幽默”两者之外的另一种幽默,是最为直接的把“幽默”当作终极目标的纯喜剧电影。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进程,台湾的电影题材无论是剧情电影还是喜剧电影,实际上都带有很强的悲情色彩。
温婉的讽刺和对传统观念的颠覆、情节受阻和情节陡转带来的喜剧效果以及黑色幽默、癫狂的闹剧色彩都是台湾电影喜剧性的表现。
尤其从刚刚看过的台湾喜剧电影《我不做大哥好多年》中更能发现台湾喜剧电影的如上特点。
如果把电影《我不做大哥好多年》分成片段来看,每一个大大小小的段落都有不同的喜剧成分,笑点极其密集,而且每一个笑点都充满了“台湾特色”,具有浓烈的台湾主义色彩。
这是很多地域电影都不具备的一个特别的特点。
电影中所要表达的故事也很简单,是关于一个黑社会大哥在挽回了父女之间的感情之后,隐退江湖到乡下经营民宿,没想到人不在江湖江湖却不愿意离开他,到底是隐退江湖还是重出江湖似乎成为了片中每一个人的难题。
诚然,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带喜剧意味的电影更能引起观众的注意和观影的快感,也更能够切合当下的心理需求。
从《我不做大哥好多年》的观影现场就能看出来,观众很吃台湾幽默这一套,即便片中有很多非常“台式”的喜剧表达,但却丝毫不影响观众对笑点的get能力。
反而这部片子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接地气。
无关环境,电影中呈现出的台湾文化,台湾的小城、家人、亲情等等,以及电影中展现出来的民众恬淡闲适又充满乐趣的生活是台湾文化的一种体现,无论是郭采洁和杨祐宁之间的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还是寻找真爱的曾志伟,或者是呆萌可爱的猪哥亮……每个人人物身上都闪现出一种“有爱”的特点,他们都是心中有爱的人。
全片被感动、欢乐和爱贯穿始终,能戳到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其实无关地域,谁不想过这种轻松愉快闲适的每一天呢。
我们每个人都是身在江湖的人,没有人能轻松容易的就过上闲适的生活,无论是为了工作、家人还是梦想,都是要不停的奔跑和努力,即便明知道努力奔跑都不一定能过上向往的生活,但是马云说的好呀,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即便是离我比较遥远的融合了台湾文化的电影,却是丝毫没有影响整部电影的观感,喜剧的色彩中包裹着的人性的伤感和不太遥远的希望,看过电影的人都会看得到,这种生活本真的面目是所有人都会看见的。
没有人能真的逃离一种生活。
就像片中的主人公一样,曾无数次想过逃离这个江湖,可终究抵不过一个“情”字。
文 / 赤叶青枫“我不做大哥好多年,我不爱冰冷的床沿……”初闻台湾影片《我不做大哥好多年》的片名时,想必很多70后、80后脑海里都会不由自主地响起已故的台湾著名艺人柯受良那独具味道的嗓音所唱的那首《大哥》。
不过那首老歌与这部台湾影片之间几乎没什么关联,风格更是南辕北撤:歌曲沧桑落寞,唱尽一个江湖大哥的无奈与心酸,而电影则是那种极具台湾特色的疯狂爆笑,甚至很有可能是这个暑期档中能令你在电影院里看着笑得最开心的电影之一。
《我不做大哥好多年》其实另有一个片名:《大尾鲈鳗2》——没错,此片正是2013年台湾最卖座电影《大尾鲈鳗》的第二部,而且由猪哥亮、郭采洁、杨祐宁等原班人马继续出演的它本身也是2016年台湾喜剧票房冠军。
