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肩负着重启的使命,可惜重启失败?
当年的《乌龙院》系列能受欢迎,天时地利人和,而今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都没有,失败是想都不用想的。
电影主打怀旧牌,请来了达叔、郝邵文、叶全真这几个当年的原班人马,企图让观众买票。
但是当观众发现了当年的主角都沦为配角后,怀旧就等于失败。
片中达叔算是戏份比较多的,郝邵文真的就是打了个酱油,叶全真的出场还算是有点惊喜。
估计导演拍摄的时候就已经预估到了,怀旧肯定会失败。
于是导演的B计划就是叫一批喜剧演员来演喜剧,看得出导演还是对电影市场有过研究的,知道喜剧是票房制胜的法宝。
于是王宁、孔连顺、宋小宝、曾志伟共同出现在电影,但这些人在一起几乎没有化学反应。
再说,这几个人当中,除了曾志伟演过一些不错的电影,其他人没什么叫好的片。
宋小宝喜感是有,但奈何这几年消费的太多,基本上也很难充当喜剧担当。
剧情方面就像这些演员在演自己的小品一样,很多笑点也是没什么惊喜。
如果把这些戏份全部不要,剩下王智的容颜,以及叶全真,估计也会不错。
还有就是几个小演员,虽然很可爱,也有演戏的天分,但在抖音快手的时代,靠电影红不起来。
那个能打的倒是觉得可以培养成功夫明星——《新乌龙院之笑闹江湖》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看世界电影”,欢迎更多朋友关注我
电影看到一半,我鼻子一酸。
建伟啊,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是我不好,大过节的带你看乌龙院。
六年前,我们吃倒了阿瓦山寨,今天不知道能不能把乌龙院看退线。
本来觉得出来影院的尴尬来自两个大老爷们七夕一起看电影这件事,我错了,看完发现,真正尴尬的是走出8号厅,遇见其他厅出来的人,那种羞愧感,如同裸奔在万达傍晚的广场舞场地中间。
这么愚蠢的电影,不能仅仅定义为愚蠢跟脑残。
还没走出影厅,我问了句,建伟,你能原谅我吗。
旁边的放映员代答到,不能。
放映员,你是个伟人,一天放那么多遍,你一遍一遍的守着,受着,一定也瘦了。
麻蛋,大过节的请人看完电影,感觉还欠人一顿饭[捂脸]
是被抖音上的蛇蝎美人小师姐骗来看的,本来以为很搞笑,但是梗都是一些老桥段了,我是全程没有笑出来的,我也算是一个笑点低的人了,泪点也没有,达叔拿着吉他🎸谈给那个姑娘听的时候,很感慨,因为他是吴孟达所以你们决定经典,那换作任何一个人,长着这样一张脸,对着你唱着情歌你会不会心动,我当时看着达哥的笑觉得有些许油腻了😂,不排除会喜欢,但我个人不会喜欢吧🤔。
电影#新乌龙院之笑傲江湖#一部以致敬经典影片为噱头的电影,典型的卖情怀影片。
影片剧情看起来老套、混乱,貌似是一个多重镜头进行拼接起来的一部(小品集电影),影片中浓浓的东北二人转氛围,让我一个身为一个东北人都感到有些“尬”(1)想说的话……我肯请各位影视导演,能不能不要在黑(东北二人转)了,还嫌黑的不够残嘛?
以至于一部电影里有东北演员都没人看了。
难道还不明白怎么回事?
每个地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域文化,安徽有(黄梅戏)、浙江有(豫剧)、河北有(评剧)等等一些特色戏,地方戏。
东北的二人转也是如此,我就不明白了,拍电影就好好拍电影为什么偏偏要拿二人转去乱插呢?
老是拿出那些二人转的包袱去演戏,自己不腻歪吗?
更让人反感的某些垃圾演员去代表这个地域的特色去表演去宣传。
这个还真需要,你没有权利且没有资格去代表。
好好演你得戏,好好做一个演员,对得起观众的钱。
这才是你真正应该做的。
(2)影片…前半部分利用各种小品的老套“包袱”去展现证明这是一部喜剧片,后期玩感情,草草收场。
虽然有前部戏的几位老演员回归,但是还是拯救不了全片屎点的枯燥剧情。
戏还少的可怜,还用小孩出来博取同情?
