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慎入!!!
) 作为一个半科幻迷,一直很期待熊出没的这部科幻大片。
之前了解到重返地球有一个多数派备选名“星辰之歌”,以为它会是一部追求远方星辰的奇幻绚丽之旅,相反地,这是一部关于返乡和团圆的电影。
说实话,鉴于熊出没在部分TV版中低幼的表现,重返地球上映之前我不免有点担心,好在它稳中有进的表现让我坚定了信心,不愧为十周年巨作。
整体上,重返地球还是不可避免的犯了熊出没系列一贯“重画面,轻剧情”的问题,森林、太空,星球的画面堪比实景,战斗武器和特效场面的数量和质量丝毫不逊色。
这些甚至让熊出没在军事圈小火了一把。
关于莱尔特族科技文化的想象也让人出乎意料。
兴盛时期高楼林立,灯光璀璨。
衰败后城市垃圾山,海啸,龙卷风,火山活动惊心动魄。
万千繁华和破败不堪的对比极具真实性,仿佛窥见了人类的未来。
莱尔特族以“拟态”为核心的战斗和航行机器建模,遗迹大战时爆炸烟火粒子的呈现,除了燃,再也不能用其他词形容了。
为有源头活水来,熊出没蓬勃的想象力一直是它质量稳定的保证。
相反的,受到春节档动画剧情时长等因素的限制,剧情不太连贯且部分转场略显生硬。
例如电影中段熊大一行被牛氏夫妇抓走的过程明显缺少剧情,而牛氏夫妇类迪士尼风格歌舞剧那段略显冗长。
排除十周年老角色回归的因素,马猴二狗两个人物的加入有些多余,马猴二狗镜头和阿布熊二镜头的切换杂乱。
部分剧情为梗造梗,月球那段“登月第一熊”有些突兀,如果把莱尔特族的秘密基地建在月球而不是南极,既能和月球接轨,也能凸现莱尔特族的科技力量。
结局很仓促,莱尔特一族的文明历史并没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阿布寻亲和周游世界的过程也没有交代。
阿布父母没在黑洞事件视界前逃离的过程展现对熊出没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但是发挥好了绝对是电影的一大亮点。
老生常谈的“融梗”问题也存在。
由于“致敬”和“抄袭”的争议较大,在此我不作评价。
更多地,重返地球剧情有可圈可点之处,总体来说,王境泽“真香”和熊二女装等经典梗的运用使剧情精彩中不乏幽默,一些小瑕疵不会影响重返地球的整体表现。
脱离了“铁三角”的限制,重返地球在“外星绿茶双面猫”阿布上下足了功夫。
在选角上,往年熊出没的大电影都是在“铁三角”里选一个角色作为主演,这次虽然也选择了熊二作为重要配角,但剧情的天平倾向了阿布这边,有效避免了老观众的审美疲劳。
在场景上,重返地球脱离了狗熊岭,把目光放在了更广阔的南极和太空上,与空灵悠远的背景音乐给整部电影增添了一分磅礴的底色。
“平凡英雄”熊二的成长史贯穿了整部电影。
大家普遍印象中的英雄总是自带光环,或是殷实的背景,或是高超的武力技能,或是遗世独立的高风亮节。
而导演选择了熊二的平凡作为切入点,让英雄的形象更为真实立体。
“平凡熊二正是我们自己”,我们或多或少地在熊二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和聪明有担当的熊大相比,熊二一些贪吃懒惰的缺点让他成为了众矢之的,他是团队里最不起眼的那个,却有一个拯救世界的中二梦。
他在被误解后会沮丧,会通过美食来排解心情,靠着几分误打误撞和几分信念,拯救了一个文明的遗迹和一个迷失的灵魂。
从另一方面来说,熊二也是特别的英雄。
一开始他想要复制哥哥熊大成为英雄的历程,并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这样的道路。
后来熊二逐渐找到自己的优势,成为独一无二的英雄。
“你是我见过最胖,最憨但最勇敢,最善良的熊”阿布如是评价。
美中不足的是,熊二的成长历程与雪岭熊风有些相似,缺乏新意。
阿布首先是“天外来客”,最终是“地球伙伴”,本以为阿布是来入侵地球的外星人,翻盘后竟是地球的早期居民。
莱尔特族活跃时期在几百万年前,约与最早的人类出现时期相同。
莱尔特族专注科技发展,谁知地球因此埋下巨大隐患。
影片在短短几十秒中用数十个镜头展现了莱尔特族文明兴衰史,实属精妙。
借用牛夫人的一句话,“就算是今天发生的灾难,第二天人们也会忘得一干二净,更何况你这几百万年前的破故事?