引进内地时,估计是考虑到内地观众对于“大尾鲈鳗”这样的片名一时间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此改成了“我不做大哥好多年”这样更通俗易懂、简单易记的片名。
不过,片名虽然改了,影片却坚持以闽南语原音版在内地上映,而且剧情桥段更是一刀未剪,就连片中康康报复式偷情、猪哥亮YY小姨子以及他之后被四个老女人轮番潜规则一些比较污的搞笑黄段子也得以保留,于是,此片便成了在内地大银幕上难得一见的台湾地道本土喜剧。
剧情方面,《我不做大哥好多年》承接第一部,讲述原本在上一部里阴差阳错成为黑社会大哥的朱大德(猪哥亮饰演)现退隐江湖到乡下开民宿后,他和他一家子的爆笑故事。
也许有人会以为若没有看过第一部的话,直接看这部电影在剧情的理解上会多少有点难度,但事实上这种担心纯属多余,因为两部电影的剧情都相对比较简单,而且在这一部里有涉及第一部的相关情节时,还会呈现第一部中的相关闪回镜头,看过第一部的人会因此而倍感熟悉亲切,反之没看过的人也能因此较为迅速地了解到人物关系以及情绪为何如此波动起伏的前因后果。
而若说到此片中最精彩之处,则还是它丰富的喜剧元素。
首先是猪哥亮的领衔主演。
大多数内地观众对他可能并不太了解,部分对他有些许印象的观众也是因为看过他之前的《鸡排英雄》、《大喜临门》等少数几部影视作品,而其实猪哥亮是台湾演艺界几十年屹立不倒的喜剧综艺天王,号称曾是台湾的三宝之一,其搞笑功力及江湖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在《我不做大哥好多年》这部电影的戏里戏外,他都是名副其实的“大哥”,因此由他领衔主演这部《我不做大哥好多年》,真真应时应景,而他凭借招牌的马桶盖发型以及自成一派的鬼马喜剧表演方式还有极具台湾本土特色的闽南语成人笑料成了全片最大笑点。
另外,猪哥亮本人已于今年5月15日因病逝世,故而这部《我不做大哥好多年》可算是他电影遗作,同时也很可能是内地观众最后一次在内地银幕上领略这位一代台湾喜剧之王的风采。
其次,在本片中同时兼任制片人、导演、编剧的邱瓈宽特意在片中以老式MTV的方式穿插了《海波浪》、《家后》、《爱情的骗子我问你》、《练舞功》、《相思爬上心底》、《无言的结局》、《得意的笑》等诸多台湾经典老歌,画面则由片中演员根据剧情进行相应的MV式表演(注:特别推荐片中郭采洁倾情演绎的《爱情的骗子我问你》,绝对能令你忍俊不禁),如此音画一组合,不仅怀旧感爆棚,喜剧氛围也就愈发浓厚,再加上前文所提到的比较污的搞笑黄段子,于是令此片越看越欢乐。
最后提一句,片中的性感符号连静雯虽然在内地知名度不是很高,但真的很美,而且越看越像林志玲哦!
文/满囤儿一部票房上碾压了内地电影5周多的《摔跤吧!
爸爸》让影迷意识到,并非好莱坞大片可以教内地影视工业做人,世界上还有很多地区的票房冠军级电影,都能来执行这一神圣的使命。
其实回想一下,内地之外的电影在内地取得高票房的首推好莱坞之外,排在第二的应该是台湾。
欧洲、日本、韩国、俄罗斯,甚至香港的电影引进的量虽然大,但在内地成就爆款的并不多。
反倒是台湾电影,在内地先后有《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和《少女时代》两部爆款,狠狠地教内地青春片如何做人。
今年,台湾票房冠军,不讲理型喜剧片《我不做大哥好多年》又来了。
这又是来给内地喜剧片教做人的节奏吗?