真是一路“尬”演。
这部电影我个人觉得一般般,刚开始觉得好无聊啊,后面还可以勉强交差。
这部电影里面的段子都很老套。
比如站在窗户旁尿尿,风吹了一脸,其实一点都不好笑。
还有乌龙院每次开饭都要赞叹长眉师父,一点都没意思。
还有最后一段上长眉师父看到一个美女的时候想到了小红,可是那位美女告诉自己只是想上个厕所,不仅不好笑,反而玷污了爱情。
当然了,这部电影中的小孩演的还是比较可爱的。
里面的蕊蕊就演的很不错。
此外,这部电影里面的阿威这个角色演的还比较好。
这部电影里面唯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阿威的一句台词:即使千夫所指,万人唾弃,也得笑的坦荡。
我很喜欢这句话。
我觉得这句话所说的人生的状态,可以给我们面对生活中他人的议论、他人的看法提供一定的启发。
我们就是要有一种不受他人影响的敢于活出自我的精神。
这是我看完这部电影唯一记住的一点。
1,朱延平导演垃圾2,朱延平导演垃圾3,朱延平导演垃圾4,王宁不是好演员,再烂的片也有好演员,也有好演技的5,孔女神的戏路太窄了,在这样搞下去就剩这样的小丑角色了,还记得你演的小龙女吗?
6,小品演员来电影里不搭,真要是好好演电影要脱了以前小品里的人设才行,不然分分钟出戏7,对比吴孟达和曾志伟,还能感觉乌龙院的气息。
其实现在寺庙不是古佛念经,他们也用手机,玩直播, 这种反差萌吴孟达演的其实挺好的,不讨厌。
曾志伟的几个镜头有恶人感觉,虽然最后变亲情了。
8,女主角是秋雅,对,夏洛特里面的秋雅,完全失去灵气了,我一度怀疑是不是带资入剧组的9,小儿科不是胡闹,小孩与大人打架完全胡闹,一个力量压制全玩完10,乌龙院里有无数个大缸和木头,砸坏不掏钱11,结局的大升华应该是春晚小品最后5分钟,强行煽情,女主与男主在一起。
12,可惜了,乌龙院。
我推荐给所有80后的朋友们,希望你们能喜欢,良心话,我不是托只是看了电影以后真心的抒发自己的心情,希望80后的你们能够喜欢,那些00后和95后没有孩子没有成立家庭的人,是不懂里面的情怀,搞笑的地方很搞笑和现代话语言结合,煽情的部分和煽情,让人泪流满面。
这部电影结合了现实的生活和满满的家庭的爱情观念,总之从开头的笑声到后来的声泪俱下,满满的回忆,满满的正能量,现在的社会善良的人不多了,这部片子结合了一个从好人到坏人,又从坏人到好人的阶段,不管在坏的人心里也有爱,心里有家,所以希望朋友们放下总总的不堪的心里评论用心去看待这部喜剧电影,说是喜剧结合了情感的悲剧效果,总之朋友们真心好看我给10分!
我是个有良心的人,也希望看到评论看电影的也是有良知的中国人,支持好的国产电影!
其实影片开头的那几分钟,就已经奠定了它烂片的基调了。
也是在那几分钟里,让我有种强烈想要离席的冲动。
但由于心疼那几十块钱的电影票钱,硬生生地扛了下来。
然而,直到30分钟的时候,我方才顿悟。
原来,尽早地离场,才是最理智的止损。
毋庸置疑,这又是一部靠情怀来骗钱的玩意儿。
以下是肆无忌惮的剧透,只为制止你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部影片上。
据说这个镜头跟后面的能形成一个笑点
这只斗牛犬在享受了福利之后,叫来了一群兄弟共享开头是两个笨贼夜间行窃,偶遇一只狗。
其中一贼从胸中掏出一平板,把屏幕内一只白色小狗的图片展示给狗看。
然后这只狗就无厘头地兴奋了。。。
更让人无语的是,影片试图用其狗屁不通的逻辑方式,试图让观众知道,这只狗懂得“食过翻寻味”,以此来引发观众笑点。
遗憾的是,我并没有因此笑了。
用头敲钟,头上只有新伤,没有旧痕
一句“”开放啦“”把几个大水缸都震碎这两个画面其实就已经定下整部影片只为圈钱而来的恶劣本性。
无论是用头敲钟还是大嗓门把水缸震碎,本身的桥段除了老套点外,无可厚非。
然而,一部好的电影懂得讲一个好的故事,更懂得为观众营造一个荧幕里活着的世界。
在我看来,日常里用来撞钟的头没有旧伤,甚至没有老茧;一句每天都要喊的:“吃饭了。
”随随便便就震碎了几个大水缸,这一年是要震碎几个?