”,好了伤疤忘了痛的人类,也确实该醒醒了。
值得一提的是,莱尔特族终极武器“天火”的开启与邪念息息相关,内心欲望强大的牛夫人控制不住“天火”,相反,以熊二为代表的善良勇敢才是点燃“天火”的种子。
试问,流离失所的莱尔特族是否能成功开启“天火”,人性是善是恶,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重返地球的返乡寻亲主题撞上春节档,实为主创团队一大妙计。
回到家人身边,是我们地球人共通的情感,看似酷萌傲娇的阿布其实一个和父母走丢而找不到家的孩子。
阿布站在如今破败的家门口回忆起往日父母在家门口迎接自己的场景,记忆现实交错,令人动容。
阿布留给熊二的礼物是一张埃菲尔铁塔下的全家福,象征一家人幸福团圆。
对于牛氏夫妇,我经历了从不屑到惊奇到感动的态度转变。
初见反派,很难不让我联想到牛魔王和铁扇公主。
本以为是一段利益相关的联姻,未曾想是人间自有真情在。
作为军火商,初见时牛夫人妖艳冷酷,后来才发现她在内心深处还是一个小女孩。
她说:“谁都不许欺负我老公,除了我!
”童年的不幸经历让她变得有些偏执,面对“天火”难以控制内心的邪念。
“妻奴”牛先生一直很宠爱妻子,为了救她奋不顾身,在牛夫人被救出后,只求与她好好过日子。
走进牛夫人最脆弱的记忆里,给他棒棒糖的牛先生一定是治愈她童年的一道光吧。
可恶啊,你的名字是牛大亨,竟然玩养成!
真正让熊出没脱颖而出的是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人文关怀,整部电影呈现出“刚柔并济”的特点。
刚的是硬核的特效场景,柔的是“地球是我唯一的家啊”的思乡情;“爸爸妈妈,我好想你们”的亲情;“你永远是哥哥的骄傲”的兄弟情;“来,我陪你玩”的爱情。
看似憨笨的熊二的熊抱似乎有魔力,“不知道怎么安慰你,只能抱抱你了”熊二的拥抱不仅让迷茫的阿布重拾信心,也弥补了牛夫人童年缺失的温情。
熊出没每年都绕不开“保护家园”这个永恒主题,今年也不例外,我也高兴的看到,今年的电影有了思考的深度,人性善恶,战争与和平在电影中均有体现。
不同于往日“明媚忧伤体”,主题曲《重返地球》多了一份空灵与唯美。
初听此曲,似漂泊游子,寻找归乡之路:再听此曲,似亘古呼唤,盼望游子归来。
邈远的歌声穿透几百万年的遗迹,如灯塔般标明位置。
最后说几个个细节彩蛋:大马猴二狗木屋里的桌子上有乐天和汤姆创建狂野大陆的杂志;狗熊岭日报里有好莱屋马戏团熊大的节目照片和狗熊岭职业篮球队转行动画的新闻,可能是暗指喜灰;结尾熊二战胜牛夫人后特意摆出他之前白日梦里的动作。
春节当天上午11点走出影院,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照着地面,一只猫(不是蓝色)在路边的灌木丛中伏着。
每次看完熊出没,我的心情都会雀跃起来,仿佛有一个象征童趣和快乐的开关被激活了。
MJ说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会魔法的孩子,我想,熊出没的导演已经发现这个孩子了。
我把这篇影评取名为“蓝星往事”,蓝星指地球,来源于熊二在月球上的感慨:“地球原来是蓝色的啊”;往事想法有二:一是指地球上莱尔特族的兴衰,二是借用了三体第一部地球往事的名字,给熊出没未来科幻发展一个美好的寄寓。
《熊出没·重返地球》观后感评分6.5/10第一次看《熊出没》系列电影其实之前连TV版都没看过只看过一些片段,里面人物也是略有耳闻的故事相当通俗:外星猫咪流落地球,被牛魔王集团追杀牛牛集团想要猫咪手中的科技熊大熊二以及狗熊岭的各人也卷入到了纷争中最终众人联手打破了牛牛集团的阴谋猫咪也如愿以偿找到了自己的家人先说说本片的特点:它披着科幻的外套,讲述导人向善的故事科幻之处在于:借鉴了当前时下流行的科幻设定比如变形金刚、漫威/DC超英、环太平洋等在国产动画中,能看到这种熟悉的镜头还是能博君一笑的不过这也是第一步印证了这是一部偏娱乐和爆米花指数较高的电影导人向善之处在于:片中多次暗示了人与大自然不可调和的冲突人类对于资源索取的无尽贪欲所