看过演员阵容和故事梗概后,稍微资深的影迷会猜到,《我不做大哥好多年》正是2013年,用千万台币成本博出4.5亿新台币票房纪录的《大尾鲈鳗》的续集。
不过主创在本片的创作时,并未假定观众已经看过《大尾鲈鳗》。
当本片中需要交代人物的背景或人物关系的起源时,主创竟然拿来了《大尾鲈鳗》里的镜头,“伪装”成了闪回。
这是多么巧妙的手法啊。
对于看过前作的观众而言,这些镜头能勾起回忆;而对于没有看过前作的观众而言,这些镜头很好地对信息进行了补充,令影片独立且完整。
《那些年》和《少女时代》虽然也有很多好玩的桥段,但终归属于青春片。
《我不做大哥好多年》则是彻头彻尾的喜剧片,而且是带有“不讲理”气质的喜剧片。
也就是说,主创调动了一切喜剧手段,以让观众开怀大笑为首要目的,而不会顾忌这个笑点是不是有点儿污、是不是有点儿荤、是不是有点儿哏、是不是有点儿疯。
看本片,观众应该把自己的思维尺度放宽一些,要有“一切皆有可能”的觉悟,否则,你的笑声会掉队哦。
郭采洁和杨祐宁已经在内地电影圈打开了市场。
可是他们依然愿意回到这部相对于内地片来讲成本小了很多的片子里饰演“小”人物。
毫不夸张的猜测,这俩人演本片的片酬,很可能只有他们内地片酬的十分之一。
他们之所以愿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有一种影人该有的责任心和追求。
本片虽然喜剧成分高到令人发指,但同时它所蕴含的乡情味、人情味却比内地好多剧情片还要浓。
片中有令人向往的民宿、有可以让你称霸朋友圈的美景,更有传承了千年文化的祈雨仪式,以及特别显民风的停水应急。
这些,都是你去台湾深度游时所期盼遇到的呀。
提到本片,就不能不提主演猪哥亮。
因为没有他做灵魂人物,《大尾鲈鳗》和本片都会失去灵魂。
而也正是因为他于今年5月的辞世,使得该系列不得不在仅仅推出第二作便戛然而止。
看过本片后,你会很直观地感受到,一个灵魂主演对电影来说那不可取代的作用。
也许有很多人能出演詹姆斯-邦德,但是除了猪哥亮,没有任何人能够延续大尾的“生活之累”。
然而也只剩这最后的机会在电影院看到他了。
遗憾和惋惜。
好吧。
一开始选电影是冲着郭采洁去的。
全程坐不住,真感觉能拍出一个半小时真是难为你导演了。
看完只有一个感受:我选的。
我选的。
我选的。
我眼瞎。
我眼瞎。
我眼瞎。
讲真,想去看喜剧的都不要看了。
全程的蜜汁笑点都让我尴尬了一脸,旁边的朋友为了不让我太难受也尬笑说其实还行挺好笑的…… 看完电影我特别想知道,整个电影和片名有什么关联吗?!!!
还是说这是一部大智若愚由浅入深的哲理电影,我踏马脑子不够用没看懂?!
首先剧情拖沓,一分钟扯成十分钟来演。
整部电影人设情节台词全面崩塌。
女主走的是“你听我解释”“不!
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然后开启狂奔乱揍男主的模式。
我的天哪!
居然还有这种套路?
我实在不能想象在《小时代》里仰头冷酷地对顾源说“你顾源还会爱我吗?
”的女主会在这个电影里,扎着卡哇伊发带唱“你这个爱情的骗子!
”是这部电影拍的太前卫还是我的打开方式不对?
最让我不能忍的是里面有几段插曲以我无法描述的形式呈现出来。
MV+freestyle?