这些刻意的种种,无不充斥着一次性的廉价感。
仿佛在告诉观众:醒醒,这都是逢场作戏。
一群光头饭前祈祷感恩小时候看的乌龙院,里边住着的是和尚。
而这部新乌龙院里住着的,可能是些乌合之众。
他们剃着光头穿着僧衣,曾让我误以为是佛教的,但吃饭前的祈祷又让我感觉有点基督教的意识。
分不清他们是和尚还是基督教徒,那只能称之为乌合之众了。
多处出现广告在电影里出其不意地放点小广告已经不是稀罕事,这部影片同样不例外,只是不再那么隐晦了。
影片中随处可见的小广告,像极了图中那个电箱上的牛皮癣。
杂乱无章蛮不讲理而又异常显眼。
往后的,无论是在电影院,还是在电脑前,我都没看下去了。
王宁演戏很努力,但无论演谁都像自己。
但即便如此,也秒杀孔连顺几条街了。
通常我认为,给一部电影一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感情上让我非常恶心除外,其他情况下真的会觉得往下没多少烂的余地了才能给一星。
不然有的四十分作品和十分作品都是一星,不是不太公平吗?
本片就是那种可以非常安心给出一星,不用担心摸不到地板的作品。
开始没多久,吴孟达操着一口石斑鱼的声音出来,你就知道,完蛋了!
你一个卖情怀的片子,让石斑鱼配吴孟达,是怎么地想法?
紧跟着吴孟达开口,GD 同款墨镜,喷了!
这是你身边最不幽默的人想要幽默一把时会用的说法了吧?
明白了吧,这片子,真的绝对一星。
再往后,具体怎么烂啊,网大质感啊,节奏拖沓啊,笑点落伍且生硬之类的就不说了。
有一个点必须要讲。
通常一部喜剧,请来了这些欢乐喜剧人的熟脸,我们都会觉得糟了!
因为他们经常到哪都是自己那几招,和电影本身不一定搭。
但是本片里,王宁、宋小宝、张子栋甚至孔连顺,自己发挥自己特色的时候,反而是相对来说的亮点。
你想想,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你会觉得,他们自己按自己发挥,好歹还有个底版,不止于看导演编剧给他们安排的东西——这些东西什么水平呢?
2018 年的电影,里面出现了 洪荒之力,结尾曲是最炫民族风。
简直完美了!
Perfect!
更过分的是,他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很想要你那份对曾经乌龙院的情怀。
片中竟然丧心病狂地放了好几段原版乌龙院的片段出来!!!
绝了!!!
带着大噪点糊你一脸!
但是说真的,直接完整放一遍旧的数字修复版,我可能都觉得钱花了就花了算了……同样刷情怀的是又请来了几位小朋友,但是可惜释小龙和郝劭文都没那么好复制。
小孩子演戏,最重要的是开窍,他得知道怎么是表演,然后怎么去实现导演要求的效果。
而本片里,多数小孩子,你能明显感觉到他在背词,他在被其他事情逗得开心。
唯一给人感觉不错的那个,片尾一看,还是个日本人,难怪不张嘴呢……唉……也不想多说什么了。
希望大家努力拦住身边人去看本片,就让他默默退市好了。
我今天下午看的时候,同场大概五六个人,最前面的两个人在聊天,后一排的一个人在看手机,我后面的人在睡觉。
搁在平时我肯定非常不爽,但是这次,我非常能理解每一个人。
来看这片子的,每个人都不容易。
这部电影刚看到五分之一的时候感觉不像是一部电影了,硬是把片段剪到一起给观众挠痒痒,而且是硬抠没有痒痒肉的人的胳肢窝,找的也算是各位大小喜剧咖和情怀专用老演员,这些烂梗再拿出来用真的就是卖情怀,时不时再硬穿插一些老版乌龙院的画面,抛去乌龙院的灵魂不说,这片子剧情看的我是猝不及防,男主女主之间靠几句台词就解决的故事叙述,最懵的是反派最后很奇妙的洗白,就这一段是最尬的,通过老和尚救了个人就恍悟我是真不想承认我看了这电影,二分就给吴孟达老先生吧,够辛苦的陪着这秀逗剧组耍来耍去的