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警告读者(如果非要说受众,那就是小朋友)要保护环境另一方面,也是老皮克斯/老迪士尼的经典套路了制造误会和矛盾包括阿布和熊二的矛盾熊二与熊大以及狗熊岭众人的矛盾随后又使经典套路之化解矛盾制造友谊、信任与相互理解的感动其中最有建设性的时间成本,花在了熊二与阿布的羁绊上从一开始的不打不相识,到后面逐渐患难见真情分享彼此的痛处与身世,成为了彼此的好朋友尤其是开着飞船在太阳系间穿越遨游,太浪漫与深情了这一段角色成长之旅是很完整而且有让人感动到的话说回来,爆米花指数还是蛮高的弱点也在于此,高不成低不就、过于中庸从成年人的角度来看过多熟悉的借鉴,很快就会产生疲倦感没有新鲜感了,自然会更加期待文戏上的加成但就看的时候,最大的一个就是开合不足往往是开了一个题,却没有好好圆了它比如说:1、熊二一直被大伙所看扁以及误会,但后面也是简单的解释以及陈词滥调就糊弄过去了,友情的主题得不到升华2、阿布的设定虽然老套,但很有趣,作为前地球拥有高科技的族人,背后的故事只说了一小部分,完全可以多说一些来吸引眼球3、牛魔王和牛夫人作为后期由恶转善的过程,也是可以多加笔墨的,也可以顺便带一点导人向善的思想进去而对于小孩子而言,要做到成功的动画片:一是要做到场面足够吸引,或感官刺激,或可爱萌物刺激二是要有一个最直白和通俗的故事,以及人物成长,让小孩子一下子就能感受到成长所需要的教育就两方面的受众人群来看,无论是强情绪的爆发或慢情绪的流露,都少了点火候总结而言,有一定的创新,也有更高的爆米花指数甚至说只有成年人更能看懂其中的梗,也是明显偏男性向但笑点少了些,同场基本上都是大人带小孩子,但却基本上听不到笑声而且人文关怀与子供向的思想深度还是低了不止一个级别尤其是后半段的剧情,落俗更为严重,虽然是HE,但也稍显仓促
直接按放映顺序讲讲感受吧前面的内容,经典的诬陷中出现矛盾,和《寄生虫》里要被揭穿那样让我用脚趾扣出我的母校。
电影再次以熊二为主角,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进行叙述。
影片中后讲述了阿布的故事,原来几百万年前地球还有这样不为人知的历史啊,原来新生代的一切全是地理学家的阴谋(众所周知视频是不会骗人的确信)。
南极冰川除了有21广东高考地理罗斯环流(本人广东准高三地理人),还有如此桃花源般的存在。
电影围绕着地球保护与人们物质生活追求的矛盾和人的成长的认知展开,都是老生常谈的内容了。
面对科技的进步,人们需求的膨胀,莱尔特族几百万年前已经毁了这个星球,逃离地球,最后卷入黑洞,族人离散。
摸爬滚打从卖面做起到大老板,是底层人民所渴望的。
成长除了包括明线中熊二的成长之外,还有着阿布的寻找和这一对夫妻相互体悟的成长历程。
熊出没中的“坏”人并不是真的坏。
从第一部客串到这一部的二狗大马猴买彩票没中,被寄予厚望的阿布的飞船启动逃离,求“钱”结果求来导弹最后引爆。
在啼笑皆非中看到了真正没有爬出底层人民的悲欢。
这对夫妻虽然爬到了顶层,但依旧要面对资金链断裂,有心无力。
生态环境保护一直优先于经济发展。
先破坏再治理的路已经是走不通的了。
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人的成长不是短期的过程,要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看事物。
最后讲一句,光头强长头发了
刚刚和弟弟一起看熊出没之重返地球,现在的动画电影做的真好啊,连反派都是那种lyb,忽悠人说的冠冕堂皇,比我都能忽悠人,以正义之名行恶事,这才是我心目中的反派。
可惜作为一部科幻动画电影有一些科学方面的错误,主角对灾难的处理也太过幼稚,不过瑕不掩瑜,对于小朋友来说刚刚好。
不说了,这部电影我吹爆,国产科幻动画电影的巅峰之作。
刚看完《熊出没·重返地球》,超出预期的好看、好燃和好哭,不愧是每年必看的合家欢动画电影No.1。
今年这部的制作水准和质感较之前可以说是飞跃提升,从原始大森林冲出外太空,战斗机甲、酷炫特效动作大场面直接点燃全场,没想到熊出没还能这么玩,国产动画搞起硬科幻,真香!