电影里面的老俗的套路和让我大跌眼镜的台词让我无比后悔我选择的电影。
假如你不知道有一部热映的电影叫《我不做大哥好多年》,但当你在点影院的海报看见这样的片名,你的嘴边肯定会哼起柯受良的那首歌,尽管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关联。
但是把这句家喻户晓的金曲歌词作为片名恰如其分,《我不做大哥好多年》另一个名字是《大尾鲈鳗2》,第一部曾是2013年台湾最卖座的电影,不过为了让你没看电影之前能有更多畅想,《我不做大哥好多年》,既有怀旧的情怀,又有沉浸入生活细节里的品味,更有退隐江湖发生的那些满满笑点。
柯受良有一首歌曲叫《我不做大哥好多年》,其中唱道:“我不做大哥好多年,我只想好好爱一回,时光不能倒退,人生不能后悔,爱你在明天。
”这首歌唱出了曾被众人追随的大哥,现在只落得孤身一人话悲凉的境遇。
如今,就有一部同名电影即将上映,影片讲述了一位江湖大哥隐退后,过着帮助江湖人,相妻教女的晚年生活。
但当有天仇人找上门,使他不得不再战江湖……同时,在爱情面前,就像歌中唱的,他很想好好爱一回,因为时光不能倒退,人生不能后悔。
这是一部有亲情的美好,有爱情的浪漫以及江湖恩仇的喜剧影片,值得推荐。
影片的男主大尾是由猪哥亮饰演,要知道在1个月前他刚刚去世,这部《我不做大哥好多年》可以说是他送给观众最后的礼物。
从现实角度来看,这个人物很像是他自己的一生,曾经的圈内大哥,但在风光之时激流勇退,过上采菊东篱的田园生活,再到之后形势所逼热血复出……整部影片看下来,对于喜欢台湾电影,喜欢猪哥亮的观众而言,会实现很强烈的内心认同感。
那种虽然不在江湖,却一直热心肠的帮助江湖兄弟,那种虽然老骥伏枥却依然志在千里的精神,令人很受感染。
同时,在猪哥亮也撑起了影片中大部分的喜剧担当,让人笑得很过瘾。
如果说大尾代表了老一辈人的道义与担当,那影片中小芹和小贺就是讲述了台湾一对年轻人的爱情故事。
由杨祐宁饰演的小贺阳光帅气,但对于迎娶郭采洁饰演的小芹态度却很模糊,直到小芹发现原来小贺“另有其人”……和其他很多台湾电影中年轻人的爱情不同,这对爱情主线融入了很多家庭理念和亲情元素。
虽然两人还未正式办婚礼,但他们却已经和小芹的父母住在一起,用未婚的方式过着已婚的生活。
这样的爱情非常真实接地气,没有了那种乌托邦式的浪漫与虚幻,两人间的爱情从现实来说,更加符合真实生活中的爱情模式,更加打动人心。
演员方面,不得不说导演很会选人。
首先对于男主猪哥亮来说,他用自己极具风格的表演方式,为大尾这个人物注入了鲜明的个人印迹。
可以说,他用最好的方式,最好的面貌,为自己的演绎生涯画上了一个句号。
女主郭采洁的表演很值得称道,这个家庭小主妇的人物形象完全不见《小时代》中顾里的霸气傲娇,尽显她小女人的魅力一面。
男主杨祐宁也很好地完成了小贺这个人物,温暖善良又专情,绝对是邻家阳光男孩的代表。
相信在影片上映后,他又要圈粉无数了。
此外,影片中的几首歌曲也绝对是不可忽视的亮点。
《爱情的骗子我问你》《海波浪》《家后》《无言的结局》《得意得笑》等众多金曲都在影片中集体大放送,极具舞曲风格又不乏喜剧笑点,为整部影片注入了满满的情怀感。
影片将于6月23日上映,届时将有7部影片同天上映,其中不乏《变5》这样的好莱坞超级大片。
可以预见的是,这部《我不做大哥好多年》将面临一定的市场压力,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该影片会凭借这种极具风格的喜剧方式,温暖接地气的故事以及几位演员的精彩出演,极有潜质在这个档期内成为一匹票房黑马,一起期待。