更惊喜的是,硬核外壳下包裹着真挚动人的故事和情感内核,太有共鸣感了。
熊二的成长蜕变是最触动我的点,以前喜欢熊二是因为他的憨厚搞笑,看完重返地球被熊二的乐观和善良品质重新圈粉!
从最初得到飞船buff后的诚惶诚恐、乌龙笑料百出,到后来挺身而出保护朋友、拯救地球,熊二的“英雄梦”终于照进了实现:原来那些被嘲笑冒失犯二的“吊车尾”、总是躲在保护伞下的“长不大的小孩”,有一天也可以变勇敢变强大。
在熊二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跟着他一路成长,自己也收获了勇气。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角色塑造更加饱满真实。
对熊二大大咧咧外表下的细腻敏感捕捉刻画的格外动人,看完好想要熊二抱抱来治愈不开心,试问谁不想有一个熊二这样的朋友呢?
熊出没系列电影一直都在传播欢乐和正能量,温暖励志、自然环保、寓教于乐,是最适合春节带小朋友进影院、一家人其乐融融观看的电影。
《熊出没·重返地球》这一部格局立意上突破了前作,聚焦个人成长和呼吁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主旨不变,这次探讨的话题上升到关乎人类生存利益和取舍的矛盾,不论是阿布一族的毁灭还是反派的天启之争,一切过度索取终究逃不过自然的反噬。
看完电影也能发现“重返地球“的另一层含义,不单指阿布重新回到了地球家园,是故事最后所有人都和自己、和外界达成了和解,找到了忠于初心的最原始纯粹的归属,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看导演采访说希望通过电影让每一个小朋友学会相信自己,保持善良与勇气,成为自己的英雄。
我想说大朋友也一样,希望所有人都能在《熊出没·重返地球》里找到自己、做自己,新的一年像熊二一样勇敢支棱起来吧!
新年快乐!
这是我近几年来第一次再看《熊出没》,感觉除了特效有肉眼可见的进步,除此之外好像都倒退了。
在我印象里光头强是一个为了工作而被熊大熊二当成坏人的一个人设,现在却成了不用工作,在森林里垃圾分类的完全不知意义何在的人物(当然我知道垃圾分类是好事,要保护环境)。
故事过于低幼,反派硬要塑造成为了理想的生活而去启动杀戮机器的这么一种逐梦人,反派毫无内在刻画,完全没有人物弧光(只有一段在战后莫名其妙的回忆童年)。
甚至不如塑造一个真正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毫无怜悯的坏人来的爽快。
只不过可能中国动画不允许有真正的坏人?
另外说故事,是剧情去推动人物,所以只会导致人物没法有完整的弧光,而剧情又一塌糊涂,我们要做的难道不是人物去推动剧情吗?
或者干脆来一段为了友情的冒险,设定一个目标和人物去执行的强有力的理由(而不是因为跟他去冒险,他会解释之前不是自己捣鬼的)。
而《夏日有晴天》和《天赐灵机》就是很好的范例(当然没有贬低中国的动画,只不过确实还需要加油)
其实这不是一篇正宗影评啦,只是一个资深电影熊粉(看了八年电影就敢自称资深的我是屑hhhh)对熊出没系列电影的一些想法,喜欢的人可以来一起探讨哇,不喜欢的人也可以来看看(卑微.jpg先说这部电影,就是中规中矩的熊出没电影水平,但由于熊出没是国产子供向动画的扛把子,所以他们的流水线作品就等于优秀作品了哈哈哈,画质一如既往的牛逼,国产迪士尼级别。
剧情更偏子供向,但除了对孩子友好外,有不少无比惊艳的地方(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从南极进入遗迹的桥段,史诗感和唯美感淋漓尽致),也有深刻的点睛之笔。
接下来就是我对系列电影的一些看法啦。
熊出没“重画面,轻情节”的问题一直都有,这也是为什么,从第三部开始的熊出没电影的豆瓣评分都一直维持在六点几分。
很多人都希望熊出没能重回《过年》《雪岭熊风》时候的水准,更有不少人批评“熊出没拿钱手软啦,丢失初心啦,越来越离谱啦”。
我作为铁杆熊粉,也曾感觉最近几年的电影,虽然每部都水准在线,都会有深刻和令人惊艳的亮点,但好像确实逐渐没有了前期那种震撼到心底的感觉。
但是看过这部电影之后,我突然意识到了,我们都错了。
熊出没电影其实是最坚守初心的。
前期几部惊艳之作,应该是熊出没团队从低幼向tv 转型到全年龄向电影的尝试,虽然水准是“开始即巅峰”,但并不太符合熊出没预期的类型。
熊出没电影期望的受众是什么?
熊出没电影的初心是什么?
并不是做出像宫崎骏,皮克斯一样又牛逼又深刻、几乎部部经典的作品。
如果真的要类比,熊出没应该是比较往迪士尼靠拢的(虽然现在讲故事的能力远远远远比迪士尼差的多)。
熊出没期望的受众本来就是不太正宗的子供向(都2022年了不会还有人觉得子供向就是低幼吧?
),然后逐步往全年龄段靠拢。
说具体一点,现在大概就是7、8岁到30岁以下的人看的会比较舒服。
好多人批熊出没低幼,票房都是“拖家带口”才能这么高。
但熊出没的初心本来就是要做全年龄向的合家欢啊。
像雪岭熊风那样偏悲剧的结局是深刻的,具有艺术性的,但不太符合合家欢的感觉。
不得不说,熊出没对自己的受众定位真的太准确了,而且策略也很牛逼,没有贸然违抗大多数人的印象,突然脱离子供向,而是选择将原本的受众群体慢慢向上延伸,从技术层面作为切入口展现自己的诚意,慢慢改变大众对熊出没的刻板印象,稳稳当当地向全年龄段过渡。
所以,熊出没每年的电影质量绝对是在线的,但也没必要期望熊出没能比上什么经典动画电影,人家本来就不是吃这碗饭的。
不出意外的话,前期的剧作高度已经不会再达到了,熊出没已经找到了子供向往全年龄向合家欢发展的道路,并且通过年年攀升的票房也可以说明,这条路已经越走越稳了,不过之后肯定会逐步向上提升受众年龄的。
具有思考能力的青少年或成年人在观看一部电影的时候,更看重从中获得的情感体验,而价值观世界观还未形成的孩子们看电影,更侧重在其中获得认识世界的体验,获得构建其三观的碎片,比如展示性,教育性,引导性等。
所以对孩子们来说,不管是老套的空间穿越剧情,还是用烂的变大变小梗,还是机甲和超级英雄化,都是很好的教育素材。
从这个角度来说,熊出没不需要什么高难度的创新(再说一遍熊出没真的没有抄袭,抄袭是有法律层面很严格的界定的,cnm,谁再造谣给你头打爆),它只需要把这些元素展示出来,做一些初级的运用,就能让孩子们获得很好的认知体验。
对孩子们来说,这些素材就像是跳板,并不代表是最高最好看的世界,但可以通过它们了解这一领域大致的模样,日后就可以衔接到更优秀、更好看的相关作品。
不要责怪熊出没的人物转变只停留在喊口号,没有什么深刻的剧情,出人意料的反转,毕竟,你搞那么曲折的剧情,那么深刻的寓意,孩子们真的会get不到啊!