随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我的少女时代》在内地的票房大卖,属于台湾风味的电影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那些带给我们快乐和淡淡忧伤的细腻情感,那些让我们沉迷并且念念不忘的台湾风光,那些看到最后稀里哗啦哭到不能停的感动回味,都有着浓浓的台湾味道。
电影《我不做大哥好多年》依旧保持着这种独特的台湾味道,而在风格上,则因为闽南语的贯穿始终,对于经典的致敬,以及那些充满人情味儿卡拉OK式的老歌新唱,都让人更加感受到这部电影的原汁原味儿。
《我不做大哥好多年》是纯正的台湾喜剧,而台湾喜剧最大的特点就是包容性,既有邓丽君唱出来的《小城故事》,又有属于三代同堂式的亲情,既有属于民众的无伤大雅,也有属于家人的情感倾诉。
台湾的喜剧就像台湾的综艺一样,什么都可以讲,什么玩笑都可以开,既有欧弟式的新潮式自嘲,也有老司机小哥费玉清口中“嘿嘿”的段子手。
《我不做大哥好多年》就将这样的喜剧特色发挥到了极致,整部电影时不时的就会冒出这样的段子,让你笑出腹肌。
纯正的闽南语,让人感受到特殊环境下所诞生的不一样的喜剧电影。
搞笑带点色的,送审时竟然一刀未剪,保留了最为本真的味道,让这部电影的幽默更显得充满地域性,这样的表达也让故事更加的完美,人物的关系和戏剧性的冲突有了更多的看点。
经典老歌的再现,颇有点致敬经典的味道,大哥、金盆洗手、跑路等等,那些曾旧让70、80后两代人念念不忘的故事,都在这部电影有最为考究的呈现。
当故事达到高潮的时候,瞬间就会被这样的卡拉OK式画面插入,风格独特,而又充满惊喜,整部电影让人一直处于很兴奋的状态,在经典老歌的映衬下,老演员们的表演不动声色的就可以把观众深深的感动,而群星式的搞笑场景,不走寻常路,总会给人出乎意料的结果,这就是台湾喜剧电影的魅力所在。
台湾电影没有宏大的场景,却有满满的情怀,是的,独特的海域,特殊的地形,熟悉的街头,以及充满台湾风情的小店,一部《我不做大哥好多年》,就像一部展现台湾风景的旅行片,你可以从中体会到当地最为纯正的风土人情。
这种充满人文情怀的影片,不仅仅表现在风光上,更重要的还表现在家的温暖感受上,重组家庭,隔代教育,未婚先孕,姐妹情深等等,让人爆笑到哭,让人哭后又回味无限,让人感动之余,也感受到故事所充满的乐趣,如果是为了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这部电影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猪哥亮撑起了《我不做大哥好多年》半边天,演技独特而又充满个性,诠释了一个有故事男人一生的爱恨情仇,就像他丰富而又立体的人生一样,让这个角色充满更多的人性,如果能看后开怀大笑,那也就是对他最好的缅怀。
假如你不知道有一部热映的电影叫《我不做大哥好多年》,但当你驻足于影院的海报之前看见这样的片名,你的嘴边肯定会哼起柯受良的那首歌,尽管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关联,但是把这句家喻户晓的金曲歌词作为片名恰如其分,《我不做大哥好多年》另一个名字是《大尾鲈鳗2》,第一部曾是2013年台湾最卖座的电影,不过为了让你没看电影之前能有更多畅想,《我不做大哥好多年》,既有怀旧的情怀,又有沉浸入生活细节里的品味,更有退隐江湖发生的那些满满笑点。
六七月是被好莱坞大片霸占的档期,有这么一部台式喜剧电影弥足珍贵,这既是吃过油腻之后换一个口味,也是把你从那些超时空里吸回来,现实有无奈有委屈,但主要看你审视的角度,若是你有《我不做大哥好多年》里这些人物们的达观,笑一笑别人,再被人家笑一笑,把姿态摆低点,想要开心让别人笑笑又何妨,这是这部类型片传达出来的朴实无华却又闪闪发光的论调。