在这里,我想谈谈我自己的例子。
小时候我看喜灰大电影《虎虎生威》的时候,完全没看出来什么深意,甚至全程不太明白剧情。
只记得他们各种地方来回跑,后来好像好像去了一个沙漠,沙漠里有俩金字塔守护者(?)他们还闯关了好像,然后被问天上有多少星星........至于主角团去哪,干嘛,又干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小时候的我全程稀里糊涂,只是看着人物各种跑,而且一直在纠结“那两个守护神到底是不是喜羊羊和灰太狼啊,怎么长的和喜羊羊灰太狼一样,但是脚又不一样,他们到底认不认识啊”这种无关紧要的傻缺问题。
最后众人抢了一整部电影的草苗钥匙(?),打开了拥有“无敌力量”的卷轴,结果就一幅画,啥也没有,真的很扫兴。
没错,这就是我小时候看豆瓣7.3分《虎虎生威》的真实感受。
只有多年后的我们回顾童年时,想起这样的剧情,这样的结局,才会恍然发现,这就是最好的安排,巧妙,自洽,合理,有格局。
大家同根同源,生命伊始并无敌对。
战争因争夺“无敌力量”而起,最终诠释“无敌”的却是和平,简单易懂又不失深刻。
wdnmd,高,实在是高。
熊出没也是一样。
大多数人都觉得第二部《雪岭熊风》是目前八部熊出没的巅峰之作,借用一个b站朋友的话,这部电影的空灵感,破碎感,宿命感真的是普通动画达不到的感觉。
我之前写过影评,这部电影的结局其实是个悲剧,画面也很唯美,但没有什么凄婉缠绵的台词。
大家印象中的天天在森林阻止砍树“土熊”和迪士尼般的梦幻,空灵结合在一起,碰撞出了一种绝妙的火花,平淡之中透着梦幻,梦幻之中走向悲剧,所以最终连悲剧也显得那么美,那么深入人心。
它用雪山,自然,生灵为你造了一个梦,但不是那种魔法炫目 光怪陆离 不着边际的梦,而是像一种你在窗边抬头看云就会产生的遐想,柔软,纯净,平和却又韵味悠长。
但很明显,我五岁多的妹妹(我给她放这个的时候是五岁多)并不这样想。
她好像不太懂什么曲折的情节,不清楚主角团去哪干嘛,不过前面倒是挺乐呵的,结局更是没看懂,一个劲地问我白熊是不是死了,大家为什么不记得白熊,是熊二做的梦吗。
坦率地讲,五岁的她能理解到这个地步,已经很不错了。
我跟她说,把白熊的眼泪归还了,白熊就变善良了,把时间就倒流了,最后也没有死,只是把自己重新封印起来了。
她似懂非懂,并且提出了新问题——为什么眼泪还给白熊时间会倒流?
为什么白熊要把自己封印?
以及封印了是不是就死了?
我最终还是放弃了向她讲述自己的理解。
但等她长大后,我一定要再向她提起这部电影,提起它的结局,它的深意,它的内涵,它炽热的情感温度。
我要与她讲述,茫茫雪岭之中遇见心中的白月光是多么的美好(虽然我并不觉得这是爱情,我一直认为这是坚定而纯粹的友谊),我会告诉她,白熊牺牲自己将时空重置,熊二以他诞生时最初的形象看到了所有人最初的样子,看到了所有坚硬背后的柔软,恶背后的善。
山神消失了,就像曾经一样,只是儿时的欺凌变成了友善,贪婪的人类变得包容。
从此世界上多了一对挚友,少了一场灾难。
一切又回到了最初的样子,但比最初更加美好。
这些需要有一定的思考能力才能感受的到的“寓意彩蛋”,孩子们真的会看不出来,感受不到。
其实我觉得相比剧情,如今的熊出没电影迫切需要改进的是,里面的某些桥段实在太尬了,比如熊大他们加入兵团的那段歌舞,救命啊,又冗长又尬,实在脚趾抠地了,能看乐呵的小孩绝对不超过八岁。
咱就是说,这跟受众没关系哇!
早期的雪岭熊风,过年,夺宝熊兵不就很好吗,其中有很多专为孩子设计的桥段都处理的非常好,可可爱爱富有童趣,但又不是装疯卖傻,让人尴尬到脚趾扣地的低幼。
这些桥段的设计最容易成为电影的加分项和减分项,咱就是说,真的不要觉得来看这些笑点的只有几岁儿童啊。
接下来我想谈谈电影中令人惊艳的点睛之笔。
几乎每部熊出没电影都会有一个点睛之笔,不一定和主题相关,但天马行空的冒险,小孩子会看的乐呵,但是这些孩子不会注意到的点睛之笔,让我每年都觉得,卧槽,这个制作团队深藏不露,表面上就是玩子供向套路,没想到他们还真是有两下子,这波他们在大气层。
第一部,爷爷在只有养女指纹能打开的巨型保险柜里放的“宝藏”,其实是孩子最爱的玩具,从人心最纯洁的角度诠释了“宝藏”的含义。
第二部,如前文所说,一切回到了最初,但比最初更加美好。
第三部,结尾的海洋,落日,云朵,热气球,大象奶奶笑了:“原来大象真的能飞。
”第四部,神鹿穿过反派的胸膛,但却没有像对待坏人一样终结他的生命,反而让他通过时间回溯的方式看到了自己生命中的美好,唤起他潜藏心底的善。
而后象征自然灵力的群鹿奔腾而过,万物复苏。
反派在自然之力的引导下拯救了自己,自然本身拯救了自然。
其实最后依然是善压倒了恶,杂生的欲念被净化,但这一过程只发生在反派一人的身上。
而且这些,连同拯救森林的重任,都是由自然本身完成的。
大自然不仅有净化自身的能力,也有净化他人的能力。
第五部的麻哈鱼,两代人的情感联结,“不管多难,它们都要逆流而上。
”第六部神结尾,熊大飞飞在山洞时空对望,万年时光的厚重感一下子就出来了,这一幕的艺术效果真的太惊艳了。
第七部,个人认为最大的亮点是这样一种剧情设计——电影的后半部分一直在干架,但包括最终幕后黑手人工智能霍普在内,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坏人。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范围,都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在所有人都没有恶意的情况下酿成的灾难,才最值得探讨。
第八部也不例外,这部全程充满了各种高科技打斗的“刚”,但最点睛的一笔却是“柔”。
反派最终并没有被毁灭,熊二死死抓住天火的头部,即将重拳击穿心脏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然后主动松拳,骇人的巨型战甲随之崩塌,熊二从解体的石块中隔空跃进天火,拉住了坠向深渊的夫人。
这个桥段真的可以说是无比惊艳。
这种感觉就像是,“我变得勇敢,我变得强大,我的力量不可同日而语了,但我的内心依旧保留着善的柔软。
我有能力一拳打穿你的心脏,但我永远会为善良网开一面。
”太牛逼了。
以上是八年资深熊粉的一些碎碎念hhh。
关于熊出没的电影真的有很多想说的,这四千多字的碎碎念也是在我的便签里积压了好多天,没事想起来就写几句。
虽然热度过去了,不会再有人看了,评分也基本定了。
但每年一篇熊出没的影评,也算是我一点小小仪式感的实现。
咱也不花钱买水军,也不搞那铺天盖地的营销,咱不需要哪流量大v力挺,也不需要谁为咱正名。
在流量当王的时代,咱的关注度自然不高,每次春节档和各博主的影视排雷,熊出没都被日常遗忘。
但在各路大片好评差评杀的你死我活的时候,熊出没永远会为你保留一片净土。
在这100分钟里,你可以放下所有包袱,没有苦大仇深,只是为画面震撼,为音乐动容,为人物欢笑,为剧情流泪。
等到电影结束的时候,你才惊觉,好家伙,这居然是熊出没,原来国产动画,居然已经可以做到这种水准。
熊出没的团队就是这样,从来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营销,我赚钱了,但我从不糊弄观众,我就是踏踏实实地做作品,用实力和积累说话。
毕竟,人家的态度摆在你面前,诚意满满,制作精良,质量在线,定位精准,无限进步。
你酸,你不服?