台式喜剧扎根于闽南文化,《我不做大哥好多年》即是台式喜剧幽默的集大成者,其中的幽默就像闽南语音调那样,软糯可口,娇嗲宜人,闽南话会把一句话的最后一个音拖长,电影里的桥段和梗就隔几分钟会出现一次,有的能够言传,有的只可意会,哪怕有的你根本没听懂,但看着演员的表情仍然会发自内心笑,更多的则是包含了人生体悟,就像小芹和小贺的那些琐事,这些鸡毛蒜皮不会让人无聊,浓缩了无数人生活里的经历,当然也有人生大起大落的大尾,从退隐江湖回到乡下经营民宿,再到忍无可忍重出江湖,也有情种天天哥的滑稽和阴险,这样完全不同的品性放到他身上丝毫不违和,充分表现了人都是有两面,但是这部电影不说教,而是润物细无声的让你先笑,笑完之后全懂了。
《我不做大哥好多年》导演尤其值得一提,邱黎宽,大名鼎鼎的宽姐,林志玲也说宽姐是她的恩人,只不过以往宽姐更多是以经纪人和电影制片的身份活跃于娱乐行业,她监制过郭富城的《父子》和周渝民的《新天生一对》,很少有人知道早年宽姐就是跟着朱延平拍电影,从场记剧务做起底层爬升,《我不做大哥好多年》有好多小人物的酸甜苦辣,熟稔闽南文化的宽姐又在电影里穿插了好多闽南经典歌曲,情景相得益彰,让观众看得毫不费力。
台式喜剧最杰出的特点就是融笑点于风土人情,而不是处心积虑设置一个包袱,也可以这么说,小人物内心里的包袱够多了,随便抛出一个都是电影里好笑的包袱,既把心里的负担卸下,又能逗别人笑,这就是电影的互动性。
年轻人日益向大城市聚集,如何让他们改变认知,乡镇或是小城市生活也有它们的乐趣,电影能起到表率作用,不仅是靠风景,靠空气,也要靠人情,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坦诚相待。
当你只会礼节性笑,逐渐忘了孩提时代的笑,看一看《我不做大哥好多年》,会唤醒你沉睡已久的笑肌,笑过之后,你会发现你没有变多少。
(文:黄鑫亮 特约发布)
剧情4表演5娱乐5
笑点脱离时代了 逝者已矣 不说什么了
笑点有的,家庭情怀、MV和台湾风很赞,但是有些剧情安排过于生硬和敷衍
《爱情的骗子》MV一出,真心笑死了,还有前面的几首闽南语插曲都很加情感分,但是到后面就实在无聊了。当然了,影片整体还是很无聊,很多很多的段落都属于不快进会死人的那种。
笑死我了!!!!!!!!~~~~~~~~~~~~~
歌还行。
好吧,我是纯粹为了郭采洁才看的。
段子有点老 但还蛮湾湾特色的
看着隔壁老王的段子和小姨子文化传到台湾,我倒是蛮欣慰的。
我觉得够真实 好看,特别片尾放起 李丽芬的 得意的笑 主角猪哥亮当时已经肠癌晚期 ,(次年五月去世),应该是以此歌告别人生和影坛吧……感慨
猪哥亮逝世在台湾闹得这么大,好奇心找来一看简直怀疑人生,不知道台湾观众在怀念什么!也许两岸的笑点真的差很多,可是抛出文化差异的部分,单从电影角度来看也不合格!而且改个名字就来上映圈钱的这种行为真的很low!
笑死了,说不好笑的一定是不会闽南语。
不好笑,甚至比第一部更难看,郭采洁似乎总接不适合自己的片子
不评价电影本身了,只想说这种针对台湾本省人的台客电影竟然还想来大陆圈钱,还硬加进去“怎么没有我们中国队”这种台词,导演舔菊至此我都替他臊的慌,吃像太难看了
难道都不是冲着杨佑宁去看的么。
小学时候经常唱这首歌。。。
卡拉OK和调侃金马奖的比较逗。
我还觉得挺好笑啊,只有我get到了笑点吗😄
挺好笑挺开心看的~~~~~~好喜欢里面苗可丽的眼睛~~~~
很搞笑 台湾的这类轻喜剧我一直蛮喜欢的。闽南话好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