没用的。
春节档的分水岭宝座,熊已经坐稳了。
今天和孩子一起参加了《熊出没·回归地球》的观影团。
看完后,和孩子分享了对电影的看法。
孩子看得十分开心,非常喜欢熊二的勇敢,希望自己也能像熊二一样成为英雄。
“熊出没”系列一直是孩子非常喜欢的动漫,看了今年的贺岁动画电影。
我有三点想说的,一是“回归”,影片的核心人物之一“阿布”离开地球,又回归地球,跟我们中国人“落叶归根”和春节“团圆”的习俗很像,教会了孩子热爱家乡、热爱亲人。
二是“环保”,动画片中出现了“病毒怪”、“辐射怪”、“垃圾怪”,还有“垃圾分类”、“地球毁灭”等元素和情节,教会孩子热爱环境。
三是“勇敢追梦”,大家都觉得熊二不靠谱,但是最后是熊二勇敢挺身而出,控制住了天火,制止了“天火”对地球的毁灭。
这部电影搞笑也引人思考,最后希望国产动画能做越做越好,让孩子们能看到更多的国产原创动画,也能从中学会思考。
《重返地球》主要讲述了熊二帮助外星喵阿布寻找父母的故事,不料阿布却被一个卖军火的老板盯上,后者企图从阿布一族(莱尔特族)身上获取超越常人的力量——天火,将自家的生意发扬光大,但最终由于没能控制好天火,导致了天火的失控,好在熊二出场并及时关闭了天火,拯救了大家,阿布最后也在熊二的帮助下找到其父母,与家人一起周游世界。
熊出没·重返地球 (2022)6.52022 / 中国大陆 / 喜剧 动画 儿童 / 林汇达 / 张秉君 张伟
终于呀,熊出没大电影出了这么多年,我们的熊二终于变得有担当了,他在这一部里面承担了很多的责任,他承担了很多本来应该是由熊大承担的责任吧,或许这部电影不仅仅告诉我们,只是这个地球需要我们保护,人终会长大,但是必须要有担当,我觉得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一个特点,美好的童年确实对一个人未来影响很大,而且这部电影凸显的淋漓尽致。
好久没看熊出没系列了 现在打斗场面都能做得那么流畅了吗?太厉害了!当初过年的时候没去看3D真的太可惜了 画面都做得好好啊!难怪评分那么高!
熊二化身钢铁侠拯救地球和小猫咪,依然有不少调侃和致敬诸多经典影片的镜头。
一年一度熊界春晚。本来想打三星的,因为片尾那个生硬的广告,减一星,做动画电影不能这么无耻
剧情不错,孩子说比前几部好看
算是儿童向动画里好看好玩的了,只是里面太多网络梗了。
7.2分!观影非常意外!画面镜头相当不错,波澜壮阔极具电影感,结尾的大战,主题和情感升华也做得很到位,后半部分剧情有些落入俗套,看得出来,特效大场面上借鉴了不少国外科幻动作大片,除了人物和台词设定有些低龄外,科幻设定完整,完全可以以此为故事脉络拍摄一部科幻真人大片;
虽然是面向少儿的动画片,且处处熟梗套路,胜在本土化,且CG流畅,画面不弱。比漫威舒服。关键还有萌萌哒蓝喵美少年。
熊出没竟然这么牛了?!
给小孩看的
太牛逼了! 结局是 方特欢乐城广告!我全程以为想想彼得兔作者拒绝出版商加入太空元素的坚守就能接受这个大拼盘,视效还行,但是贺岁档花100分钟做了个广告宣传片,太牛逼了,太魔幻了
特效不错,故事老套。各种超英片的大杂烩,最后机甲大乱斗很环太平洋哥斯拉智斗金刚。
成人的视角:笑点不太密集;孩子的视角:太好玩了,打100分。ps:给导演一个建议,孩子们特别喜欢搞笑的追逐戏,看完电影后我家孩子记得的就是阿布被🌵扎到的镜头,我认为那段笑点比较密
喜剧桥段不太好笑,剧情也很俗套。融了一堆梗,山寨了不少,但到底还是制作出了一部观感不错的大片儿。机甲猫造型挺好,我都想买手办。反派的反间计实在是太扯淡了,完全没奏效,迅速就破产,简直就是在给熊大们送装备,全片都充满了这种编剧能力低下造成的尴尬剧作。
儿子要求看的,上初中的他看得嘻嘻哈哈,高兴的不行。画面和特效依旧在线!但对很小的还沉浸于熊出没电视动画片的孩子来说,我觉得会害怕。后面的打斗对大人来说,让人丧失兴趣。所以,从受众的接受度来看,并不讨喜。
【D】
这样的熊出没值得一个五星鼓励,巨大的进步。虽然是俗套的故事情节,但是完整的主角熊二的形象塑造和成长经历做得很好,最后大决战的气氛烘托和情绪渲染也非常到位,在加上大制作大场面简直是锦上添花。遗憾的是,配角戏份不足塑造太弱,但是也强于大多数国产动画了。
剧情一般,熊二的主角电影,前面还可以,后面就单纯的看特效了,特效倒是也不错
在一部幼儿向的动画中见到如此一流的特效对战场景,无疑证明了中国动画整体水平的提升。本片剧情部分也算不得拉胯,对孩子们的价值导向绝对是正面积极的。
熊二的新技能
当时看的时候没想到居然是科幻动画,很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